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动注射芯片论文-朱华东,陈永雷,陈宏丽,陈兴国

微流动注射芯片论文-朱华东,陈永雷,陈宏丽,陈兴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流动注射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扫集-流动注射-芯片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在线水解,秦皮甲素,秦皮乙素

微流动注射芯片论文文献综述

朱华东,陈永雷,陈宏丽,陈兴国[1](2016)在《在线测定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扫集-流动注射-芯片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在线测定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扫集-流动注射-胶束电动色谱新方法。该方法进样频率为12次/h,可在5 min内完全分离反应体系中的所有组分,30 min即可完成一个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由于该在线测定方法不需要终止水解反应,通过一次连续进样分析得到水解反应过程电泳谱图,从而可以获得水解反应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在最佳条件时,用0.1 mol/L KOH为催化剂,测得25,30,35,40和45℃时秦皮甲素的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3.65×10~(-2)/min、5.24×10~(-2)/min、7.12×10~(-2)/min、10.5×10~(-2)/min和16.3×10~(-2)/min,活化能为58.57 kJ/mol。用10 mmol/L KOH为催化剂,测得15,20,25,30和35℃时秦皮乙素的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26×10~(-2)/min,2.85×10~(-2)/min,3.55×10~(-2)/min,4.38×10~(-2)/min和5.29×10~(-2)/min,活化能为31.55 kJ/mol。(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6年04期)

贾宏新,关艳霞,徐章润,王建华[2](2014)在《微泵驱动的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系统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毛细-蒸发作用力微泵作为液流驱动力的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连续、选择性地检测溶液中的NH+4。微流控芯片为六层结构,包含五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及一层玻璃。采用PDMS加工透气膜,并与其它PDMS层和玻璃层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封接。液芯波导管用作检测流通池,以提高检测光程。通过检测溶液中NH+4验证了微流控流动注射系统的性能。系统的检出限(3σ)为40μmol·L-1,分析通量可达60h-1,试样消耗仅100nL。(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吴春玲,程和勇,刘金华,徐子刚,殷学锋[3](2013)在《芯片纳流动注射-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血浆中的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微芯片设计了一个纳流动注射系统。将样品装载到芯片的采样通道,通过八通阀的阀位切换实现纳升试样带注射到等离子体质谱。注射体积取决于采样通道的尺寸,5~25 mm长的采样通道引入试样体积为40~200 nL。此纳流动注射系统具有试样消耗低、进样精度高(优于3.0%)、进样死体积极低(接近零)和加工简便等优点。芯片纳流动注射系统的进样量和载流流速分别为200 nL和20!L/min,可获得峰高最强、峰宽较窄的瞬时信号峰。最佳条件下纳流动注射系统的绝对检出限为2.54 fg,比常规进样系统改善了3244倍,样品通量48 h"1。10次测定20!g/L Pt标准溶液和血浆样品S1的精密度分别为1.5%和2.7%。采用纳流动注射系统和常规进样系统测定的6个血浆中Pt含量一致,加标回收率为94.3%~103.0%,表明前者具有很好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3年03期)

徐春秀[4](2011)在《芯片上的流动注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FIA)打破了分析化学必须在物理化学平衡条件下进行的传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高效率、低消耗、重现性好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目前异军突起的微型全分析系统为流动注射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总结了十余年来在微流控分析芯片上进行流动注射分析操作的方法与技术,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本文来源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王毅[5](2011)在《带有化学或生物传感器的高聚物微流动注射安培检测芯片的研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以分析仪器集成化、微型化、自动化为目标的微流控分析芯片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聚物微流控芯片以其性能优良、易于批量制备、成本低、适合“一次性”使用等优势,在微流控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已经成为未来微流控芯片的发展趋势。检测器是微流控分析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小型化的检测器集成于芯片之上是微流控分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安培检测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设备简单、传感电极易集成在芯片上,在高聚物芯片上构建集成化安培型化学和生物传感器,是制备“一次性”芯片的最佳选择之一。快速、高精密度、低消耗的流动注射分析法已经为分析工作者广泛接受。近年来,以微流控芯片为基础的微流动注射分析系统也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在微流控芯片上集成适合微型流动注射分析的低成本、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安培型化学和生物传感器还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对集成化微薄膜电极进行化学或生化修饰前的无损表面处理;如何在集成于微通道内的微膜电极表面固定生物活性物质;如何消除微流控芯片上多组份生物传感器阵列电极间的交叉干扰等等,都是研制微流动注射安培传感芯片过程中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研制集成有化学或生物传感器的高聚物微流动注射安培检测芯片,并将它们应用于生物相关组分的测定。首先针对高聚物芯片上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的集成化金薄膜微电极,建立了一种简单、无损的表面预处理方法;然后,采用适当的通道设计和修饰工艺,在封合后的高聚物芯片上将金基薄膜工作电极修饰成具有巯基丙酸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化学修饰电极,结合稳定、高通量的试样引入和重力驱动技术,实现了微流控芯片上的高灵敏流动注射安培法测定多巴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封合后的高聚物芯片上将叁个金基薄膜电极分别修饰成葡萄糖酶电极、Ag/AgCl参比电极、Pt对电极,组成集成化安培型生物传感叁电极体系,应用于流动注射安培法测定葡萄糖;最后,研制了一种具有双通道、集成化双酶工作电极阵列的复合高聚物芯片,利用通道的空间间隔消除交叉干扰,实现了葡萄糖和乳酸的同时测定。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评述了近年来涉及微流控芯片的微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安培检测器、电化学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主要目标是建立一种自动化、快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多巴胺(DA)的微流动注射安培检测系统。首先针对以化学镀技术制备在聚碳酸酯(PC)微流控芯片之上的集成化金薄膜微电极,考察了自组装修饰前对金薄膜微电极进行表面预处理的方法和条件,研究了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和电化学处理对金膜微电极的清洁效果。研究发现,通过空气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金膜微电极能够得到一个非常洁净的表面,在其上进行巯基化合物单分子层自组装,可以修饰上致密的自组装单分子层,覆盖率较不做任何处理或仅经电化学处理后的电极表面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上,在封合后的PC芯片上,利用巯基丙酸(MPA)对金膜微电极进行自组装修饰,制成了具有集成化化学修饰工作电极的PC微流控芯片,结合缺口管自动进样系统和重力驱动技术,构建集成有化学修饰电极的芯片流动注射安培检测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多巴胺类化合物进行选择性检测。对该系统的检测电位、流速、进样量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分析速度达每小时180样,检测限达74 nmol L-1,试样消耗在nL级。100μmol L-1的多巴胺溶液连续19次进样,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自组装电极抗干扰能力较强,能抵御10倍于多巴胺浓度的抗坏血酸的干扰。所建立的方法已应用于新鲜尿样中加标多巴胺及药物制剂中多巴胺的测定。第叁章,主要目标是制备集成有酶传感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和Pt对电极叁电极系统的一体化PC微流动注射生物传感芯片。由于一体化PC芯片的封合通常需要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而酶电极无法经受如此严酷的封合条件。因此本文重点考查了在芯片封合后,如何分别把集成在芯片上的叁个金基电极修饰成葡萄糖氧化酶工作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和Pt对电极,并确保修饰过程中每个电极的专用修饰溶液不污染其他两个电极。实验发现,首先对金工作电极进行MPA自组装修饰,接着对另外两个金电极基底分别电镀Ag/AgCl薄膜和Pt薄膜作为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并在电镀过程中向通道内注入流动的缓冲液以保护MPA修饰的工作电极不被电镀液污染,最后再把酶固定到MPA修饰的金工作电极上,以这样的顺序分别修饰叁个金基微膜电极,能够保证叁个电极在修饰过程中不被交叉污染。将所制备的集成有叁电极体系葡萄糖酶传感器的PC微流控芯片与重力驱动和自动进样装置相结合,构成微流动注射安培检测分析系统,用来检测葡萄糖的含量。分析性能较常规流动注射安培检测大为改善,系统检测限为4.1μmol L-1,试样消耗量为130 nL,分析通量达每小时116样品,100μmol L-1的葡萄糖溶液的日内和日间重现性分别达到了0.7%和1.8%,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重现性也小于10%。该流动注射安培检测系统已经应用于葡萄糖-NaCl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第四章,目标为研制可同时测定葡萄糖和乳酸的双通道微流动注射高聚物芯片,为发展微流控多通道电化学生物传感芯片提供技术平台。以带有主/支通道网络结构的PDMS基片和带有微电极阵列的PC盖片组成复合微流控芯片,将葡萄糖酶电极和乳酸酶电极分别设置在两条支通道内,利用支通道的空间隔离作用消除相同酶促产物之间的交叉干扰。实验中发现,在疏水性高聚物芯片中,流体由主通道向两支通道分流的流量不均匀,甚至出现某一支通道断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培检测器的正常工作。本章对通道构型、芯片表面性质等影响支通道流量均一性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芯片的通道构型、通道表面的亲疏水性、通道网络的对称性等因素对两分支通道的分流比有一定影响。采用主/支通道截面比为2:1的Y型通道构型、对PDMS通道基片用等离子体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流的均匀性。但由于手工加工的两支通道出口,其几何尺度和打孔质量均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上述措施尚不能使分流完全均匀。在分支通道出口连接背压调节管,通过调节该管的液位使两支通道内流体所受到的背压基本平衡,能有效地解决两支通道分流不均匀的问题,实现了分支通道内流体的可操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制备了集成有葡萄糖氧化酶和乳酸氧化酶传感电极阵列的PDMS/PC复合芯片,用于葡萄糖和乳酸的同时检测。通过实验对检测电位、流速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葡萄糖和乳酸的检测限分别为78μmolL-1和127μmol L-1, 11次葡萄糖和乳酸连续进样重现性分别达0.9%和0.8%。本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强,除葡萄糖和乳酸不会发生交叉干扰以外,0.1 mmol L-1的抗坏血酸和0.5 mmol L-1的尿酸均不产生干扰。该双通道流动注射安培检测芯片应用于人血清实际样品中葡萄糖和乳酸的测定,测定结果和参考值并无明显误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建立了一种以空气等离子体无损清洗集成于高聚物芯片上的化学镀金薄膜微电极的方法,实现了在封合后的芯片中,通过巯基化合物的动态自组装制备化学修饰电极。所研制的带有化学修饰电极的聚碳酸酯芯片,与缺口管自动进样装置和重力驱动相结合,实现了高通量的微流动注射安培法选择性检测多巴胺。2.建立了一种PC微流控芯片封合之后,在通道内分别把叁个金膜微电极修饰成葡萄糖氧化酶修饰工作电极、Ag/AgCl参比电极、Pt对电极的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修饰顺序,结合采用保护性液流,确保了各电极在整个修饰过程中不被其他修饰液所污染。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带有集成化叁电极系统的一体化PC微流动注射安培检测芯片具有很好的分析性能。3.研制了可同时测定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的双通道微流动注射安培检测芯片,利用分支通道的几何构型来消除由于同种酶促产物相互扩散引起的交叉干扰,并且通过在分支通道末端连接背压管来平衡两支通道内背压,以保障支通道分流的均一性。该芯片可以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测定结果与参考值并无误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4-01)

易钢,钟梁[6](2009)在《微通道化学芯片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尿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求在微通道化学芯片上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快速测定临床样品中尿酸含量。方法:自制的微通道化学芯片,在选定实验条件下,利用尿酸对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实现血清中尿酸的分析。结果:尿酸浓度在2.0×10-5~1.0×10-2g/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增加值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3σ)为4.6×10-7g/L;精密度试验的RSD为3.0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0%、99.7%、107.8%。结论:微通道化学芯片制作方法简单,对血清尿酸含量的流动注射测定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黄艳贞[7](2008)在《重力驱动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无泵无阀的重力驱动门式进样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系统采用重力(液位差)提供试样注射、试样与试剂混合、传输和反应的驱动力,只需要控制一个液池的移动就能实现芯片上简单有效的门式进样,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操作得以大大简化。该芯片上还集成加工了液芯波导长光程光度检测系统,以提高系统的检测灵敏度。该系统被应用于亚硝酸盐的吸收光度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1秒的进样时间,可获得1.57 nL的进样体积。系统对亚硝酸盐测定的重现性为0.3%(RSD,n=17),线性范围是0.1-20 mg/L,检测限为0.19 mg/L,最高分析通量达113样/小时。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集成化程度高、加工成本低、利于普及等优点。微流控分析系统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是宏观体系与芯片微通道的接口问题,开发自动化的试样更换方法,对于微流控分析系统的实用化至关重要。以上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在玻璃芯片上加工出两个一体化取样探针,耦合缺口管自动连续试样引入技术,实现了高效快速的试样注入和试样更换,可用于同时或分别更换试样和试剂。采用色素为模型样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初步考察。系统进样重现性为2.5%(RSD)。该系统的加工方法较为简单,试样试剂消耗少,系统集成度较高,易于实现微型化,有望应用于多试样多指标的分析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10-01)

刘伟[8](2007)在《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流控芯片又称为芯片实验室,是把化学和生物领域中所涉及到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及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或更小)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用以取代常规化学或生物实验室的各种功能的一种技术平台。其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多种单元技术在整体可控的微小平台上灵活组合、规模集成。微流动注射分析是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流动注射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整体化发展的优势,更加适合于现场分析,已经成为近年来分析科学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包括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综述部分包括叁章,即第1-3章,主要涉及微流控芯片的发展概况、微流动的基本理论以及微流动注射分析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研究报告部分包括叁章,即第4-6章。第4章中采用了双T进样、微阀进样以及改进的不连续微滴进样等几种不同进样方式对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分析用的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进行了研究。这几种进样方式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试剂的消耗体积,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检出限。第5章中结合微固相萃取分离技术,通过在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芯片上在线富集分离实现了牛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测定。第6章中将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与微透析的取样技术相结合,活体在线测定了兔血中的葡萄糖含量以及金属离子铬在血液中的代谢情况。同时设计了一种可通过精确控制时间来控制进样体积的注射泵,时间控制精度为0.01秒,取样量为纳升至微升级。实验中无须外加采样环,保证每次的进样量为0.4μL,更好地实现了微透析的取样技术与微流动注射芯片的结合。1.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芯片的研究(1)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中普遍使用的增白剂,它具有漂白和消毒的作用,但面粉中过量添加的过氧化苯甲酰却能引发一些过敏反应和增加致癌的可能性。本文基于PMMA化学发光芯片首次建立了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芯片上微通道的宽为200μm,深为100μm,微通道的总长为67mm,检测区域面积为5×5mm~2。过氧化苯甲酰能够直接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进样方式采用了两种,分别是双T进样和微阀进样。进样量分别为0.16μL和0.25μL。测定过氧化苯甲酰的线性范围是8×10~(-7)-1×10~(-4)gmL~(-1),方法的检出限是4×10~(-7)gmL~(-1)。两种进样方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6%(双T)和2.41%(微阀)。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2)测定自来水中次氯酸根的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Cl_2和ClO~-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剂,然而使用ClO~-作为氯消毒剂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氯酸盐和亚氯酸盐。本文基于次氯酸根能够直接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结合微加工技术,建立了微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自来水中次氯酸根的方法。微芯片是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片(50mm×40mm×5mm)上通过激光雕刻微通道(宽为200μm,深为100μm)并结合双T的进样方式(进样量约为0.3μL)来实现的。该方法测定次氯酸根的线性范围是3.0×10~(-7)-1.0×10~(-4)gmL~(-1),方法的检出限是1.4×10~(-7)gmL~(-1)。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方法简单、分析速度快(368 h~(-1))、耗样量少,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中次氯酸根的测定。(3)用于快速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化学需氧量(COD)由于代表着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多少而成为水质检测的一项重要参数。因此需要低成本、简单的、快速的、试剂消耗量少的测定COD的方法以实现现场分析。本文建立了一种室温下快速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化学发光微流动分析芯片。基于样品在2 molL~(-1)H_2SO_4介质中被K_2Cr_2O_7还原为Cr~(3+),Cr~(3+)对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催化作用来进行测定。芯片材质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的是不连续的微滴进样方式。考察了pH、试剂浓度、通道长度等对发光强度的影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7-10 gL~(-1),检出限为100 mgL~(-1)。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污水中COD的测定。(4)用于水样中不同形态的铬的含量测定的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样中Cr(Ⅲ)和Cr(Ⅵ)的化学发光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基于Cr(Ⅵ)能够被H_2O_2在线还原为Cr(Ⅲ),Cr(Ⅲ)催化鲁米诺-H_2O_2产生强的化学发光来实现测定。制作微流控芯片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芯片采用的是微滴进样方式,进样体积为5μL。芯片上微通道的宽为200μm、深为100μm。线性范围分别为5×10~(-8)-1×10~(-5) molL~(-1)(Cr~(3+))和1×10~(-7)-1×10~(-5)molL~(-1)(Cr_2O_7~(2-)),检出限为2×10~(-8)mol L~(-1)(Cr~(3+))和4×10~(-8)mol L~(-1)(Cr_2O_7~(2-))。该法已经成功用于水样中Cr(Ⅲ)和Cr(Ⅵ)的同时测定。2.微固相萃取分离-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芯片的研究(5)用于牛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测定的在线同相萃取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β-内酰胺类药物也是牛奶样品中常用的抗生素,而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SPE是常用的样品前处理和预富集的分析手段,具有高的选择性、易于操作和试剂消耗低的特点,将在线SPE分离技术用于共存物质干扰的消除是化学发光分析的一种理想的选择。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在线固相萃取技术的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用于牛奶中四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的测定。基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够增强luminol-K_3Fe(CN)_6化学发光体系来进行测定。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微通道的宽为200μm,深为150μm。C_(18)填装在微通道(长:10mm;宽:1mm;深:500μm)内作为固相萃取装置,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在线完成分析物的萃取和富集,提高了化学发光检测的选择性。样品的检出限分别是青霉素0.5μg mL~(-1)、头孢拉定0.04μg mL~(-1)、头孢羟氨苄0.08μg mL~(-1)和头孢氨苄为0.1μg mL~(-1)。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牛奶样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测定。3.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用于活体在线检测的研究(6)微透析—微滴进样化学发光微流控芯片测定活体中的葡萄糖微透析取样技术已成功用于活体分析,具有取样量少的特点,因此与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的结合具有相当的优势。本文建立了在线微透析取样-化学发光微流控芯片测定活体中葡萄糖的方法。化学发光微流控芯片采用的是微滴进样方式,微滴形成于毛细管的尖端,其样品体积为4.5μL。制作微流控芯片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利用溶胶-凝胶固定化的方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芯片微流通池的内表面上。葡萄糖被GOD氧化为D-葡萄糖酸和H_2O_2,H_2O_2在HRP的存在下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使用微透析探针以20 h~(-1)的频率在兔子血液中采样,成功应用于在线测定兔子血样中的葡萄糖。(7)微透析取样-化学发光微流动分析芯片活体在线监测血液中Cr(Ⅲ)的代谢建立了微透析取样-化学发光微流动分析芯片系统用于活体在线监测家兔血液中Cr(Ⅲ)的代谢,基于Cr(Ⅲ)-luminol-H_2O_2体系来进行测定。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芯片上集成了阴离子交换微柱,芯片上微通道的宽为200μm,深为100μm。插在兔子耳缘静脉内的微透析探针连接的灌流液的流速为5μL min~(-1),微透析的样品体积为0.4μL,最终实现了兔子血液内Cr(Ⅲ)的代谢活体在位监测。(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4-10)

贾宏新,王世立,徐章润,方肇伦[9](2006)在《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光度测定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纳升级进样量的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光度检测系统.制作叁层结构微流控芯片,在玻璃片上加工微反应通道,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加工气体渗透膜和具有接收气体微通道的底片,实现了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气-液分离和检测在同一微芯片上的集成化.采用缝管阵列纳升流动注射进样系统连续进样,用吸光度法测定NH4+以验证系统性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对NH4+的检出限为140μmol/L(3σ),峰高精度为3.7%(n=9).在进样时间12s、注入载流48s和每次进样消耗200nL试样条件下,系统分析通量可达60样/h.若加大样品量到800nL,使接收溶液停流1min,该系统对NH4+的检出限可达到35μmol/L(3σ),但分析通量降低到20样/h.(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6年09期)

裴翠锦,章竹君,刘伟[10](2006)在《微流动注射芯片化学发光法检测鱼虾中的四环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流动注射芯片上设计了螺旋形流通池,并采用精确时间控制进样方式,结合四环素(TC)对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微流动注射芯片化学发光法测定鱼虾中四环素的新方法。该系统中螺旋形反应池由激光雕刻机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50×40×3 mm)上雕刻而成。在实验所建立的最佳条件下,该方法在2.0×10-7~1.0×10-5g/mL范围内化学发光的降低值与四环素的质量浓度具有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ρ=5.0×10-7g/mL),检测结果满意。(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微流动注射芯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一种毛细-蒸发作用力微泵作为液流驱动力的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连续、选择性地检测溶液中的NH+4。微流控芯片为六层结构,包含五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及一层玻璃。采用PDMS加工透气膜,并与其它PDMS层和玻璃层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封接。液芯波导管用作检测流通池,以提高检测光程。通过检测溶液中NH+4验证了微流控流动注射系统的性能。系统的检出限(3σ)为40μmol·L-1,分析通量可达60h-1,试样消耗仅100n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流动注射芯片论文参考文献

[1].朱华东,陈永雷,陈宏丽,陈兴国.在线测定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扫集-流动注射-芯片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方法[J].分析化学.2016

[2].贾宏新,关艳霞,徐章润,王建华.微泵驱动的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系统的研究(英文)[J].分析科学学报.2014

[3].吴春玲,程和勇,刘金华,徐子刚,殷学锋.芯片纳流动注射-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血浆中的铂[J].分析化学.2013

[4].徐春秀.芯片上的流动注射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

[5].王毅.带有化学或生物传感器的高聚物微流动注射安培检测芯片的研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1

[6].易钢,钟梁.微通道化学芯片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尿酸[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

[7].黄艳贞.重力驱动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

[8].刘伟.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分析芯片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

[9].贾宏新,王世立,徐章润,方肇伦.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光度测定系统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

[10].裴翠锦,章竹君,刘伟.微流动注射芯片化学发光法检测鱼虾中的四环素[J].分析测试学报.2006

标签:;  ;  ;  ;  

微流动注射芯片论文-朱华东,陈永雷,陈宏丽,陈兴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