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1]2003年在《江苏沿海相对海面变化及其对辐射沙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中部低平的滨海平原、脆弱的淤泥质海岸和缺少外来泥沙供给的辐射沙洲对海岸动力变化异常敏感,面对未来可能的海面上升,该区域必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对海面上升及其对海岸带影响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江苏海岸及辐射沙洲区的基本特征,以相对海面上升对辐射沙洲及其中心部位的条子泥的影响为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辐射沙洲区近期的相对海面变化 根据辐射沙洲区的构造和沉积特征,对区内地面沉降速率进行分项计算(包括构造沉降速率、均衡沉降速率和压实沉降速率),并引用IPCC最近对过去100年来全球绝对海面上升速率的评估。二者迭加得到江苏中部辐射沙洲区在过去100年来的相对海面上升速率。同时应用江苏中部沿海6个验潮站几十年来的潮位记录资料对辐射沙洲区近期的相对海面上升速率进行了估算。在潮位资料的分析过程中还探讨了沿岸验潮站与岸外沙洲潮位的相关性以及平均潮位、平均高潮位和平均海平面之间的相关关系。(2) 辐射沙洲区未来的海面上升速率预测 引用IPCC2001年评估报告中对未来100年全球绝对海面上升速率的评估并结合辐射沙洲区地面沉降速率和相对海面变化状况对辐射沙洲区未来100年内的相对海面变化做了定量预测。(3) 辐射沙洲对海面上升的响应 基于辐射沙洲区未来海面上升的背景和辐射沙洲自身的泥沙动力特征,用实测资料和遥感技术分析了辐射沙洲区近期的演变规律,并对辐射沙洲未来整体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向做了预测,认为辐射沙洲整体在海面上升过程中随着潮汐动力作用的增强将做出重大调整。(4) 海面上升对条子泥的影响 在分析条子泥的形成和演化机制以及辐射沙洲未来总体发展趋向的基础上,对条子泥响应未来海面上升的发展趋向做了探讨,认为条子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淤高速率不会低于海面的上升速率。但随着海面上升和滩面的淤高,条子泥的开发利用将受到一定的影响。(5) 讨论 论文的最后就本论文研究中发现但尚未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做了讨论,包括海面上升与潮差增大的关系、海面气压与相对海面变化的关系以及条子泥淤高的极限等。
李飞[2]2014年在《南黄海辐射沙洲内缘区演变驱动机制及围垦布局研究》文中指出辐射沙洲内缘区是潮波系统的汇合区,潮滩持续淤长提供了巨大海岸空间资源利用潜力,潮沟频繁摆动使得滩槽变化剧烈,演变驱动机制研究可为内缘区复杂动力环境下的潮滩围垦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通过收集整理并系统分析辐射沙洲海域水文、地形、遥感等调查研究资料,构建了辐射沙洲地理数据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梳理分析了辐射沙洲宏观演变背景与动力格局,采用遥感、GIS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内缘区演变驱动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内缘区潮流数学模型,研究并提出了辐射沙洲内缘区的围垦布局原则和方案。(1)根据1973年~2013年的遥感影像和实测地形数据,采用GIS技术从多角度系统分析了“水道-沙洲系统”宏观演变特征和近期动态。“水道-沙洲系统”格局演变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道-沙洲系统”组合形态基本稳定;潮滩规模相对稳定,总体态势外冲内淤;靠岸潮汐通道的岸向迁移;南北两翼在形态及演变动态上存在空间分异。(2)辐射沙洲内缘区“沙洲-水道复合系统”演变特征总体表现为:内缘区稳定淤长、滩槽多变;内缘区南北向潮汐通道的稳定存在,主槽迁移转换;内缘区近期水道组合态势表现为高泥淤长、豆腐渣腰门水道北移、西大港和东大港的南北串通。(3)1970年以来,辐射沙洲内缘区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970s陈家坞时期(完整沙洲期)、1980s动力相对平衡时期、1990s西大港时期、2000年以后东大港时期。(4)对内缘区演变机制的认识:内缘区是两大潮波系统的汇合区域,潮波辐合区域呈动荡性特征;辐射沙洲内缘区南北两侧水体通道的稳定存在;内缘区东部高泥持续扩张使得陈家坞槽尾部南北向通道逐渐萎缩淤死,西大港和东大港潮沟系统的演变实质内缘区南北向通道主槽西移过程中的适应性发展;在外部环境稳定背景下,内缘区将总体表现为南北向主槽通道相对稳定和分支潮沟系统的动态多变。(5)辐射沙洲内缘区是规模最大的低潮出露沙洲区,但由于其位于两大潮波辐合区,潮汐水道在此处汇合贯通,使得其水动力环境复杂,滩槽冲淤多变。潮滩围垦布局需与潮流动力场相适应,维持现有潮汐动力格局的稳定性。内缘区围垦布局的基本原则:①保持南北水道的贯通。②保留水道“裂点区”。③西大港摆动退让。(6)依据研究提出的内缘区围垦原则,论文提出大、小两类8种围垦布局总体方案。根据不同围垦布局方案的潮流动力和通量变化响应分析,论文推荐小规模区块式围垦布局方案。由于北尖子围区和高泥北围区滩面较为稳定、汇水潮沟系统发育不显着,是优先推荐的围垦区域。高泥南围区所在滩面是东大港与南侧水体的汇水区,滩面潮沟系统发育明显,围垦条件较为复杂,在区域围垦需求不显着时,建议限制开发。论文创新性体现在:①基于辐射沙洲海域的地貌形态特征和动力特征,提出了基于控制性动力的辐射沙洲“水道-沙洲系统”动力地貌系统的分区方案;②提出了辐射沙洲内缘区的年代际演变阶段特征,揭示了内缘区潮流动力环境变化过程及机制;③提出了内缘区潮滩围垦布局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沙洲内缘区的小规模区块式围垦布局方案。
陈可锋[3]2008年在《黄河北归后江苏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Land-ocean Interactions in the Coastal Zone),在近几年中成为海岸带研究的热点以及全球变化中的研究前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相继开展了陆海相互作用(LOICZ)及其相关研究。江苏海岸带受季风气候控制,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兼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双重影响,地貌沉积类型丰富。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废黄河叁角洲海岸数十公里的岸线后退和上百公里尺度的辐射沙洲的逐渐形成,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江苏海岸是区域内开展LOICZ研究的理想场所。黄河北归前河口地区突出岸段的岸线在目前岸线以外20余km,且岸外有广阔的水下叁角洲浅水区。经过一个半世纪的调整改造,水下叁角洲已经被夷平,目前-15m等深线已内移至距岸约4km。由于废黄河叁角洲及其水下叁角洲被侵蚀的泥沙,在海流的携带下向南搬运堆积,加上长江口北上泥沙流在此带堆积,南部海岸继续淤涨,向海推进最远约20km。岸线和水下地形的剧烈改变对潮波传播的局部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尚无实测资料对比和模拟研究证实这种变化的过程及其趋势。近期对辐射沙洲区近岸水道、沙洲和岸滩稳定性研究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辐射沙洲南翼的小庙洪、网仓洪、烂沙洋和黄沙洋等水道及其之间的沙洲普遍存在逐渐向南偏移的趋势。考虑到废黄河叁角洲海岸作为辐射沙洲地区的主要泥沙源,同时,南黄海旋转潮波需经废黄河叁角洲岸外向南传播进入辐射沙洲区,构成辐聚辐散的潮流格局。黄河北归150年来废黄河叁角洲海岸20余km的侵蚀后退以及侵蚀泥沙的逐渐减少对辐射沙洲区两大潮波系统强弱对比和区域泥沙供给条件的可能影响。可以推测废黄河叁角洲海岸整体大范围后退对由北向南传播的旋转潮波阻碍作用有所减弱,从而使旋转潮波相对加强。两大潮波系统辐聚形成的辐射沙洲近期动态表现出主轴南移趋势与废黄河叁角洲侵蚀后退后北部旋转潮波加强可能有成因上的联系。另外,东中国海平均海平面在此期间数十厘米的上升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黄海潮波系统的变化,势必影响到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宏观背景和江苏海岸的侵蚀,但是否是影响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主要动力驱动因素,以及海平面上升与江苏海岸侵蚀的关系,其作用的强度有多大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项研究通过大量的实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了江苏海岸水动力和岸滩演变的特点;在恢复黄河北归以来,苏北黄河叁角洲海岸不同发育阶段的岸线位置和水下地形的基础之上,通过所建立的潮波数学模型,研究了在苏北黄河叁角洲不同演变阶段南黄海潮波系统的特征及其变化,分析了江苏海岸演变与潮波系统变化的对应关系和相互作用;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海岸潮波系统的影响,探讨了控制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得出如下系列成果:(1)岸线和水下地形的变化导致江苏沿海分潮振幅的变化,大致以废黄河口为界,以北振幅减小以南振幅增大,其中以辐射沙洲内海的振幅变化最大;岸线的后退使得M_2、S_2分潮无潮点位置也不断向西南方向移动。(2)海平面上升后分潮的振幅将随之而变大,但在部分区域,分潮振幅随着海平面上升而减小;无潮点相对于现有的无潮点位置均向东南方向偏移;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潮差变化,大致以吕四为界,以北随着海平面上升,分潮的振幅不断增大,以南振幅减小,其中在废黄河口附近的增幅也相对较小;潮差增大幅度最大的地区刚好是岸滩侵蚀最快的地区,海平面上升与岸滩侵蚀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3)随着江苏海岸线后退,废黄河口水下叁角洲夷平,南黄海旋转潮波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水动力加强的区域逐渐向辐射沙洲偏移,也即水动力的主轴方向明显向南偏移了,而这种水动力的主轴向南偏移,就有可能是导致辐射沙洲整体南移的主导因素。(4)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加快,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沿岸潮差、近岸流速的增大以及风暴潮的加剧,使得海平面上在海岸侵蚀作用中越来越大,江苏海岸岸滩侵蚀的将不断加剧。
王艳红[4]2006年在《废黄河叁角洲海岸侵蚀过程中的变异特征及整体防护研究》文中提出历史时期江苏北部海岸淤进蚀退趋势性过程的逆转一直是海岸动力地貌研究的热点,就长周期的区域性海岸演变而言,公元1855年以来废黄河叁角洲海岸侵蚀进程中局部变异现象同样值得关注。近150年来,由于黄河北归后陆源泥沙断绝,废黄河叁角洲海岸一直处于强侵蚀状态,现有防护工程虽基本控制了岸线蚀退,但堤外岸滩和水下岸坡的侵蚀仍在继续。在此过程中海岸组成物质粗化、岸滩坡度陡化等现象反映海岸性质存在由淤泥质海岸向砂质海岸变异的趋势。然而以往关于海岸侵蚀的研究中尚无针对海岸变异的专门探讨,成熟的海岸防护措施多针对砂质海岸。本文以海岸变异为主线对废黄河叁角洲海岸演变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探索淤泥质海岸侵蚀进程中局部岸段发生变异的机理,为更加有效的海岸防护提供基础。具体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 ①就苏北海岸演变的历史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论证了黄河尾闾变迁影响下的海岸演变过程中所伴随的海岸性质变异,即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②通过综合地貌调查、沉积物采样与分析、海岸动力泥沙环境分析、不同时期水下地形和断面资料对比、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岸线对比分析和不同潮时悬沙含量遥感反演等手段,从海岸侵蚀动态、侵蚀时空差异及泥沙运移等方面揭示海岸侵蚀过程中存在的变异现象及其进程;③通过废黄河口凹入岸段波浪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海岸性质变异中稳定岬湾的形成、粗颗粒泥沙来源、岬湾岸线形态等特征;并对比分析了变异形成的砂质海岸岸弧形态与典型砂质海岸稳定岸弧形态的异同;同时通过不同波浪条件下稳定岸弧形成的系列试验,探讨了变异型砂质海岸岸弧形态对波浪动力的响应;④根据废黄河叁角洲海岸侵蚀变异特征、物质组成和动力泥沙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稳定岸弧形成过程的研究结果,论证了岬角控制在废黄河叁角洲海岸整体防护中的适用性及构建整体防护体系的途径。 研究认为:①目前废黄河叁角洲淤泥质海岸侵蚀进程中存在向砂质海岸变异的现象,其过程属历史时期海岸淤进进程中性质变异的逆向调整;②侵蚀动力的时空差异及泥沙运移特征是废黄河叁角洲海岸侵蚀现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随侵蚀过程中波浪优势的增强和粗化泥沙的富集,海岸侵蚀中的变异在地貌上表现为向波控砂质海岸特征发展;③废黄河叁角洲海岸侵蚀过程中存在的变异特征,使得通过岬角控制也能形成稳定岸弧,为海岸整体防护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永星[5]2013年在《近40年来江苏中部沿海潮滩演变的多源遥感影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江苏中部沿海潮滩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潮滩沉积体,潮滩剖面长度可达数十公里,为沿海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该区域海岸边界曲折、水下地形起伏、动力环境复杂,成为研究的困难区。然而掌握江苏中部沿海潮滩的演变规律对该区域的生态保护、潮滩资源开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迫切需要对江苏中部沿海潮滩地形和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研究在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江苏中部沿海潮滩的高程构建,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江苏中部沿海潮滩近40年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1)多时相遥感影像支持下的潮滩高程构建。利用水边线复合(Water Detection Method, WDM)、潮位模拟等技术研究并实现了江苏中部沿海潮滩的高程构建,并对构建精度进行验证,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的水平精度可达十米级,垂直精度可达分米级,表明多时相遥感影像支持下的潮滩高程构建结果完全可以用于潮滩演变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660景不同时相遥感影像构建了1973.2010年间17个不同时期的江苏中部沿海潮滩DEM。(2)江苏中部沿海潮滩冲淤沉积演变分析。以构建的17个潮滩DEM为数据基础,对潮滩冲淤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江苏中部沿海潮滩处于不断地向海扩张、淤长过程中,岸外沙洲的近陆一侧被不断侵退,外海一侧被不断淤积,1973-2010年的净淤积量至少达到了1.13*109m3,淤积区逐渐相连,形成一条以西洋水道南侧为项点的半圆弧线;陆地一侧的海岸潮滩表现出低潮滩的不断侵蚀和高潮滩的不断淤积,潮间带逐渐变窄。(3)江苏中部沿海潮滩的形态演变分析。利用分形维数和标准差椭圆对潮滩的各个岸段、东沙和竹根沙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陆地一侧海岸线平直化趋势明显,近40年间东沙西岸、泥螺珩、竹根沙都处在平直化过程中,目前分维数几乎趋于稳定;东沙在2006年前呈北西-南东向逆时针偏转,2006年后出现回摆;竹根沙早期处在北东-南西向的逆时针偏转过程中,目前进入缓慢调整的稳定期。(4)江苏中部沿海潮滩的小沙洲演变分析。集中对潮滩外缘区的小沙洲重心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潮滩外缘区小沙洲呈现出逐渐向海部突出的变化趋势,小沙洲移动规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沙不断东移,东沙北部小沙洲不断南移,东部和南部小沙洲沿着潮流通道呈辐射状向外移动,各沙洲变迁强度因沙洲位置和大小而异。
杨桂山[6]2001年在《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文中提出本书为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的初步成果。共分叁篇十二章,第一篇为绪言,论述国内外海岸环境变化相关领域研究的进展及中国海岸地带的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篇重点论述中国海岸环境变化的主要趋势及其可能影响,包括中国主要海岸平原相对海平面上升与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岸侵蚀、盐水入侵灾害加剧趋势及其对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方式与程度。第叁篇为海岸环境变化的区域响应个例研究,以沿岸潮滩具有全球意义的江苏滨海平原为典型研究区,重点探讨淤泥质潮滩湿地对海岸环境变化的形态与生态响应以及海岸易损范围划定与易损性综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本书可供从事地理、海洋、海岸带、全球变化、灾害、环境、资源等相关领域科研、生产管理决策及大专院校师生应用和参考。
葛云健, 杨桂山, 张忍顺, 刘振波[7]2009年在《江苏沿海辐射沙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苏沿海辐射沙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潮间带辐射状水下沙脊,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在阐述辐射沙洲物质来源、动力条件及发育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辐射沙洲体现出的世界自然遗产特征:(1)完整记录了全新世海侵以来全球海平面的变动;(2)反映了大河(黄河)变迁的历史及其对中国海岸的影响;(3)反映了太平洋西海岸特殊的水动力条件;(4)具有独特的景观格局,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结合世界遗产发展的新趋势,讨论了辐射沙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意义,建议尽快启动申报程序.
李枫[8]2013年在《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江汉平原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汇合而成的典型河积-湖积平原,是能显着反映全球-区域尺度自然系统变化和区域-地方人地关系长期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就是在全面考察江汉平原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多指标的综合集成分析,重建江汉平原5.5~3.4kyr BP古环境变化过程;同时,借助GIS技术手段分析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区域内考古遗址时空分布和典型聚落形态变化。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江汉平原5.5~3.4kyr BP地理环境背景变化的机制及其对考古文化演替的影响,剖析考古文化断层的成因,实现对区域史前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科学问题的解答。通过对江汉平原JZ-2010剖面沉积物中孢粉、总有机碳、总氮、有机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磁化率以及粒度等在内的多项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结合野外考察确认的地貌条件及沉积特征,可知剖面记录的5.5~3.4kyr BP区域环境整体属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但随时间推移不稳定性增强,并呈现降温和变干的趋势。其时湖泊发育,湖洼地外河流及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极少,沉积速率很小,沉积以粘土质粉砂为主体。周围为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或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森林草地植被景观。各项指标记录的4.4~4.2kyr BP气候快速显着变干,明确响应了全球变化的4.2kyr事件。JZ-2010剖面记录与典型考古遗址探方及区域代表性研究成果的综合对比,说明5.5-3.4kyr BP江汉平原的环境变化具有比较一致的过程,都经历了全新世大暖期衰退期不稳定的温湿阶段(5.5~5.1kyr BP)-适宜的暖湿阶段(5.1~4.5kyr BP)-温暖的干旱化阶段(4.5-4.2kyr BP)-温度下降干湿波动阶段(4.2~3.7kyr BP)-稳定但减弱的暖湿阶段(3.7~3.4kyr BP)。同时也包含了4.9-4.6kyr BP和4.1~3.8kyr BP两个洪水频发的时期。江汉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对以低纬过程为主导次级驱动的东亚季风变化产生明确响应。自白垩纪以来即持续下沉且沉降量大于沉积量的构造特点,东北方、北方和西方为山地包围而面向东南方倾斜开放的箕斗状地形,都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以来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江汉平原大溪(6.5~5.1kyr BP)、油子岭(5.9~5.1kyr BP)、屈家岭(5.1~4.5kyr BP)及石家河(4.5~4.0kyr BP)等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遗址时空分布变化和典型聚落形态演化的分析表明,各期文化遗址及史前古城均集中分布于江汉平原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带,海拔30~100m范围内的山前岗地和河流低阶地地貌部位,极大程度地受制于江汉平原新构造运动特点和从边缘向中心海拔递减的环形分布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考古文化序列与区域地理背景的探讨显示,江汉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构造地形共同效应形成的良好生态优势,使其在全球变化5.3kyrBP事件期间未受显着影响,从而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获得较大发展;5.3kyr BP之后油子岭文化的迅速扩张和随后屈家岭文化对长江中游的统一,亦得益于汉东地区通达性极强的地理区位,以及面积较大、河流湖泊发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大洪山山前岗地所提供的史前人类理想栖息地。对江汉平原5.5~3.4kyr BP气候环境变化对新石器时代晚期各考古文化特点及演替影响的讨论,揭示了环境变化与史前人类活动两者关系随时间历程的动态变化。持续的适宜的温暖湿润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屈家岭文化的繁荣,人口增长和聚落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对区域环境和资源的压力;4.5kyr BP后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退化及资源限制,客观上促使了原始社会形态高度密集且组织性增强,继续推动着石家河文化的发展;4.2kyr事件的干旱效应和随后的洪水期摧毁了史前社会的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基础,石家河文化于晚期急剧萎缩、覆灭并形成文化断层。江汉平原5.5~3.4kyr BP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主要由自然地理环境子系统、人文地理环境子系统和人地调控子系统叁者构成,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地域和时间进程上相互重迭或交错,彼此之间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时间的进程,江汉平原人地系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动态关系变化依次表现为协调成长型、冲突脆弱型和危机破坏型,考古文化从成长、扩张、繁荣转而为衰退、消亡和湮灭。
李加林[9]2004年在《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相对于全球性变化(系统性变化)而言是一种局部性和累积性的过程,它不仅客观记录了人类改变地球表面特征的空间格局,而且还再现了地球表层景观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是定量区分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程度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地处沪、杭、甬经济金叁角中心地带,宁波慈溪市为主体的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为案例,以RS、GIS技术为支撑,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运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近年来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LUCC过程、格局、驱动机制,探讨LUCC对土壤质量变化的影响,并对LUCC引起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和其他用地的减少为主要特征 1987年至2000年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和旱地、滩地、林地、水田、盐田面积的减少,水体和养殖用地则略有增加。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看,旱地是转移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水田、养殖用地和水体;林地的主要转移方向为旱地、建设用地;滩地主要转化方向为养殖用地、旱地与水体;盐田主要转移方向是旱地;水体面积也有明显增加,其来源主要是滩地和旱地。 2 滩涂围垦对耕地减少的缓冲作用使得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 与1949年相比,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2001年耕地总面积减少量很少,耕地总量基本保持动态平衡。但5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占用耕地却远远大于这个数值,海涂围垦是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耕地占用后的主要补充途径。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耕地构成变化则主要表现为水田的减少和旱地的增加。 3 耕地变化的区域内部空间差异显着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23个乡镇耕地面积空间变化与人均产值的空间差异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二、叁产业人均产值高的乡镇,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量也相应较大。北部沿海乡镇农业以水产养殖业、蔬菜、花卉等为主,一产产值较高,滩涂围垦使耕地增加量较大。 4 土地利用强度增大主要表现为4级用地类型的增加和1、3级用地类型的减少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强。土地利用程度分级体系中利用程度最高的4级用地-建设用地比重大量增加,而其来源则主要是利用程度最低的1级类型-滩地和3级用地类型-耕地,2级用地的总量变化不大,但其内部变化也相当显着。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受自然和人文因子共同驱动 与大部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短期内受人文因子驱动为主不同,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除受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城市化、非农化、人口增长及政治经济政策等人文因子驱动外,滩涂的自然淤涨所导致的围垦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因子。但随着政府对滩涂湿地保护的重视,滩涂围垦量减少对耕地总量平衡政策的实施将产生重大冲击。同时,互花米草生长带的下界为平均海面稍下、平均潮浸率约为53%~57%的潮间带。由于其极强的抗逆性,有力地改变着杭州湾南岸的潮滩覆被。 6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不同层次土壤质量演化均有重要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演化的影响是相当显着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的土壤质量变化明显比利用方式未发生变化的土壤大,表层土的质量变化明显大于下层土,且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的土壤各层次的质量变化要比土地利用方式未发生变化的土壤显着。 7潮滩典型外来扭被互花米草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至2000年,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面积达38.38时,互花米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较高,其总经济价值为1.O45x 10a元,间接经济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16.42倍。 8土地利用/扭被变化导致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经济价值减少 与1 987年相比,2000年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经济价值减少了1.86lxlo吕元,减少量是1987年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2.03%;其构成变化表现为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提高的同时,非物质经济价值有更大程度的下降。
张晓龙[10]2005年在《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地是地球上自然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滨海湿地是其重要类型。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由于具有显着的原生性、脆弱性、稀有性,作为鸟类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颇多成果,但有关其环境演变及退化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多种手段,对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的环境演变及退化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退化进行评价,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发育是在黄河泥沙淤积形成的沉积体叶瓣上发生的,与黄河来水来沙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976年以来,黄河改走清水沟流路期间,新叶瓣的发育经历了扇形平面展开、纵向突出伸展、横向扩展、废弃改造4个阶段;1996年清8改汊后,由于黄河水沙来源的减少和年际差异,新沙嘴呈现出频繁的蚀淤交替变化。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海湿地的发育演化具有了新的特点,包括人类和自然等各种外界干扰的存在,是其不断演化发育的外部条件。 (2)新生湿地上的植被随新生陆地的进退变化而发生顺向或是逆向的发育演替,但总体上具有明显的盐生特征。芦苇是新生滨海湿地上的优势群落。初步调查显示,随着滨海湿地的淤高、河口的伸展,在以草本群落为主的生态系统中,沿河口向上游生物量逐渐下降。 (3)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物质组成以粉砂为主,环境化学特征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现行水河口区、废弃河口区及油田分布区有明显不同;不同的生境条件下亦有明显差异。分析化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选取的22种化学成分在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具有很好的共生组合性;有机质含量与含盐量有正相关关系,反映了当地的盐生环境。 (4)在遥感影像分类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表明,20年来,海域始终是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最大的一种景观类型,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各种湿地景观类型转为海域的面积总和达2.72万ha,而海域转为其它类型的面积仅为0.45万ha,说明滨海湿地损失严重;所有景观类型中变化最大的是水域,突出反映了养殖开发造成的滩涂景观变化。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表明,20年来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加深,其中人类活动起了主要作用;植被指数显示,植被覆盖面积减少,质量变差,盖度降低,植被覆盖整体趋向恶劣。滨海湿地退化趋势明显。 (5)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的损失退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岸侵蚀、海面上升、风暴潮灾、黄河断流、油田开发、滩涂围垦、
参考文献:
[1]. 江苏沿海相对海面变化及其对辐射沙洲的影响[D]. 王艳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 南黄海辐射沙洲内缘区演变驱动机制及围垦布局研究[D]. 李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 黄河北归后江苏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过程研究[D]. 陈可锋.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8
[4]. 废黄河叁角洲海岸侵蚀过程中的变异特征及整体防护研究[D]. 王艳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 近40年来江苏中部沿海潮滩演变的多源遥感影像分析[D]. 王永星. 南京大学. 2013
[6]. 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D]. 杨桂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1
[7]. 江苏沿海辐射沙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研究[J]. 葛云健, 杨桂山, 张忍顺, 刘振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8]. 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D]. 李枫. 南京大学. 2013
[9].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 李加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10]. 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D]. 张晓龙. 中国海洋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