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脲论文_谷涛,杨霞,张自常,李永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取代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除草剂,动力学,途径,甲基,微生物,基因,铜绿。

取代脲论文文献综述

谷涛,杨霞,张自常,李永丰[1](2017)在《取代脲类除草剂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丙隆属于取代脲类除草剂,能够有效控制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该药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根部或者是叶部进入靶标植物中,阻断光合作用系统Ⅱ中的电子传递,从而杀死杂草。这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可这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随着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广泛使用,此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取代脲类除草剂包括异丙隆、敌草隆、绿麦隆、利谷隆等一系列除草剂。根据脲分子中氨基侧链上取代基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如异丙隆、敌草隆和绿麦隆等),另一类是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和绿谷隆等)。取代脲类除草剂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和较低的土壤吸附性,容易迁移运动。现阶段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地下水、河流和小溪、湖泊以及海水中检测到多种该类除草剂及其代谢产物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的取代脲类除草剂通过光解、水解、羟基化、氧化和微生物降解等途径分解。由于此类除草剂化学性生质稳定,非生物降解速度慢,因此微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取代脲类除草剂的最主要途径。本研究以从长期使用异丙隆的大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株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和降解途径。经鉴定,菌株Pu21为鞘氨醇杆菌(SpHingobium sp.),该菌能同时降解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异丙隆和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外界温度在25~35℃时对异丙隆和利谷隆降解影响较小,降解2种除草剂的最适温度均为35℃。在初始pH值为6~8范围内皆能快速降解异丙隆和利谷隆,最适pH值均为7.0。外加葡萄糖或麦芽糖时,对异丙隆的降解没有影响,但能提高利谷隆的降解,加入蛋白胨或酵母粉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效率都显着提高。降解谱试验表明,菌株Pu21还可以降解敌草隆、伏草隆、绿麦隆、甲氧隆、灭草隆、非草隆和绿谷隆。依据HPLC和MS/MS结果,推测Pu21降解异丙隆途径为:异丙隆脲基侧链N-上脱甲基生成1-(4-异丙基苯基)-3-甲基脲(MDIPU),接着脱甲基生成1-对异丙基苯基脲(DDIPU),断开脲桥形成对异丙基苯胺(41A)。利谷隆降解途径为:利谷隆脲桥直接断裂生成3.4-二氯苯胺(3,4-DCA)。菌株Pu21具有优良的降解能力,且降解底物谱,在取代脲类除草剂施用过量的耕地土壤的生物修复,从而减轻除草剂对后茬的药害方面将有所应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8-07)

谷涛,李永丰,周潮洋,张迹,闫新[2](2017)在《取代脲类除草剂降解菌鞘氨醇杆菌(Sphingobium sp.)Pu21的分离和鉴定与降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为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株,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和降解途径。[结果]经鉴定,菌株Pu21为鞘氨醇杆菌(Sphingobium sp.),该菌能同时降解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异丙隆和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外界温度在25~35℃时对异丙隆和利谷隆降解影响较小,降解2种除草剂的最适温度均为35℃。在初始p H值为6.0~8.0时皆能快速降解异丙隆和利谷隆,最适p H值均为7.0。外加葡萄糖或麦芽糖时,对异丙隆的降解没有影响,但能提高利谷隆的降解,加入蛋白胨或酵母粉后2种除草剂的降解效率都显着提高。降解谱试验表明,菌株Pu21还可以降解敌草隆、伏草隆、绿麦隆、甲氧隆、灭草隆、非草隆和绿谷隆。依据HPLC和MS/MS结果,推测Pu21降解异丙隆途径为:异丙隆脲基侧链N-上脱甲基生成1-(4-异丙基苯基)-3-甲基脲(MDIPU),接着脱甲基生成1-对异丙基苯基脲(DDIPU),断开脲桥形成对异丙基苯胺(4IA)。利谷隆降解途径为:利谷隆脲桥直接断裂生成3.4-二氯苯胺(3,4-DCA)。[结论]菌株Pu21具有优良的降解能力,且降解底物谱广,在取代脲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或生产废水生物强化处理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谷涛,李永丰,张迹,闫新,蒋建东[3](2017)在《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取代脲类除草剂主要用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自20世纪中期推入市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已成为重要的除草剂之一。随着取代脲类除草剂的持续施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严重超标,危害日益凸显。因此,取代脲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吸附、迁移和降解等行为备受关注。研究表明细菌降解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主要是通过连续脱甲基作用后断脲桥降解,而降解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是通过脲桥的直接断裂。真菌降解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途径则较为复杂,尚需进一步阐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离筛选的取代脲类除草剂降解菌株及其降解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取代脲类除草剂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7年08期)

秦孟楠,宋春磊,林志芬,孔令云[4](2016)在《基于分子对接的取代脲类除草剂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大于铜绿微囊藻的机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蓝藻水华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和典型绿藻——羊角月牙藻为受试生物,测定了4种取代脲类除草剂对两种藻的96 h急性毒性,并初步探讨了引起毒性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4种取代脲类除草剂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均大于铜绿微囊藻.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取代脲类除草剂与羊角月牙藻的D1蛋白的结合能力大于铜绿微囊藻,这可能是导致羊角月牙藻对取代脲类除草剂更加敏感的原因.同时,分子对接揭示了氯离子可以增加取代脲类除草剂的疏水性,从而使化合物更易接近活性位点内部的疏水区域,更易与相应的氨基酸形成氢键.(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6年01期)

阳海,曾健,魏宏庆,颜东,徐淼[5](2015)在《取代脲类除草剂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取代脲类除草剂在TiO2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动力学规律,以非草隆、异丙隆和利谷隆3种取代脲类除草剂为研究对象,通过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对其TiO2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进行模拟,并系统探讨了催化剂用量、C0(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初始浓度)、溶液pH、温度、ROSs(活性氧物种)和电子捕获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非草隆、异丙隆和利谷隆的TiO2光催化降解均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82 8、0.068 7和0.095 4 min-1;取代脲类除草剂分子中的芳香环和脲桥上的取代基对降解速率常数的大小有明显的影响.ROSs试验表明,非草隆、异丙隆和利谷隆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分别有91.6%、95.5%和86.8%的贡献来自·OH;而光生空穴和其他ROSs的贡献相对较小,并且电子捕获剂Br O3-和S2O82-对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降解动力学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11期)

丁晨,郑添裕,蔡波[6](2015)在《脂肪族取代脲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族二取代脲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碳二亚胺的前体。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脂肪伯胺和叁光气反应合成对称的脂肪族二取代脲以及利用伯胺和N,N’-羰基二咪唑合成不对称脂肪族二取代脲的方法。该实验方法简单,时间短,产率高,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5年15期)

谷涛[7](2014)在《取代脲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关键酶基因pdmAB与ddhA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中期被推入市场以来,取代脲类除草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施用,成为除草剂大家庭中一个重要成员。然而,随着该类除草剂的持续施用,其残留的环境危害也逐渐凸显,取代脲类除草剂及其代谢产物被证明对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类都有毒害作用。因此,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吸附、迁移和分解等环境行为备受关注。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在该类除草剂的降解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所以,取代脲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及其分子机理是研究的热点。根据苯环上取代基差异,取代脲类除草剂可分为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和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两类。目前,已报道有几十株能降解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且能够矿化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主要来自Variovorax属细菌,而能够矿化N,N-二甲基取代脲类的则都是sphingomonads(属Sphingomonas、Novosphingobium、Sphingopyxis和Sphingobiu 被统称为 sphingomonads)。Variovorax属细菌矿化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的途径和分子机理已经被阐明,sphingomonads矿化N,N二甲基取代脲类的途径基本清楚,但相关分子机理还处于空白。在前期的工作中,本实验室分离到一株能够矿化N,N-二甲基取代脲的菌株Sphingobium sp.YBL2,该菌降解N,N-二甲基取代脲类的途径为:依次从N基团上脱甲基,继而是脲桥的断裂,最后生成的苯胺化合物开环降解。本论文主要以菌株YBL2以及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的代表异丙隆(IPU)为研究材料,阐明了 sphingomonads矿化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分子机理。具体工作可分为以下叁个方面。一、Sphingobium sp.YBL2中脱甲基酶基因pdmAB的克隆及功能验证研究表明,YBL2等微生物对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降解的起始步骤是脱甲基,该步骤被认为是底物降解的限速步骤。本研究利用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的方法构建文库,从YBL2中克隆到基因pdmAB。PdmAB能够将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脱一个甲基。比对后发现,PdmAB是Rieske非血红素铁加氧酶系统(ROs)中加氧酶组分,其中pdmA编码α亚基,pdmB编码β亚基。pdmAB被两个序列完全相同的转座酶基因包围,在从不同地区分离的取代脲类降解菌中这一转座单元高度保守。ROs通常由加氧酶组分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组成,序列分析发现在加氧酶PdmAB基因周围没有电子传递链组分。将PdmAB在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和其它的sphingomonads中表达都检测到了异丙隆的降解活性。两个[3Fe-4S]-type的铁氧化还原蛋白(一个来自于RW1的Fd34-1和一个来自于YBL2的Fd2750)分别与PdmAB在大肠杆菌中共表达,显着的提高了 PdmAB的活力。上述结果表明,PdmAB对电子传递链组分的需求不是特异性的,并且其对应的铁氧化还原蛋白应是[3Fe-4S]-type。PdmA与先前已经报道的加氧酶的α亚基同源性较低(<37%),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其不与催化O-和N-上脱甲基的加氧酶成一簇,表明PdmAB是一个新的脱甲基酶。二、水解酶基因ddhA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特性的研究通过对野生型菌株YBL2和突变株YBL2-Mut全基因组测序比对,我们成功的克隆到了 DDIPU的水解酶基因,命名为ddhA。基因ddhA含有2139个碱基,编码712个氨基酸,G+C含量为47.5%。将基因ddhA在NCBI核酸数据库中比对,未发现与ddhA同源的DNA序列。比对后发现,在已报道的蛋白序列中,DdHA仅与来自于西维因降解菌Rhizobium sp.AC100的水解酶CehA(BAB85626)有一定的同源性,为14%。通过亲和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分析发现,DdhA大小约80kDa。通过HPLC和MS/MS方法,鉴定了 DdhA催化1-对异丙基苯基脲(DDIPU)水解的产物为对异丙基苯胺(4IA)。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dhA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7.0,1 mM的Hg2+、Cu2+和Zn2+能强烈抑制DdhA的酶活。同时我们也研究了 DdhA的底物谱。结果表明DdhA除了可以降解DDIPU外,还可以降解1-(4-异丙基苯基)-3-甲基脲(MDIPU)和对氯苯基脲,产物分别为4IA和对氯苯胺。DdhA能够直接降解MDIPU,说明在YBL2降解异丙隆的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MDIPU可能有两条路径代谢:一是进一步的脱甲基生成DDIPU;另一条代谢途径就是直接断脲桥生成4IA。这一结果表明,在YBL2降解异丙隆的过程中,DdhA主要是负责催化中间代谢产物MDIPU和DDIPU脲桥的断裂,PdmAB和DdhA一起作用可以将异丙隆转化成苯胺的衍生物。对氯苯基脲与DDIPU结构类似,为取代脲除草剂灭草隆的两步脱甲基产物,DdhA能够降解对氯苯基脲,结合在几株异丙隆降解菌株中该基因高度保守这一特性,说明DdhA可能是微生物以典型途径降解N,N-二甲基这一类取代脲除草剂的关键基因,对此类除草剂的降解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我们还发现,DdhA能够降解氨基甲酸类除草剂西维因和呋喃丹,生成产物分别为α-萘酚、呋喃酚。叁、取代脲类除草剂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异丙隆和利谷隆的代谢途径本研究还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长期生产取代脲类除草剂工厂的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够同时降解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异丙隆和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除草剂利谷隆的菌株,命名为Pu21。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其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进化树的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Sphingobium.sp.。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取代脲除草剂的降解菌株很多,但是能够同时且高效降解两类除草剂的菌株鲜有报道。通过连续取样,经HPLC和MS/MS分析,鉴定了菌株降解异丙隆和利谷隆的代谢途径。菌株对异丙隆的降解首先是通过一步的脱甲基生成MDIPU,MDIPU可以脱甲基生成DDIPU,DDIPU断脲桥生成4IA,MDIPU也可以直接断脲桥生成4IA,生成的4IA可以进一步的降解。对利谷隆的降解则是直接断脲桥,生成的3,4-DCA在代谢过程中没有积累,也能够被菌株继续降解。(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9-01)

严爽,王佳鹏,宁泽鹏,赵丹,梁福霞[8](2013)在《二氧化碳和胺直接合成二取代脲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脲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重要精细化学品和化工原料,二氧化碳和胺直接合成二取代脲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此方法的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研究的进展,比较了不同催化体系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中间体》期刊2013年12期)

李公春,孙婷,鞠志宇,杨风岭[9](2013)在《1-甲基-6-叁氟甲基-3-取代脲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6-叁氟甲基-3-取代脲嘧啶为原料,在无水碳酸钾条件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使用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合成了4个1-甲基-6-叁氟甲基-3-取代脲嘧啶类化合物,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通过1H NMR确认。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在浓度100 mg/L时,化合物b对稗草株高的抑制率为97%。(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张藕生,周文乐,傅荣政,温凤[10](2013)在《TDE-85/DICY/取代脲中温固化体系的固化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SC研究了以双氰胺/取代脲为潜伏型中温固化体系的叁官能团环氧树脂TDE-85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探讨了反应机理并确定了最佳的固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固化温度<140℃时,受扩散效应和双氰胺在环氧树脂中溶解速率的影响,体系的等温固化行为与自催化模型存在偏差;固化温度>150℃后,体系的等温固化行为可用自催化反应模型很好地描述,其表观活化能为86.33 kJ/mol,指前因子为2.68×1010,总反应级数(m+n)为2~3。综合变温DSC和等温DSC的实验结果,可确定体系的最佳固化工艺条件为:120℃下预固化1 h后再升温至150℃保温1 h。(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3年03期)

取代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离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为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株,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和降解途径。[结果]经鉴定,菌株Pu21为鞘氨醇杆菌(Sphingobium sp.),该菌能同时降解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异丙隆和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外界温度在25~35℃时对异丙隆和利谷隆降解影响较小,降解2种除草剂的最适温度均为35℃。在初始p H值为6.0~8.0时皆能快速降解异丙隆和利谷隆,最适p H值均为7.0。外加葡萄糖或麦芽糖时,对异丙隆的降解没有影响,但能提高利谷隆的降解,加入蛋白胨或酵母粉后2种除草剂的降解效率都显着提高。降解谱试验表明,菌株Pu21还可以降解敌草隆、伏草隆、绿麦隆、甲氧隆、灭草隆、非草隆和绿谷隆。依据HPLC和MS/MS结果,推测Pu21降解异丙隆途径为:异丙隆脲基侧链N-上脱甲基生成1-(4-异丙基苯基)-3-甲基脲(MDIPU),接着脱甲基生成1-对异丙基苯基脲(DDIPU),断开脲桥形成对异丙基苯胺(4IA)。利谷隆降解途径为:利谷隆脲桥直接断裂生成3.4-二氯苯胺(3,4-DCA)。[结论]菌株Pu21具有优良的降解能力,且降解底物谱广,在取代脲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或生产废水生物强化处理中应用前景广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取代脲论文参考文献

[1].谷涛,杨霞,张自常,李永丰.取代脲类除草剂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的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7

[2].谷涛,李永丰,周潮洋,张迹,闫新.取代脲类除草剂降解菌鞘氨醇杆菌(Sphingobiumsp.)Pu21的分离和鉴定与降解特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

[3].谷涛,李永丰,张迹,闫新,蒋建东.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J].微生物学通报.2017

[4].秦孟楠,宋春磊,林志芬,孔令云.基于分子对接的取代脲类除草剂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大于铜绿微囊藻的机理初探[J].环境化学.2016

[5].阳海,曾健,魏宏庆,颜东,徐淼.取代脲类除草剂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比较[J].环境科学研究.2015

[6].丁晨,郑添裕,蔡波.脂肪族取代脲的合成研究[J].化工管理.2015

[7].谷涛.取代脲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关键酶基因pdmAB与ddhA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验证[D].南京农业大学.2014

[8].严爽,王佳鹏,宁泽鹏,赵丹,梁福霞.二氧化碳和胺直接合成二取代脲的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3

[9].李公春,孙婷,鞠志宇,杨风岭.1-甲基-6-叁氟甲基-3-取代脲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3

[10].张藕生,周文乐,傅荣政,温凤.TDE-85/DICY/取代脲中温固化体系的固化动力学[J].热固性树脂.2013

论文知识图

脲类除草剂-脲 类 除 草 剂 主 要 品 种温度对单取代脲产率的影响N,N-二苯基取代脲U1#和U2#的C1...取代脲类除草剂的液相色谱图叁种氧化剂投加量对取代脲类农...脲类除草剂-异丙隆[2]

标签:;  ;  ;  ;  ;  ;  ;  

取代脲论文_谷涛,杨霞,张自常,李永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