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毒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应,生态,毒理学,毒理,联苯,塑料,生物。
生态毒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开来,苗峰,史柯,郭兆浩,程景颢[1](2019)在《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污染诊断研究对土壤污染预警和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土壤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类型呈现出复合型和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化学诊断法由于指标单一、样品前处理复杂且费用高已不能满足全面诊断土壤污染及评价土壤健康状况的要求。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由于其灵敏度高、检测指标多样、响应快且能够从微观角度反映污染物胁迫效应,成为目前土壤污染诊断领域的热点。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基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的诊断方法并对其优缺点作了评价,同时也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5期)
杨秉倬,黄河[2](2019)在《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塑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由此而产生的塑料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各种塑料制品被当做废物随意遗弃到环境后,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变为塑料微粒,随地表径流进入水环境,最终进入大海,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将贻害无穷。为系统性地了解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文概述了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归纳了微塑料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及毒性机制,从其对水生动物行为、生长发育、免疫及基因遗传等方面的影响综述了微塑料的生态毒性效应,并概述了微塑料对其他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的影响。最后,对未来微塑料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微塑料的环境危害研究提供更多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9期)
魏凌霄[3](2019)在《氨磺乐灵的残留消解分析及对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危害。本研究通过测定除草剂氨磺乐灵(Oryzalin)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水平来评估其对葡萄和土壤环境的生态风险。再利用组织学、生态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从个体水平、组织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氨磺乐灵对土壤动物蚯蚓(Eisenia foetida)的生态毒理效应,筛选出对氨磺乐灵胁迫敏感的生物标志物。在氨磺乐灵的残留研究中,建立了液质联用(RRLC-QqQ-MS/MS)的分析方法。测得在不同添加水平(葡萄0.01,0.1和1 mg·kg-1;土壤0.01,0.1,1,10和30 mg·kg-1)下氨磺乐灵的平均回收率为88.2%~98.8%,相对标准偏差(RSD)≤4.9%,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NY/T788-2004)。证明该方法灵敏、有效,可用于测定田间处理样品(葡萄和土壤)中的氨磺乐灵残留。采取北京和山东两地的土壤样品,测得氨磺乐灵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50天和9.90天,最终残留量<0.01-0.58 mg·kg-1。两地葡萄样品中氨磺乐灵的浓度均低于0.1 mg·kg-1,符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研究氨磺乐灵对蚯蚓的亚急性毒性效应,观察其对蚯蚓生存、生长、繁殖和肠道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氨磺乐灵胁迫对蚯蚓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各组蚯蚓体重均增加,但是蚯蚓的产茧数量、茧孵化率与氨磺乐灵浓度有明显的剂效关系。蚯蚓肠道组织在高浓度组(5、10、15 mgkg-1)观察到明显的损伤,蚯蚓肠道结构剥落变薄,肠内空间增大。产茧数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5 mg·kg-1,而茧孵化率的LOEC为2.5mg·kg-1。在本实验中,低浓度(2.5 mg·kg-1)的氨磺乐灵可显着抑制蚯蚓的繁殖,此时茧孵化率下降。研究氨磺乐灵对蚯蚓体内抗氧化酶(SOD、CAT和GSH-ST)活性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21天后,低浓度组蚯蚓体内的SOD、CAT和GST活性均增强,高浓度组活性降低。2.5mg·kg-1组中的叁种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其它组。氨磺乐灵胁迫后,叁种酶的基因表达的趋势表现为低浓度组上调,高浓度组下调。叁种酶的基因表达水平在5mg·kg-1组明显上调(P<0.01),CAT和GST在高浓度组(15mg·kg-1)的表达显着下调(p<0.01和p<0.05)。抗氧化酶(SOD、CAT、GSH-ST)活性和相应基因表达对氨磺乐灵污染土壤响应敏感,在此胁迫下T-SOD、CAT和GST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变化并不完全相同。综上所述,施用该氨磺乐灵制剂对葡萄是安全的。氨磺乐灵对蚯蚓生存、生长无影响,蚯蚓的繁殖及抗氧化酶防御对氨磺乐灵的胁迫敏感,可选择蚯蚓茧孵化率和T-SOD、GST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作为监测氨磺乐灵生态毒性效应的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9-05-01)
李伟[4](2019)在《水体中纳米氧化钇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NMs)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军工和工农业等领域。纳米稀土材料同时具备稀土元素和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的特性,尤其是在电、光、磁以及催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例如纳米氧化钇(Y_2O_3Nanoparticles,Y_2O_3NPs)被广泛应用于军工材料、光学玻璃以及陶瓷材料添加剂等。在NPs的制备、应用及处置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河湖等水体中,而NPs作为痕量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潜在污染及生态效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Y_2O_3NPs为研究对象,Y_2O_3NPs析出的Y~(3+)为对照,水稻和番茄为受试植物,水培条件下研究了Y_2O_3NPs对受试植物的毒性效应以及受试植物对Y_2O_3NPs的吸收与转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由Y_2O_3NPs在超纯水中的TEM图像及Zeta电位得出,Y_2O_3NPs在超纯水中的团聚现象显着,稳定性一般,易沉降,粒径主要集中在0.1μm~0.15μm,平均团聚粒径为0.34μm,且其在1/2Hoagland’s营养液中的沉降现象比在超纯水中明显。Y_2O_3NPs在超纯水中析出的Y~(3+)浓度与Y_2O_3NPs浓度基本呈线性相关(R~2=0.97)。(2)从受试植物种子萌发、根及芽伸长和生物量的情况来看,Y_2O_3NPs及其析出Y~(3+)对受试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均无显着影响,但高浓度(50 mg/L和100 mg/L)的Y_2O_3NPs会延迟植物种子的萌发。Y_2O_3NPs对水稻根伸长具有“低促高抑”效应,1~10 mg/L Y_2O_3NPs对水稻根伸长有促进作用,而20~100 mg/L Y_2O_3NPs显着抑制水稻的根伸长,水稻芽伸长不受Y_2O_3NPs及其析出Y~(3+)的影响,20~100mg/L Y_2O_3 NPs对番茄的根、芽伸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都能导致受试植物生物量的减少。水稻根伸长的半抑制浓度(17.4mg/L)要略大于番茄根伸长的半抑制浓度(13.4mg/L)。(3)20~100 mg/LY_2O_3NPs对受试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且能通过影响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表现为SOD活性的显着降低无法完全清除大量累积的ROS,而ROS刺激植物发生细胞膜脂过氧化反应产生MDA,从而抑制植物蛋白的产生导致其含量降低。(4)Y_2O_3 NPs及其析出Y~(3+)均能被受试植物根系吸收积累并转运到地上部分,根系中的Y含量要远远大于地上部分的Y含量,Y_2O_3NPs处理下水稻和番茄体内的Y从根系到地上部分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019~0.076和0.003~0.213。通过TEM观察,发现Y_2O_3NPs可以进入水稻和番茄叶肉细胞内,并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细胞质中,也会对细胞器官造成一定破坏作用。内吞小泡是Y_2O_3NPs进入植物细胞的一种方式。(5)Y_2O_3NPs析出的Y~(3+)还不足以对受试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造成植物毒害的主要原因来源于Y_2O_3NPs本身。(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3)
王剑南[5](2019)在《重金属Cd~(2+)和Pb~(2+)对花翅摇蚊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河流、湖泊等水生环境中普遍存在重金属污染,不仅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而且间接威胁人类健康。花翅摇蚊是摇蚊中的优势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淡水环境中,在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探讨花翅摇蚊(Chironmus kiiensis)对重金属Cd2+和Pb2+胁迫响应,本文测定了两种重金属Cd2+和Pb2+对花翅摇蚊4龄幼虫的急性及联合毒性、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以及口器致畸的作用,体内五种生物标志物(SOD、CAT、GST、P450、MT)的变化,以及花翅摇蚊对两种重金属富集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摇蚊幼虫暴露于两种重金属中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对重金属的敏感性增大,暴露初期幼虫活动减慢,受刺激的应激反应减弱。而暴露后期中毒而死的幼虫身体僵直,尾部出现“S”型弯曲,体色变为灰绿色。这表明重金属Cd2+和Pb2+对花翅摇蚊具有中毒损伤作用。Cd2+对4龄摇蚊幼虫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9.29和6.35 mmol/L;Pb2+对4龄摇蚊幼虫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45.98和27.71 mmol/L,摇蚊幼虫对重金属类污染物的忍耐性较高。2、四种指数法对3组混合离子联合毒性结果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对联合毒性结果的定性判断上,毒性单位法(TU)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TI)评价结果完全一致,而与相加指数法(AI)和相似性参数法(λ)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性。24h处理下,按等比毒性比1:1混合时,TU和MTI评价为部分相加作用,AI和λ评价为拮抗作用;按等比毒性比1:2和2:1混合时,TU、MTI和AI评价均为拮抗作用;而在48h处理下,按等比毒性比1:1,1:2和2:1混合时,TU和MTI均评价为部分相加作用,AI评价为拮抗作用,而λ评价为协同作用。3、Cd2+和Pb2+均对摇蚊幼虫的化蛹、羽化产生影响,且Pb2+对摇蚊幼虫的化蛹、羽化作用的抑制作用更强;两种重金属及其混合离子均对花翅摇蚊幼虫的口器产生致畸作用,主要表现为口器质地变脆,上颚出现断裂,下唇板上的齿部始磨损且出现左右不对称,严重的甚至出现缺口和下唇板中央齿缺刻现象。重金属胁迫下花翅摇蚊幼虫的口器致畸率与作用时间成显着正相关,处理时间越长,致畸率越高,但畸变类型与重金属的种类无关。4、重金属污染物Cd2+和Pb2+对摇蚊幼虫具有急性及慢性毒性,且两种重金属不同配比(1:1,1:2,2:1)混合离子对摇蚊幼虫体内生化标志物表现出联合毒性和时间-剂量效应。理论亚致死浓度重金属Cd2+和Pb2+及其混合离子对摇蚊幼虫保护酶(SOD、CAT)活性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实际水体最大允许残留浓度主要表现为激活作用。理论亚致死浓度下摇蚊体内GST对两种重金属胁迫做出的响应不尽相同,呈现波浪式变化,而P450则处于抑制作用。实际水体浓度下GST活性主要表现为先抑制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而P450则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的作用;而理论浓度及实际浓度Cd2+和Pb2+及其混合离子对MT含量主要表现为诱导增加作用。5、单一重金属Cd2+和Pb2+处理7d时摇蚊幼虫富集浓度无明显差异,而Pb2+处理14d的富集浓度则显着上升。两种重金属不同配比混合离子处理下,Cd2+、Pb2+的富集浓度与单一重金属离子处理存在差异。花翅摇蚊幼虫体内和沉积物中重金属Cd2+的富集因子均比Pb2+大,这表明摇蚊和沉积物对Cd2+的富集能力高于Pb的富集能力。重金属Cd2+和Pb2+对摇蚊幼虫具有急性慢性毒性和联合毒性,且对摇蚊的化蛹率、羽化率产生影响,且对摇蚊口器产生明显致畸作用。花翅摇蚊对Cd2+的富集能力高于Pb2+。摇蚊体内抗氧化酶系(CAT、SOD)、解毒酶系(GST、P450)以及MT参与了重金属污染物的胁迫的应答响应,并表现出时间-剂量效应,可作为评价Cd2+和Pb2+污染的生化标志物之一。(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康春玉,宋铁红,孙思玥,于博文[6](2019)在《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毒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常用溴代阻燃剂被大量地应用于建筑材料、纺织产品、化工原料、电子电器设备等领域。PBDEs为添加型阻燃剂,容易脱落进入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PBDEs毒性效应主要包括神经毒性、内分泌毒性、生殖毒性、细胞毒性等。对多溴联苯醚的理化性质、环境污染水平及生态毒理效应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3期)
武芳竹,曾江宁,徐晓群,王有基,刘强[7](2019)在《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鉴于微塑料特殊的理化性质,其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愈发受到关注。本文在综述海洋微塑料来源、类型和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鱼类摄入微塑料的途径及其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全球近岸、大洋和极地海域均有微塑料分布,我国微塑料污染亦较为严重。微塑料会对包括鱼类在内的海洋生物生存造成威胁,其被鱼类摄入的主要途径是经口误食,微塑料进入鱼体后可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迁移,消化道是主要蓄积器官。微塑料对海洋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主要包括:(1)影响生殖与精卵发生;(2)降低存活率;(3)影响生长发育;(4)扰乱行为;(5)导致组织病变与炎症反应;(6)导致代谢紊乱;(7)干扰神经系统;(8)导致氧化应激;(9)干扰内分泌等。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微塑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迁移扩散过程、不同浓度和粒径微塑料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及致毒机制研究、微塑料和其他典型海洋污染物对鱼类的联合毒性效应,以及微塑料与海洋酸化、缺氧、升温等全球环境问题的迭加效应等。(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夏一璐[8](2019)在《咪唑氯盐离子液体胁迫下拟南芥的生态毒理及其分子应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因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被认为是取代传统机溶剂、继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后的又一大类“绿色溶剂”。虽然ILs不易挥发可有效减少大气污染,但由于其较好的水溶性,在实际使用中大量ILs被释放入水环境中,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潜在危害。本文通过研究叁种不同碳链长度的ILs,分别为:1-辛基-3-甲基咪唑氯盐([C8mim]Cl)、1-癸基-3-甲基咪唑氯盐([C10mim]Cl)和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氯盐([C12mim]Cl)对拟南芥的毒性影响,从生长抑制和结构影响、光合作用、氧化胁迫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综合评价ILs对拟南芥的毒性作用。研究了叁种ILs对拟南芥的生长抑制、叶片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拟南芥幼苗的鲜重以及根长影响分别随ILs的浓度和碳链长度增加而降低或变短,具有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ILs浓度增加,拟南芥叶片表面出现了叶脉白化、叶片褪绿黄化,甚至出现了褐色斑点,且ILs的碳链越长,叶片表面的变化越明显,说明拟南芥在ILs的处理下受到了严重胁迫。拟南芥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均随IL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ILs对细胞超微结构产生影响,出现了质壁分离的现象,叶绿体发生变形,片层结构变得模糊,淀粉颗粒和嗜锇颗粒的数量和尺寸明显增加和增大,ILs的毒性随着碳链长度增加而增大;但[C12mim]Cl处理组中的新叶细胞未产生明显损伤,可能是胁迫条件下,植物对新生叶片特殊的保护机制。研究了叁种ILs对拟南芥的光合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拟南芥的叶绿素合成受到严重抑制,整株植物以及老叶的叶绿素含量随ILs浓度和烷基链长增加而降低,呈现为负相关性,[C12mim]Cl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C10mim]Cl和[C8mim]Cl,然而[C12mim]Cl处理后的拟南芥新生叶的叶绿素含量却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叶片,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拟南芥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固定荧光(F0)、最大荧光产量(Fm)、光系统Ⅱ最大有效量子产量(Fv/Fm)和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0))以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光系统Ⅱ有效量子产量(Y(Ⅱ))、非光化学猝灭量子产(N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受到抑制作用,发生显着变化,[C10mim]Cl影响大于[C8mim]Cl。对于[C12mim]Cl处理组来说,其老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其新生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却没有显着变化,这可能是由于植物在逆境环境下,对新生叶产生的一种保护机制。ILs对拟南芥光合作用的影响随着碳链长度增加而增大。研究了叁种ILs对拟南芥的氧化胁迫影响,结果表明:拟南芥叶片细胞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均随着ILs碳链长度以及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也呈现相同的趋势,随着ILs浓度升高,MDA含量也随之升高,[C12mim]Cl的MDA和ROS含量最高,随之是[C10mim]Cl和[C8mim]Cl。在不同处理浓度下,低浓度ILs处理组会促进拟南芥叶片细胞可溶性蛋白的产生,可能是为了维持植物正常代谢,而在高浓度下可溶性蛋白被抑制,其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外界胁迫超过植物耐受范围,已造成细胞损伤。随着ILs处理浓度的升高,拟南芥叶片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酶(GSH)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超过抗氧化酶自我调节能力时,其活性被抑制,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ILs的碳链长度以及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强,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其受植物体内自由基诱导后,主动并持续地消除过氧化氢(H202),维持其动态平衡。研究了叁种ILs对拟南芥的分子应答机制,结果表明:ILs处理后,[C8mim]Cl处理组中的基因表达情况与对照最接近,其次是[C10mim]Cl 和[C12mim]Cl。在第一主成分分析上,[C8mim]Cl 和[C10mim]Cl处理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C12mim]Cl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通过目的通路中的上调基因富集分析,可以得到[C8mim]Cl处理组和[C10mim]Cl处理组在各个代谢通路中的富集水平较低。叁种ILs胁迫下拟南芥光合作用均受到了抑制,[C12mim]Cl处理组的蛋白质合成受阻;[C8mim]Cl处理组中的蛋白质表达谱与对照组最接近,下调蛋白数量最少,[C10mim]Cl和[C12mim]Cl处理组表达谱相似度更高,部分蛋白下调明显。在第一、第二主成分分析上,叁种ILs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上调蛋白的生物学富集分析中,[C8mim]Cl处理组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作用上调明显,说明其受到了一定的逆境胁迫。下调蛋白的生物学富集分析中,[C10mim]Cl和[C12mim]Cl处理组的下调蛋白含量显着高于[C8mim]Cl处理组,其主要使拟南芥丧失正常生理功能,表现为代谢异常,且会引起植物的抗胁迫响应机制。(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9-01-01)
马乃龙,程勇,张利兰[9](2018)在《微塑料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环境中一种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关注热点。微塑料及其吸附的污染物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影响酶的活性,诱导氧化应激甚至产生基因毒性,从而进一步引发细胞炎症,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文章结合国内外文献,从不同的研究尺度上综述了近10年来微塑料生态毒理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微塑料引发的毒性效应及其对生物种群的影响,认为该领域未来应加强对宏观毒理效应的研究,建立统一的研究方法和微塑料毒性数据库。(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夏一璐,范慧阳,刘惠君[10](2018)在《离子液体的水生生态毒理及其毒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具有极低挥发性等良好理化性质而被公认为是传统有机溶剂的替代品,然而其较强的水溶性对水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受到关注。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不同类型离子液体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个体、组织器官、细胞、酶等的毒性影响,并对碳链长度、阴阳离子以及环境因子等毒性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设计绿色离子液体及合理控制管理水环境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生态毒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塑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由此而产生的塑料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各种塑料制品被当做废物随意遗弃到环境后,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变为塑料微粒,随地表径流进入水环境,最终进入大海,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将贻害无穷。为系统性地了解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文概述了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归纳了微塑料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及毒性机制,从其对水生动物行为、生长发育、免疫及基因遗传等方面的影响综述了微塑料的生态毒性效应,并概述了微塑料对其他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的影响。最后,对未来微塑料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微塑料的环境危害研究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毒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开来,苗峰,史柯,郭兆浩,程景颢.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土壤.2019
[2].杨秉倬,黄河.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19
[3].魏凌霄.氨磺乐灵的残留消解分析及对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D].海南大学.2019
[4].李伟.水体中纳米氧化钇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D].长安大学.2019
[5].王剑南.重金属Cd~(2+)和Pb~(2+)对花翅摇蚊生态毒理效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6].康春玉,宋铁红,孙思玥,于博文.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毒理研究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19
[7].武芳竹,曾江宁,徐晓群,王有基,刘强.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J].海洋学报.2019
[8].夏一璐.咪唑氯盐离子液体胁迫下拟南芥的生态毒理及其分子应答机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9].马乃龙,程勇,张利兰.微塑料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J].环境保护科学.2018
[10].夏一璐,范慧阳,刘惠君.离子液体的水生生态毒理及其毒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