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究五仁润肠加味汤治疗痛风性肾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痛风性肾脏病变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服用五仁润肠加味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尿常规指标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SUA、Scr、BUN水平,Upro、尿NAG酶、尿β2-M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等检查正常。结论将五仁润肠加味汤应用到痛风性肾脏病变的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但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何玲
关键词: 痛风性肾脏病变,疗效,肾功能,五仁润肠加味汤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S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泌尿科学
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
分类号: R589.7;R692
页码: 203-205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279K
下载量: 16
相关论文文献
- [1].治痛风要管住嘴、巧用药[J]. 益寿宝典 2017(06)
- [2].痛风防治误区多[J]. 金秋 2017(14)
- [3].关节镜技术在痛风性膝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10)
- [4].静滴地塞米松治疗口服秋水仙碱无效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12例报道[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06)
- [5].痛风性膝关节炎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J]. 医药论坛杂志 2010(24)
- [6].自拟痛风汤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04)
- [7].全膝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01)
- [8].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早期肾损伤验案1则[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14)
- [9].痛风性膝关节炎40例影像学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24)
- [10].超声引导下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02)
- [11].四妙散加减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11)
- [12].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11(03)
- [13].痛风性膝关节炎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J]. 临床骨科杂志 2009(05)
- [14].痛风性多关节炎伴畸形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03)
- [15].关节镜对痛风性膝关节炎诊治临床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01)
- [16].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18)
- [17].应用膝关节镜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5(02)
- [18].常规X线对痛风性骨关节炎的诊断意义[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09)
- [19].痛风现状及其患者依从性情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5)
- [20].微创序贯疗法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17(07)
- [21].自体骨移植治疗痛风性手足指(趾)骨质破坏的护理[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15)
- [22].痛风性膝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治疗[J]. 实用骨科杂志 2010(09)
- [23].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15(02)
- [24].温针灸配合刺络放血对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改善情况[J]. 长寿 2020(02)
- [25].关节镜手术在单纯关节发病的痛风性踝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02)
- [26].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反复发作痛风性膝关节炎效果观察[J]. 交通医学 2009(03)
- [27].关节镜手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3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26)
- [28].穿刺放血减压术后配合中药及护理干预治疗痛风性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5(02)
- [29].五仁润肠加味汤治疗痛风性肾脏病变伴慢性肾功能不全[J]. 世界中医药 2020(08)
- [30].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