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策略研究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策略研究

河南省春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在经济体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现代化建筑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建筑的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尤其是基础施工质量管理提出更高的标准,现代化的建筑规模越大,对于建筑基础施工的承载力要求也就越大。因此,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必须进行的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基础施工的技术水准,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避免建筑安全隐患。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对现代建筑中的基础施工技术的加以分析和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状;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繁荣,人类活动的规模逐渐扩大,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日渐凸显。为缓解土地紧张压力,现代建筑都趋向于向高度空间的设计思路,建筑高度、层数不断增多。这种方法固然可以降低建筑对土地的需求,但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建筑的基础部分,作为整个建筑最底端,承受着建筑的全部载荷,同时承担着将这些载荷向地基传递的重要职责。基础部分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建筑高度、层数增多,基础承受的载荷也就越大,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要求也就越高。

1.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基础轴线错位

轴线是建筑物中的关键因素,轴线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与工程质量正常稳定。高层建筑中基础轴线错位指的是基础部分从大放脚砌到室内标高正负零处这个部分的轴线和上方墙体的轴线没有对齐。内横墙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轴线发生错位的主要区域。基础轴线错位一旦发生,基础部分和上方墙体的重心不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形成偏心压,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导致基础轴线错位的原因主要是由当前建筑施工顺序所致。建筑基础部分施工,外纵墙和山墙先行施工,之后在进行横墙基础施工,由于此时基础槽中线被纵墙基础阻隔,不能通过吊线法进行定位,从而增大了轴线错位的发生几率。另外,施工人员或来往车辆不慎碰触到槽边控制桩,导致状体位移,也会引发轴线错位现象。

1.2基础防潮层失效

基础部分除了承受上方建筑载荷之外,还有阻隔水分,防止地下水渗入建筑内部,保证建筑结构稳定的功能。防潮层是基础部分的重要组成之一,起着隔绝水分的作用。如果防潮层施工不良,存在裂缝或者抹灰作业不良,不够密实,都会造成防潮层失效,水分从缝隙处深入基础部分,进而深入建筑内部,浸润墙壁。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防潮层施工不过关。比如没有做好防潮层施工前的作业面清理,洒水量过大或过少,致使防潮层砂浆与基面连接性下降。抹灰作业不到位,表面不密实,后期养护没有跟上,导致防潮层脱水过早,出现开裂。有时冬季施工,环境温度过低,也会造成防潮层失效漏水。

1.3基础标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当地基的基础工程达到与地面相平的位置时,会出现标高水平位置不一致的问题。基础工程下面的混凝土高度和沙土的高度等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下,将会影响建筑物的上层构造标高的精准度。

2.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基础埋深较大。现代建筑的高度越来越大,地下室的深度也越来越深,相应的要求建筑基础埋置埋深也在不断加大,出现了很多箱形基础、沉井基础。同时桩基础的长度也越来越长,这些都使得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难度越来越大。2)基坑施工的要求较高。随着地下室深度的加大,建筑基坑的深度也是越来越深,加之现代建筑的周边环境也是越来越复杂,周围高楼林立,道路管网交织错节,包括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这些都对基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3)大面积、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随着建筑工程基础的体积、深度的不断加大,大面积、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尤其在超高层建筑、工业建筑中,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更多。这就对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以及与之相关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施工

①需要严格控制地基工程的标高。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标高的偏差,将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开始砌筑工作之前,需要对基层标高进行检查,对于局部地区的低凹部分,需要及时垫平。在地基基础勘测时,需要对标高进行复测,可以使用水准尺等工具进行校对。在大脚砌筑时,采用双面挂线的方式,保证横向水平。在填砖砌筑时,采用小面积的铺灰方式,保证标高的误差得到有效的控制。②加强对轴线位移技术的控制。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工艺,有效的控制槽边的推土操作,避免出现碰撞及移动等情况。合理进行中心桩的设置,接通线时不仅要对准中心桩,同时还要采用排尺进行控制。当基础位置砌筑完成后,重新核对定轴线,确保地基基础与标准要求相符。③防潮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防潮层施工,保证施工的独立性,可将防潮层作为隐蔽工程进行施工。同时,在房屋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结束后,房屋防潮层主要采用砌筑方式进行,可在地基基础回填后进行施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填土施工对防潮层造成损坏。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在设计图纸中无防潮层设计注释,需要选用适宜的水泥砂浆的比例,并且保证混凝土中没有盐,保证房屋整体的防潮性。

3.2缓凝土浇筑的技术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活动中时,为了避免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必须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控制。开始时要采用采取水化热程度相对较低的水泥,进行充分的混合后增强混凝土的强度,这样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也可以起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温度的作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要使用分层浇筑的措施,层高要在可控范围内,保证混凝土匀速上升。分层分块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放宽约束的条件,尽量减少水化热程度,必须规范的设置后浇带和施工缝。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后,为了避免混凝土由于温差过大产生裂隙,必须缓慢的进行降温,而且要注意后期的养护和保持工作。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基础施工活动时,为了减少混凝土的嵌固程度,也可以安放滑动层,例如混凝土和地基之间铺放一些材料或者沥青等等,并且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应力也可以放置一些构造钢筋。

3.3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采用预制桩施工技术需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先完整桩基的制作。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则可以直接将预制桩打入地层。目前,可以采取钢管预制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施工技术。使用前一种施工技术,主要可以使用H型钢桩和钢管桩,通常只在特殊工程中使用。使用混凝土预制桩,需要选取坚固和耐久的混凝土进行桩的预制。在打入桩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桩尖方向打桩,并将预制桩索具捆绑在桩上端吊环附近30cm范围内,以确保桩尖与桩位中心垂直对准。将桩缓慢插入土体中后,需利用小落距完成1~2次锤击,并确保桩身垂直度不超出0.5%。然后,可以使用落距小于1.0m落锤打桩,从而形成桩基础。灌注时,则需要从桩顶灌注。目前,可以使用的沉桩方法包含静力沉桩、振动沉桩等。在沉桩过程中,为避免土层遭到破坏,需要完成沉桩顺序合理规划,并且合理确定桩基数据和间距。为达成这一目标,在施工前需要完成施工区的探查,并利用全站仪进行桩点位置放样校核,然后铺设20cm碎石压实,从而完成网格控制。

4.结束语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系统的支柱,为我国生产总值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建筑行业的安全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发展。由于建筑工程有着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设计复杂等特点,对施工的技术和质量监管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现代化建筑的施工工艺和新型设计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保证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才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根本。规范应用和改进基础施工技术才是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都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基础的施工工作。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汝飞.浅谈高层建筑采用两种基础施工不均匀沉降控制的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10,26(3):63~64.

[2]陶剑王智.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及影响[J].住宅与房地产,2016(42):121-124.

标签:;  ;  ;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