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制造成组技术与分布式CAPP系统

气门制造成组技术与分布式CAPP系统

李红松[1]2003年在《气门制造成组技术与分布式CAPP系统》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是连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桥梁,是建立工程产品生产的全局信息模型的基础和关键。现代企业制造对工艺设计领域提出了基于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智能化和分布化的要求,开展工艺设计技术在分布式制造环境下的应用研究是面向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共享与协作的现代制造系统的技术基础之一。本文根据广东怀集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提出了基于成组技术的分布式CAPP系统,符合该厂工艺设计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1.研究分析了CAD/CAPP信息集成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发展趋势,并根据该公司的实际,选用了合理的集成方法。 2.提出了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了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讨论了产品信息管理网络的建立以及实现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3.建立了基于局域网的多用户数据库使用管理机制,给出了工艺设计方法、工艺决策模型、工艺尺寸的计算、工艺图的绘制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4.提出了基于成组技术的分布式CAPP系统,使用了多种工艺设计方法,多种专家系统知识表达方法来进行工艺路线的决策。

敖亚飞[2]2002年在《系列化产品零件CAP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作为制造业单元技术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也是与各单元技术集成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论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当前环境下开发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目的和意义。文中还对CAD/CAPP集成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东怀集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工艺结构特及目前的技术基础,提出了本课题中CAD/CAPP集成的方法。本文的重点是对系列化产品零件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的研究,给出了工艺设计方法、工艺决策模型、工艺尺寸的计算、工艺图的绘制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以怀集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为背景提出了HJ-CAPP系统框架,建立了CAD/CAPP集成环境下的数据库服务器,并完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模块结构设计,给出了重要模块的程序流程图,在Delphi6.0中实现了用户管理和工艺决策模块的程序设计。以典型零件为对象,验证了工艺决策模型正确性和系统的实用性。 以企业应用为主,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是本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数据库服务器的建立为解决了CAD/CAPP集成中数据通信及信息存储与管理的问题。多种工艺设计方法相结合,多种专家系统知识表达方法相结合是本系统工艺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

苏建[3]2013年在《气门产品工艺知识检索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积累的知识呈指数增长,如何从海量的知识中找到需要的知识是一大难题。虽然大部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提供检索功能,但基本上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难以反映词语间各种语义联系,导致很高的误检率和漏检率,检索结果的相关度也较低。尤其是工艺派生领域,工艺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经验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工作,知识检索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气门制造企业工艺设计现状,分析了工艺知识重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气门产品的工艺派生设计来阐述工艺知识检索方法。气门零件结构简单,工艺相似性比较高,气门制造典型工艺是企业多年生产经验知识的积累和宝贵财富,工艺派生设计过程就是典型的工艺知识重用过程。为提高工艺知识的检索效率,提出了基于特征的复合零件相似性检索方法,提高了气门制造企业工艺设计的智能化和规范化,有利于经验知识的传承。首先掌握企业对气门工艺设计知识检索的需求。通过对某气门制造企业工艺设计方法的调研,了解企业工艺设计现状,分析气门产品工艺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针对企业工艺设计的不足和需求,总结出气门工艺知识检索必须满足的功能,并对需求进行了优化。工艺派生设计模块包括零件特征库、复合零件典型工艺库和工艺派生设计子系统。然后对工艺知识检索进行业务建模,以及工艺知识检索实现的关键技术。描述了气门工艺知识检索的业务蓝图,从整体上对工艺派生设计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气门工艺知识检索以零件特征库和复合零件典型工艺库为基础,根据新零件的特征检索匹配相似复合零件,以复合零件的典型工艺为基础自动派生新零件的制造工艺。最后描述了气门工艺知识检索部分代码实现和系统应用。主要介绍了工艺派生设计的代码开发和应用过程,以DA51进气门为例进行工艺派生设计,验证了气门工艺知识检索方法的可行性。气门CAPP系统在S公司实施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邓红川[4]2015年在《机床箱体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成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TKS6111和THM65160两个系列机床的主轴箱(非回转体零部件)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所做研究的共同性以及本课题研究的特殊性(机床箱体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成组)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首先,本人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准备,了解到现有的成组技术和工艺成组方案中几乎都以零件(特别是回转体类零件)为研究对象,针对零部件的相似度进行分类成组(或多或少的采用了视检法),然后开发相应的零件编码系统,并对其机械加工工艺进行重组。针对箱体等非回转类零件的相关研究不足。其次,经过细致深入的分析发现实际上任何箱体类零部件都是由若干个特征经过布尔运算获得的,而任何机加工的目的都是为了将设计特征刻画在毛坯中。特征不仅能够完整的描述几何信息,拓扑信息,而且能够建立与工艺信息的必然联系,特征已然成为设计和制造过程的通讯媒介。本文以零部件的特征为基础和切入点对本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成组技术的相关理论指导和支撑下,以日本KK-3和中国JLBM-1两个编码系统为基础和参照对象,编制了针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箱体类KMTL-1分类编码系统。论文更进一步的分析了工艺成组的核心工作应当是为产品在机械加工环节提供便利和指导,针对现有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为工人直接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加工参数,最终达到提升产品质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前人对工艺规程成组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工序层面,对实际加工中的工步层的探索研究不足,因此本文开展了切削实验和对加工参数进行优化。在这一阶段工作中充分使用了现有的成熟研究技术,把理论研究,实验检测,模拟仿真进行交叉结合,并将田口法、曲面响应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起来运用到切削参数的优化中。为成组技术工艺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工步层提供可能。通过对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成组的研究,发现箱体类零件按照传统成组方法实际效用不大,开发新的专用的分类编码系统和对加工工艺进行统一化,标准化,将工艺成组深入到工步层才是工作的重点。本文系统的提出了箱体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成组研究的路线,并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陈雷[5]2006年在《气门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并提高开发速度,企业应该最大程度地重用现有资源,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解决CAD与CAPP之间的信息交换存在着产品数据不统一性和保证工艺设计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采用叁维CAD和基于叁维CAD的CAPP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出现的问题。本文在己有的特征建模理论基础上,对气门进行参数化设计研究,并对零件特征信息提取、工艺卡片自动生成、工艺模板管理等工艺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叁维实体建模、CAD参数化等技术方法开发了基于Solidworks的气门参数化设计原型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深入研究特征造型技术。把特征造型应用于气门的设计过程,在设计时,利用特征的可拆分性,将气门拆分为五个特征,针对每个特征进行参数化设计,提高了气门参数化设计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提高设计的效率减短开发周期。 2) 实现CAPP系统与CAD模型之间的信息交换。基于叁维CAPP系统与传统的CAPP系统相比,它与CAD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使得工艺设计和结构设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对SolidWorks二次丌发技术的深入研究,成功地实现了CAPP系统对CAD零件模型的特征信息的提取。 3) 实现了工艺卡片的自动生成。工艺卡片的生成是工艺设计的最后一步,工艺卡片能否快速准确地生成直接关系到CAPP系统的高效性和适用性。而工艺卡片中的关键又是工艺简图的设计。将工艺卡片设计为SolidWorks工程图格式,利用SolidWoks工程图能够与叁维模型相关联的特点,使得工艺卡片中的工艺简图随着叁维模型的改变而自动更新,为参数化工艺设计提供了可能性。 4)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设计对象、设计参数进行分类,利用Solidworks叁维参数化设计平台建立了气门特征库,以Solidworks为平台,VC#为丌发工具开发气门参数化设计原型系统。

陶表达[6]2007年在《基于B/S架构的工艺资源管理模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制造工艺资源是产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的技术资料,是企业设计工艺规程、制定生产计划、控制产品制造等阶段的重要信息依据。建立基于WEB的机械制造工艺资源管理系统的指导思想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对工艺资源进行管理,实现工艺资源数据共享,使企业在整个生产活动中都使用相对一致的工艺资源,提高工艺数据准确率和一致性,适应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以湖北叁环气门有限公司技术信息化预研项目为背景,针对工艺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建立机械制造工艺资源的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探索了软件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其主要成果如下:1.在分析论述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CAPP技术的发展概况与在先进制造模式中的作用以及CAPP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集成式CAPP环境下建立基于WEB工艺资源管理系统的意义,详细阐述建立工艺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实施方法。2.在分析工艺资源之间以及工艺资源管理系统与以CAD,CAM,CAPP,PDM及MRPⅡ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工艺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使企业日益庞大的工艺资源数据得以有效地管理:工艺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内容丰富,并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可不断丰富其内容,从而更加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3.提出了基于多层式思想的工艺资源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及其作用。建立起适合工艺资源系统需求的软、硬件环境。从工具化开发的角度完成了工艺资源查询、增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整个系统操作简单方便,查找效率高,查询过程直观。4.在工艺资源管理的系统实现方式上采用资源参数与实现程序分离的方式,使系统基于网络数据库环境,信息共享程度高,并可实现用户权限管理,以满足企业内不同用户的需求。5.在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开发方面,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实现程序的合理、优化开发,使系统程序具有很强的维护性和扩充性:同时,使用户在一个界面友好、直观、方便的环境中操作。

李凡[7]2013年在《汽车零部件工艺设计知识管理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一体化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知识管理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知识管理的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企业的需求及当前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典型的汽车零部件气门的工艺设计知识管理方法,提出了基于工艺设计流程的气门工艺设计知识管理方法,建立了气门企业工艺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结构,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繁衍等关键技术。最后将本文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气门工艺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中,并成功在企业运用,验证本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论文主要分为5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意义、给出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划分。第二部分:研究气门工艺设计知识管理方法。首先定义了工艺设计知识的范围及分类方式,通过分析企业的需求再结合现在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流程的知识管理方法,提出了基于工艺设计流程的气门工艺设计知识管理方法,并根据该方法构建了企业工艺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结构。第叁部分:研究气门工艺设计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知识获取主要研究了技术文档知识自动抽取以及该过程中存在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知识表示主要研究了框架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在工艺设计知识表示中的应用;知识繁衍主要研究了基于相似度匹配的实例知识推理、基于规则匹配矩阵的规则知识推理;最后研究了基于用户角色及流程节点的知识推送第四部分:气门工艺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建立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气门工艺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建立系统功能结构树,并介绍了系统开发工具以及部分模块的代码实现,第五部分:介绍了气门工艺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在企业的应用过程,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李普红[8]2012年在《基于作业疲劳度的活塞生产线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需求的多变性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活塞品种越来越多,形状越来越复杂,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批次更换时耗费大量的手工劳动,作业难度增加,工人的疲劳程度也越来越大,由此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可能性也日益增大,生产率降低、生产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发生工伤甚至死亡事故等,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论文以活塞生产性作业疲劳度为切入点,对活塞生产线的规划设计研究,以减少工人作业疲劳度、使活塞生产线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更加可靠、有效,最终提高活塞企业对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的快速反应能力。基于活塞工艺路线以及主要工序操作分析,提出活塞生产线的作业疲劳评价体系,建立作业疲劳多指标量化模型。结果表明:在活塞生产线上,作业难度是影响作业疲劳的最主要因素,依次为心理负荷、用力负荷、作业姿势,同时利用血氧饱和度实验证实了该评价量化模型能够反映活塞生产线上的作业疲劳程度。通过对活塞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建立以加工要求、加工方法、定位方式和夹紧方式为作业疲劳特征的聚类方式,实现活塞最小工艺单元的作业疲劳特征聚类,达到以工序复杂程度和难度为控制目标的同类作业疲劳程度工艺单元不能聚类的工艺规划建模,从而有效降低工序作业时间和作业疲劳。通过对生产线A进行工艺分析聚类,结果表明:重新组合后基于时间均衡的新生产线B总的作业疲劳度指数由42.8636减少到37.6619,且不同工序间的作业疲劳负荷较为均衡。结合生产线平衡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作业疲劳度的活塞生产线平衡新模型,引入了作业疲劳度平滑系数SI和平衡延迟率Ω用来反映作业疲劳负荷平衡程度和作业人员的数量。针对新生产线B,建立基于作业疲劳度的生产线平衡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构建新生产线C。结果表明:新生产线C的工人数量最少为5人,作业疲劳度平滑系数和平衡延迟率均比生产线B降低,工人的作业疲劳负荷得到了改善。对原生产线A,新生产线B和新生产线C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线C上作业疲劳平滑率为484.10,比生产线B降低83.57%,工人疲劳负荷最均衡,标准差为722.8176,有效作业疲劳得到均衡,标准差为47.72,生产能力最高,能耗总量为1776.60Kcal,低于生产线B,且工人能耗均衡,标准差为20.2650Kcal。应用物流优化和人员配置优化的基本思想,结合生产线布局的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作业疲劳的活塞生产线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采用DELMIA软件按照不同的布局形式对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新模型求解得到的布局C,与原生产线A相比,占地面积为128.95m2,比原生产线A减少了61.11m2;作业疲劳度为5899.0589,比原生产线A降低36.67%;通过对不同的布局形式下设备利用率、工人工时利用率、面积利用率、物料传输成本以及能量消耗量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不同布局形式下的物流成本和作业疲劳度优化结果。调整θ1,θ2的取值,各种不同布局形式下物流优化目标和作业疲劳优化目标随之改变,所获得的全局最优的布局形式也会不同。

参考文献:

[1]. 气门制造成组技术与分布式CAPP系统[D]. 李红松. 广东工业大学. 2003

[2]. 系列化产品零件CAP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敖亚飞. 广东工业大学. 2002

[3]. 气门产品工艺知识检索方法研究与应用[D]. 苏建. 重庆大学. 2013

[4]. 机床箱体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成组研究[D]. 邓红川. 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 气门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陈雷.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6]. 基于B/S架构的工艺资源管理模型及应用[D]. 陶表达.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7]. 汽车零部件工艺设计知识管理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 李凡. 重庆大学. 2013

[8]. 基于作业疲劳度的活塞生产线规划研究[D]. 李普红. 山东大学. 2012

标签:;  ;  ;  ;  ;  ;  

气门制造成组技术与分布式CAPP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