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同步论文_徐或,李宏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行同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用,正交,载波,信息系统,粒子,序列,概率。

上行同步论文文献综述

徐或,李宏伟[1](2019)在《NB-IoT上行同步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不再使用ZC序列,而是采用跳频方式传输,因此,传统的LTE的上行同步算法不再适用。通过分析NPRACH的结构和跳频方式,设计一种NB-IoT的上行同步算法。该算法首先进行激活检测,以判断接收信号是否包含NPRACH;之后通过符号组间的相位关系,估计ToA(timing of arrival,到达时间)。仿真结果显示,当MCL(maximum coupling loss)在144dB、154dB和164dB时同步误差小于2.5μs的概率均大于99%,满足系统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力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期刊2019-10-23)

徐晓顺,刘玮[2](2019)在《一种基于LTE系统的上行同步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行同步是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行同步的结果将影响UE上行信道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TE系统MAC层的上行同步控制算法,为UE提供合理的定时提前指令参数。文中首先介绍了上行同步的流程,分析了上行同步过程中与TA相关的参数和配置,而且详细描述了上行同步控制算法的流程。仿真结果表明,UE在低速以及不同SINR情况下,该同步控制算法都能够有效避免符号间干扰。(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甄立[3](2018)在《低轨LTE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同步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其全球无缝覆盖、系统容量充足等优势,已经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军民用户日益增长的宽带数据传输业务需求,借鉴地面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具有多业务、高速率、高频谱效率的新一代低轨LTE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势在必行。作为LTE空口关键技术之一,上行同步技术是有效建立用户与基站的通信链路、实现上行数据可靠传输的重要前提。然而不同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由于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信号传输距离远、波束覆盖范围广、相对运动速度快以及载荷受限等特性,现有的LTE上行同步技术无法满足大衰减、高动态环境中低复杂度星载接收机的设计需求。本文以低轨LTE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为研究背景,围绕星载接收机在低轨高动态环境中快速有效地实现上行同步这一研究目标,从随机接入前导设计、随机接入定时检测算法、上行定时提前更新算法叁个方面,对适用于低轨高动态环境的上行同步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第一,针对卫星通用LTE前导设计方案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结合低轨星地链路特性,设计了一种对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鲁棒的、具有低复杂度检测和良好多用户接入性能的前导序列。首先,根据波束内到达时间不确定性和大覆盖性能要求,采用多个短ZC序列级联的方式来构成长前导序列,并依据多普勒频移特点设计短序列的子载波间隔,提前抑制CFO对前导检测过程的不利影响。然后,基于级联前导格式,考虑根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偏移的不同组合形式,进一步提出了叁种长前导序列设计方案。从多用户检测复杂度与性能的角度出发,证实了利用单个根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单根级联长序列(Single-root Cascaded Long Sequence,SCLS)的优越性。与其他两种方案相比,该方案使用最少的根序列数支持多用户接入,同时其循环移位偏移独立于波束半径。结果表明,SCLS序列不但满足LTE系统随机接入虚警、漏检概率要求,而且在较大CFO、低接收信噪比以及多用户接入等场景中均具有较高的一次接入成功概率。第二,针对不同的通信场景分别设计了两种定时检测算法。对于卫星直视(Line-of-Sight,LOS)信道,利用SCLS序列,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累加检测和多峰联合估计(Piecewise Accumulation Detection and Multi-peak Combinated Estimation,PAD&MCE)的低复杂度定时检测算法。首先,对于使用同一根序列的不同用户,利用PAD方法仅通过一次功率时延谱(Power Delay Profile,PDP)运算就能得到所有用户的相关峰值;然后,根据接收机虚警概率要求,推导了多用户动态检测门限,捕获检测窗口中所有用户的PDP峰值;最后,结合SCLS序列循环移位偏移的设计特点,分别提取每个用户的峰值位置集合,利用MCE方法进行小数倍与整数倍时延差计算,完成一步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估计。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PAD&MCE算法在检测成功率与定时估计精度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同时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针对卫星多径衰落信道,利用改进的SCLS序列,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长度差分互相关(Length-variable Differential Cross-Correlation,LDCC)的序列联合定时度量函数,不仅得到唯一的相关峰值,而且消除了较大CFO对定时估计影响。然后,通过对定时函数在正确与错误定时位置处的统计分布推导,说明了LDCC算法能够灵活地调整相关长度来抑制噪声,同时确定了独立于噪声方差估计的首径检测门限。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表明了所提算法不但能够适用于卫星LOS信道,而且在严重失真的卫星多径衰落信道下仍具有较好的定时估计性能。第叁,针对不同的通信场景分别设计了两种TA更新算法。对于卫星LOS信道,提出一种基于(Partial symmetric correlation,PSC)的TA更新算法,对每次接收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进行实时定时估计。由于能够灵活可变的分段长度,PSC具有可调整的CFO容忍范围,从而有效减轻接收端较大CFO的负面影响。为了抑制PSC镜像峰值,进一步采用峰值联合检测(Peak-Joint Detection,PJD)来提高定时度量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估计器来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典型的卫星LOS信道中更具优势。对于卫星多径衰落信道,利用两个相邻SRS接收信号之间的所有自相关积,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的TA更新算法。通过定时度量函数中自相关函数和差分归一化函数的设计,有效提升相关长度的可扩展范围与定时峰值的尖锐度。以类可分性、对多径效应和CFO的鲁棒性及计算复杂度为准则,理论评估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并表明了所提方法在卫星多径信道模型下能够取得更低的虚警概率、漏检概率和定时估计误差,同时其检测门限具有更大的动态范围。(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姚广济[4](2018)在《低轨卫星上行同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占地球表面绝大部分的海洋、沙漠、高山、以及南北两极等基本没有被地面蜂窝网络覆盖,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任意地点任意时刻通信链接,填补覆盖空白。低轨卫星与地面处于相对高速运动状态,覆盖范围、星地间距离随卫星的高速移动呈现出快速时变特性,由此也对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内实现网同步提出巨大挑战。在时分复用接入情况下,为了避免在分配给不同用户的相邻时隙内的信号发生交迭,需要对上行链路进行同步处理。本文首先对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同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背景,介绍了网同步相关原理,以及在时分复用接入情形下的星地间网同步原理。其次,根据卫星轨道六参数在地心赤道直角坐标系下推导出低轨卫星空间位置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并设计出低轨卫星星座构型,为在低轨卫星背景下研究上行同步提供了基础。然后,在最小仰角为5度的情形下研究了低轨卫星覆盖情况。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地面上空卫星覆盖颗数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卫星覆盖密度随纬度增加而变大。仿真结果表明:最小仰角为5度时,低轨卫星星座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实时覆盖。最后,针对传统基于测距信息来设定上行同步中出现的需要频繁更新距离信息且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上行同步方法。通过测量伪距组成非线性方程组,采用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解算方法计算出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星地间钟差。在获得位置信息与钟差的基础上,用户端结合卫星广播帧中的星历信息(卫星位置、速度、编号等)综合计算得出星地间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距离换算成传播时间得到用户的上行信号发送时间提前量。根据发送时间提前量调整用户端的发射机使得上行信号以较高精度恰好在分配的时隙到达卫星,实现低轨卫星系统上行同步目的。在最小仰角5度情形下,联合STK和Mat1ab对上行同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以较高精度实现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内上行同步,避免了频繁的测距更新且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10)

刘晨,王晓宁[5](2016)在《TD-SCDMA物理层上行同步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TD-SCDMA系统中上行同步对改善系统性能、简化基站接收机的设计都有明显好处。针对TD-SCDMA系统物理层同步信道、突发结构、同步序列以及同步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的上行同步算法。通过MATLAB仿真与DSP实现结果对比表明该算法可行,并且完整实现了功能。(本文来源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严文[6](2015)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抵抗频偏的上行同步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同步过程中抵抗频偏的方法 ,可以有效的提高上行同步检测性能,特别是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中。(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5年11期)

龚继华[7](2015)在《基于联合时频偏估计的上行同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3G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LTE-Advanced(4G)采用了以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的多址复用技术,系统中子载波的频谱互相覆盖,具有严格的正交性。频率不同步会破坏子载波的正交性,造成子载波间干扰(ICI);时间不同步则会引入符号间干扰(ISI)。在LTE-A上行同步中,采用频率和时间同步的方式来降低ICI和ISI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频率同步是对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性以及多普勒频移造成的频偏进行估计,然后做频率补偿的过程;时间同步则需要估计出由于多径等原因导致的时偏,并转换为时间提前量(TA),通知用户设备(UE)对上行发送时间进行调整。频偏和时偏估计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解调性能,同时良好的TA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基站下发TA的次数,减小基站的负荷。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在对LTE-A系统上行同步原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了基于DMRS的时频偏估计算法,并对基于DMRS的时频偏估计算法做了两点改进。第一,采用交叉相关,对时偏和频偏进行联合估计来降低计算复杂度;第二,综合考虑不同子载波间隔下做相关运算的时频偏误差值以及计算复杂度,然后对做相关运算的子载波间隔进行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降低了25%的计算复杂度,并且时偏估计的计算精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研究了基于门限的TA管理方案。针对此算法可能导致在上行信道质量良好,长期没有时间提前命令下发导致UE误判失步的情况进行了改进。在基站端添加心跳模块,定期向UE下发TA命令,用于降低UE端定时器超时误判失步的情况。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案在不影响BLER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误判失步的概率。(3)本文在FPGA上对时偏估计算法进行了验证。利用DSP Builder完成了导频信道估计和时偏估计模块的设计,利用Signal Compile生成Quartus II工程,下载到FPGA开发板,最后通过SignalTap II捕获FPGA的运行结果,完成了FPGA对时偏估计算法的验证。(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5-04-01)

卫彦伉[8](2014)在《星载LTE上行同步处理抗辐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基于商用器件构建星载平台已成为提高星上处理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基于商用器件构建星载平台首先要解决的是抗辐照问题,因而国内外研究学者纷纷开展了针对非宇航级器件的软容错、软加固技术研究。本文依托卫星通信领域国家863计划,以星载处理平台数据流和控制流的容错技术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星载LTE上行同步处理相关的数据流和控制流基本特性,给出软件数据流脆弱点的识别方法,并分别针对数据流和控制流的软容错技术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容错方法的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现有错误传播分析方法对大容量数据处理软件脆弱点识别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结合星载LTE上行同步处理大容量数据处理需求,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节点度的软件数据流脆弱点识别方法。该方法以错误传播分析方法为基础,通过定义单粒子翻转错误渗透率,并采用矩阵化描述方法构建了错误传播网络模型,将软件数据流脆弱点挖掘问题转化为网络关键节点挖掘问题,以一定的虚警概率搜索所有的局部极值,从而实现该虚警概率下全部的数据流脆弱点挖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星载LTE上行同步处理大容量数据处理中的脆弱点。2、针对单粒子翻转造成星载处理的数据流错误,提出一种基于低复杂度编译码算法的数据流纠错方法LCCE。该算法利用简单的移位和异或运算实现伴随矩阵的求解,避免不了SBC方法的两处判断分支,有效降低了编译码算法的复杂度,减少了时间开销。仿真结果表明:LCCE方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获得与SBC方法相当的抗SEU纠错性能。3、针对单粒子翻转造成星载处理的控制流错误,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块的可配置控制流标签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控制流标签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与容错开销进行建模分析,对任一给定基本块内错误检测概率,推导出所需设置检测点数量的最小值,作为可配置标签设计的参考依据;然后为实现该配置要求将ECCFS算法和扩展块划分方法相结合,依据标签设计参考,通过扩展块划分、ECCFS标签格式调整和检测点设置,实现给定检测要求下的标签设计,该方法兼顾了块内与块间的错误检测性能。4、基于Simple Scalar模拟器构建故障注入实验平台,对所提数据流纠错方法和控制流容错方法进行模拟故障注入实验,验证了相关算法的容错性能。(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4-04-15)

姚佳佳,卢晓春,邹德才[9](2012)在《一种基于TD-SCDMA上行同步序列的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复用(TD-SCDMA)系统物理层信息帧结构,利用上行同步序列(SYNC-UL)在帧结构中的固定位置,结合上行同步序列良好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地估算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距离的方法。通过对空间信道环境、空间传播信号以及测距方法的仿真研究表明,基于TD-SCDMA上行同步序列的测距方法在不改变帧结构的前提下能够进行精确测距,计算结果可用于进行视距与非视距信号的判别,进而可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位置。(本文来源于《时间频率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周琳凯,周井泉[10](2012)在《一种新的OFDMA系统上行同步的联合估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是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为基础的多用户接入技术,作为IEEE802.16e的主流技术,必将推动整个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在OFDMA系统中,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仅会破坏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造成信道间干扰(ICI)和符号间干扰(ISI),而且还会引入多址干扰(MAI)。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同步误差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时域新型同步算法,对多用户OFDMA系统上行的时偏和频偏进行联合估计。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步精度优于传统的单独考虑频偏或者时偏的估计方法,且在与传统估计方法保持相同性能时还保持了较低的复杂度,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2年07期)

上行同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行同步是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行同步的结果将影响UE上行信道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TE系统MAC层的上行同步控制算法,为UE提供合理的定时提前指令参数。文中首先介绍了上行同步的流程,分析了上行同步过程中与TA相关的参数和配置,而且详细描述了上行同步控制算法的流程。仿真结果表明,UE在低速以及不同SINR情况下,该同步控制算法都能够有效避免符号间干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行同步论文参考文献

[1].徐或,李宏伟.NB-IoT上行同步算法研究[C].电力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2019

[2].徐晓顺,刘玮.一种基于LTE系统的上行同步控制算法[J].信息技术.2019

[3].甄立.低轨LTE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同步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4].姚广济.低轨卫星上行同步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8

[5].刘晨,王晓宁.TD-SCDMA物理层上行同步研究与实现[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6].严文.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抵抗频偏的上行同步检测方法[J].通讯世界.2015

[7].龚继华.基于联合时频偏估计的上行同步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

[8].卫彦伉.星载LTE上行同步处理抗辐照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

[9].姚佳佳,卢晓春,邹德才.一种基于TD-SCDMA上行同步序列的测距方法[J].时间频率学报.2012

[10].周琳凯,周井泉.一种新的OFDMA系统上行同步的联合估算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

论文知识图

上行同步失败信令流程一19UPSTAGE上行同步模块设计实现一20uPSTAGE上行同步模块中低有效...随SNR变化上行同步保持错误率的...一1上行同步正确检测概率Peak一P...两种信道条件下单码道上行同步...

标签:;  ;  ;  ;  ;  ;  ;  

上行同步论文_徐或,李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