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壮(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康复科5374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手法与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随机分针推组78例,药物组56例。针推组采用针刺风池穴、百会、大椎、颈夹脊穴、头针平衡区为主,纠正寰枢关节、颈椎后关节为辅;药物组采用口服脑益嗪为主。结果针推组治愈率为51.3%总有效率91.03%;药物组治愈率为26.87%,总有效率为73.21%,两组比较其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推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针刺正骨推拿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引起颈性眩晕一种常见病。其主要为椎基动脉受颈椎轻度移位或骨质增生的刺激(或压迫)或本身有病损(如疤痕、纤维化等),造成瞬间血管腔、痉挛、管腔变窄,血流减少,使椎基动脉系统缺血,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现象[1]。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可发生猝倒,还可眼震、视物不清、耳鸣、听力减退等复杂的中枢神经损害症状。在中医学中属“眩晕”范畴。笔者自2002年起采用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34例患者均系本院门诊病例,在治疗前均经X线摄片及颈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符合椎动脉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排除颈椎骨折、肿瘤、结核及其他针刺及推拿禁忌症。随机分为针刺组78例,药物组56例。
针推组,男43例,女35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20d至6个月,平均102日;药物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28—72岁,平均27—71岁,病程30d至5个月,平均90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治疗方法
2.1针推组
2.1.1针刺法
2.1.1.1取穴:风池(双)、平衡区、颈夹脊穴(C3—C6)、百会、大椎
2.1.1.2操作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穴位经常规消后,用0.35mm×40mm毫针进行针刺,其中风池穴针尖向对侧目内眦方向斜刺0.8—1.2寸;平衡区针尖向下,30度角刺入1—1.5寸;颈夹脊穴针尖略向棘突方向斜刺,百会沿督脉正中线向后方透刺:大椎垂直进针。平补平泻法,以局部麻热胀为主,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1.2正骨推拿法
①分筋理筋患者坐在双连椅前凳上,医者坐在双连椅后凳或站立在患者背部,先用双拇指、鱼际肌揉法、三指揉法、拿法、滚法、从肩胛提肌、岗上肌、岗下肌、大小圆肌、大小菱形肌、背阔肌等处肌肉起止点及足太阳膀胱经,肩背部各腧穴进行按压,点按、点揉、滚法。并顺肌纤维方向进行分筋理筋,最后捏拿手法松解颈部肌肉。②手法复位(以C2左侧关节突关节压痛或棘突偏左为例)患者端坐高凳,头颈置中立位:医者站立于患者后侧(或右侧),左中指第二指节按压C2左侧关节突关节,拇指指腹置于右侧乳突后上缘;右手掌尺侧托患者下颌,右拇指置于患者右侧颧骨下缘,嘱患者略低头号,医者双手顺势往上提托牵引患者头号颈,再嘱患者头略低下的同时(此时颈伸肌略松驰),医者右手以鼻炎为中心顺时钟轻旋头面左手中指向右推,拇指往左上方向推按(医者双手需同步),此时可闻关节复位响声。按压局部平复,压痛锐减可消失,手法毕。隔天1次,5次为一疗程。
2.2药物组
采用口服脑益嗪片,每次25mg,每日3次;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10次为1疗程。
3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3.1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眩晕》[2]。
痊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等完全缓解。
好转:上述主要症状有较大改善。
无效:上述主要症状无改善。
3.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意义
4讨论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疾患引起头晕的症状,多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为风寒湿外邪侵袭,而致气血闭阻,经络不畅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造成血管痉挛狭窄、折曲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症状。基于颈堆的结构与椎动脉走向的特点,颈椎眩晕,寰枢关节是好发部位,因为寰枢椎部的椎动脉有4个弯曲,一旦颈椎错位,局部病损,常致关节囊、韧带或椎动脉的损伤,易影响血液的循环,引起脑组织缺血而产生眩晕[1]。根据上述观点,纠正颈椎错位,特别是寰枢关节的半脱位,是消除椎动脉所受到的刺激或压迫,改善血液循环起到很大的治疗作用。分筋理筋可以充分放松颈肩背部肌肉,解除肌痉挛,改善血液循一半,消除炎症,为颈椎的医骨手法作准备。颈项部及督脉和太阳经、少阳经、督脉所过,颈夹脊、风池、大椎、百会、平衡区、诸穴合用,通督脉,共用作用使受阻之经络气血通畅,更起到活血化瘀,调和阴阳之功,合加正骨推拿手法,更能达到通经活血,理筋止晕的目的,二者相合,相得益彰,起到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韦贵康,陈忠和,贺俊民等.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8.24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