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微孢子虫论文_朱峰,高建华,张永红,肖圣燕,邵榆岚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蚕微孢子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家蚕,孢子,丙酮酸,激酶,磷酸,序列,蚕卵。

家蚕微孢子虫论文文献综述

朱峰,高建华,张永红,肖圣燕,邵榆岚[1](2019)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对家蚕海龟蛋白(Bmtut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感染不同时间对家蚕Bombyx mori幼虫不同组织中家蚕海龟蛋白(Bombyx Turtle, Bmtut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揭示家蚕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家蚕海龟蛋白3种亚型Bmtutl-464, Bmtutl-519和Bmtutl-810的序列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qPCR检测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后12, 24, 48, 72, 96和120 h,家蚕幼虫中肠、血淋巴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家蚕海龟蛋白3种亚型的二级结构均主要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β转角和延伸链组成,其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高。但是PredictProtein分析发现,Bmtutl-464, Bmtutl-519和Bmtutl-810之间的蛋白/多核苷酸结合位点存在较大差异。qPCR结果表明,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后,家蚕幼虫中肠、血淋巴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整体表达处于被抑制状态,尤其在脂肪体中最为明显: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表达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后的72 h开始受到显着抑制,特别是Bmtutl-519基因,其相对表达水平均不到对照的5.0%。【结论】家蚕海龟蛋白这3种亚型的序列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家蚕幼虫中肠、血淋巴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尤其是Bmtutl-519的表达。结果说明,与其他两种家蚕海龟蛋白亚型相比,Bmtutl-519蛋白可能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宿主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戴卫江,陈红丽,张志林,尚瑞沙,齐静茹[2](2019)在《纳米金比色法在家蚕微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微粒子病被列为蚕种生产的唯一检疫对象,母蛾镜检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简称Nb)是目前最主要的检疫手段,但其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Nb检测技术,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纳米金(AuNPs)比色法原理,对AuNPs探针的制备及其标记的最佳抗体浓度和最佳pH值进行探究,以及探究AuNPs比色法检测Nb的灵敏度。结果表明,Nb抗体与AuNPs(20 nm)结合最佳浓度为每500μL AuNPs溶液中添加5μL 0.5 mg/mL抗体蛋白,标记最佳pH值为8.5。AuNPs比色法能够最低检测出Nb蛋白量为10 ng。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基于AuNPs比色法检测Nb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ZHV,F,TANG,X,XIAO,S,陈思洁[3](2019)在《家蚕Bmtutl-519蛋白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BmEN细胞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Bmtutl-519蛋白是家蚕Turtle蛋白的一个亚型,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BmN细胞后,Bmtutl-519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在BmN细胞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分析(indirect immunoinfluscent assay,IFA)、共定位实验、蛋白印迹法以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载体转染Bmtutl-519表达质粒来研究Bmtutl-519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Bmtutl-519在BmN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均有分布。Bmtutl-519可能作为细胞表面受体或调控因子参与了家蚕微孢子虫的感染过程。Bmtutl-519与家蚕微孢子虫壁蛋白NbSWP26(参与宿主细胞粘附和感染过程)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NbSWP26的C端肝素结合基序(heparin-binding motif,HBM)介导了这两种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将NbSWP26的赖氨酸突变为甘氨酸(K208G、K209G、K210G和K213G)的突变型中,NbSWP26蛋白中HBM的突变导致其结合Bmtutl-519蛋白的能力丧失。微孢子虫粘附和感染试验表明,Bmtutl-519增强了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结合能力,但并没有增强家蚕微孢子虫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能力。相反,在BmN细胞中,Bmtutl-519的持续高表达抑制了家蚕微孢子虫的增殖。(本文来源于《广西蚕业》期刊2019年02期)

高娜,胡楠,蕫战旗,杨基贵,周亮[4](2019)在《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了解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特征以及家蚕微孢子虫在家蚕原种不同龄期的感染规律是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基础。选取12个现行家蚕品种原种的3龄起蚕和其中8个原种的5龄第3天幼虫,分别添食不同剂量的家蚕微孢子虫,统计分析微孢子虫对2个时期各家蚕原种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半数感染剂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_(50))变化情况,并对ID50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12个家蚕原种均可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其感染率和感染程度与感染剂量呈正相关;12个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均不具有显着抗性,但部分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表现出相对抗性或相对敏感性,其中苏菊、云7表现出相对抗性,871表现出相对敏感性; 5龄第3天幼虫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强于3龄起蚕,感染率与龄期有关,感染程度和龄期无密切关系。以上结果可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易敏,吕青,刘柯柯,王礼君,吴玉娇[5](2019)在《家蚕微孢子虫极管蛋白2(NbPTP2)的表达、纯化和定位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微孢子虫是一种细胞内专性寄生的真核生物,几乎能感染所有生物,包括人类。极管作为微孢子虫特有的侵染器官,主要由极管蛋白组成。极管蛋白在微孢子虫侵染宿主与稳定孢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表达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极管蛋白2(NbPTP2),分析其在成熟孢子极管上的定位特征,为深入研究极管蛋白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克隆家蚕微孢子虫NbPTP2。利用Expasy、SignalP 4.1、TMHMM Server V.2.0和NetPhos 3.1 Server等在线软件对NbPTP2的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理论分子量、等电点、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和磷酸化位点。此外,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不同种属微孢子虫极管蛋白2的系统进化树。通过克隆NbPTP2,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pET32a(+)-NbPTP2重组表达质粒。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中,IPTG诱导异源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免疫印迹检测NbPTP2在成熟孢子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NbPTP2在家蚕微孢子虫成熟孢子中的定位特征。【结果】成功克隆并获得长为834 bp的NbPTP2基因序列,该蛋白编码278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质量为30.9 kD,等电点为9.39,无跨膜结构域,N端存在信号肽,具有潜在的磷酸化修饰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家蚕微孢子虫NbPTP2与西方蜜蜂微孢子虫NaPTP2、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cPTP2的亲缘关系最近。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bPTP2编码的蛋白质在成熟孢子的孢子总蛋白中有表达,分子量大小约为39 kD。IFA定位特征分析结果显示,NbPTP2能定位于家蚕微孢子虫的整条极管上,证实其为一种极管蛋白。【结论】明确了NbPTP2与其他微孢子虫极管蛋白2的亲缘关系,NbPTP2在成熟家蚕微孢子虫中有表达,且能定位于微孢子虫发芽后的整条极管上。研究结果可为极管的结构解析与极管蛋白功能的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志林[6](2019)在《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分析与剪接因子的功能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寄生范围广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家蚕主要的传染性疾病微粒子病的病原体,给蚕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家蚕微孢子虫体内没有叁羧酸循环,但具有糖酵解(Glycolysis)途径。糖酵解过程中有叁个关键反应,分别是葡萄糖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在磷酸果糖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1,6-二磷酸果糖以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的作用下转化为丙酮酸,这叁步均是不可逆反应。剪接因子(Splicing factor)是真核生物中RNA编辑的重要元件,经过剪接因子剪接可以产生许多具有功能的、带有编码信息的mRNA,对于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同时对于真核生物基因正确表达相应蛋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本课题对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基因和剪接因子基因及二者所编码的蛋白质做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通过检索发现家蚕微孢子虫的丙酮酸激酶共有两个亚型,每个亚型各有3个拷贝。系统发育树和多序列比对结果的表明,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M2亚型的其中两个拷贝(EOB11679.1和EOB11685.1)相似性较高,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选取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基因的其中一个拷贝(NbPK-2,GenBank accession number:KB909845.1)及其氨基酸序列(NbPK-2,GenBank accession number:EOB11679.1)进行研究。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NbPK-2含有38%的螺旋,21%的延伸片段,40%无规则卷曲;NbPK-2中无序化区域约占5%,其余均是有序化片段;信号肽预测结果表明序列无信号肽。成功克隆出NbPK-2(KB909845.1)基因,该基因序列长度为1 359 bp,是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2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结果显示在接种微孢子虫后的第2 h,NbPK-2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此后一直到第24 h,NbPK-2的表达量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从第48 h开始,相对表达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到第144 h到达最低值;在第168 h时,NbPK-2的相对表达量有所增加,高于第144 h。(2)经过检索发现家蚕微孢子虫剪接因子有两个拷贝,分别是EOB15199.1和EOB11739.1。选取家蚕微孢子虫剪接因子基因的其中一个拷贝(NbSF-1,GenBank accession number:KB908915.1)及其氨基酸序列(NbSF-1,GenBank accession number:EOB15199.1)进行研究。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bSF-1与其他物种的剪接因子蛋白序列的相似性均较低,最高不超过60%;NbSF-1序列二级结构构成相对简单,其只有约6%的螺旋和6%的延伸片段,其余均是无规则卷曲结构,无信号肽;NbSF-1约有83%的氨基酸序列是无序化结构;包含磷酸化位点71个,N-糖基化位点22个,O-糖基化位点20个;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其可能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成功克隆出NbSF-1(KB908915.1)基因,该基因序列长度为1 449 bp,是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82个氨基酸。q-PCR结果显示,在接种微孢子虫后的第2 h到第24 h,NbSF-1的相对表达量一直在上升;第24 h后开始降低,但在感染第48 h以后均处于相对平稳的表达水平,说明NbSF-1可能参与了微孢子虫的整个生活史。(3)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成功表达出NbSF-1蛋白;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后,当IPTG终浓度为0.5 mM的时候,在37℃条件下诱导4小时即可得到表达量相对较多的目的蛋白;纯化后的目的蛋白溶液的纯度明显高于未纯化的蛋白溶液,纯化成功;使用纯化后的NbSF-1蛋白多次免疫家兔,成功制备多克隆抗体。(4)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NbSF-1存在于休眠的家蚕微孢子虫内,随着微孢子虫的发芽而弹射至孢外,发芽后在孢外的细胞质中观察到荧光,但家蚕微孢子空壳中无荧光残留。证明NbSF-1位于家蚕微孢子虫的细胞质中,孢子壁、细胞核和极管上没有NbSF-1蛋白。(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9-04-22)

王璐,杨琼,邢东旭,马振刚,李庆荣[7](2019)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对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引起的家蚕微粒子病是对蚕种生产危害最为严重的家蚕病害,蚕种浸酸处理是蚕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防病处理手段。为探明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将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蚕卵分别进行常规即时浸酸处理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卵龄24~240 h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常规和高温浸酸处理后每日取样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检测值较阳性对照组均显着降低,高温浸酸组又明显低于常规浸酸组,表明2种浸酸处理对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均有灭活作用,且高温处理的灭活效果更为显着。对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和5龄起的幼虫逐条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显示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92.30%±2.95%和81.80%±0.06%。综上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带毒蚕卵对家蚕微粒子病有显着的防治作用。(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志林,齐静茹,尚瑞沙,陈红丽,张轶岭[8](2019)在《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在糖酵解最后一步起着不可逆的作用,可以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和丙酮酸。通过在NCBI和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数据库中对丙酮酸激酶基因的比对分析,选择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M2亚型的一个基因(NbPK-2,GenBank登录号EOB11679.1)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长度为1 359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等电点为7.13,相对分子质量为51.7 kD,没有信号肽;NbPK-2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其含有38%的螺旋、21%的延伸片段和40%无规则卷曲。通过qRT-PCR检测感染微孢子虫后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NbPK-2表达水平,发现该基因在感染后24 h内处于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而此后表达水平开始降低,至144 h达到最低值,在168 h又有所升高。研究结果可促进对家蚕微孢子虫糖酵解途径的研究,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龚美霞,浦月霞,莫炳巧,冉艳萍,李枫烨[9](2019)在《家蚕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微孢子虫是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具有食下传染和胚胎传染两种途径,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危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关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从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序列分析、侵染相关基因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家蚕微孢子虫不同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阐明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的侵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蚕业》期刊2019年01期)

尚瑞沙,齐静茹,陈红丽,张志林,张轶岭[10](2019)在《家蚕微孢子虫核糖-5-磷酸异构酶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糖-5-磷酸异构酶A(ribose 5-phosphate isomerase A,RpiA)是多种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酶,在磷酸戊糖途径(PPP)中起着核心作用,参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5-磷酸(R5P)与核酮糖-5-磷酸(Ru5P)之间的可逆异构化反应及植物二氧化碳固定的卡尔文循环。为探索RpiA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家蚕后能量代谢与物质合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PCR扩增得到NbRpiA基因的编码区。该开放阅读框全长345 bp,编码11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约为13.145 kD,等电点为7.72,未发现明显已知功能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NbRpiA基因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后7 d内均有表达:从感染后2 h起,NbRpiA基因的表达水平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第2天达到最高,随后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从第4天开始表达水平大幅降低,至第7天降至最低。初步推测NbRpiA可能在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及增殖阶段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为了解NbRpiA在家蚕微孢子虫能量代谢与物质合成中的作用提供了初步线索。(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家蚕微孢子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蚕微粒子病被列为蚕种生产的唯一检疫对象,母蛾镜检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简称Nb)是目前最主要的检疫手段,但其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Nb检测技术,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纳米金(AuNPs)比色法原理,对AuNPs探针的制备及其标记的最佳抗体浓度和最佳pH值进行探究,以及探究AuNPs比色法检测Nb的灵敏度。结果表明,Nb抗体与AuNPs(20 nm)结合最佳浓度为每500μL AuNPs溶液中添加5μL 0.5 mg/mL抗体蛋白,标记最佳pH值为8.5。AuNPs比色法能够最低检测出Nb蛋白量为10 ng。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基于AuNPs比色法检测Nb的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蚕微孢子虫论文参考文献

[1].朱峰,高建华,张永红,肖圣燕,邵榆岚.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对家蚕海龟蛋白(Bmtut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9

[2].戴卫江,陈红丽,张志林,尚瑞沙,齐静茹.纳米金比色法在家蚕微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ZHV,F,TANG,X,XIAO,S,陈思洁.家蚕Bmtutl-519蛋白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BmEN细胞中的作用[J].广西蚕业.2019

[4].高娜,胡楠,蕫战旗,杨基贵,周亮.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差异分析[J].蚕业科学.2019

[5].易敏,吕青,刘柯柯,王礼君,吴玉娇.家蚕微孢子虫极管蛋白2(NbPTP2)的表达、纯化和定位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9

[6].张志林.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分析与剪接因子的功能初探[D].江苏科技大学.2019

[7].王璐,杨琼,邢东旭,马振刚,李庆荣.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对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J].蚕业科学.2019

[8].张志林,齐静茹,尚瑞沙,陈红丽,张轶岭.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J].蚕业科学.2019

[9].龚美霞,浦月霞,莫炳巧,冉艳萍,李枫烨.家蚕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广西蚕业.2019

[10].尚瑞沙,齐静茹,陈红丽,张志林,张轶岭.家蚕微孢子虫核糖-5-磷酸异构酶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J].蚕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家蚕微孢子虫(A)与桑尺蠖来源微孢...5家蚕微孢子虫NbTom40的I...玻璃珠破碎法处理家蚕微孢子虫孢...果蝇体液中的家蚕微孢子虫的荧...家蚕微孢子虫(黑色)和兔脑炎微...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在...

标签:;  ;  ;  ;  ;  ;  ;  

家蚕微孢子虫论文_朱峰,高建华,张永红,肖圣燕,邵榆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