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诗歌研究

郑谷诗歌研究

张晓婷[1]2014年在《郑谷诗风的转变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郑谷是晚唐时期的诗人。他是咸通十哲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曾在晚唐及五代宋初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郑谷曾自编诗集《云台编》叁卷,《宜阳集》叁卷(已佚)。今存其诗歌叁百余首,收录在《全唐诗》第六百七十四卷至第六百七十八卷。与晚唐大多数文人的境遇相似,郑谷的一生经历坎坷,饱受乱离漂泊之苦。随着诗人境遇的变化,其诗歌内容及风格诸有变化。郑谷的诗歌内容丰富,格调清婉,且多有佳句,很有可取之处。然而历代文人对他的评述却很少,且褒贬不一,关于其诗歌地位也没有定论,有待商榷。近年来关于郑谷及其诗歌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是对其诗歌风格的阶段性特征及成因并未作深入的探讨。本文拟通过对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郑谷现存诗歌的分析与探究,尽可能的对郑谷的诗风转变及其成因做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为郑谷诗歌的创作分期及其特征。郑谷的诗歌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特征,本章将他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概括为:清丽、清苦、清幽、清淡,分别介绍郑谷不同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及诗歌特点。第二章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郑谷诗歌风格的转变。通过对郑谷诗歌内容、意象、诗歌风格及诗人心态的阶段性变化规律来全面分析郑谷诗风的转变特征,以期对郑谷诗风有着更为深刻的把握。第叁章主要研究杜甫对郑谷奔亡时期诗风的影响,进一步窥探郑谷现实主义诗风的形成原因。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郑谷流寓蜀中的诗歌受杜甫现实主义诗风影响很大。本章分为叁节,第一节研究郑谷与杜甫相似的人生经历,探究郑谷承袭杜诗诗风的背景原因。第二节研究郑谷诗歌对杜诗承袭的具体表现。第叁节研究郑谷在承袭过程中的自创与流变。第四章主要论述郑谷诗风在唐末五代及宋初的影响。本章通过考察郑谷周围两大诗人群体与郑谷诗风的关系以期进一步阐述郑谷诗歌创作的社会环境以及对同时代及后人的影响。

闫雪莹[2]2006年在《郑谷诗歌论稿》文中提出本文着力探讨晚唐诗人郑谷的诗歌。以解读郑谷的诗歌为基础,文史结合,宏观审视和微观解析结合,以期给郑谷诗歌一个更为接近原生态的阐释。论文分上编和下编。上编共分五章,篇章设置由整体到局部、从基础研究向纵深探讨的方式逐层展开。第一章为《郑谷诗歌研究述评》,充分利用第一手文献资料和近人研究成果,力求公正、科学地描述学界对郑谷研究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晚唐后期的政坛和诗坛》对晚唐后期的政坛和诗坛做以粗线条勾勒。第叁章《郑谷生平事迹和诗作》参照各家年谱,缕出郑谷的生平行实,加以分期。第四章《郑谷诗歌的艺术特征》深入探讨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归纳有叁,即:凄苦之音,悲凉之美;用情创志,淡语深情;盛唐气象,悠然远韵。第五章《郑谷“一字师”接受简史》以“一字师”为核心,从史的角度,深入透析历代一字师的内容,挖掘一字师现象的文化内涵,考察“一字师”在晚唐、宋、元、明、清的接受情况。下编《郑谷诗集版本异文平议》对《云台编》不同版本的异文进行辑录、汇校,对不同版本的异文进行平议。

周琴[3]2016年在《地域分布与中心建构:五代十国文学版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致力于五代十国的文学版图研究,首先由文人、文学家族的籍贯地理出发,呈现五代十国文学版图的静态面貌。再根据文人群体的活动地理,考察五代十国前、后期文学中心的变迁,展现五代十国文学版图的动态演变。通过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呈现五代十国文学版图的空间图景和时间流程。本论文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五代十国时期的籍贯地理为基础,考察该阶段文人的地域分布,得出向外扩散且南北失衡的结论。再根据五代十国时期文学家族的地域分布,得出该阶段文学家族一改唐时关中、江南、山东鼎立的局面,而重构为江南东道、中原地区、江南西道并立的新“叁足”之势。最后结合唐宋文人的籍贯变迁,得出在时间维度下,五代十国是文学中心南北易位转折期的结论。下篇以五代十国前、后期文人群体的活动地理为基础,考察前、后期文学中心的变迁。前期文人群体多以迁居和隐逸的方式做着自京都流向外邑,自京洛文学中心流向边缘地区的离心运动,并由此建构出前蜀成都、福州-泉州、庐山-西山-仰山、九华山多个文学中心。后期文人群体则以仕进为目的,自外邑走向都城,自边缘进入中心,在后蜀成都、南唐金陵、马楚长沙这些新政权所属的都城形成叁个主中心。同时期,文人还以求学、授业为目的聚于“庐山国学”,构成与金陵相呼应的副中心。以隐逸为目的聚于衡山,构成与长沙相呼应的副中心。从时间的维度,呈现五代十国文学版图自京都轴心向多中心分散又向叁主二副中心聚集的动态演变。

陈雷雷[4]2010年在《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唐是江西文学的兴起和形成时期,而中晚唐时期是江西诗坛的活跃期。一大批诗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熊儒登、来鹏、来鹄、沈彬、孙鲂、郑谷、卢肇、易重、黄颇、郑史、郑启、袁皓、唐廪、李潜、虚中、王毂、伍唐硅、蒋肱、彭伉及其妻张氏、吴武陵、王贞白、廖匡图等等。他们的大量出现,与江西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当时当地的人文地理景观相关联,更与安史之乱至唐末五代中原和东南的战乱导致士大夫南迁所带来的诗歌创作活跃局面息息相关。本文以《全唐诗》及《补编》所载中晚唐江西籍诗人为研究对象,拟对这些诗人不同地域的分布状况、诗歌的题材特点、艺术风貌、交游等作出分析与描述,揭示其在当时诗坛的地位及影响。全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中晚唐江西籍诗人活跃的条件”,阐述了中晚唐江西文学活跃局面的出现,是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第二章为“中晚唐江西籍诗人概述”,主要介绍了诗人的生平、主要事迹以及诗作留存情况,然后阐述了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的共同特征;第叁章为“中晚唐江西籍诗人诗歌题材特点”,论述了其诗歌在题材上以寄赠、送别诗居多,题咏、咏物、山水诗亦不少,而边塞、咏史怀古诗较少,这与诗人们的社会生活经历是有关联的;第四章为“中晚唐江西籍诗人诗歌艺术风貌”,阐明了其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取材狭窄小巧、意境荒凉清寂、注重炼字锻句等特点,同时也进一步分析了其中个别影响较大诗人郑谷诗歌的“僧”韵特色以及王贞白诗歌意象的情感特征;第五章为“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的交游及影响”,论述了其交游情况,主要通过诗人之间的交往酬赠诗来说明,以及通过古籍所记载的文字来体现诗人在当时诗坛的地位及影响。

杨思雨[5]2015年在《晚唐文化观照下的郑谷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郑谷,晚唐着名诗人,以一首《鹧鸪》享誉晚唐诗坛,其诗作记录了唐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历史,被后人称为“诗史”。在当代文学研究中,郑谷是一个容易被学者忽视的诗人,但在郑谷所生活的年代,其地位却不容忽视,他的创作对晚唐乃至宋初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晚唐诗坛流派林立,郑谷深受晚唐时期叁大主流诗作的影响,在对叁大主流诗作承袭的同时,又内化为自己的诗作风格,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代风骚主,晚唐之巨擘。本文对郑谷诗作进行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在分析郑谷平淡、清苦的诗学观以及浅切、委婉的诗作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诗作的艺术特色,并讨论其诗作中所体现出的禅宗思想。本论文以郑谷及其诗歌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七部分:引言部分简单指出诗人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下的文学氛围。第一部分主要列举了清代以前及近代以来学术界对诗人郑谷的总体研究情况和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郑谷的生平以及诗风的形成,分析郑谷生于末世的诗风形成的缘由,并指出其诗作中的审美情趣。第叁部分概括总结郑谷诗歌的题材与内涵,着眼从咏物诗、伤乱失志诗、隐逸诗以及寄赠饮酒诗四种题材,分析其艺术风貌。第四部分分析论述晚唐时期的历史文化影响下的禅宗思想、郑谷诗作中的禅宗意识及禅宗渊源。第五部分结合前文的论述,对郑谷诗歌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

陈清云[6]2007年在《郑谷的人生观、诗学观及其诗歌意象》文中提出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郑鹧鸪”的郑谷,是唐末宋初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置身唐末昏暗动乱时代,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彷徨,使他只好醉心于诗歌。把诗歌作为科举“成名”的工具,走上为科举而科举之路;把诗歌作为后世“垂名”的工具,试图通过诗歌实现儒家“立言”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又通过终生吟诗赋诗、结交僧侣逃避在诗歌王国、禅静世界中以求暂时的解脱。而始终未忘“兼济”之志,使郑谷坚持把呼唤风雅和盛唐气象的回归作为自己的诗学思想。但他并非步趋前人,而是汲取众家之长,通过苦吟锻炼和学习南方民歌,最终形成了清婉浅切的郑谷体诗风。避世心理使郑谷提出了“诗无僧字格还卑”的恬淡格调观,但这丝毫没影响他的创作遵循儒家传统诗教。由于长期躲避战乱的惊恐奔走和科举命运的坎壈,郑谷诗多选习见的意象表现悲凉情韵,呈现出“饶有思致”、“辞意清婉明白,不俚不野”的艺术特色。

张小红[7]2004年在《郑谷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郑谷,晚唐诗人,在晚唐至宋初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对郑谷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貌及流传情况等进行了研究,以期略微弥补学界以往在这方面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的遗憾。本文第一章将郑谷的诗分为感时伤事诗、寄赠献酬诗和咏物诗叁个类型,并以此为线索对他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了论述,从关心民生疾苦、向往隐逸生活等不同角度展示了郑谷诗歌的魅力。第二章围绕其诗歌艺术特点展开,分别从以“清”为主的艺术格调、“流婉”的节奏、“浅切清丽”的语言等方面对郑谷诗歌的艺术风貌作了解读,其中以“清”为主的格调又是从“清美”、“清怨”、“清雅”等叁个层面加以展开的。第叁章论述了郑谷诗歌在唐末五代、宋初广泛流传、备受推崇的情况,并从叁个方面:即他的诗歌与时代氛围、时代心理的关系,他诗歌的兼综性及其在诗歌流变过程中的地位,郑谷友人及郑谷诗歌爱好者的推崇等方面分析了他的诗歌在当时广泛流传的原因。

沈文凡, 闫雪莹[8]2006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郑谷诗歌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郑谷是晚唐后期重要诗人,近20年来郑谷研究逐渐深入。学界在生平事迹的考证、诗集的整理、作品真伪考辨以及郑谷诗歌的艺术特点、渊源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郑谷研究也存在考证结论缺乏确凿证据、不够重视已有研究成果、选题立论及论述单一重复等问题。郑谷研究拥有相当广阔的前景,有待于学者去挖掘和探索。

吕红光[9]2007年在《郑谷诗歌及其诗歌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郑谷,晚唐诗人,是唐末五代诗坛上的重要作家。本文探讨了诗人诗歌的总体风貌、具体有价值的诗作及其诗歌思想,以期充实当前对郑谷的研究。本文第一章前一部分从宏观上考察了诗人的诗歌风貌,认为在诗人的作品里悲凉与清丽这两种风格并存,且清丽风格是与当时诗坛主流倾向相一致的风格。后一部分从微观上探讨了诗人以《鹧鸪》为代表的咏物诗与以《淮上与友人送别》为代表的七绝,认为郑谷的咏物诗是从体物向禁体物发展的重要过渡,以往的研究存在误区;诗人对绝句这种诗体的刻意锤炼、受民歌影响增强语言上的可歌性、对含蓄的自觉追求和写情写景的细化、深化从而扩大抒情功能是其七绝能够作得好的重要原因。第二章探讨了诗人的诗歌思想,前一部分认为诗人仰慕盛唐及陶渊明与其创作成就并未达到平衡状态;后一部分探讨了诗人好称风雅的状况与其实际创作之间的矛盾,本文从时代的角度进行考察,指出了这种矛盾的渊源、表现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和思考。

孙振涛[10]2012年在《唐末五代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学位论文致力于唐末五代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研究,全面考察唐末、前蜀、后蜀叁个不同政权背景下西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创作思想的整体演变态势。同时,深入研究蜀地宗教文化和地域文化与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演变之间的关系,全面考察处于“承唐启宋”转型时期的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对南唐和宋初文坛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本学位论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对唐末西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首先,对唐末寓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及群体人格进行全面考察,其次,对蜀中文人群体的“崇杜”情结与感事写实的文学创作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对唐末帝王的中兴美梦与蜀中文人群体复古崇雅的文学思潮进行全面考察;对西蜀文人开掘内心、追摹贾岛和追求雕琢“苦吟”的文学创作倾向进行深入解读。第二章对五代前蜀一朝蜀中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首先,对前蜀王朝统治下的蜀中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和活动方式做一进行考察。其次,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蜀中文人群体的思想心态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由“功名”到“名利”、由“守道”到“顺时”、由纵情享乐到“醉入花间”的群体人格裂变情况。再次,对深受社会政局变动、时代经济发展、文人群体人格裂变及前朝风习浸染等诸因素制约的前蜀士人文学创作思想进行全面研究,考察其居于时代主流地位且引领社会创作风尚的质俚浅切和市井俗化的文学创作倾向以及缘情绮靡、寻芳猎艳和回归六朝“宫体”的文学创作思潮。第叁章研究探讨五代后蜀一朝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思想。孟氏二主四十年多年统治下的后蜀文坛自成段落自具特色,首先全面考察后蜀一朝蜀地文人群体的构成方式、生成态势及群体人格思想等内容。其次,深入探讨韦縠《才调集》“韵高”、“词丽”的诗学思想内涵以及与五代西蜀文学思潮之间的律动关系。再次,分析探讨西蜀《花间集》的编纂特点、选词标准及编纂思想,全面考察其与后蜀文学思潮之间的律动关系,并对其所代表的后蜀文人集体无意识的词学审美思想进行深入解读。第四章就唐末五代时期蜀地宗教文化与西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人格心态及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全面考察蜀地佛教的发展状况、西蜀社会的崇佛思潮以及西蜀文人的禅悦情怀,进而深入研究佛教传播与西蜀文人群体和文学创作思想之间的关系。再次,全面考察道教在蜀地的传播情况、西蜀文人群体的佞仙情怀以及道教传播对西蜀文人群体和文学创作神仙道化色彩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就唐末五代时期西蜀地域文化与蜀地文人群体及文学创作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首先,采用对比的视角分析探讨巴、蜀、汉中叁大地理文化版块与蜀地文人群体的分布状态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流动的视角全面考察唐末、前蜀、后蜀叁大政权背景下西蜀文人群体,对巴蜀地域文化认知和感受方面的历时性和阶段性的演进态势。再次,全面考察蜀地平原文化与西蜀地域文学中的神话色彩及乡邦文化色彩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巴峡山地文化与西蜀地域文学中的竹枝情韵和楚骚风味之间的关系。此外,花蕊夫人《宫词》颇具西蜀地域文化风貌特征自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质,本章最后专列一小节予以关注和探讨。第六章运用动态化的文化对比视角,全面考察和分析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创作思想对南唐和北宋文坛的影响态势。首先,深入探讨西蜀“花间词”对南唐词坛的影响,分析考察南唐词人对西蜀“花间”词人的曲词创作范式和词学审美理想的认知和接受情况。其次,全面考察由孟蜀一朝入宋的遗民文人群体在宋初文坛中的生成态势及群体人格思想。再次,分析探讨蜀籍遗民文人群体与宋初崇尚“白体”和“晚唐体”诗歌创作思潮之间的律动关系。其次,考察分析西蜀“花间”词人对宋初词坛的创作审美范式及词学崇雅思潮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谷诗风的转变及成因研究[D]. 张晓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郑谷诗歌论稿[D]. 闫雪莹. 吉林大学. 2006

[3]. 地域分布与中心建构:五代十国文学版图研究[D]. 周琴. 浙江师范大学. 2016

[4]. 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研究[D]. 陈雷雷. 南昌大学. 2010

[5]. 晚唐文化观照下的郑谷诗歌研究[D]. 杨思雨. 长春师范大学. 2015

[6]. 郑谷的人生观、诗学观及其诗歌意象[D]. 陈清云. 广西师范学院. 2007

[7]. 郑谷诗歌研究[D]. 张小红. 西北大学. 2004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郑谷诗歌研究述评[J]. 沈文凡, 闫雪莹. 北方论丛. 2006

[9]. 郑谷诗歌及其诗歌思想研究[D]. 吕红光. 黑龙江大学. 2007

[10]. 唐末五代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研究[D]. 孙振涛. 南开大学. 2012

标签:;  ;  ;  ;  ;  ;  

郑谷诗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