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涛[1]2003年在《NifA蛋白的多聚功能及多拷贝nifA基因对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固氮功效的促进》文中提出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 Kp)NifA蛋白中心结构域C3区的点突变型(Thr-290?Val)丧失了激活nif基因转录的功能,说明这个Thr残基对NifA中心结构域的转录激活功能是关键的。该点突变型蛋白被用于部分二倍体实验 (merodiploid experiment) 以检测NifA中心结构域的多聚功能。实验结果表明,NifA中心结构域含有决定NifA蛋白单体间聚合的聚合决定子 (multimerization determinant)。通过构建NifA蛋白的一系列缺失突变型以确定中心结构域中对单体间聚合起关键作用的区域,我们证明 252-453氨基酸残基序列参与了Kp NifA中心结构域的多聚功能。
王奕文[2]2010年在《对苜蓿中华根瘤菌c-di-GMP合成及分解酶的功能和LuxR家族转录调控蛋白ExpR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气中含有约80%的氮气,然而它们并不能为高等动物、植物所直接利用。生物固氮指固氮微生物具有在化合态氮素缺乏时将氮气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氨类化合物的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形成的共生体系由于其固氮作用的天然、无污染和高效率,始终是生物固氮研究的焦点之一。同时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信号识别、传递及基因的顺序性表达和调控对根瘤的形成、发育和固氮作用的效率等有着复杂的联系。因此以根瘤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的模式将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对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持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鸟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是分别含有GGDEF或EAL结构域的蛋白质,可合成或分解细菌二级信号分子——环二鸟苷酸(c-di-GMP)。基因组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蛋白质分布于几乎所有的细菌当中。但是,对于可以进行共生固氮作用的土壤细菌——根瘤菌而言,其GGDEF/EAL蛋白的研究仍是空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bium meliloti)中鉴定到19个GGDEF和EAL蛋白基因,其中编码GGDEF蛋白的基因5个,编码EAL蛋白的基因4个,同时编码GGDEF和EAL双结构域蛋白的基因10个。通过质粒插入失活的方法成功构建到14个基因突变菌株。所有14个基因的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中均表现出生长缺陷和运动性缺陷的表型,其中11个基因的突变株可以合成较多的胞外多糖,但其在紫花苜蓿上的竞争结瘤能力有所降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基因突变影响了根瘤菌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我们的研究表明,GGDEF和EAL蛋白参与调节根瘤菌的多种生理过程,其催化产物——c-di-GMP在根瘤菌与宿主豆科植物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我们发现具有完整expR基因的苜蓿中华根瘤菌在四倍体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二倍体蒺藜苜蓿(M. truncatula)上具有不同的结瘤固氮表型,即该菌在紫花苜蓿结瘤固氮与野生型没有差别,但是在蒺藜苜蓿上却只能诱导低效固氮根瘤。我们对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该菌携带一个新的突变位点,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周晶[3]2007年在《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胞外多糖形成的相关基因及其在共生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转座子插入失活的方法,筛选得到7株胞外多糖缺失菌株,在MM(minimal medium)培养基中,可以看到菌落形态有明显的差异。通过Arbitrary PCR的方法得到转座子插入两端基因的序列,确定得到的突变株分别为转座子插入与豌豆根瘤菌的pssP,pssN,exo5基因高度同源的基因内,并且克隆得到天山根瘤菌完整的pssP基因。所用的转座子上含有无启动子的lacZ基因,在突变菌株中,除了lacZ方向与插入基因相反的ZJ10之外,所有突变株都有较高的半乳糖苷酶活性,说明pssP,pssN,exo5是组成型表达基因。构建天山根瘤菌中的pssP∶∶lacZ融合菌株,进一步证明pssP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它的缺失会导致菌株丧失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选用另一个转座子构建ZJ5的转座子文库,筛选得到pssP基因的调节基因突变菌株,并用Arbitrary PCR确定pssP基因的调节基因突变菌株的转座子插入位点,该基因为双组分调节系统ActRS中的actS,它可能调节pssP基因的表达。构建野生型天山根瘤菌及其pssP∶∶lacZ融合菌株的actR基因敲除菌株,证明ActS不是通过ActR的调节来影响胞外多糖的产生。天山根瘤菌中的胞外多糖与群体感应系统的作用不发生在pssP,pssN,exo5基因上。群体感应不调节胞外多糖的产生,胞外多糖合成能力的缺失也不会影响自体诱导物的产生,而且在豌豆根瘤菌中可以诱导pssTNOP基因表达的种子浸提液对天山根瘤菌中pssP,pssN,exo5基因没有影响。根毛吸附实验发现胞外多糖基因的缺失会导致根瘤菌在其宿主植物甘草上的根毛吸附量大大降低,同时生物膜的形成实验发现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的胞外多糖缺失突变株不能像野生型菌株一样形成丰富的生物膜,也从侧面证明了根毛吸附实验的结果,初步推测胞外多糖可能通过影响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的根毛吸附过程来影响其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马中雨[4]2008年在《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共生匹配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营养液水培法测定了不同来源的快生、慢生大豆根瘤菌与我国主要的大豆核心种质品种的共生结瘤固氮匹配组合,对在大豆品种绥农20表现匹配性显着差异的两株慢生大豆根瘤菌USDA110-A和2178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以探寻其共生匹配性差异的原因。本研究将为根瘤菌剂选用和大豆种质育种材料选择提供依据,实现共生体系高效共生固氮的目的。论文结果如下:18株大豆根瘤菌和11个大豆品种进行结瘤匹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豆根瘤菌菌株间结瘤固氮差异显着,快生大豆根瘤菌表现出比慢生大豆根瘤更严格的品种匹配性;菌株USDA110、USDA110-A、113-2、HH103具有较为广谱的共生结瘤特性;匹配性强的大豆品种有北京黑豆、商951099、郑92116。匹配组合中发现在与品种绥农20组合中,菌株USDA110-A与绥农20共生结瘤良好,而2178却不与该品种结瘤;这两个组合是研究根瘤菌与其寄主共生结瘤的机理的理想材料。菌株USDA110-A、2178经绥农20大豆苷元处理后,其蛋白质组表达分析表明,USDA110-A有8个蛋白点发生上调,7个蛋白点发生下调;2178有5个蛋白点发生上调,7个蛋白点发生下调。进一步用MOLDI-TOF质谱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除了蛋白点USDA110-A的12号蛋白,2178的1、3、5、11、18号蛋白外,其它20个蛋白点得到成功的鉴定,基本确定了14个蛋白质的功能,其余6个为未知功能的蛋白质。在本研究鉴定的USDA110-A表达的上调蛋白中,DHDPS合成酶、磷酸化酶、糖基转移酶等至少3个蛋白与共生结瘤相关,并通过参与EPS的合成起作用;ABC类型的有机可溶物转运子(ABC-type organic solvent transporter)是跨膜的转运蛋白,它通过上调表达改变结瘤因子的结构,增加结瘤因子向胞外分泌,提高根瘤菌的亲和匹配性。但在2178中未检测到以上与EPS合成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也未检测到其它与结瘤共生相关的蛋白。根瘤菌菌株对大豆苷元引起响应的不同结果,是产生其与品种共生匹配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张美玲[5]2008年在《西北地区野豌豆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多相分类技术包括表型分析(105项生理生化测定,数值分类)和遗传型分析(16S rDNA, IGS, nodA和nifH 4个基因片段的指纹图谱分析),对分离自新疆,甘肃,陕西和宁夏四个地区的49株野豌豆根瘤菌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16S rDNA的PCR-RFLP的分析结果表明,3种内切酶酶切图谱类型组合共有12种。IGS PCR-RFLP分析得到的酶切图谱类型组合总共有21种,反映了西北地区野豌豆根瘤菌的丰富的多样性。16S rDNA全序列系统发育树中6个代表菌株分布于3个系统发育分支上,其中代表菌株CCNWSX0050,CCNWGS0055和CCNWGS0059位于根瘤菌属(Rhizobium)的分支,它们与参比菌株R. leguminosarum(USDA2370)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6%,99.5%和99.4%;CCNWGS0061和CCNWGS0062位于Sinorhizobium分支上,其中CCNWGS0061与参比菌株S. fredii和S. xingjiangense位于一个小分支,它们间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9%和99.7%;CCNWGS0062与参比菌株S. meliloti,S. medicae和S. arboris位于另一小分支,它们间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为100%,99.7%和98.1%。nodA基因片段的RFLP分析共得到5种基因型,nifH基因片段的RFLP分析共得到16种基因型。供试菌株的以结瘤基因nodA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发育树和以固氮基因nifH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发育树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供试菌株主要分布在根瘤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两个分支中,但也有些差异。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在80%的相似水平上供试菌株主要分为四个表观群:群Ⅰ、群Ⅱ、群Ⅲ和群Ⅳ。群Ⅰ包括23株菌,在89%的水平上又可分为两个亚群;群Ⅱ包括5株菌,与参比菌株M. septentrionale在89%的水平上聚到一起;群Ⅲ包括10株菌,在87%的水平上与S. fredii聚到一起;群Ⅳ包括3株菌,在81%的水平上聚到一起。结瘤试验表明野豌豆根瘤菌具有很高的结瘤率和对寄主植物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
薛晓昀[6]2011年在《大豆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系筛选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是一类生存在植物根圈范围中,能通过分泌植物激素等方法促进植物生长,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的细菌,在农业上具有应用价值。许多研究表明,PGPR能够在共接种豆科植物中促进结瘤,包括增加瘤数、促进根系发育等。将大豆根瘤菌与其它有益微生物复合,促进大豆根瘤菌的结瘤固氮作用,已成为大豆根瘤菌剂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大豆根际分离的PGPR及本室保藏菌株中,筛选促生菌,与大豆根瘤菌进行双接种。采用蛭石和土壤盆栽试验,筛选出5株对大豆根瘤菌结瘤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的促生菌,获得了大豆根瘤菌-促生菌的优良组合,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溶磷能力和产生长素的定性测定,从供试的73个菌株中共筛选到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24株和产生长素的菌株13株。其中,有9株促生菌同时具有溶磷及分泌生长素的能力。选择14株促生菌与广谱性的快生大豆根瘤菌4644和慢生大豆根瘤菌4219进行蛭石盆栽接种试验,得到5个优良双接种组合,分别为快生大豆根瘤菌4644与枯草芽孢杆菌1.15、促生菌P13和P7以及慢生大豆根瘤菌4219与巨大芽孢杆菌92075和促生菌1-3。与单接种相比,双接种在根瘤数目、根瘤干重、植株地上干重和植株含氮量方面均有提高,能够较好地促进大豆的结瘤和生长。以阜阳、延安和济宁叁种土壤进行盆栽双接种复筛实验,结果与蛭石盆栽基本一致。但在不同地区的土壤中,5个共接种组合对各项指标的增幅数值有所不同。溶磷能力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5株促生菌均有溶无机磷能力,其中枯草芽孢杆菌1.15和促生菌P13的溶磷能力最强,溶磷量分别达到255.58mg/L和266.81mg/L。通过对土壤盆栽大豆植株的全磷含量测定,双接种使得植株含磷量提高至少10%以上,最高达到62.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促生菌发酵液的成分,结果显示5株促生菌具有产生植物激素和有机酸的能力。5个促生菌都有产生长素的能力。除促生菌1-3外,其余菌株不产生玉米素。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促生菌P7、P13和促生菌1-3,经16SrDNA序列测定,分别与Phyllobacterium ifriqiyense、Sinorhizobium meliloti和Bacillus firmus具有99%的同源性,归属于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 sp.)、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 s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促生菌提高大豆根瘤菌结瘤固氮能力的分子机理。筛选所得的促生菌株中,促生菌P7与快生大豆根瘤菌4644的共接种能够促进其结瘤固氮,荧光假单胞菌10040与菌株4644的共接种则没有这种作用。用促生菌P7发酵液和中黄13大豆苷元处理菌株4644,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确定其产生的蛋白响应,发现22个上调蛋白,4个下调蛋白,涉及糖代谢相关蛋白及大量假设蛋白。用荧光假单胞菌10040的发酵液和中黄13大豆苷元处理菌株4644,发现60个上调蛋白,14个下调蛋白,涉及代谢相关蛋白、DNA复制转录相关蛋白和β内酰胺酶类。其余表现出差异的蛋白大部分在数据库中检索不到匹配信息。
王志方, 李晨华, 王博, 艾秀莲[7]2003年在《苜蓿根瘤菌转SmnifA基因研究初报》文中指出外源固氮调节基因nifA的导入对根瘤菌的结瘤固氮效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构建带有SmnifA基因的重组质粒,再利用叁亲本杂交技术将重组质粒转移至苜蓿根瘤菌XM-1中,得到组成型表达SmnifA基因的菌株,侵染苜蓿后,植株鲜重、干重、含氮量、结瘤数、固氮酶活等指标均优于原始出发菌。
马晓彤[8]2009年在《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品种共生匹配优良组合筛选的研究》文中提出苜蓿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种植苜蓿既可以为畜禽提供优质的绿色蛋白饲料,又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对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提高苜蓿产量有效的方法是给苜蓿接种与之相匹配的根瘤菌。本研究是以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家农业菌库中7株推广应用的苜蓿根瘤菌与6个苜蓿品种进行的共生匹配的初步探讨,并对7株根瘤菌采用生理生化特性反应、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系统鉴定。通过根瘤菌与不同苜蓿品种在无氮水培营养液中进行结瘤试验和有效性分析,初筛出与对照相比共生匹配效果较好根瘤菌6株,苜蓿品种5个,共15个组合。将这15个组合进行土壤盆栽试验,分析了5个苜蓿品种接种6株根瘤菌的共生固氮生长效应,筛选出每一个苜蓿品种最佳共生效应的根瘤菌菌株,初步确立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品种共生匹配的优良组合5个,将复筛后的优良组合进行田间效果试验,为苜蓿根瘤菌更好地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试验结果如下:1.将7株根瘤菌与6个苜蓿品种通过滤纸桥法,在无氮水培营养液中进行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品种的共生匹配结瘤试验,比较各个匹配组合与对照的差异,初筛出与对照相比较结瘤效果较好的共生匹配组合15个。2.土壤盆栽试验模拟田间试验的土壤环境,采用土壤不灭菌进行根瘤菌与苜蓿品种的共生匹配试验,对初筛出的较好根瘤菌与苜蓿组合在土壤中的适应性、结瘤能力和固氮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接种根瘤菌ACCC17674与对照相比在结瘤率、根瘤数量、植株高度、植株鲜重、植株干重和全氮上有显着提高,且与其它菌株间差异显着,说明ACCC17674具有较强广谱性。共筛出共生匹配优良组合5个,分别是阿尔冈金苜蓿与ACCC17674、金皇后苜蓿与ACCC17674、牧歌苜蓿与ACCC17674、淮阴苜蓿与ACCC17674和保定苜蓿与ACCC17674。3.将复筛出的5个优良组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接种ACCC17674与对照相比结瘤率、植株高度、干重、分枝数、全氮和产草量显着提高。最终得到3个共生匹配的优良组合,进一步验证了ACCC17674是一株广谱菌株,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4.在七株供试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中,在耐酸碱性方面,菌株ACCC17674和ACCC17675耐酸碱的pH值生长范围在4.0-9.5之间,耐盐性可达4.5%左右,说明两株菌在田间应用时,能够适应土壤pH值的较强变化和耐受高盐土壤环境。5.利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供试7株根瘤菌进行系统鉴定时,7株菌均属于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其鉴定结果与传统鉴定方法的鉴定相一致。在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当代先进的分析鉴定系统对根瘤菌的鉴定更系统更全面。
侯卫国[9]2007年在《慢生根瘤菌结瘤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结瘤基因的多样性及遗传方式,研究了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结瘤因子的诱导、提取和检测,并对结瘤因子及活性分子复合制剂进行了初步应用。根瘤菌是一类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细菌。结瘤因子(Nodulation Factor)是一类由根瘤菌分泌的信号分子,它们在结瘤的起始阶段和根瘤菌、豆科植物相互识别的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结瘤因子的结构为类脂壳寡聚糖(lipo-chitooligosaccharides,LCO)结构,其基本骨架是由3~5个β-1,4-糖苷键连接的乙酰氨基葡萄糖寡聚体,在非还原端酰胺基团脱乙酰基的氨基上连接一个C16~20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有一些基团被修饰如连接脂肪酸链的氨基甲基化和非还原端的羟基甲基化、酰基化,还原端的羟基磺酸化或连接上其它单糖。这些不同的结瘤因子是由基因调控合成的,与结瘤因子合成相关的基因称为结瘤基因,结瘤因子结构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结瘤基因的多样化。结瘤因子对植物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如诱导皮层细胞分裂、根毛变形、质膜去极化、肌动蛋白纤丝重组、细胞质流动加速等变化。同时,结瘤因子对植物生长和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因此结瘤因子可以作为一种生长促进剂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采用生物信息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已经发表的慢生根瘤菌属的nodA基因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将nodA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其他nod基因及持家基因16S rDNA、dnaK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比较。同时我们对结瘤因子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通过扩增并测序16S rDNA,首先对四株慢生根瘤菌进行了分子鉴定,然后用分别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和大豆根浸提液诱导结瘤因子,使用HPLC和结瘤因子诱导根毛变形两种方法检测了结瘤因子,最后用提纯的结瘤因子或和添加微量元素硼、钼的结瘤因子进行了田间试验。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四株根瘤菌经过16S rDNA扩增、测序、网上比对,并进行了基于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四株根瘤菌都为慢生根瘤菌属的细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慢生根瘤菌属代表一个复杂的属。2.对慢生根瘤菌属的部分结瘤基因进行遗传和进化分析,比较了它们与持家基因进化树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慢生根瘤菌属的结瘤基因主要是通过直系遗传的,同时可能为适应宿主及环境条件,结瘤基因有少量的平行转移。3.对慢生根瘤菌的进行培养、结瘤因子的诱导、以及结瘤因子检测,证明了染料木黄酮可以诱导慢生根瘤菌分泌结瘤因子,同时证实大豆的根浸提液是慢生根瘤菌结瘤因子的有效诱导物。两种诱导剂诱导同一株根瘤菌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结瘤因子,大豆根浸提液诱导的结瘤因子种类更为丰富。4.田间试验使用约10~(-8)M的结瘤因子喷洒于苗期大豆根部,同时设了一组元素与结瘤因子一起施用。结果表明单纯结瘤因子对豆科植物结瘤数、植株鲜重和干重、株高和大豆产量都有显着提高效果;与单独施用结瘤因子相比,微量元素硼和钼对大豆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课题一方面探讨了慢生根瘤菌的结瘤基因的遗传方式,是对根瘤菌结瘤基因进化理论的一个补充。另一方面我们诱导检测了结瘤因子,使用一种廉价的大豆根浸提液作为诱导剂成功诱导结瘤因子,并用结瘤因子及其分子复合制剂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为结瘤因子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朱博[10]2009年在《刺槐根瘤菌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甘肃、陕西两省的3个采样点分离获得84株刺槐共生根瘤菌,采用数值分类、RFLP和序列测定多相分类技术,对16S rDNA、recA、nifH和nodC基因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多样性分析。首次采用多点采样的方法系统地对中国刺槐根瘤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究研。16S rDNA PCR-RFLP和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刺槐根瘤菌共有9种酶切图谱类型组合,即9种基因型;16S 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9株代表菌株位于系统发育进化树的8个分支上,分别是M. loti/ciceri,M. tianshanense,M. huakuii,M. amorphae,R. giardinii,S. xinjiangense,S. morelense和B. liaoningense。其中16S rDNA RFLP基因型Ⅰ(M. amorphae)为刺槐优势根瘤菌基因型,占待测菌株的62.2%,广泛分布于3个采样点。nodC和nifH的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根瘤菌具有相对保守的共生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nifH基因位于系统进化树M. albiziae,S. americanum和B. elkanii的分支上。nodC基因虽然在RFLP分析结果中为四种基因类型,但是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4种nodC基因型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同一分支(彼此间相似性达98.6%—99.4%),与M. amorphae ACCC19665的nodC基因相距最近,即同源性最高。而且与以前研究的中国刺槐根瘤菌,北美刺槐根瘤菌和欧洲刺槐根瘤菌的nodC基因位于同一系统发育树分支上,同源性为98.9%—100%之间。rec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中,位于B. liaoningense和R. giardinii分支的刺槐根瘤菌,其16S rDNA序列的聚类结果也分别位于B. liaoningense和R. giardinii,分析结果在种的水平上达到一致。但是,位于中慢生根瘤菌属的根瘤菌recA和16S rDNA聚类分析结果仅在属的水平上达到一致,在种的水平上稍有差异,其中recA系统发育树中位于M. ciceri,M. caraganae和M. amorphae分支上的代表菌株,在16S rDNA结果中依次位于M. loti,M. tianshanense和M. amorphae分支上。数值分类结果表明,在66%的水平上待测菌株聚成3个表观群,在83%水平上聚成5个亚群。其中亚群1、2和3主要由属于M. amorphae的待测菌株组成,构成表观群Ⅰ;亚群4 (M. huakuii)和亚群5 (M. tianshanes)一起构成表观群Ⅱ;表观群Ⅲ的待测菌株主要属于Sinorhizobium。表型多样性研究表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刺槐根瘤菌可以利用绝大多数的碳源和氮源,而且它们具有很高的耐盐性、耐碱性、抗性。
参考文献:
[1]. NifA蛋白的多聚功能及多拷贝nifA基因对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固氮功效的促进[D]. 杨成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3
[2]. 对苜蓿中华根瘤菌c-di-GMP合成及分解酶的功能和LuxR家族转录调控蛋白ExpR的研究[D]. 王奕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 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胞外多糖形成的相关基因及其在共生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D]. 周晶.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4]. 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共生匹配性研究[D]. 马中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5]. 西北地区野豌豆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D]. 张美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 大豆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系筛选及机理研究[D]. 薛晓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7]. 苜蓿根瘤菌转SmnifA基因研究初报[J]. 王志方, 李晨华, 王博, 艾秀莲. 新疆农业科学. 2003
[8]. 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品种共生匹配优良组合筛选的研究[D]. 马晓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9]. 慢生根瘤菌结瘤因子研究[D]. 侯卫国.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0]. 刺槐根瘤菌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的研究[D]. 朱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标签: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艺学论文; 根瘤菌论文; 生物固氮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 土壤改良论文; 共生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