一、第三章 几何中的函数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史文艳[1](2021)在《D2D辅助蜂窝网络的性能分析与能量效率优化》文中认为D2D(Device-to-Device)通信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允许D2D用户(D2DUsers,DUs)复用蜂窝用户(Cellular Users,CUs)的频谱资源,有效地缓解了当前频谱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然而,DUs复用蜂窝频谱资源也会带来复杂的干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使用随机几何建模D2D辅助蜂窝网络,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性能分析,并利用推导得出的结果对全网能量效率进行优化。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能效,本文考虑了基于能量收集的D2D辅助蜂窝网络场景,并设计了合理的分布式资源分配算法。首先,本文使用随机几何模型对用户相互干扰进行建模和分析,以评估D2D辅助蜂窝网络性能。具体而言,由于CUs和DUs位置之间存在排斥性,它们的位置分别由泊松点过程(Poisson Point Process,PPP)和泊松洞过程(Poisson Hole Process,PHP)来建模。本文通过两种方法推导得出了 CUs和DUs覆盖率的近似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因为近似方法的易推导性,本文进一步推导出了用户的遍历数据速率和网络总数据速率的近似表达式,并由此分析了网络关键参数(用户密度、功率和排斥半径大小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获得的表达式,本文对全网能量效率优化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D2D辅助蜂窝网络的能量效率,本文将D2D设备配备了能量收集能力。考虑到D2D设备能量受限的问题,以及因频谱资源复用带来的复杂干扰问题,本文针对D2D辅助蜂窝网络,研究了基于随机学习和斯坦伯格模型的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在保证CUs通信质量的基础上,优化了 DUs的频谱和能量收集时隙分配,提升了 D2D辅助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基于提出的方案和场景,本文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其它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靠近穷尽搜索算法的效果,算法时间复杂度大大降低。本文针对D2D辅助蜂窝网络,研究了基于PPP-PHP混合模型的性能分析框架,以及网络的能效优化问题,设计实现了相应的分布式资源分配算法。所提出的性能分析框架和算法适用于D2D辅助蜂窝网络,为网络设计者提供了参考价值。
刘致远[2](2021)在《基于随机几何的异构蜂窝网络非授权频谱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5G)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技术和业务不断涌现和发展,导致通信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爆炸性增长。因此,异构蜂窝网络架构和非授权频谱技术方案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异构蜂窝网络虽然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无线资源,提升蜂窝网络的吞吐量、覆盖概率等性能指标,但是结构复杂度的增加和基站位置分布的随机性使得如何准确且高效的建模成为关键问题。充分利用非授权频谱可以提升蜂窝用户的服务质量,但是非授权频谱的用户冲突以及对异构蜂窝网络性能的影响都是关键问题。本论文将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基于泊松点过程对采用非授权频谱技术的异构蜂窝网络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系统吞吐量和覆盖性能、推导性能表达式,并基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分析非授权频谱技术的应用对蜂窝网络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基于随机几何理论对使用非授权频谱技术的单层蜂窝网络性能指标开展研究,推导了用户吞吐量表达式,进行了性能分析。针对蜂窝网络的分布随机性,使用泊松点过程对蜂窝用户、WiFi(Wireless Fidelity)接入点、WiFi用户的位置分布进行建模,蜂窝用户和WiFi用户的非授权频谱共享方案采用监听退避(Listen Before Talk,LBT)机制,并将其建模为硬核点过程(Hard Core Point Process,HCPP),因此使用媒体访问概率(Medium Access Probability,MAP)表达两种用户接入非授权频谱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推导非授权频谱LBT共享方案下蜂窝用户和WiFi用户的吞吐量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一致,并且使用非授权频谱资源可以在不显着影响WiFi用户的前提下提升蜂窝系统的吞吐量。进一步研究了采用非授权频谱技术时三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覆盖概率性能指标,基于随机几何理论对使用非授权频谱技术的三层蜂窝网络建模,推导了用户覆盖概率表达式,进行了性能分析。采用泊松点过程对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宏基站、微基站、蜂窝用户和WiFi用户的位置分布建模,并使用维诺分割将宏小区范围划分为随机多边形。用户的非授权频谱共享方案同样采用LBT机制,使用HCPP过程建模和MAP表示用户接入概率。在该模型下,通过推导出使用和不使用非授权频谱两种情况下异构蜂窝网络的覆盖概率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并且得出不同的参数对网络覆盖性能影响的量化结果,这对在非授权频谱技术下蜂窝网络的部署方案具有参考价值。本论文中的结果显示,更高的系统吞吐量和更优的覆盖性能需要考虑更合适的蜂窝网络配置,包括蜂窝用户与WiFi用户的密度,用户的SINR阈值、微小区用户与WiFi用户的密度、宏基站与微基站之比。这些研究结果将对未来非授权频谱资源在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周晨阳[3](2021)在《复合材料层合微板谐振器的热弹性阻尼研究》文中认为微米尺寸的梁板谐振器是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的重要器件。要获得具有高品质因子的谐振器就需要通过几何尺寸和材料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小热弹性阻尼这一内部能耗。因此,基于热-弹耦合的弹性理论建立谐振器数学模型,并准确地分析和预测热弹性阻尼对高品质谐振器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近年来关于复合材料层合微板谐振器热弹性阻尼的研究中,大多采用了物理中面法消去运动方程中的拉-弯耦合,使问题的数学模型得到简化,因而在物理中面法中忽略了热薄膜力。显然,在非对称铺设的复合材料层合微板中材料性质分布关于几何中面是非对称的,其中的热薄膜力不为零。然而,截至目前,还没有考虑热薄膜力对层合微板热弹性阻尼影响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选取非对称铺设的复合材料矩形层合微板为研究对象,根据Kirchhoff经典薄板理论和单向耦合的热传导理论,采用解析法进一步研究微板中的热弹性阻尼,定量分析热薄膜力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程度,更加精确地揭示复合材料层合微板热弹性阻尼耗能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考虑由性质不同的均匀各向同性材料分层铺设而成的复合材料层合微板,基于Kirchhoff弹性薄板理论和单向耦合热传导理论建立了微板热-弹耦合自由振动的动力学控制微分方程。放弃了传统的物理中面假设,精确考虑了由于非对称铺设而引起的热薄膜力对振动响应的影响。利用上下表面的绝热边界条件和界面处的连续性条件求得了用变形量表示的各分层内温度场的解析解。进而求得了热薄膜力和热弯矩,并代入结构振动微分方程,利用自由振动特征值问题在数学上的相似性获得了用参考均匀材料微板的无阻尼振动固有频率表示的复合材料层合微板热-弹耦合振动的复频率解析解。最后,用复频率法获得了热弹性阻尼的解析解,其中包含了热薄膜力对热弹性阻尼的贡献。2.作为算例,分别给出了双层(Si3N4和Ni)和三层(从SiC、Si3N4、Al、Ni中选取三种材料)矩形微板中的热弹性阻尼数值结果。通过大量的曲线和数表,分析和讨论了微板的几何尺寸、分层材料性质和体积分数、振动模态和边界条件等因素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规律。并重点分析和讨论了热薄膜力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热薄膜力使得热弹性阻尼增大,考虑热薄膜力后热弹性阻尼值最大可增加3.5%;(2)热弹性阻尼峰值与振动模态无关,而临界厚度随着模态阶数升高而减小;(3)对于Ni-Si3N4双层板,可以在一定厚度区间内通过优化调整组分材料的体积分数来获得比单一组分材料谐振器更高的品质因子。3.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放弃了传统的物理中面假设,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和单向耦合的准一维热传导理论建立了精确包含拉-弯耦合效应的非对称铺设层合微板热-弹耦合自由振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定量计算分析了热薄膜力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程度。研究成果对更为精确地预测多层微板谐振器的热弹性阻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张露露[4](2021)在《中国中学三角函数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50-2019)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文中认为作为初、高中阶段数学的重点学习内容,三角函数不仅锻炼学生的函数思维,而且也是将数与形相结合的典范。1950-2019近70年来,伴随着8次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29套数学教科书(初中12套,高中17套)。现今,三角函数课程已逐渐系统化,内容编排亦较为完善,而发展是连续的,没有以往教科书的编写经验,就没有之后教科书的改进与优化。因此,本文对1950-2019年“人教版”初、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的设置变迁进行梳理,研究其变迁特点,以期为今后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本文以1950年以来“人教社”出版的29套初、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29套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的变迁进行分析,分别从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诱导公式、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应用(正、余弦定理、例题和习题)以及三角函数章节数学史融入六个方面对1950-2019年间人教版29套中学数学教科书(初中12套,高中17套)中三角函数的变迁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在占有丰富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的演变过程,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内容,为他人学习和研究数学教科书中的三角函数内容提供参考,并以期为中国数学教科书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在三角函数宏观研究上,得出结论:(1)教学目标逐渐具体优化;(2)三角函数所属领域反复变化;(3)课程内容削枝强干。在三角函数微观研究上,得出结论:在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的内容设置变迁方面:(1)注重内容的完整性;(2)强调教学内容的简洁性。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内容设置变迁方面:(1)内容设置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向自主探究;(2)强调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主体地位倾向。在诱导公式内容设置变迁方面:(1)从“分散”到“集中”;(2)公式的证明由直观感知逐渐偏向于逻辑论证。在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内容设置变迁方面:(1)由记忆应用到推理运用;(2)探究证明过程中思维的经济化倾向。在初、高中例题与习题变迁方面:(1)例题、习题设置呈现多类型、多方式编排;(2)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时代变化设置;(3)以简单符号运算为主,注重运算能力的考查。在三角函数章节中数学史融入变迁方面:(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2)编排位置由开篇到节末;(3)内容由总括到具体;(4)由爱国主义过渡到多元文化。
曹静[5](2021)在《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模型的微梁谐振器热弹性阻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集成电路技术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对高性能的微(纳)机电系统的技术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微(纳)电机系统内部的主要工作器件为谐振器,研究发现热弹性阻尼是谐振器的能量损耗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对于均匀单一材料的梁、板、环等常见谐振器基本结构单元的热弹性阻尼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由于功能梯度材料器件具有在某一方向上组分连续变化的特点,能够实现对使用材料的差异化性能要求,可以通过材料组分分布的设计使其达到不同的使用条件,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功能梯度材料谐振器热弹性阻尼的研究。此外,当结构尺度达到微米量级,较高固有频率导致自由振动时温度变化极快,采用传统的傅里叶热传导模型来描述这一传热过程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误差。因此,有必要采用广义热传导模型对结构的热弹性阻尼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广义热传导理论,分别研究影响均匀材料和功能梯度材热弹性阻尼大小的因素,为谐振器的制造与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基于双相位迟滞的广义热传导理论,给出了均匀材料Levinson微梁热-弹性耦合的控制方程以及热弹性阻尼的解析近似求解方法。求解过程中只考虑梁沿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引起的热流,忽略了梁轴向热流。随后,基于广义热弹性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均匀实体梁的固有频率,并以此得到梁的热弹性阻尼。将获得的均匀材料(Ni)微梁和氮化硅(Si3N4)微梁的热弹性阻尼近似解析解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结果吻合良好。同时也发现,忽略轴向的温度梯度引起的热流在梁尺寸较小时会带来一定误差。2.在均匀材料微梁非傅里叶热弹性阻尼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功能梯度材料实体微梁的广义热弹性耦合振动控制方程。针对组分材料为氮化硅(Si3N4)-镍(Ni)和碳化硅(SiC)-铝(Al)的功能梯度材料微梁,数值模拟和分析了氮化硅(Si3N4)-镍(Ni)微梁和和碳化硅(SiC)-铝(Al)微梁在两端简支约束时前三阶模态下的热弹性阻尼数值结果,并与现有文献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随后分别计算分析了微梁的厚度、梯度指数、频率阶数、边界条件、材料性质等对微梁热弹性阻尼结果的影响规律。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微梁在不同频率阶数振动时,热弹性阻尼最大值和临界厚度均随着频率阶数的增大而减小;不同边界条件下微梁热弹性阻尼最大值对应的临界厚度随着支座约束刚度的增大而减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基于广义热弹性理论,给出均匀材料Levinson微梁的热弹性阻尼解析近似求解方法;基于三维非傅里叶热传导模型,分别建立均匀材料和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的热弹耦合振动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已有商业软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采用广义热弹性理论并实现微梁结构热弹性阻尼的有限元求解。
陆玉东[6](2021)在《Serpent-2在磁约束聚变堆中子学中的应用及包层氚增殖率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聚变中子在聚变装置中由等离子体区域向外部扩散,在输运的过程中中子会与包层、偏滤器、真空室、超导磁体等部件材料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由此产生核热,燃耗,嬗变等问题。在聚变中子学中,通过对粒子输运方程的求解,并结合核评价数据库,可以得到我们所关注的相应参数(包括中子和光子的能谱和通量、第一壁中子壁负载、氚增殖率、核热密度、核热沉积、氦产生率、位移损伤、辐照吸收剂量、停机剂量等)。通常采用确定论方法或者蒙特卡罗方法来求解粒子输运方程,由于聚变堆几何模型的复杂性,采用蒙特卡罗法粒子输运程序求解粒子的空间和能量分布是解决聚变中子学问题的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由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开发蒙特卡罗法粒子输运软件Serpent-2具有直接导入基于CAD网格模型的功能,相比于传统构造表示法,这一特点在聚变反应堆中子学建模上具有极大优势,但Serpent-2在聚变中子学中的应用仍缺乏全面的验证。因此本文基于在聚变中子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验证的MCNP软件,对Serpent-2在聚变中子学中的应用进行基准测试。另一方面,包层是磁约束聚变堆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承担着实现氚自持,产生核热以及为超导磁体屏蔽中子的任务。包层氚增殖率是评估反应堆能否达到氚自持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本文研究包层氚增殖率相关问题可以为EUDEMO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包层设计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中子输运以及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进行介绍和对比,阐明了使用Serpent-2作为磁约束聚变堆中子学分析软件的优势,随后阐述了包层氚增殖率相关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此外,对Serpent-2的粒子跟踪原理以及中子学相关参数的计算进行了梳理。然后对Serpent-2在EU DEMO HCPB包层的应用进行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基于CSG方法的建模、中子源、中子和光子能谱、核热、氚增殖率、全局减方差功能以及基于CAD几何的建模功能。测试结果表明,Serpent-2有能力取代MCNP应用于聚变中子学分析中。其次基于Serpent-2对EUDEMO的水冷铅陶瓷包层开展了氚增殖率的探索,包括氚增殖率参数化分析,氚增殖率对第一壁和增殖区材料比例的敏感性研究,第一壁和增殖区结构对氚增殖率的影响,铅/铅合金对氚增殖率的影响等。经过计算,明确了第一壁和增殖区材料占比对氚增殖率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氚增殖率的方案;完成了第一壁和增殖区的结构以及铅/铅合金对氚增殖率的研究。此外本文进行了 CFETR HCCB S形弯包层的中子学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中子壁负载,氚增殖率,核热以及屏蔽相关性能,验证了 HCCBS形弯包层的在中子学方面的可行性,为CFTER的包层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参考。
景晨蕾[7](2021)在《掺杂ZnO薄膜的应力特性及表面小波分形研究》文中认为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同时拥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优越的可见光透过性,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功能薄膜材料。其应用范围广泛,如电子、光电和机械等领域。作为与薄膜生长过程紧密相关的两个因素,薄膜表面形貌以及薄膜残余应力影响着薄膜的光电性能,并且对器件中薄膜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掺杂ZnO基薄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小波分析和分形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制备条件下单层ZnO基薄膜的表面形貌与残余应力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小波变换对不同溅射时间下制备的Ga掺杂ZnO(GZO)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研究。应用多分辨率分析实现离散小波变换,分别应用Daubechie’s 10(db10)母小波对薄膜表面剖面轮廓以及二维表面形貌进行6层分解。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GZO薄膜(002)面衍射峰强度增大,表面颗粒的大小和高度同样与溅射时间线性相关。6层多分辨率分析的结果显示低频分量和一部分高频分量都显示出形貌的周期性结构,即无论溅射时间如何变化,构成薄膜表面的基本结构仍然一致,多分辨率分析后得到的局部形貌是薄膜粗糙形貌的主要构成部分。2.基于小波变换后薄膜表面相同的周期性结构,薄膜表面存在的自仿射特性,应用分形理论对不同沉积时间制备的GZO薄膜表面形貌进行分析。为弥补传统统计方法(root-mean-square,RMS粗糙度)在评价曲线起伏时的不足之处,应用分形维数来评价表面形貌的不规则特性。基于小波分析后表面轮廓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引入了一个简化了的表面模型来研究影响分形维数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受到薄膜表面颗粒直径以及相邻颗粒之间距离的影响。另外对全局和局部形貌的分形分析表明构成薄膜基本结构的全局形貌分形维数较小,起伏平缓;而局部形貌因受到各种粗糙机制的影响起伏剧烈,不规则程度大对应较大的分形维数。3.分别通过RMS粗糙度以及分形维数数值研究表面形貌和薄膜应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RMS粗糙度和应力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分形分析表明随着薄膜应力的减小,对应的分形维数增大。进一步对不同退火温度下的GZO薄膜进行研究,为全面分析薄膜表面颗粒的密度以及尺寸变化,提出了一种灰度分形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表现为灰度级数分形谱。结果显示较高的退火温度会导致原子较大的迁移率,此时会形成尺寸较大且高度较低的颗粒,但会造成薄膜内缺陷数量的增加,导致更大的压应力;在退火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薄膜的压应力会减小,表面颗粒尺寸以及密度都较为适宜从而形成的薄膜会更加致密。4.对不同溅射气压下制备的GZO薄膜的结构、残余应力、表面形貌和光电特性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应力最小的薄膜(1.0 Pa溅射气压)的表面颗粒尺寸以及高度分布相较其余薄膜较为均匀。薄膜的电阻率与表面分形维数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电阻率依赖表面颗粒高度、直径和相邻颗粒距离。颗粒高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在颗粒高度接近的情况下,电阻率随形貌的变化可通过灰度分形谱表征。通过光谱椭圆偏振法确定了各个薄膜样品的有效质量并研究了微观层面薄膜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在研究电子输运相关性质时有必要精确计算有效质量。然而精确的有效质量加之莫斯-布尔斯效应(Burstein-Moss effect,BM效应)和能带窄化效应(band gap renormalization effect,BGR效应)不能完全解释光学带隙出现的异常变化。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了ZnO体系在不同应变状态下禁带宽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应变作用下Zn-3d和O-2p电子轨道的交互作用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材料的禁带宽度增大或减小。
陶建波[8](2020)在《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与分布式互校准的实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单阵列的麦克风声源定位在精度与广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近年来的技术研究逐渐转向分布式多阵列系统。分布式多阵列联合定位的前提条件是分立阵列的互校准计算。本文设计开发了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系统原型,针对分布式阵列互校准给出了校准源映射点获取的优化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单麦克风阵列的构建、声场环境类型以及信号接收模型出发,分析了分布式麦克风阵列的一般结构,基于声源定位的波束形成方法给出了声学相机映射模型及实现方案。其次,基于开源软件设计了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系统原型,开发了32路声卡驱动接口和实时视频叠加模块,扩展了声源位置的跟踪显示功能。然后,针对分布式麦克风阵列的互校准,采用对极几何和归一化八点算法,给出了互校准计算模型和功能模块设计,开展了数值仿真验证。最后,针对阵元位置偏差的互校准问题,提出了一种自校准接合迭代式互校准的精确映射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分析了互校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方案,所提映射方法对于校准源数量的需求下降43%左右,互校准误差降低了18%左右,提高了分布式麦克风阵列校准的精确性。
黄栩浩[9](2020)在《具有负泊松比的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非线性行为与动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碳纳米管作为继碳纤维面世之后另一种特殊材料,因其优异性能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对其展开研究。采用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简称CNTRC)制备成结构单元(如梁,板)不仅可进一步发展高性能构件也可提升结构单元在极端环境中服役年限。正是因为CNTRC在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领域等诸多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该类结构在不同工况中的非线性行为与动力特性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应用价值。负泊松比材料与结构已在诸如航空航天、国防以及体育等诸多领域扮演着特殊的角色。CNTRC具有显着的各向异性,其纵向与横向的弹性模量比值远大于40,是设计负泊松比层合结构的理想材料。本文基于经典层合理论,以CNTRC为例并结合功能梯度(functionally graded,简称FG)概念设计了对称角铺设与反对称角铺设两类负泊松比结构。同时,将负泊松比概念拓展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简称FRC)与CNTRC构成的混合结构。利用负泊松比特性提升CNTRC层合结构抗冲击、抗断裂等性能从而使其服役期间更好地展现高强质轻的优势。针对上述负泊松比结构,本文采用理论模型对其展开整体力学性能的研究。基于Reddy三阶剪切变形理论与von Kármán大挠度理论,给出层合梁、板非线性控制方程组并采用二次摄动法求得结构弯曲和大振幅振动理论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四阶龙格库塔(fourth-order Runge Kutta,简称RK4)方法求得结构动力响应数值解。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以负泊松比FRC/CNTRC混合梁、板为例,讨论包括不同梯度类型、温度场、弹性地基等因素对其弯曲与振动特性的影响。同时选用正泊松比FRC/CNTRC混合结构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正、负泊松比结构对于外界因素变化的敏感性。接着,以负泊松比FG-CNTRC为例展开动力响应分析,讨论梯度构型、动载荷形式与粘弹性地基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同时基于数值方法给出FG-CNTRC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等效泊松比-挠度曲线。结果表明,等效泊松比曲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随着挠度的增大趋于平缓的状态。此外,不同工况下数值结果表明不同梯度类型对负泊松比结构力学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对于负泊松比混合梁,FG-Λ类型在弯曲与动力响应工况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而振动特性则以FG-X构型更为优异;对于负泊松比板则为FG-X构型性能更为优异。本文采用碳纳米管作为增强材料,首次设计了负泊松比CNTRC层合结构。通过精确计算得到对称与反对称铺设两类使CNTRC结构呈现负泊松比效应的铺设角度并将负泊松比概念拓展至FRC/CNTRC混合结构。这不仅拓展了FGCNTRC结构运用范畴,同时也为负泊松比结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本文的数值结果可为该类复合材料结构在工程中应用提供指导。
焦程强[10](2020)在《高考中向量的题型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向量是几何和代数之间的桥梁,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尤其是相对于平面向量而言,空间向量的考查是相对容易的得分点.平面向量为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空间向量给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如何才能把握住这个得分点,是对学生解题能力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考中向量题型的分析研究,能够让学生对向量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能更深层次的进行学习,并能够熟练掌握高考中向量的题型及解题方法,更好的领悟解题过程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锻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本文首先查阅相关文献,仔细研读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中对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及其应用部分的要求,阐述了向量在高考中的地位,并整理统计各省近五年高考理科试卷中出现的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的相关考点,总结高考中向量部分所占比重.其次,根据对近五年全国各省高考理科试题中关于向量所占分值以及考点的统计与分析,将高考中向量的每种类型题加以归类、分析、解答,从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数学解题是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所以本文在第四章总结和提炼出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思想这三个解题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根据第二章对向量的考点统计,撰写了关于二面角的一个教学案例,二面角的计算不仅体现了向量的工具性,也是向量语言与立体几何语言的转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和化归思想.最后提出了三个教学策略:(1)突出向量的工具性;(2)加强对向量本质的理解;(3)重视向量与其他语言的灵活转换.
二、第三章 几何中的函数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章 几何中的函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D2D辅助蜂窝网络的性能分析与能量效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随机几何的蜂窝网络性能分析 |
1.2.2 D2D辅助蜂窝网络中的资源分配算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键技术概述 |
2.1 D2D通信网络 |
2.1.1 D2D通信种类 |
2.1.2 D2D通信应用场景 |
2.2 随机几何 |
2.2.1 泊松点过程 |
2.2.2 泊松洞过程 |
2.3 随机博弈中的分布式学习 |
2.3.1 随机博弈 |
2.3.2 分布式学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泊松洞过程的D2D辅助蜂窝网络的性能分析 |
3.1 系统模型 |
3.1.1 网络架构 |
3.1.2 SINR分析 |
3.2 用户覆盖率分析与能量效率优化 |
3.2.1 方法一: 洞溶解 |
3.2.2 方法二: 通过稀释的PPP近似PHP |
3.2.3 总数据速率分析与能量效率优化 |
3.3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量收集的D2D辅助蜂窝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案 |
4.1 系统模型 |
4.1.1 网络架构 |
4.1.2 SINR分析 |
4.2 分布式资源分配算法框架 |
4.2.1 追随者层:基于随机学习的D2D网络层 |
4.2.2 领导者层:基站的价格更新 |
4.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项目 |
(2)基于随机几何的异构蜂窝网络非授权频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随机几何理论及蜂窝网络性能指标 |
2.1 随机几何理论 |
2.1.1 常用的分布与数学函数 |
2.1.2 随机几何中的点过程 |
2.1.3 随机几何中的重要定理 |
2.2 蜂窝网络性能指标 |
2.2.1 覆盖概率 |
2.2.2 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非授权频谱技术的网络吞吐量研究 |
3.1 系统模型 |
3.1.1 系统模型 |
3.1.2 频谱共享方案LBT |
3.2 网络吞吐量分析 |
3.2.1 媒体访问概率 |
3.2.2 蜂窝用户的吞吐量分析 |
3.2.3 WiFi用户的吞吐量分析 |
3.3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非授权频谱技术的异构蜂窝网覆盖概率分析 |
4.1 系统模型 |
4.1.1 网络模型 |
4.1.2 信道模型 |
4.2 异构蜂窝网络的频谱分配方案 |
4.2.1 授权频谱分配方案 |
4.2.2 LBT非授权频谱分配方案 |
4.3 非授权频谱中异构蜂窝网的覆盖概率分析 |
4.3.1 宏小区用户的覆盖概率分析 |
4.3.2 非授权频谱下微小区用户的覆盖概率分析 |
4.3.3 异构蜂窝网络的覆盖概率分析 |
4.4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复合材料层合微板谐振器的热弹性阻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层合复合材料 |
1.3 梁板谐振器的热弹性阻尼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弹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和热弹性阻尼解析解 |
2.1 引言 |
2.2 复合材料层合微板的材料性质和几何描述 |
2.3 自由振动控制方程 |
2.4 热传导方程 |
2.5 位移场和温度场的动态响应 |
2.6 层合板温度场的求解 |
2.7 复频率确定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引言 |
3.2 模型验证与讨论 |
3.3 双层微板的热弹性阻尼 |
3.3.1 热薄膜力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 |
3.3.2 板的几何尺寸和物理参数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 |
3.4 三层微板的热弹性阻尼 |
3.4.1 热薄膜力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 |
3.4.2 板的几何尺寸和物理参数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中学三角函数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50-2019)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三角函数内容编排概述 |
2.1 三角函数发展史简述 |
2.1.1 三角函数的起源与发展 |
2.1.2 中国古代的三角学 |
2.2 中国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名词术语 |
2.2.1 八线 |
2.2.2 三角比、三角比率 |
2.2.3 圆函数 |
2.3 学习苏联——编写统一教科书(1950-1957) |
2.3.1 编排背景 |
2.3.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3.3 特点分析 |
2.4 自力更生——独立编写通用教科书(1958-1965) |
2.4.1 编排背景 |
2.4.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4.3 特点分析 |
2.5 拨乱反正——编写实用性教科书(1977-1985) |
2.5.1 编排背景 |
2.5.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5.3 特点分析 |
2.6 一纲多本——编写多样化教科书(1986-1995) |
2.6.1 编排背景 |
2.6.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6.3 特点分析 |
2.7 全面改革——编写新时代教科书(1996-2019) |
2.7.1 编排背景 |
2.7.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7.3 特点分析 |
2.8 小结 |
第3章 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的内容设置之变迁 |
3.1 初中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3.2 高中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3.2.1 高中三角函数定义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3.2.2 高中弧度制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3.2.3 高中其他相关概念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第4章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内容设置之变迁 |
4.1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内容结构设置变迁及特点 |
4.2 三角函数图象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4.3 三角函数性质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4.4 反三角函数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4.5 小结 |
第5章 诱导公式内容设置之变迁 |
5.1 诱导公式内容结构设置变迁及特点 |
5.2 小结 |
第6章 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内容设置之变迁 |
6.1 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内容结构设置变迁及特点 |
6.2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6.3 两角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6.4 小结 |
第7章 三角函数应用的设置与数学史融入之变迁 |
7.1 正、余弦定理设置之变迁及特点 |
7.2 例题设置之变迁 |
7.2.1 初中例题数量编排变迁及特点 |
7.2.2 初中例题运算难度编排变迁及特点 |
7.2.3 高中例题数量编排变迁及特点 |
7.2.4 高中例题运算难度编排变迁及特点 |
7.3 习题设置之变迁 |
7.3.1 初中习题题型编排变迁及特点 |
7.3.2 初中综合型习题编排变迁及特点 |
7.3.3 高中习题题型编排变迁及特点 |
7.3.4 高中综合型习题编排变迁及特点 |
7.4 小结 |
7.5 三角函数章节中数学史融入变迁及特点 |
7.5.1 初中教科书三角函数章节中数学史融入变迁及特点 |
7.5.2 高中教科书三角函数章节中数学史融入变迁及特点 |
7.5.3 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启示与借鉴 |
8.3 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模型的微梁谐振器热弹性阻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微梁、板结构热弹性阻尼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模型的均匀材料微梁热弹性阻尼 |
2.1 引言 |
2.2 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定理的Levinson梁热弹性阻尼解析解 |
2.2.1 运动方程 |
2.2.2 热传导方程 |
2.2.3 特征频率的解析解 |
2.3 结构自由振动热弹耦合有限元求解方程 |
2.4 数值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均匀材料镍(Ni)微梁热弹性阻尼解析解与有限元解的比较 |
2.4.2 均匀材料氮化硅(Si_3N_4)微梁热弹性阻尼解析解与有限元解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模型的功能梯度材料TED分析 |
3.1 材料性质 |
3.2 基于广义热传导理论的热弹耦合控制方程 |
3.3 氮化硅(Si_3N_4)-镍(Ni)功能梯度材料微梁的热弹性阻尼 |
3.4 碳化硅(SiC)-铝(Al)功能梯度材料微梁的热弹性阻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Serpent-2在磁约束聚变堆中子学中的应用及包层氚增殖率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源的利用 |
1.2 磁约束可控核聚变 |
1.3 磁约束聚变中子学及包层的氚增殖 |
1.3.1 磁约束聚变中子学 |
1.3.2 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 |
1.3.3 EU DEMO和CFETR包层概念设计 |
1.3.4 氚增值材料和氚增殖率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Serpent-2和中子学相关计数 |
2.1 Serpent简介 |
2.1.1 Serpent代码的发展历史 |
2.1.2 Serpent代码的应用现状 |
2.2 Serpent特性-基于CAD和非结构化网格的几何类型 |
2.3 数据库 |
2.4 Serpent模拟和计数原理 |
2.4.1 表面跟踪和delta跟踪 |
2.4.2 径迹长度估计 |
2.4.3 碰撞通量估计 |
2.4.4 Serpent中的通量估计 |
2.4.5 MCNP中的通量估计 |
2.5 中子学相关参数的计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erpent-2在EU DEMO HCPB包层中应用的基准测试 |
3.1 基准测试技术路线 |
3.2 EU-DEMO2017模型 |
3.3 中子源 |
3.4 基准测试及结果对比 |
3.4.1 中子和光子能谱 |
3.4.2 中子和光子核热 |
3.4.3 氚增殖率 |
3.5 全局减方差方法在EU DEMO HCPB包层中的应用 |
3.6 基于CAD几何功能在EU DEMO HCPB包层中的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erpent-2的水冷陶瓷铅包层的TBR探索 |
4.1 水冷铅陶瓷增殖包层 |
4.2 WLCB建模 |
4.3 TBR探索 |
4.3.1 TBR参数分析 |
4.3.2 FW中TBR对材料的敏感度 |
4.3.3 BZ中TBR对材料的敏感度 |
4.3.4 FW结构对TBR的影响 |
4.3.5 铅合金对TBR的影响 |
4.3.6 BZ结构对TBR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ETR S型弯HCCB包层的中子学分析 |
5.1 CFETR和HCCB包层 |
5.2 HCCB包层的中子学建模 |
5.3 中子学结果和讨论 |
5.3.1 中子壁负载分布 |
5.3.2 氚增殖 |
5.3.3 核热沉积和功率密度 |
5.3.4 屏蔽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掺杂ZnO薄膜的应力特性及表面小波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薄膜的表面形貌 |
1.2.1 薄膜材料表面形貌的形成 |
1.2.2 薄膜材料表面形貌的测试表征 |
1.2.3 薄膜表面形貌的研究现状 |
1.3 薄膜应力 |
1.3.1 薄膜应力的产生 |
1.3.2 薄膜应力的测量 |
1.3.3 薄膜应力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小波变换原理和分形理论简介 |
2.1 前言 |
2.2 小波变换 |
2.2.1 傅里叶变换的局限性 |
2.2.2 小波变换 |
2.3 分形理论 |
2.3.1 分形理论概述 |
2.3.2 分形理论描述粗糙表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技术与测量方法 |
3.1 前言 |
3.2 射频磁控溅射法 |
3.2.1 溅射原理 |
3.2.2 溅射镀膜方式 |
3.3 薄膜样品表征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原子力显微镜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3.4 霍尔效应测试 |
3.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3.3.6 椭圆偏振测量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a-ZnO薄膜表面形貌的小波分析 |
4.1 前言 |
4.2 样品制备和表征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GZO薄膜的结构 |
4.3.2 GZO薄膜的表面形貌 |
4.3.3 GZO薄膜表面形貌的小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a-ZnO薄膜表面形貌的分形分析 |
5.1 前言 |
5.2 分形分析方法 |
5.2.1 传统分析方法 |
5.2.2 分形分析方法 |
5.3 GZO薄膜表面形貌的分形分析 |
5.3.1 GZO薄膜表面形貌的分形分析 |
5.3.2 GZO薄膜表面形貌的小波分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a-ZnO薄膜表面形貌及应力特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样品制备和表征 |
6.3 沉积时间对GZO薄膜表面形貌以及应力的影响 |
6.3.1 GZO薄膜的结构和应力 |
6.3.2 GZO薄膜表面形貌和应力的关系 |
6.4 退火温度对GZO薄膜表面形貌以及应力的影响 |
6.4.1 退火温度对GZO薄膜的结构和应力的影响 |
6.4.2 退火后GZO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应力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a-ZnO薄膜表面形貌及应力对光电特性调控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和计算方法 |
7.2.1 样品制备和表征 |
7.2.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7.3 结果和讨论 |
7.3.1 GZO薄膜的结构和应力 |
7.3.2 GZO薄膜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关系 |
7.3.3 GZO薄膜有效质量和光电性能的关系 |
7.3.4 应变对禁带宽度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与分布式互校准的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应用 |
1.3 技术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 |
1.4 主要工作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麦克风阵列技术综述 |
2.1 麦克风阵列类型 |
2.1.1 单麦克风阵列 |
2.1.2 分布式麦克风阵列 |
2.2 麦克风阵列构建 |
2.2.1 一维均匀阵列 |
2.2.2 二维均匀阵列 |
2.2.3 三维均匀阵列 |
2.3 声场环境模型 |
2.3.1 近场声场模型 |
2.3.2 远场声场模型 |
2.4 信号接收模型 |
2.4.1 理想模型 |
2.4.2 实际模型 |
2.4.3 信号预处理 |
2.5 波束形成法 |
2.5.1 声源定位算法 |
2.5.2 基于波束形成的声学相机映射模型 |
2.5.3 声学能量计算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麦克风阵列原型系统设计 |
3.1 麦克风阵列原型系统 |
3.2 声卡驱动程序设计 |
3.3 声源定位软件模块的设计 |
3.3.1 预处理模块 |
3.3.2 声源定位模块 |
3.3.3 视频叠加模块 |
3.4 声源定位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克风阵列校准系统功能实现 |
4.1 分布式阵列的校准概述 |
4.1.1 麦克风阵列自校准 |
4.1.2 麦克风阵列互校准 |
4.2 互校准和自校准模型设计 |
4.2.1 对极几何与归一化八点算法 |
4.2.2 自校准模型 |
4.2.3 互校准模型 |
4.3 麦克风阵列校准系统设计 |
4.3.1 校准系统功能分析 |
4.3.2 互校准系统功能介绍及详细设计 |
4.3.3 自校准模块功能详细设计 |
4.3.4 迭代式互校准模块功能详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麦克风阵列互校准性能分析 |
5.1 影响互校准的技术因素 |
5.2 精确校准源映射点的获取 |
5.2.1 麦克风阵列自校准 |
5.2.2 校准源映射点迭代更新方法 |
5.3 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 |
5.3.1 数值仿真程序设计 |
5.3.2 误差评估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具有负泊松比的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非线性行为与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负泊松比材料 |
1.1.2 功能梯度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负泊松比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
1.2.2 负泊松比层合结构相关研究 |
1.2.3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梁和板的非线性理论 |
2.1.1 梁与板高阶剪切理论 |
2.1.2 von Kármán大挠度理论 |
2.2 研究路线 |
2.2.1 二次摄动法 |
2.2.2 四阶龙格库塔方法 |
第三章 负泊松比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设计 |
3.1 广义等效工程常数计算模型 |
3.1.1 任意铺设结构等效泊松比计算公式 |
3.1.2 两类角铺设结构等效泊松比简化公式 |
3.2 等效工程常数对比算例 |
3.3 负泊松比FG-CNTRC结构铺设角度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泊松比FRC/CNTRC混合梁非线性弯曲 |
4.1 梁非线性弯曲的二次摄动解 |
4.2 模型验证 |
4.3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泊松比FRC/CNTRC混合梁非线性振动 |
5.1 梁非线性振动运动方程及其求解 |
5.2 模型验证 |
5.3 参数化分析 |
5.3.1 线性振动 |
5.3.2 非线性振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粘弹性基础上负泊松比FG-CNTRC梁非线性动力响应 |
6.1 梁非线性动力响应的二次摄动解 |
6.2 模型验证 |
6.3 数值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负泊松比混合层合剪切板非线性静力分析 |
7.1 板非线性弯曲的二次摄动解 |
7.2 反对称层合板非线性弯曲比较算例 |
7.3 参数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负泊松比混合层合剪切板非线性振动 |
8.1 板非线振动运动方程及其求解 |
8.2 板线性与非线性振动比较算例 |
8.3 参数分析 |
8.3.1 线性振动 |
8.3.2 非线性振动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粘弹性基础上负泊松比FG-CNTRC板非线性动力特性 |
9.1 板非线性动力响应的二次摄动解 |
9.2 板非线性动力响应比较算例 |
9.3 数值结果与分析 |
9.4 本章结论 |
第十章 全文总结与未来展望 |
10.1 研究内容和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已发表文章 |
(10)高考中向量的题型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向量与高考 |
2.1 向量在高考中的地位 |
2.2 2015--2019年各省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向量分值统计 |
第三章 向量在高考中的题型分类解析 |
3.1 平面向量在高考中的考点分类解析 |
3.2 空间向量在高考中的考点分类解析 |
3.3 以向量为载体的知识网络交汇点 |
第四章 向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
4.1 向量解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
4.2 教学案例 |
4.3 高中向量的教学策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第三章 几何中的函数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D2D辅助蜂窝网络的性能分析与能量效率优化[D]. 史文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随机几何的异构蜂窝网络非授权频谱技术研究[D]. 刘致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复合材料层合微板谐振器的热弹性阻尼研究[D]. 周晨阳. 扬州大学, 2021(08)
- [4]中国中学三角函数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50-2019)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D]. 张露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模型的微梁谐振器热弹性阻尼分析[D]. 曹静. 扬州大学, 2021(08)
- [6]Serpent-2在磁约束聚变堆中子学中的应用及包层氚增殖率的相关研究[D]. 陆玉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掺杂ZnO薄膜的应力特性及表面小波分形研究[D]. 景晨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与分布式互校准的实现技术研究[D]. 陶建波.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9]具有负泊松比的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非线性行为与动力特性研究[D]. 黄栩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高考中向量的题型分析与研究[D]. 焦程强. 延安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