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消费社会背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会,文化,伦理,符号,风险,符号化,建筑。
消费社会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郭鑫,苏海龙,虞燕[1](2019)在《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城市活力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空间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空间消费需求。文章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城市活力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指出对空间使用者偏好的深入理解、空间生产主体间的充分沟通及"时空压缩"的营造理念是消费社会下提高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城市观察》期刊2019年05期)
陈婷,包志毅[2](2019)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城市商业空间的演变研究——以杭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社会,城市的快速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商业的发展,消费社会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背景,消费的符号化特性已经成为商业的本质属性。杭州市商业空间肩负高要求、多功能、新活动的任务,是消费社会背景下重要的城市生活空间。文章以杭州市为例,结合消费社会理论,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消费行为的改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商业空间正在向高级化、复合化、体验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9期)
邓伟伟[3](2019)在《消费社会背景下时尚场域的竞争逻辑——布迪厄时尚再生产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消费和商品更多地被赋予了符号上的意义。人们通过对商品的消费构建起自我和群体身份的认同,实现社会阶级与阶层的分化。同样,在时尚场域内,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在为争夺合法性与卓越化的目标而开展象征性竞争。本文运用布迪厄的时尚再生产理论探究了以蒂芙尼(Tiffany & Co.)为代表的时尚生产与消费的竞争逻辑,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演变的实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政治、经济和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29期)
王红梅,王钰[4](2019)在《综艺的生存之道:消费社会背景下形式与内容的融合——以《向往的生活3》植入广告与生活的融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排斥广告同时也离不开广告,综艺如何权衡资本与内容,是制作者必须直面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向往的生活3》(以下简称《向3》)为例,通过分析该综艺的生活状态呈现和广告观念营构;在广告符号叙事、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以及如何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叙事叁个方面,构建出从广告审美到生活哲学的框架,论述消费社会背景下综艺的生存之道。(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12期)
方子君[5](2018)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影像艺术品购买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社会性质逐渐由生产导向型社会向消费导向型社会转变,“消费”开始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社会中,艺术是只属于少数富有阶层的特权活动,而在消费社会下,艺术作品也作为提高大众审美的精神商品进入了市场。近些年来,影像艺术品频繁地呈现在公众视野,在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影像艺术品作为艺术市场的新生军,相比其他传统艺术品品类,具有历史性、艺术性和可复制性的特质,是其在消费文化时代发展的优势所在。而在全球影像艺术品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下,学术界对影像艺术品市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关于艺术品市场发展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关于影像艺术品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是基于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从影像艺术品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角度切入,在对消费社会、艺术消费、影像艺术品和市场特征的文献梳理之后,结合小规模访谈,将可能对影像艺术品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梳理并提取出来,进行统计学上的描述性分析、逻辑斯特回归等以建立科学客观的分析模型确定影像艺术品购买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以期补充此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充实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显示:(1)影像艺术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消费者对影像艺术品表现出较高的购买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影像艺术品的态度,说明影像艺术品拥有相当大的潜在市场。(2)功能认知对于影像艺术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具有显着性。表明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是有限理性的,在消费文化的冲击下会进行符号化的消费,但是一定是基于自身目的的,而不是盲目消费。(3)环境因素对消费者影像艺术品购买意愿影响很大。(4)资源因素对消费者影像艺术品购买意愿有显着影响。(5)价值认知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像艺术品购买意愿有较大的影响。(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收入和职业的消费者对于影像艺术品的购买影响因素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不同性别和职业对于影像艺术品的功能认知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消费者进行影像艺术品的购买意愿,年龄不同对于环境因素、资源因素和功能认知上是存在差异的,月收入3000元以下和12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对于资源因素的认知存在显着的差异。事业单位的消费者在价值认知方面与其他职业消费者认知尤为不同。可见针对不同人群应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市场细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8-12-01)
隋俊宇,周鹏宇[6](2018)在《消费社会背景下推广通识教育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物质文明的日益丰富,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进入消费社会。丰盈的物质与过度的物欲给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与国民教育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外通识教育理论已经较为成熟,我国高校也同样在酝酿一场深刻的通识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审视通识教育的独特功能,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来推进通识教育。(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8年08期)
江南[7](2018)在《留学潮背景下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使跨境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世界性主题,并推动了我国留学潮的出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境外教育消费规模不断攀升,不可否认,这种趋势为我国教育国际化事业带来了极大发展机遇,然而,境外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行为,也必然存在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这可能给教育消费者带来收益、学业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损失,也可能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风险。教育消费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投资有风险,消费亦有风险,基于留学潮背景产生的境外教育消费更是充满了损失的不确定性。在国际风险社会大背景下,我国也正处于风险社会时期。留学潮出现后,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开始显现。关于境外教育消费风险的研究本就很少,大多数研究停留在个人安全风险层面,而这种消费趋势可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风险却鲜有学者研究。有关教育消费风险,前期已有学者对个人境外教育消费风险及其风险类型作了系列研究,本文侧重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研究。首先基于相关理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和教育部等官方数据对境外教育消费现状做简要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对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类型展开研究,根据组成社会生活的四个基本领域将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以及人力资源风险,然后针对各个领域损失的不确定性分析其具体表现:经济流失、国际化成本、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国家教育安全、意识形态、法律纠纷、西方文化渗透、传统文化疏离、信仰问题、国家信誉形象、高层次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质量下降;进而从中外教育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教育、消费主体盲从效应、国内诚信教育体系、留学中介市场五个方面分析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的生成机理;最后从消费主体、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留学服务中介等多个责任主体对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多途径预警和风险责任分担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建议,以保证国家和社会在教育国际化浪潮中能够更好地回避或转移风险。(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赵铖[8](2018)在《中国当代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19世纪消费主义文化的逐渐兴起,人们越来越崇尚奢侈、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和无节制的物质享受。“消费”逐渐演化为“消费社会”,再形成“消费主义”思潮,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文化意识形态。在中国改革开放制度的高度推行和西方文化的不断影响下,我国的消费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奢华”和“高档”逐渐成为上层社会的“符号载体”,不断受到大众消费者的争相模仿,从而导致“符号化”的消费风气蔓延渗透到整个社会之中,“消费至上”、“我消费故我在”等消费主义价值观甚至成为部分国民的主导意识。在我国大力发展景观建设的同时,追风、炫耀、攀比等极端现象接踵而来。哗众取宠的异形景观,“舶来主义”的欧式化设计,甚至简单的模仿复制抑或生硬的把中国元素作为符号标签的“土豪景观”层出不穷,从而导致消费主体的审美文化肆意泛滥,城市文化的贫瘠以及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面对无远弗届的符号化设计浪潮,极简主义景观凭借其简约、纯粹的设计形式和对本质回归的设计理念,为中国当代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景观设计提供了一种理性的禅意审美。然而,极简主义景观作为景观设计的一种风格类型,难以避免受到消费文化的侵袭,沦为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呈现出符号化的消费特征。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当代消费社会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影响,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当代消费社会发展的极简主义景观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文章按照递进的逻辑顺序,首先廓清了消费社会和极简主义景观的相关概念,从中国当代消费社会的形成和特征出发,辩证地分析消费文化对景观设计领域产生的影响,研究总结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呈现出的消费符号化现象。其次,文章通过将消费文化理论与景观设计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交叉学科深度关联,研究总结出中国当代景观的极简主义设计趋势并探讨其形成原因。最后,通过辩证地分析消费社会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影响,研究极简主义景观潜在的消费符号化特征,总结出中国当代消费社会背景下极简主义景观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方法的整合创新,进而打造出兼具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又符合当代设计审美的新型景观设计。(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徐望[9](2018)在《消费社会背景下文化消费伦理体系构建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消费社会背景下,消费伦理问题广受中外学者关注。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文化化"趋势不断凸显,文化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文化消费伦理问题跃入学术视野。文化消费伦理侧重于解决"文化消费异化"问题。文化消费伦理是文化消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探索构建完整的体系,目标是要形成文化消费正义,防范并克服文化消费异化。文化消费伦理的核心规则由文化消费核心价值观、文化消费核心行为准则两个方面构成。文化消费核心价值观为科学、和谐、持续叁点,与此相对应的文化消费核心行为准则为理性消费、公平消费、绿色消费。基于此,可建立文化消费伦理体系基本框架。(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8年03期)
轩利楠[10](2018)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图像化建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已然成为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大众的认知、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转变。相比以往精英文化社会,大众文化产物以“量”的方式占得了一席之地,一些依托大众文化而生的建筑表现出图像化的倾向,这一倾向对建筑外观表现出特别偏好,设计中建筑表皮、形体等占据的关注越来越多,所受争议也很大,一些建筑师、理论家多表现出质疑甚至抵制的态度。但很多评析是基于传统建筑学的视角,并没有充分考虑建筑产生的环境和动机,所以,不免让人怀疑评析具有片面性,这些大量存在的建筑应得到即时的理论支撑。鉴于当下的社会背景,以及图像与消费的关联性,笔者以消费社会为背景,来研究这一现象。通过充分的文献收集和跨学科的背景分析,厘清图像化建筑生成的背景及动机。通过对消费与图像化建筑两个主体进行分析,将问题限制在围绕建筑图像建立起来的人与物的消费关系中,分析了当下人对建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实质,揭示建筑形象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此外,收集大量建筑案例,对其建筑属性、建设动机、运营情况等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图像化建筑的重要特征在于形象消费价值,依据消费社会的建筑形象消费价值将图像化建筑分为叁类:基于象征价值消费的图像化建筑、基于娱乐价值消费的图像化建筑、基于消费价值消费的图像化建筑。最后,通过经济的视角分析建筑对投资者、政府、消费者等主要消费群体需求和消费观,来说明受争议的建筑形象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并指出,形象受争议的建筑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它遵循的是消费逻辑,而非精英文化所尊崇的建筑学标准,能体现当代建筑的社会现实状况,应当被重视并得到合理的看待。(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8-04-01)
消费社会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社会,城市的快速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商业的发展,消费社会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背景,消费的符号化特性已经成为商业的本质属性。杭州市商业空间肩负高要求、多功能、新活动的任务,是消费社会背景下重要的城市生活空间。文章以杭州市为例,结合消费社会理论,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消费行为的改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商业空间正在向高级化、复合化、体验化的方向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费社会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1].郭鑫,苏海龙,虞燕.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城市活力塑造[J].城市观察.2019
[2].陈婷,包志毅.消费社会背景下城市商业空间的演变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
[3].邓伟伟.消费社会背景下时尚场域的竞争逻辑——布迪厄时尚再生产理论研究[J].智库时代.2019
[4].王红梅,王钰.综艺的生存之道:消费社会背景下形式与内容的融合——以《向往的生活3》植入广告与生活的融合为例[J].传媒论坛.2019
[5].方子君.消费社会背景下影像艺术品购买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8
[6].隋俊宇,周鹏宇.消费社会背景下推广通识教育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8
[7].江南.留学潮背景下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8].赵铖.中国当代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极简主义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8
[9].徐望.消费社会背景下文化消费伦理体系构建探索[J].艺术百家.2018
[10].轩利楠.消费社会背景下图像化建筑研究[D].上海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