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丝核菌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样性,棉田,生物防治,冬小麦,植物,病源,杀菌剂。
丝核菌属论文文献综述
谢昀烨[1](2013)在《吉林省主要药用植物丝核菌属真菌病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林省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随着人参等中药材栽培面积不断的扩大,其根部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尤其给以根部入药的中药材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目前立枯病的发生已经成为限制人参等中药材的高产和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使得该病害的防治遇到困难。为研究近年来中草药立枯病病原的变化,本文对吉林省部分地区的立枯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初步分析了不同菌系间的遗传差异,为今后有针对性地防治立枯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多种方法对人参、景天等中草药立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结果表明:人参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有立枯丝核菌的AG-1-IB (Rhizoctonia solani AG-1-IB)、AG-5融合群(R. solani AG-5)、AG-2-1融合群(R. solani AG-2-1)和双核丝核菌的AG-A融合群(Rhizoctonia sp. AG-A);景天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有AG-4-HGⅡ融合群(R. solani AG-4-HGⅡ)、AG-1-IB融合群和双核丝核菌的AG-A融合群;白藓皮立枯病病原菌主要是双核丝核菌的AG-A融合群;苍术立枯病病原菌主要是双核丝核菌的AG-A融合群;白叁叶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有AG-1-IB融合群;轮叶党参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有AG-1-IB融合群;蓝萼香茶菜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有AG-1-IB融合群。其中首次对吉林省中药材根病立枯丝核菌的融合群进行报道,对白藓皮、白叁叶、苍术、轮叶党参、蓝萼香茶菜的立枯病病原鉴定为国内首次报道。2、19种杀菌剂对两种不同融合群丝核菌引起的景天立枯病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2个菌丝融合群对枯草芽孢杆菌(稳稻)、内生芽孢杆菌(益微)、井冈·蜡芽菌的敏感性最好,其EC50<0.005μg/mL;对多粘类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强尔)的敏感性次之,EC50<1.0μg/mL;对木霉菌和寡雄腐霉的敏感性略低,1.0μg/mL<EC50<5.0μg/mL。供试的2个菌丝融合群对化学药剂肟菌·戊唑醇、氟硅唑、腐霉利、多菌灵敏感,EC50<1.0μg/mL;对异菌脲和菌核净较为敏感,1.0μg/mL<EC50<5.0μg/mL;对咪鲜胺、氟菌唑、适乐时、达克宁、恶霉灵、嘧霉胺的敏感性稍差,5.0μg/mL<EC50<10.0μg/mL。且两个菌丝融合群对同种药剂表现出的敏感性差异不大。3、对人参和景天根病立枯丝核菌进行了杀菌剂敏感性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融合群丝核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同种寄主的不同融合群的立枯丝核菌对同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程度有差异,不同寄主的同种融合群的立枯丝核菌对同种的杀菌剂敏感性也有一定差异。4、对不同融合群丝核菌从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方面比较了其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菌系在其菌落形态、生长速度以及菌核生长状态等生物学特性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5、分析30个不同菌株的ITS1-5.8S-ITS2间的核苷酸序列,并构建了其系统进化树,进一步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差异,为控制吉林省中药材根病立枯丝核菌为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杨金红[2](2009)在《丝核菌属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制剂等对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10期)
胡春锦,黄思良,李杨瑞[3](2006)在《广西水稻上几种丝核菌属真菌的PCR-R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丝核菌属真菌特殊的形态特征使其种间的区分和鉴定相当困难,在自然状态下双核丝核菌和多核丝核菌常常混生在一起,包括一些致病种类和非致病种类,致病菌中有许多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更增加了这类真菌复合体遗传研究的难度。作者在广西水稻病株上分离到4 种在致病力以及培养性状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丝核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多核丝核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08-01)
于金凤[4](2003)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及云南丝核菌属真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丝核菌属(Rhizoctonia DC)真菌属半知菌门的丝孢纲(Hyphomycetes),无孢目(Agonomycetales),有性阶段为Ceratobasidium、Thanatephorus等担子菌的属,甚至与子囊菌(Ascorhizoctonia)有关。其遗传分化与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在无性阶段、有性阶段、在致病力及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通常以菌丝和菌核的形态习居于土壤,能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因此丝核菌属真菌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丝核菌属真菌特殊的形态特征使其种间的区分和鉴定相当困难,70年代提出的菌丝融合群分类法是当前对该属真菌最成功的分类手段,但它不能提供融合群间或亚群间及融合群内或亚群内更多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信息。分子生物学手段是检测包含丝核菌在内的真菌群体遗传变异规律的极其有用的工具。本研究(1)利用RAPD DNA分子标记手段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纹枯病菌的遗传分化问题进行了探讨;(2)利用RAPD DNA分子标记手段对采集自云南不同生态区域,分属不同融合群的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3)利用RAPD DNA分子标记手段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发生在玉米、水稻两种不同寄主上的AG1-IA群内菌株的遗传分化状况进行了探讨。弄清了所研究的丝核菌属真菌的遗传分化与菌株本身的致病力分化、寄主以及生态环境条件间的关系,为将来利用基因工程等分子手段来控制该类群真菌的发生及危害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将采自山东境内的55个小麦纹枯病菌菌株,按地区筛选出37个菌株进行苗期致病性的测定。根据不同菌株在叁个测试的小麦品种上平均病情指数的大小,即致病力的大小利用UPGMA法将将供试的37个菌株分为强致病组(包含4个菌株)、较强致病组(7个菌株)、中等致病组(18个菌株)和弱致病组(8个菌株)四种类型,表明山东小麦纹枯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2. 利用RAPD DNA分子标记手段对已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的36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选用15个随机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RAPD 扩增,共获得171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61个,占94.15%。利用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可以看出:遗传距离0.33,可将受试菌株分为4个RAPD组,WK-6、WK-37和WK-13都是单菌株群,其余33个菌株构成一组,它们都属于AG-D成员,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25,可将33个AG-D群菌株再分为7个RAPD组。说明受试的小麦纹枯病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供试分离物的RAPD分组与菌株致病力的大小无明显的相关性。将采自河北、安徽、河南、陕西、江苏、山东等中国冬小麦主产省份的37小麦纹枯病菌代表性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为0.3时,受试的37个菌株<WP=12>3. 被分为3个RAPD 组,其中最大组的菌株均为AG-D融合群的成员,另外两个组分别包括两个和一个菌株,由于它们和和标准菌株AG-D的遗传距离比较远,其归属有待于进一步鉴定。对属于AG-D的成员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不同省份的小麦纹枯菌株的大多数都具区域相似性,来自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及江苏的菌株关系更加密切,与来自陕西的菌株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说明小麦纹枯病AG-D融合群菌株的遗传分化与大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4. 在对小麦纹枯病菌菌株进行RAPD 分析的基础上,从供试的72个菌株中有目的地选取21个菌株,对其5.8S rDNA-ITS区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23个菌株分子系统发育树,由序列比较结果及所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引致小麦纹枯病的双核丝核菌其5.8S rDNA-ITS区序列的相似度在52.1%-99.8%的范围内,受试菌株被明显地分为3个不同的组。其中较大的组是AG-D(或CAG-1)群的成员,其5.8S rDNA及ITS1、ITS2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很高,相似度为97%-99.8%之间,不同菌株其ITS区序列共有26个位点发生了缺失、插入、突变等变异。根据其变异情况,以支持率大于500的分组作为有效分组判断指标,18个菌株又被分为5个聚类组。说明被测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也能通过rDNA-ITS区的序列分析结果表现出来。但AG-D群不同菌株的分组尚未达到将其划分为不同亚群的水平。另外两个组分别各由3个菌株组成,与AG-D群菌株的相似系数为52.1%-54.2%。初步推断它们应是区别于AG-D群的另外融合群或亚群的菌株。5.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立枯丝核菌第一融合群的13个菌株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菌株被标记的DNA谱带多态性检测率为100%,受试的不同菌株间几乎无同质的DNA谱带,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5将其划分为9个RAPD组,遗传距离0.95将其划分为3个RAPD组,表明受试的AG1-IA融合群的13个菌株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6. 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第四融合群和第六融合群的14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2个引物对供试的14个菌株共标记产生164条特异性的DNA谱带,多态性检测率为100%。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41将供试的14个菌株分为两个RAPD组,第一组由属于AG-4 群的8个菌株构成,第二组由属于AG-6群的6个菌株构成。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AG-4群的菌株(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鲁素芸[5](1982)在《棉田丝核菌属(Rhizoctonia)及其无症寄主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棉田采集多种(包括10科20余种)不表现症状的杂草根部,分离得丝核菌属(Rhizoctonia)真菌多株。用这些菌种在灭菌土壤接种棉苗,几乎全部可以在棉苗上致病,只是症状一般轻于从棉株上分离的丝核菌系。从形态鉴定看出,除狗尾草(Setaria-Viridis)和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sis)上的菌系以外,所分出的绝大多数菌株都属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这个种,与棉花立枯病菌同属一个种。结果证明,以分布普遍、腐生能力极强,寄主范围广的立枯丝核菌有多种无症寄主。这种现象对于了解立枯菌的生态和防治都是很关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2年02期)
丝核菌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制剂等对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丝核菌属论文参考文献
[1].谢昀烨.吉林省主要药用植物丝核菌属真菌病害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2].杨金红.丝核菌属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
[3].胡春锦,黄思良,李杨瑞.广西水稻上几种丝核菌属真菌的PCR-RFLP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4].于金凤.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及云南丝核菌属真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
[5].鲁素芸.棉田丝核菌属(Rhizoctonia)及其无症寄主的观察[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