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论文_孙健,田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社会转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会,政策,中国,大众,社会转型,结构,中国社会。

中国社会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孙健,田明[1](2019)在《中国社会政策结构转型与治理关系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治理实质上是社会政策治理。政府如何制定治理社会问题的社会政策,以提升公众的社会能力与社会参与,成为社会治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转型时期社会政策的相应变化可归纳为四方面特征:政策理念从被动保护到主动支持;政策方法从统一管制到多元服务;政策内容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政策取向从隔离行动到融合治理。中国社会政策结构逐步由"政社分离"转向"政社合作",其折射出政府对社会"由控制到包容"的思路转变,以及社会福利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的发展轨迹。中国在应对社会问题时应强化社会政策治理模式:确立包容性政策制度,着力建设评价监督机制;共建网格化治理格局,铸造社会政策共同体;提倡适度合作路径,坚持政府与社会双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杰[2](2019)在《引领全球向生态文明社会整体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日益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引领相关研究走向深入。10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经济学):生态文明范式转型——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在济南举行。从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15)

董彪[3](2019)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现代转型密切相关。市场经济为"大众"的产生提供了场域,也为资本逻辑推动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机械复制化和世俗化开辟了空间;社会个体的主体性权利,特别是感性存在和感性需求权利被重新赋予,为大众文化实施欲望机制仓创造了条件;社会关系的平等化和民主化,推动大众文化各种因素的博弈,形成了复杂的权力关系。大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存在着过度商业化、浮浅化、去中心化等问题。在由"富"到"强"的新时代,促进大众文化理性、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它与主流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其中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关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和软实力。(本文来源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凤[4](2019)在《7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个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70年来,中国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促使中国在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民生改善体现在从贫困社会向小康社会的转变,体制创新体现在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公平正义体现为从金字塔型社会向橄榄型社会的过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为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的转变。(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29期)

崔艳芳[5](2019)在《中国社会工作行政化发展模式及其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工作作为我国一项利于民生的工作形式,从欧洲被引入我国只在我国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大力开展之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社会工作的进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较为缓慢并且时间较短,而且我国人数众多,所以在社会工作行政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我国社会工作行政化转型的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下的社会工作性质需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以及政府和民间团体之间的合作协调性较好。(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罗婧[6](2019)在《转型视角下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企业以商业手段实现社会价值,是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探索。以往研究疏于对我国社会企业自身的成长路径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来看,党和政府在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引领性的作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土社会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企业飞速成长发展。这使得我国社会企业在应对其核心发展议题(整合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上)具有特色的做法,即识别性制度和双轨式身份。而在大力推进社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当警惕福利货币化的倾向,这需要党和政府兼顾其形态上的创新空间和理念上的一致共识。(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08期)

刘继同[7](2019)在《从“医患关系”到“医人关系”:中国社会结构历史性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医患关系结构性转变,既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各界深刻理解国家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最佳角度。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与重要时刻。2018年既是中国改革开放4(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8-14)

文军,刘雨婷[8](2019)在《4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CNKI和CSSCI收录的论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场现代化转型将中国社会推入了朝夕瞬变的洪流之中,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回顾中国知网(CNKI)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收录的相关论文,发现中国社会转型研究重点关注6个方面:经济转型、社会治理转型、意识形态转型、农村社会转型、家庭结构转型和文化转型,并且它们依旧是今后社会转型研究的热点。如今,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在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后已开始进入理论自觉阶段。中国社会转型研究需要在立足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同时拓宽全球视野,丰富社会转型研究范式,创新转型社会学理论,以更好解释和应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挑战。(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冯猛[9](2019)在《中国社会治理转型的动力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国家和人民不断探索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从建国初期国家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到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和个体自主性,再到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体(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6期)

张春霞,过伟敏[10](2019)在《从近代大众纸媒看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是中西文化交融与大众纸媒发展的标志期,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在以近代纸媒为视角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大众纸媒关系的过程中,发现大众纸媒对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起到重要助推作用。在近代纸媒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大众的国民意识、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转变,建筑事业也同步发展。这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提供适宜的人文土壤、经济保障、社会导向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中国社会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日益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引领相关研究走向深入。10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经济学):生态文明范式转型——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在济南举行。从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社会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1].孙健,田明.中国社会政策结构转型与治理关系重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

[2].张杰.引领全球向生态文明社会整体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董彪.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4].孙凤.7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个向度”[J].人民论坛.2019

[5].崔艳芳.中国社会工作行政化发展模式及其转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罗婧.转型视角下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J].学习与实践.2019

[7].刘继同.从“医患关系”到“医人关系”:中国社会结构历史性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8].文军,刘雨婷.4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CNKI和CSSCI收录的论文为例[J].江淮论坛.2019

[9].冯猛.中国社会治理转型的动力与路径[J].探索与争鸣.2019

[10].张春霞,过伟敏.从近代大众纸媒看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61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农民工名称的历史演变综上,农民工是...(叁)发掘民国文化内涵与民国精神民国...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要求(资料来...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复杂问题工作模...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

标签:;  ;  ;  ;  ;  ;  ;  

中国社会转型论文_孙健,田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