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核论文_肖骁

导读:本文包含了奇奇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能级,对称性,组态,射线,异能,离子,奇奇。

奇奇核论文文献综述

肖骁[1](2019)在《奇奇核~(74)As的高自旋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征对称性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属性,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原子核中的手征对称性自1997年被预言以来,实验上已经进行了广泛地研究,目前已经在在190核区、130核区、100核区和80核区观测到手性原子核的存在,本工作研究的目标核74As是80核区的原子核。实验于2016年在南非iThemba LABS国家实验室进行,实验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布居了原子核的高自旋态,用到的束靶组合是74Ge(α,1p3n),束流能量为58MeV和62MeV。实验进行了170个小时,共获得了大约6.17×109个γ-γ符合事件。通过γ-γ符合分析、提取γ射线的多极性信息建立了74As的能级纲图,共发现了27条新丫跃迁和9条新能级,新建立了两条转动带。通过与邻近奇奇核的系统学比较,把两条正宇称转动带的组态指定为πg9/2(?)vg92;通过分析74As和邻近奇A核的S(Ⅰ),把两条负宇称转动带的组态指定为πg9/2(?)v(f5/2p3/2)。带1和带2,带3和带4是两对△Ⅰ=1的近简并的转动带,可能是两对手征双重带,于是我们提取了两对转动带的实验特征值,最终把带1和带2指定为一对手征双重带。(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3)

郭睿巨[2](2018)在《奇奇核~(80)Br候选手征带的能级寿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征对称性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称性。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是在1997年由S.Frauendorf和孟杰理论预言的。虽然相比于分子和基本粒子手征对称性的提出晚了不少时间,但是这一预言却打开了一个原子核研究新的研究方向,并且成为了热门研究课题。这两位科学家指出存在着叁轴形变的原子核在转动时可以产生手征对称性。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在实验上的表现是存在一对相同组态的△I = 1的近简并转动带。除了相应能级能量近简并外,手征原子核的这一对近简并转动带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恒定的自旋劈裂S(I)值(S(I)=[E(I)-E(I-1)]/2I);相应能级具有相近的电磁跃迁几率,即B(M1)和B(E2)值相近;电磁跃迁几率的比值B(M1)/B(E2)随着自旋变化而产生奇偶摇摆;具有相近的自旋顺排;带间不会出现E2跃迁。其中,具有相同的电磁跃迁几率值是一个很重要的判定准则。但是B(M1)和B(E2)与能级寿命紧密关联,这使之成为了一个较难从实验中提取的物理量。2011年,奇奇核~(80)Br被王守宇等人实验建议为一个手性原子核,并且是A~80核区第一例手性原子核。但是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对其手征带B(M1)和B(E2)值的验证。当前的工作聚焦于~(80)Br的高自旋态能级寿命测量,并由此得到准确的B(M1)和B(E2)值,以期从电磁跃迁几率的角度验证~(80)Br是否是一个手性原子核。本工作使用的实验完成于德国海德堡的MP串联加速器。实验使用了 35 MeV的7Li束流轰击76Ge布居了~(80)Br的高自旋态,共获得了 1.4×109个两重及以上符合事件。实验使用了6个EUROBALL CLUSTER探测器探测γ射线,探测器两两对称分布于相对于束流方向的±40度,±90度,±140度的叁个角度上。本工作中,40度和140度的探测器的数据用于寿命提取,所有探测器的总数据用于提取跃迁强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本文给出了~(80)Br两条正宇称伙伴带从9+到12+的寿命值和正宇称部分的跃迁强度值。随后根据这些信息得到了两条手征伙伴带从9+到12+的电磁跃迁几率。我们将这些实验值和用粒子转子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这两条带在误差范围内具有相同的电磁跃迁几率B(M1)和B(E2)值,因此可以判定~(80)Br是一个手性原子核。(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12)

张哲[3](2017)在《奇奇核~(138)Pm的高自旋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探索原子核内部的本质构造成为了一个无可规避的难题。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这已经是一个常识[1],但质子与中子究竟是以何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是静态的还是运动的?若是运动的,其运动形式又是怎样?这些问题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一个可以完美解释原子核在实验中观测到的种种现象的原子核模型亟待提出。早期的一些原子核理论模型虽然可以描述满壳层或接近满壳层的原子核,但对于一些形变量较大的原子核,理论模型符合得欠佳。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研究远离β稳定线的核素成为了现实。特别是加速器技术和探测器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可以研究极短寿命的原子核与极高能级的激发态。其中,高自旋态的研究成果极为亮眼,对核结构做出的贡献也尤其突出。高自旋态是原子核高度激发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原子核具有较高的自旋,表现出一些与平时不同的现象。本论文报导了A~130核区的~(138)Pm高自旋态的一些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将来理论模型的突破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次实验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24)Te(~(19)F,~5n)~(138)Pm布居了奇奇核~(138)Pm的高自旋态,实验中使用的~(19)F束流能量为105 MeV。将实验中所有收集到的数据反演成一个叁维矩阵,通过符合分析,寻找射线之间的符合关系,完善了~(138)Pm的能级纲图,共找到21个新能级和47条新的γ跃迁,并建立了一个与晕带具有相同πh_(11/2)(?)νh_(11/2)组态的正宇称伴带。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发能、旋称反转和电磁跃迁几率叁个方面对新观测的正宇称伴带进行了分析,并与先前~(136)Pm中候选手征双重带进行了系统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工作新观测到的基于πh_(11/2)(?)νh_(11/2)组态的正宇称伴带很可能与晕带构成一对候选手征双重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晨[4](2016)在《奇奇核~(78)Br中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核中的手征对称性破缺在核物理研究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手性原子核的存在最初是由S.Frauendorf和孟杰教授预言的,他们通过研究,指出存在着叁轴形变的原子核在转动时可以展示出手性。实验上可以在手性原子核中观测到一对基于相同组态的△I=1的近简并转动带,人们称其为手征双重带。到目前为止,手征双重带已经在A~80,100,130,和190核区的30多个原子核中被观测到。最近,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的一些研究工作建议可以在同一个原子核中存在着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手征双重带,即多重手征带。多重手征带的实验证据也已经在133 Ce,103Rh和107Ag中被报道。TRS计算表明,~(78)Br中基于πg9/2(?)vg9/2组态的转动带展示出明显的叁轴形变,这样的叁轴形变允许手征双重带的建立。此外,~(78)Br的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3,质子和中子费米面在g9/2,J5/2和p3/2轨道附近。在这些轨道中,g9/2和p3/2轨道具有相反的宇称,它们之间的总角动量差值△j和轨道角动量差值△Z都是3h,满足这种条件的两条轨道之间存在着八极相互作用,这样的相互作用会驱动原子核出现八极关联,对应着空间反射对称性的破缺。因此,~(78)Br中可能存在着手征对称性与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利用南非iThemba LABS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和探测器阵列,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70Zn(~(12)C,1p3n)布居了奇奇核~(78)Br的高自旋态,反应中选取的束流能量为60和65MeV。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78)Br新的能级纲图,~(78)Br已知的能级被推高到能量为9132.9keV的态,自旋宇称为Iπ=(20+)。纲图中增加了44条新的跃迁和21个新能级。当前工作在~(78)Br中观测到了五条转动带结构,其中叁条转动带是本工作新建立的。通过对转动带的实验特征进行分析以及与临近Br奇奇核同位素进行的系统学比较,将~(78)Br中的两条正宇称带解释为建立在πg9/2(?)vg9/2组态的手征双重带,将~(78)Br中的两条负宇称带解释为建立在πf5/2(?)v9g/2组态的手征双重带。这两对双带在~(78)Br中形成了多重手征带。当前的工作结合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多维约束协变密度泛函方法和叁轴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78)Br中的两对近简并双带。理论计算很好的重现了~(78)Br中两对近简并双带的实验信息,并显示~(78)Br中的两对双带都有非平面转动,也因此支持多重手征带的指定。此外,当前工作还观测到了两对宇称相反的手征双重带之间的八条电偶极跃迁。E1跃迁的观测暗示着~(78)Br中八极关联的存在。通过与存在八极关联的原子核125Ba和稳定八极形变原子核224Th的B(E1)/B(E2)和正负宇称转动带能量移动的对比,我们建议~(78)Br中存在八极关联效应,且八极关联效应随自旋的增大而增强。~(78)Br中的八极关联效应也被多维约束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宏观-微观方法对势能面计算结果所支持。本工作首次在核系统中发现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12)

刘雷[5](2015)在《奇奇核~(120)Sb和奇A核~(155)Tm的高自旋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不同核区的两个原子核的高自旋态研究,首先介绍了质子数Z=50幻数附近的奇奇核120Sb的高自旋态,然后介绍了稀土区奇A核155Tm的高自旋态。在质子数为幻数50附近的原子核的激发态展示出大量有趣的物理信息,闭壳之外的价核子激发会形成单粒子结构(一般对应的原子核的形状为近球形或者扁椭),而质子跨过Z=50闭壳的激发会形成集体转动带结构(一般对应的原子核的形状为长椭),因此这一区域的原子核容易出现形状共存现象,这也是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物理现象。此外,这一核区普遍存在的高自旋同核异能态也备受关注。奇奇核120Sb的高自旋态是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16Cd(7Li,3n)120Sb来布居的,其中7Li束流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束流能量选为34 MeV。116Cd靶是厚度为2.5 mg/cm2的自支撑靶。本实验中用来探测γ射线的探测阵列由9套带BGO反康的高纯锗探测器、一套带BGO反康的Clover探测器和两台小平面探测器组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细致分析,我们新发现了15条7射线,并已经加入到120Sb的能级纲图中。通过系统比较120Sb和其核芯核118Sn的单粒子能级,指定了120Sb中单粒子能级的组态,这些单粒子态几乎都可以通过一个奇质子和一个奇中子耦合138Sn中不同的核芯态得到。基于同核异能态的系统学比较,我们建议了120Sb中一个新的高自旋同核异能态,组态固定约束的叁轴相对论平均场程序被用来讨论120Sb中的高自旋同核异能态,此程序的计算结果表明这些高自旋同核异能态的形状均为近扁椭,根据从这些高自旋同核异能态退激γ跃迁的不规律特点,表明这些高自旋同核异能态的形状应当为非集体的扁椭。对于集体转动带部分,我们第一次提取了120Sb中πg9/2-1(?)vh11/2组态带的B(M1)/B(E2)实验值,并系统比较了奇奇核112-120Sb中πg9/2-1(?)vh11/2组态带的B(M1)/B(E2)实验值的变化趋势,随着中子数的增加,B(M1)/B(E2)实验值呈现出系统降低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理解此系统降低趋势的原因,我们借助粒子转子模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中子费米能级从vh11/2侵入亚壳底部变化到顶部的时候,计算的B(M1)/B(E2)值也呈现出系统降低的趋势,因此奇奇核Sb同位素链πg9/2-1(?)vh11/2组态带的B(M1)/B(E2)实验值系统降低很可能是由于vh11/2亚壳中子费米能级位置的不同所引起。半幻核146Gd(Z=64,N=82)附近的原子核的激发态展示出丰富的物理现象,比如形状共存(近球形、扁椭、长椭以及叁轴形状)、形状演化(单个原子核随着角动量的增加所对应的形状变化,不同原子核的形状随着质子数或中子数的变化所呈现的系统学规律)、超形变带、磁转动带等,因此这一区域的原子核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奇A核155Tm的高自旋态是通过144Sm(16O,1p4n)155Tm反应来布居的,其中160束流是由南非iThemba国家实验室的分立扇形回旋加速器(Separated Sector Cyclotron)提供,束流能量为118 MeV,144Sm靶的厚度为2.89]mg/cm2,Pb衬的厚度为13.13mg/cm2。本次实验中由8套具有BGO反康的Clover探测器来探测退激γ射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符合分析,我们澄清了之前报道的155Tm能级纲图存在的分歧,新发现了27条7射线,并已经加入到155Tm的能级纲图中。为了研究155Tmm基态带的特点,我们绘制了基态带的E-GOS (E-Gamma Over Spin)曲线,并系统比较了155Tm临近奇质量数的同中子素(同位素)的E-GOS曲线。通过比较,我们认为155Tm基态带随着自旋的增加,具有从振动结构到转动结构的过渡,倾斜轴推转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这个过渡很可能是由中子激发引起。基于系统学比较,我们认为155Tm中的25/2-晕态为辛弱数反转态,从而澄清了这个态的来源。155Tm的多准粒子激发部分主要为148Gd核芯之外的价核子发生拆对顺排,当146Gd核芯外的九个价核子发生全顺排时,达到的最大角动量为69/2h,恰好是当前实验观测到的最高自旋态。(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16)

钟健[6](2015)在《奇奇核~(158)Tb高自旋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160核区因为含有很多稀土元素而被称为稀土核区,主要包括Z=63-73的大部分核素。研究表明,该核区存在着丰富的核结构信息,例如:旋称反转、叁轴形变、带交叉和带终结等等。该核区的πh_(_(11/2))νi_(_(13/2))带的旋称反转现象已经被研究了很多,但是πd_(5/2)νi_(13/2)带却没有被研究过。本论文通过研究A≈160核区的核素~(158)Tb的高自旋态,目的是为丰富~(158)Tb的高自旋态结构信息,寻找~(158)Tb中πd_(5/2)νi_(13/2)组态转动带可能存在的旋称反转现象,并通过与邻核154,156Tb中相同组态带的旋称反转现象进行比较,总结该组态带的旋称反转系统学规律。本论文的实验工作是在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束γ终端进行的,通过熔合蒸发反应154Sm(7Li,3n)~(158)Tb布居~(158)Tb的高自旋态,束流能量为27Me V,强度为6n A,靶厚度为0.67mg/cm~2,Au衬的厚度为1.49 mg/cm~2。实验一共使用了9个HPGe探测器和两个小平面探测器,实验一共进行了70个小时,获取了16个百万的二重符合事件数。这些数据被搭建成对称矩阵和非对称矩阵进行离线数据分析。采用基于PC-Linux的RADWARE软件对上述二维矩阵进行开窗谱分析,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新搭建的~(158)Tb正宇称转动带在前人基础上新增了10个能级和17条γ跃迁,把自旋值从7h推高到了17h;负宇称转动带新增加13个新能级和22条新的γ跃迁,把自旋值推高到了13h。根据Nilsson单粒子能级、系统学比较和约化跃迁几率比值B(M1)/B(E2)的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把~(158)Tb正宇称转动带进行了组态指定为πd_(5/2)νi_(13/2)。通过CNSB(cranked Nilsson-Strutinsky-Bogoliubov)模型计算,很好地重现了正宇称转动带的能级结构与顺排量。在新搭建的正宇称转动带中,首次观测到了旋称反转现象。通过CSM(cranked shell model)理论的计算,初步研究~(158)Tb原子核的叁轴形变与旋称反转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扩展~(158)Tb的能级结构,丰富对Tb同位素旋称劈裂与反转的认识,并与邻核~(154)Tb、~(156)Tb相同组态带的旋称反转现象进行比较和系统学分析,进一步完善该核区旋称劈裂与反转的系统学规律。(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5-04-28)

马海亮,姚顺和,董保国,吴晓光,张焕乔[7](2013)在《奇偶核~(103,105,107)Ag和奇奇核~(106)Ag中近简并带的非手征性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实验宣称在多个银同位素中发现疑似手征双重带。本文利用平面主轴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从激发谱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奇偶103,105,107Ag核中的负宇称近简并ΔI=1双重带可以建立在同样的组态,但叁个非成对粒子基于不同旋称组合上。结合理论计算所得到的叁轴形变(γ<15°),103,105,107Ag中近简并带是手征双重带的可能性受强烈质疑。在奇奇106Ag核中,候选手征带中的伙伴带其转动惯量较转晕带大,在105,107Ag中也观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13年00期)

吴义恒[8](2014)在《奇奇核~(92)Nb高自旋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奇奇核92Nb能级纲图的建立以及高自旋态能级结构的研究,并利用准粒子半经验壳模型与壳模型Nushellx程序对其能级进行了计算,对92Nb大部分能级结构进行了解释;另外对反冲距离多普勒线移法(RDDM)测量装置(也被称为Plunger装置)中的靶膜与阻停膜的制备、安装调试以及反冲距离多普勒线移法在束实验的操做步骤进行了介绍,本部分内容将以附录的形式进行详细介绍。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是目前核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它为人们认识和理解核形状、核结构、核子耦合、新的对称性等性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近年来,奇奇核核区丰富的核结构现象尤其是奇奇核作为目标核来研究准质子和准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实验上所得到的很多奇奇核的能级纲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核结构特性非常丰富而复杂,例如能级的激发能位置、核子的激发机制、相应能级的组态、自旋和宇称的指定,以及奇奇核在能级纲图结构、级联跃迁系列的核素的归属等一些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奇奇核相对奇A核和偶偶核,奇奇核的能级结构信息更为复杂,实验上对其高自旋态的研究也比较困难。中子数接近N=50中子闭壳,质子数在Z=38子壳附近,关于本核区的大量研究表明,在这个核区存在着一些十分有趣的现象,如一些同位素激发态很特殊,同位素可以在该状态下维持很长时间才回到基态,该核区绝大多数核素都具有球形或近球形结构和不规则的跃迁能量等。该核区核的激发态以内禀单粒子激发为主,它们的低激发态由fp子空间(2f5/2,2p3/2,2p1/2)质子激发产生。随着激发能的增大,N=50的中子满壳被打破,形成中子[(g9/2)-1] d5/2/g7/2粒子一空穴组态,称为核芯激发。同时,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该核区绝大多数核素的能级结构与壳模型计算结果符合的很好。在这些核的壳模型描述中,价质子主要占据f5/2、p3/2、p1/2空穴轨道和p1/2、g9/2粒子轨道。而价中子主要占据g9/2空穴和d5/2、g7/2粒子轨道,在低能部分主要是价质子结构变化引起角动量的增长,而高能部分中子跨越N=50中子闭壳的核芯激发也开始起到一定作用。在对92Nb同中子素核进行系统学比较时发现,这些同中子素核的能级结构很相似,并且在92Nb核同中子素奇奇核进行比较,发现相同自旋态的能级,随着质子数增加,相应能级的能量降低,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质子数目的增加使得质子的激发变得更容易而引起的。另外临近核的高自旋态能级组态的价核子耦合机制具有相似性,利用某些已知原子核能级的组态能够求得相应价核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利用求得的轨道间相互作用来计算其它核素相应组态能级能量,对于确定实验测量能级的组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实验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的,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82Se (14N;4n)92Nb布居了92Nb的高自旋态。14N束流能量为54MeV。靶为质量厚度0.99mg/cm2同位素丰度为96%的82Se和质量厚度为8.27mg/cm2的Yb衬组成。符合事件由9台HPGe-BGO反康谱仪和2台小平面组成。共记录了150×106个二重及以上的符合事件。基于标准的在束谱学实验测量结果,离线将符合数据处理生成一个对称化矩阵和两个不对称的ADO矩阵,采用RADWARE开窗软件分析这些矩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30多条新的射线,根据提取出的ADO系数,初步指定了新发现能级的自旋,在前人建立的能级纲图的基础上,扩展了92Nb已有的能级纲图,其中正负宇称能级自旋被推高21+(Ex=9784.9keV)、21-(10738keV)。通过分析92Nb核的能级结构,发现其能级结构具有球形核的结构特征,奇奇核92Nb在88Sr核芯外有叁个价核子,分别位于质子g9/2轨道和中子p1/2,d5/2轨道。在B.A.Brown有关92Nb的较低能级结构的研究工作中发现,壳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够很好的重现实验测量值。对于92Nb高自旋态,我们利用准粒子半经验壳模型理论和壳模型Nushellx程序分别计算了92Nb能级能量及相应的组态,分析了92Nb高自旋态能级的价核子耦合机制。并分别把准粒子半经验壳模型与Nushellx程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得值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部分能级的理论计算能够较好的重现实验测量值。在Plunger的研制过程中,掌握了靶膜展平技术、靶膜与阻停膜的安装、用视频显微镜检测两膜平行度的方法,提高了距离测量精度进而提高寿命测量精度,增加了测量系统的稳定性。由于该装置的建立,使能够测量的能级寿命范围得到扩展,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核结构信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马海亮,姚顺和,董保国,吴晓光,张焕乔[9](2014)在《奇偶核~(103,105,107)Ag和奇奇核~(106)Ag中近简并带的非手征性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实验宣称在多个银同位素中发现疑似手征双重带。本文利用平面主轴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从激发谱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奇偶~(103,105,107)Ag核中的负宇称近简并△I=1双重带可以建立在同样的组态,但叁个非成对粒子基于不同旋称组合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期刊2014-06-01)

张为天[10](2014)在《奇奇核~(138)Pm高自旋态实验研究和衰变核数据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核衰变数据评价部分,本工作对194Ir、194mIr、194mIr IT、227Ra β衰变的核衰变数据进行了评价。本工作根据核科学参考文献库(Nuclear Science References File, NSRF)的检索,进行有关数据的搜集和更新评价,并给出评价推荐衰变数据(包括纲图),其中数据更新情况主要包括:194Ir核:更新了194Ir的半衰期数据,对于原来NDS半衰期数据19.28±0.13h,本工作将这个数据更新为19.36±0.06h,是对最新的两篇文献进行了加权平均值的计算;另一方面,对于194Ir的β-衰变γ射线能量进行了数据更新,其中对于589.179keV的γ射线能量强度进行了更新,对于原来Nuclear Data Sheet上的γ射线强度数据为1.066±0.034,本工作将这个数据更新为1.07±0.03。227Ra:对其衰变能进行了更由1326.2±24keV更新为1373.14±2.43keV,利用新版本的Bricc程序,对其内转换系数进行了重新计算。根据新的评价结果,重新绘制了能加纲图。第二部分为138Pm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在本次实验之前, C.W.Beausang等人已通过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对138Pm核进行了实验研究。布居方式分别为116Cd(27Al,5n)、115In(28Si,2p3n)。共建立了5个转动带,组态分别为πh11/2νh11/2,πh11/2ν[400]+1/2,πg [413]+7/25/2νh[514]+11/29/2和π [411]+3/2νh11/2。本实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使用19F轰击124Te布居了138Pm的高自旋态。利用在束γ谱学实验技术进行了γγ符合测量,同时测量了实验激发函数曲线和剩余放射性。根据目前的离线数据分析工作结果,建立了能级纲图,验证了前人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5-01)

奇奇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手征对称性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称性。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是在1997年由S.Frauendorf和孟杰理论预言的。虽然相比于分子和基本粒子手征对称性的提出晚了不少时间,但是这一预言却打开了一个原子核研究新的研究方向,并且成为了热门研究课题。这两位科学家指出存在着叁轴形变的原子核在转动时可以产生手征对称性。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在实验上的表现是存在一对相同组态的△I = 1的近简并转动带。除了相应能级能量近简并外,手征原子核的这一对近简并转动带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恒定的自旋劈裂S(I)值(S(I)=[E(I)-E(I-1)]/2I);相应能级具有相近的电磁跃迁几率,即B(M1)和B(E2)值相近;电磁跃迁几率的比值B(M1)/B(E2)随着自旋变化而产生奇偶摇摆;具有相近的自旋顺排;带间不会出现E2跃迁。其中,具有相同的电磁跃迁几率值是一个很重要的判定准则。但是B(M1)和B(E2)与能级寿命紧密关联,这使之成为了一个较难从实验中提取的物理量。2011年,奇奇核~(80)Br被王守宇等人实验建议为一个手性原子核,并且是A~80核区第一例手性原子核。但是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对其手征带B(M1)和B(E2)值的验证。当前的工作聚焦于~(80)Br的高自旋态能级寿命测量,并由此得到准确的B(M1)和B(E2)值,以期从电磁跃迁几率的角度验证~(80)Br是否是一个手性原子核。本工作使用的实验完成于德国海德堡的MP串联加速器。实验使用了 35 MeV的7Li束流轰击76Ge布居了~(80)Br的高自旋态,共获得了 1.4×109个两重及以上符合事件。实验使用了6个EUROBALL CLUSTER探测器探测γ射线,探测器两两对称分布于相对于束流方向的±40度,±90度,±140度的叁个角度上。本工作中,40度和140度的探测器的数据用于寿命提取,所有探测器的总数据用于提取跃迁强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本文给出了~(80)Br两条正宇称伙伴带从9+到12+的寿命值和正宇称部分的跃迁强度值。随后根据这些信息得到了两条手征伙伴带从9+到12+的电磁跃迁几率。我们将这些实验值和用粒子转子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这两条带在误差范围内具有相同的电磁跃迁几率B(M1)和B(E2)值,因此可以判定~(80)Br是一个手性原子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奇奇核论文参考文献

[1].肖骁.奇奇核~(74)As的高自旋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郭睿巨.奇奇核~(80)Br候选手征带的能级寿命研究[D].山东大学.2018

[3].张哲.奇奇核~(138)Pm的高自旋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刘晨.奇奇核~(78)Br中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D].山东大学.2016

[5].刘雷.奇奇核~(120)Sb和奇A核~(155)Tm的高自旋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5

[6].钟健.奇奇核~(158)Tb高自旋态研究[D].深圳大学.2015

[7].马海亮,姚顺和,董保国,吴晓光,张焕乔.奇偶核~(103,105,107)Ag和奇奇核~(106)Ag中近简并带的非手征性解释[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3

[8].吴义恒.奇奇核~(92)Nb高自旋态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

[9].马海亮,姚顺和,董保国,吴晓光,张焕乔.奇偶核~(103,105,107)Ag和奇奇核~(106)Ag中近简并带的非手征性解释[C].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3.2014

[10].张为天.奇奇核~(138)Pm高自旋态实验研究和衰变核数据评价[D].吉林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67同中子素的带首和11/2态激发能系...及其同中子素136Ba、137La、13...角动量耦合的手征图像年C.B.Moon等人建立的120I能级纲...带E提取的顺排角动量,Harris参数同...质子正宇称中子正宇称组态的TRS曲线

标签:;  ;  ;  ;  ;  ;  ;  

奇奇核论文_肖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