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清, 薛天祥[1]2005年在《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大学的自由理念?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理念为什么会被大学确定为它的中心价值?本文试图解决的实践问题是:现代大学的自由理念,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自由理念应怎样构建?本研究总的思路是:先回顾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初的大学自治与
高晓清[2]2003年在《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文中认为大学有多种理念,“自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自由”的要义可以被归纳为:最小程度地受到外来强制的一种能力与权利。许多中外学者对大学理念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这些研究,各自提出的理念都有一些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理念——本文将之归结为“大学自由”的理念,始终如一地贯穿在大学发展历史的人们的观念之中。中世纪欧洲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艰难斗争而确立的这两大自由理念,后来被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大学所接受与保护。正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所指出的那样:“自从大学创立以来,学术自由就是并将继续是使创新与创造活动成为可能的中心价值与条件。学术自由是学术工作的中心的、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尽管这种大学自由理念的内涵会随着历史、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本文的任务,是站在前人研究的项背上,去认真理解与诠释大学的这种自由理念。 本文问题的提出,既是出于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迷茫,又是出于对现实的担扰。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解决这样两个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大学的自由理念?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理念为什么会被大学确定为它的中心价值?本文试图解决的实践问题是:现代大学的自由理念,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自由理念应该是怎样构建? 在我国,大学是百年前才从西方引进的组织形式。百年伊始,大学还没有来得及思索她的本质,更来不及构建一套完整的理念与制度,就同她的国家一起,遭遇了国际国内的政治风云。最初的大学,是冲破政治封建体制与封建文化教育传统的束缚成长起来的。虽然带有某些“新学”的特征,但是国家浓厚封建政治气氛,使大学不可能以“自由”——这种与封建专制理念完全相反的理念——作为她的理念,更不可能以它为核心价值。民国时期,虽然出现了一批勇敢与正义的思想先导,苦苦地求索大学的理念与精神,艰难地倡导大学独立、学术自由,但都未能抵挡得了国际国内的政治强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在接管、接办和改造旧大学的过程中,政府的知识分子政策与文教政策比较开明、合理,教师的权利得到了较好的尊重,学术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但是,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系列政治运动,使大学的自由遭受了严重的摧残。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政治体制的日益民主、高等教育体制自身的改革,使大学自主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大学教师的地位和大学生主体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教学自由与研究自由的空间也正在扩大。但是,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政府高度集中管理的体制在很长时间内是其主导的管理体制,这使得政治工具主义对大学的影响并未也不可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短短二十多年内消失殆尽。行政权利过分干预学术权利的情况依然存在;政府对大学进行行政指令与大学依赖于政府指令的现象不时在发生;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政治意识尚不强烈,自治与自由的能力也尚待提高。 就在政治对大学自由还有着抑制的情况下,我国大学自由理念又遭遇了市场经济的袭击。经济领域中流行的高等教育产业论、人力资本论,科学主义等将大论文摘要学与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于是,大学与高等教育被一些人理所当然地当成政府、社会、个人与大学自身在市场中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在市场化、产业化的大潮中,大学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就有可能成为经济力量的控制对象,以异己的经济力量奴役自身的逻辑,遮蔽其自由。 正由于大学在政治论、经济工具论的浪潮中面临淹没其自身逻辑与精神的危机,所以在上一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一批有责任感和良知的高等教育学者,开始大声疾呼“重提”或“寻找”“大学精神”,“追寻”“大学理念”,要求找回中世纪那种保持大学本质的理念—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但是,本文接着思考的是:在现代,中世纪大学那种单纯的自由理念能够真正回归吗?本文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大学的自由,和社会其它领域的自由一样,是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国家性与政治性、民族性与个人性的。自由,或大学自由,都是发展性的动态的概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大学自由有其特定的内涵。所以现代大学的自由理念,准确地说,只能重构,而不能回归。 本研究的总的思路的是:先回顾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初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即大学的自由理念,通过这种追根溯源来确定大学自由理念的本来含义;然后描述在大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大学的自由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最后讨论现代大学的自由理念应该怎样构建。论文题目“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反映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确定“自由”、“大学”、“理念”及“大学的理念”这几个基本概念,回顾关于大学自由理念的一些基本理论,为以后各章展开讨论定下了基本框架。第一章还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以使此文的写作按研究的规范进行并具有完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二章论述大学自由理念的基本内
皇甫晓涛[3]2003年在《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文中研究指明比较文学的跨文明整合是中国文化重构的重大时代课题与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之道,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又促成了比较文学的理论自觉与其跨学科整合的系统构筑与学术体系建设。本文从文化复兴与文化重构的关系入手,从影响、渊源、媒介的跨文明整合中探索俗雅文化、古今文化、中外文化原创与发展、还原与复兴中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文化发展与思想、文化线索,从文学、史学、美学、文化学、人类学多方面的跨学科综合中探索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力图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文学史史学体系、史学理论的探讨中形成比较文学的学术体系。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与重构,中国文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与比较文学理论的研究,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于中国文学全球化的话语重构与知识创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全球化影响、整合,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分叁大块、五个部分探讨了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关系及问题:总论与第一章提出问题,从总体上探讨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现代性与本土性文化整合的重大时代理论命题:第二、叁章纵向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化复兴与现代文艺复兴的文化重构及中国文学再阐释的比较文学研究体系,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跨文明阐发的人文基础;第四、五章横向探讨从新文化到新人文的现代性困惑,文化复兴复线结构与新理性文明重构的文化诗学体系,并从文化转型、文化复兴到文化变异、文化重构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整合之道,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跨文明整合的方法、道路与未来抉择;第六、七、八章从理论体系到学科体系探讨中国文学再阐释的中华性跨文明阐发文化诗学体系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问题,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与学科理论问题,完成自己观点的创新体系与学术阐发;在结语中具体总结了当代学术发展、学科建设、人文学科与当代文化发展的关系,探讨了中国文化复兴的学术使命与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宗旨,并就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文化反思与理论思考,从而在知识构成与知识份子道路及学者使命上阐发了人文学科的价值重构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本文把握住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的内在联系,从中寻找中国原创文化话语重构的思想、文化史过程与世界化、全球化进程,把握住本土化与现代化互动结构的矛盾体系与深刻内涵,在文化变革与文化还原中探寻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史学价值与逻辑结构。从汉儒复兴的文艺初觉到玄学复兴的人文、艺术价值及新工具意义,从诗学复兴的母语文化重构到盛唐之音中亚细亚社会诗心与人文的世俗精神觉醒,从理学复兴与宋明理学的儒家文化重构到中华性、中华理性、中华心性及中华人文体系的诞生,在上古、中古与近古叁个时代、叁大体系中梳理出中国文学原创体系的文化重构与比较文学跨文明阐发的学术、文化体系,从影响学、渊源学与媒介学的多维视角中透视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转换升成”其现代话语结构的文化渊源与人文内涵,使之能够在古今、中外、俗雅文化的跨文明整合中更好地进入全球化的文化语义与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之中,重构中国文学的阅读视野与读解价值,发掘其文化原创力的丰富人文内涵与艺术意蕴,确立比较文学的史学体系与学科建设的文化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现代中国文艺复兴的复线结构、原创体系到比较文学理论的发展,从新文化的现代性困惑、争鸣与理论自觉到其两大人文主题、叁大文化思潮、四大显学的文化重构,从现代文化诗学的比较文学体系到新理性文明重构的历史抉择,从现代文化转型的比较研究到中国文化复兴的比较研究体系,从现代学术、文化思潮的比较研究到京派、后期浪漫派的现代文学新人文重构,都做了系统的文化、历史梳理与学术、理论探讨及比较文学学科构筑的系统整合。 本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理论上总结了从文学人类学的叁重证据法到中国比较学派跨越的第叁堵墙,提出比较文学跨文明整合的“叁重境界”说,为古今、中外、俗雅文化的交流、融合、阐发确立了比较研究的学术前提与学科体系。 2 2.系统研究了儒学复兴、玄学复兴、理学复兴的中国叁大原创文化体系及其互动互补的相互关系;对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文学艺术史的研究完成一系列学术创见;对中国文化重构与打开其全球化视野的生存空间及本土文化的再阐释,做了文学、美学、史学、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的跨学科梳理与跨文明阐发:对比较文学媒介学、影响学、渊源学的发展,做出相应学术拓展与理论探索。 3.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发了文化复兴、文化重构、文化还原、文化转型、文化变革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发展、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及与之相关的阐释学、叙述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关系,丰富了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与学术思想,拓
付光槐[4]2016年在《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深陷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思维困境。从对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审思中发现,知识本位取向、技能本位取向和实践本位取向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其现实表征。在这种逻辑下,未来教师被定位为“教书匠”、“技术员”或“模仿者”,确定性知识、程序性技能、普适性方法等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被奉为“圭臬”。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相遇,师范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技能的模仿者,其个体认知和经验受到“压迫”,无法体认到真实自我的存在,主体性也遭遇了迷失。因此,这些知识、技能或实践并没有很好的成为实现师范生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本质力量,反而异化为束缚性和压迫性的力量。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在价值在这种旧有的课程逻辑下被扭曲了。要从根本上突破瓶颈,就需要寻求“概念重建”、“文化重塑”等深层次的冲击波来带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的革新。解放旨趣作为认识重建中最为纯粹的旨趣,为重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提供了一种深刻地理论视角,为消解其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逻辑指明了方向。解放旨趣旨在将人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并非是随意放纵和没有拘束的无秩序混沌状态。而是意味着一种和谐力量,是自主与责任、选择与负责的融合,从而使人获得一种生命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知识、技能与实践只有立足于解放的旨趣,才能具有根本性意义,对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亦尤其如此。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旨在将师范生从确定性知识和程序性技术操作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恢复未来教师自主、自觉的主体身份,突破以往固有的、程序化、技术化的规约性格。课程计划不再仅是抽象化、结构化、符号化科学概念的集合,而是具有生成、创造和鲜活的秉性。具体而言,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育课程,其课程目标不仅仅在于师范生业务的熟识与技能的精进,而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师范生内在精神的“唤醒”和“解放”,从而指向于将未来教师作为“诗意的栖居者”、“返乡的陌生人”、“转化性知识分子”等理想愿景。也就是未来教师作为教育价值与意义的“觉醒者”、教育知识与方法的“研究者”、教育行动与实践的“引领者”而存在。基于此,从师范生教育情怀养成的伦理维度、主体意识唤醒的理性维度、个性风格彰显的审美维度、实践智慧生成的实践维度等来阐述解放旨趣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生成维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要从“科学世界”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与师范生的意义、理解、主体间性相关的教师生活世界。即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突出动态性、生成性和境遇性,从而能够唤起师范生的主体自觉意识。课程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指向于课程目标生成维度的专业信念课程、理论自觉课程、核心素养课程、实践体验课程,是原有内容体系基础上一种新的价值澄清与建构。职前教师课程实施要摒弃“灌输”与“压迫”,通过赋权与赋责激活师范生的主体性自觉,通过对话与交往达到师范生主体间的视域融合,进而实现师范生个体知识的转化与创生。在实施路径的选择上,从教、学、主体等维出发,即基于师范生教育生活的案例式教学、个体知识生成的探究式学习以及自我性反思的自传体式叙事等方式的融合与创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更是作为一种“鉴赏”、“解释”和“存在”,要超越其固有的考核、甄选、筛检功能。即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质性化的评价方法以及主体性的自我评价,从而使其成为对师范生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意义诠释过程。概言之,解放旨趣下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旨在消解与超越工具理性所引发的诸多危机,着眼于价值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等叁维层面的理解与建构。在价值论层面,要走出对象性的物化思维,从控制、压迫走向解放、唤醒师范生;在知识论层面,要消解固有的知识逻辑,从静态化、情境隔离式走向动态性、生成性的知识建构;在方法论层面,要打破惯有的技术主义操作方法,从传递式、模仿式走向交往式、创生式的路径。
余洁[5]2015年在《学习观视域下的高等教育理念反思与重构——基于《高等教育理念》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古往今来,学者们对于高等教育理念解读从未停歇。罗纳德·巴尼特教授便是其中之一,其着作《高等教育理念》是对高等教育理念释析的一次孤独的尝试。作者通过反思高等教育在认识论和社会学基础的双重削弱下所面临的桎梏,力图以"学习"为突破口,证明高等教育理念构建的可能性,即回归自由高等教育。
孙维维[6]2018年在《管理哲学视域下的发展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发展价值的偏离问题,导致在对发展本质的理解以及发展目标的定位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进而在“价值中立”、“工具主义”、“GDP主义”等理论与现实引导下,产生重物不重人的现象,突出以单一效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从而将发展价值视为是单一化的谋求效率价值,片面化的集中于经济增长,通过科学性追求“以物为本”的管理目标,最终淹没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诉求,导致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调。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提出了管理哲学视域下的发展价值研究。本文的研究是在前人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内对发展价值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的视域探求发展价值问题,从而拓宽了发展价值的研究视域。本文立足于管理领域,站在哲学的高度,探讨通过管理有目的的控制活动,去追求或调整发展过程中能够满足管理主体发展需求的价值目标,即通过管理去把握发展的本质和方向,进而达到合目的性的发展要求,从而实现更好的、更加符合人的发展需求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管理的有目的的控制活动,能够赋予发展以相应的本质规定性和明确的目标,进而通过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促使发展沿着符合人的发展需求方向展开,即通过管理赋予发展价值以相应的取向,并通过管理促使与保障这一发展价值得以实现。本文在对过去历史时期发展价值的反思基础上,以比较研究的方法提出现代管理所追求的发展价值取向在于多元价值集合、社会整体综合发展、“以人为本”、伦理性追求等,进而促进并要求管理围绕人的发展这一核心,确立新的发展的标准、观念、方式,以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拓展、人的幸福获得,从而促使发展能够提高人之生活水平,改善人之生存状态。本文基于这样的逻辑线索:第一章是对相关概念的阐述;第二章是在对西方管理思想史梳理的基础上,从历时态的角度探寻发展价值的变迁及其存在样态;第叁章是从共时态的角度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与阐释现代管理所追求的发展价值取向;第四章是探讨现代管理所追求的发展价值对于管理的作用,同时也是现代管理所追求的发展价值对管理提出的要求;第五章是分析管理本身局限性成为阻碍发展价值实现的因素,进而探讨救治的措施;第六章是在以上对管理哲学视域下发展价值的探讨基础上,分析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能否在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同时,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以期对我国的发展价值重构提供理论与现实的借鉴意义。因此,管理哲学视域下发展价值是通过管理的有目的的控制活动,探求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的、综合的、协调的、向善的发展过程,进而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陈鑫[7]2016年在《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及其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升温,一种对地域性文化的呼唤成为当代人们内心的本真诉求。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外显,更应该以一种多样化的表达对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回应。因此,以一种传统话语权的回归和对本土意识的重视来抵抗文化大同,成为当代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建筑创作的内在追求。本论文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从江南传统文化背景入手,对江南传统建筑的"理(哲学思想)——意(艺术审美)——形(形式语言)"叁个层面进行自上而下的文化溯源和理论构建。并以此为基础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思想意识、审美倾向以及形式表达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审视,期望以颇具东方哲思和审美特质的江南视角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特征进行研究,以一种文化自省的方式对当代建筑创作中的某些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与启示。论文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通过与北方(中原)建筑文化以及其它地域建筑文化的比照,对江南传统建筑的哲学思想(理)、艺术审美(意)、形式语言(形)特征进行论述。下篇以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为基本视角,对当代建筑创作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论述。在对"理"的挖掘中,论文归纳出"自然——自我"的江南建筑思想本源,并以此为基点对江南传统建筑天人合一论、物我关系论、时空观、自然观进行阐述。在"意"的论述中,论文以江南"诗性美学"特征入手,对江南建筑、园林空间意境特征、生成机制以及审美情趣进行探讨。在"形"的表述中,论文从宏观层面的江南聚落形态结构、中观层面的空间尺度、界面特征以及微观层面的建筑细部构造特征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与归纳。通过对"理、意、形"自上而下的论述完成对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理论框架的系统架构。通过研究发现,江南传统建筑哲学思想是源于中华文明肌体自身的东西;审美意识更贴近于东方艺术情调特征;形式表达也是最自然本土的言说。在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这些对我们当代建筑创作中恢复文化主导权以及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鉴于此,论文下篇以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研究为基础,延续上篇理、意、形的思想路径,首先从现象入手,剖析了当代建筑的意义价值、艺术审美以及形式语言表达等创作思维与表达层面所凸显的问题,继而从理论线和实证线两个角度分别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特征进行梳理与研究:以江南建筑"自然——自我"思想对当代建筑"境界本体"进行构建;以江南审美的诗性精神实现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主体情感自由;以江南建筑的本土言说来完成当代民俗话语体系构建,以此作为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对我们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论文立足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并结合当代创作语境,试图以民族文化的复归来树立当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自信。然而由于文化的自适性,当代建筑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从江南建筑文化中寻找到解决途径,论文期望以一种批判眼光和文化自省的方式激发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传统意识,以一种最本源的视角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胡妤[8]2018年在《国家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1世纪初―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提出,外宣翻译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当前无论在外宣翻译实践领域还是在外宣翻译研究领域,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外宣翻译实践中依然存在形形色色的―甲型病状‖和―乙型病状‖,或源于语言错误、或源于文化差异。而研究领域虽然对外宣翻译实践中的不足有着清晰的认识,但多集中于翻译技巧研究、地域、行业或专题研究,存在选题重复、研究领域分布不均等问题。这意味着多数研究聚焦于微观层面、针对具体问题开出处方,缺少宏观的研究视角。因此,本文拟通过历时研究,以翻译规范和多元系统理论为理论指导,既进行表层的翻译现象描写、又挖掘现象背后的社会成因(系统运动),并从国家形象建构视角对外宣翻译实践中呈现的规律性进行审视,最终抽离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宏观性原则规范。规范与翻译规范的定义说明,翻译规范既是价值和观念,也是翻译行为的现实体现。换而言之,翻译规范具有双重特性——翻译行为的规律性和社会期待的规约性,这为翻译的文本(行为规律性)研究与文本外的社会因素(社会规约性)研究建立了连接。而多元系统理论为社会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了系统的、运动的视角。描写译学的先驱者列维将翻译视为译者在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过程,译作则是社会规范与译者态度(遵循或背离)的交织产物。从译作中观察译者实际选择的规律,并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中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观察和分析社会系统与译者选择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本文首先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外宣翻译经典文本《今日中国》(China Today)为译文研究对象,尝试归纳不同时期外宣翻译实践的规律性特征(外宣翻译―实然‖规范),并结合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外宣翻译的根本使命——国家形象建构进行解读。但翻译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释我们经验世界中的翻译现象,也是为了建立普遍性的原则去解释现象和预测(部分的)现象。因此本文还将基于案例中―实然‖规范的解读,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分析社会文化大系统中各子系统对于外宣翻译的普遍性期待和要求,并立足于当前国家形象建构目标,预测今后外宣翻译应当遵循的翻译选材和文本操作规范(外宣翻译―应然‖规范)。案例研究中,本文以图里所提出的翻译规范划分类型(预规范、操作规范和元规范)为分析框架,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China Today所遵循的―实然‖规范进行观察和梳理。鉴于研究资料的局限,本文研究重点为第二阶段。研究发现,第一阶段的源语文本选择体现出服务政治需求、突出自我立场的稳定性规律,并随着政治局势的动荡,刊物经历了―真实报道‖规范的确立与背离的变化。而在第二阶段,China Today在翻译选材上恢复了―真实报道‖规范的遵循,具体体现为微角度选材以展现真实中国,同时将选材视角从自我转向读者,寻求文化共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真实报道‖规范,报道选材呈现由表及里、由全到精、由内而外的变化。与此同时,在文本操作规范层面,第一阶段的外宣翻译实践更倾向于保留源语文化特征;而第二阶段的外宣翻译更多考虑受众的阅读惯习和思维特点,译者通过增译、删减、改写等手段对篇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词句进行调整。这一编译行为体现在段落划分、逻辑重组、信息明晰化、语言平实化等多个层面的规律性操作。因此本文认为在元规范层面,第一时期的译者倾向于遵循源语文化规范,而第二时期的译者倾向于遵守译入语规范。将译者的行为还原至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本文认为,国家策略层面的形象建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者的选择,从而塑形―实然‖规范。建国初期,突出意识形态差异的社会主义政权形象的建构目标,决定了以社会主义政治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翻译选材规范和以―异化‖策略为主的操作规范。改革开放时期,―开放、发展‖的经济大国形象建构目标,决定了经济话语在外宣翻译选材中的突出地位,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受众‖概念促使翻译操作倾向于遵循译入语文化规范,以获得读者市场的接受。进入新世纪,国家形象更突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意味着追求国际社会的接纳并参与国际社会的规范建构。因此我国外宣翻译选材更具针对性,突出―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发展理念。而在翻译策略上以―归化‖为本、―异化‖并存,尝试逐步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争夺话语权以参与建构国际社会的规范制定。另一方面,本文对于国家形象建构效果与建构目标的对照研究总结了我国外宣翻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显示,我国外宣翻译在内容选择、话语尺度、表达方式以及译者主体方面曾经存在或者至今依然存在不足,主要包括意识形态浓厚、经济话语过量、用语过激以及译者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今后外宣翻译―应然‖规范的预测和建立提供借鉴。基于案例观察和国家形象建构视角的社会历史解读,本文进一步从具体的、历史的翻译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的、普遍性原则的讨论。立足多元系统理论,本文从政治、意识形态、语言、翻译、传播和经济六个系统剖析了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相互交集的系统元素在外宣翻译系统中所生成的普遍性规范,包含期待规范、关系规范、交际规范和义务规范。但各社会子系统生成的规范并不处于平等地位,系统本身的层级性、冲突性和运动性特点决定了译者必然在这些规范中进行选择性遵循,或者在不同的规范间通过协调和妥协寻找一个立足点。本文基于不同规范在外宣翻译系统中的位置级差,预测了当前及今后外宣翻译在翻译选材和文本操作中需遵循的―应然‖规范。本文建立的规范体系如下:元规范层面,译者遵循―道之存异,术之求同‖规范,采用―归化‖策略在言语层面迎合受众期待视野,但在涉及文化价值观、政治理念时尝试建构自我的话语体系,传达中国独有之―道‖。这一―二元‖并存的策略既避免了源语系统政治及意识形态系统的过度垄断,也避免了一味迎合读者带来话语体系的―西化‖,最终导致话语权的丧失。预规范层面,一方面源语材料的选择首先应当服务于目标形象的建构,关注选材的目标性、民族性和利益性;另一方面,在吻合国家形象建构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读者需求、寻求视域融合,遵循世界性、客观性和渐进性原则,逐步将民族性的异质要素裹挟进入译入语文化系统,逐步获得认同。操作规范层面,―道之存异,术之求同‖的元规范具化为―道之对应‖和―文之乐读‖两条规范。前者要求译文文本必须与原文在理念与观点的传播效果上获得对应,主要体现为译文的语义准确以及构造的形象准确。后者则要求译文符合读者的阅读惯习和审美品味,在词句层面做到清晰、简明、真实,行文组织连贯、逻辑通顺合理,并将受众的情绪感受纳入考虑范围,不仅避免冒犯读者情感而且实现情感传播效应。在以上规范体系的导向下,译者具有高度自主性,可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和手段实现传播效果的对应以及最终达成形象建构目标。本研究始于案例观察,立足于现象描写与解释,最终上升至理论总结,期望从规约译者选择的翻译规范角度给予外宣译者的实践以理论性的指导,并力图为促进外宣翻译描写研究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当然,囿于笔者学识水平、研究能力和时间精力的限制,谬误及疏漏之处难以避免,尚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改进。
卢兴[9]2014年在《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个性解放和民族救亡为主题的现代文学经典,在中国社会的文学史和精神史上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以往相比,无论是的作品形态、文本传播、美学风貌、社会效应生,还是读者的接受方式、审美体验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现代文学经典就开始以影视这种电子媒介形态走进受众的生活,文学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开始下降,现代文学开始在读图时代以影视的方式拉近与大众的距离。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在新媒体语境下,现代文学经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渗透和挤压,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下接受再次出现了动荡。本文立足于当下转型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索现代文学经典在现代化电子媒介社会中的现实境遇,将现代文学经典在电子媒介中的演变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来考察各类具体的现代文学传播现象和事件,试图来把握现代文学经典当下传播、接受的实质,并对现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介语境下生存的显性形态和隐性价值进行反思,力图重新建立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首先,论文提出电子媒介中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与持存这个问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厘清了与该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当下关于现代文学经典的研究基本都是在现代经典文学自身立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使有以媒介为切入点的相关研究,也都受到经典主义观的束缚,学术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大众审美趣味与精英文化之间关系等问题上,经典的探讨逐渐成为一种文学价值的探讨,缺少在媒介演变过程中进行跟进性的研究,所以,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以现代文学经典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置入一个媒介发展的历史跨度中进行考量,从而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其次,溯源与厘清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其传播媒介发展情况。媒介凭借其宽泛的话语权力即可以排斥任何异端力量,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兼容任何外物,使之融合。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国历史巨变时期的启蒙精神与审美体验的积淀与延传——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负载着媒介技术和理念的驱动。在这样的改变中梳理出经典的概念、现代文学经典生成与历史阶段性特点,厘清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和媒介理论脉络,从而阐明传播方式的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流变之间的关系。第叁,探究电子传媒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谱系转换。在不同的传媒阶段,媒介符号与话语模式的变革构建了不同文学经典的呈现形态,并由外及内地颠覆了现代文学经典谱系与生态,所以从现代文学经典的人物、叙事、以及主题意义等角度,阐释了现代文学经典在影视和网络两大类电子媒介中谱系转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第四,解析电子技术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魅。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文学经典生产与传播,电子媒介中的现代文学经典再传播消解了艺术的灵韵与神圣,“经典性”成了媒介技术的祛魅对象,所以,从影像处理、网络传播以及受众的理解认知等角度来分析现代文学经典的在电子媒介技术下的解构成为本研究的关键。最后,通过对传播媒介演变下文学场域的重建来解读现代文学经典持存。要探究媒介变革中的现代文学经典,现代文学场域的演变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媒介演变的过程中,文学场域的重建不仅推动了文学经典的形成、传播和演变,同时促进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经验的拓展、精神价值的延传等。
张梦佳[10]2017年在《自由教育理念的时代变迁及当代价值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由教育理念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含义,每个时代都会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程度与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价值的重构。自由教育生长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土壤中。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古典自由教育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培养人的理性,进而改造人的心灵世界。进入现代以来,教育过度的追求科学化、专业化和生活化,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的片面发展与主体性的缺失,这与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本研究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自由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对中西方自由教育理念进行了比较,继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出发点,审视现代社会人的不自由状态和自由教育理念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当代自由教育理念的构想。追溯自由教育的历史,可见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自由教育的产生都起源于人们对社会政治与人的关系的探索,是人逐渐摆脱神明的控制,关注人本身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的开始。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萌芽于苏格拉底对雅典城邦的政治理想中,经过柏拉图的发展,最后由亚里士多德系统提出;中国儒家的自由教育思想基于孔子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现状的思考。这一时期,思想家开始关注人性,试图通过教育培养人的理性并养成理想的人格,以此来恢复和谐有序的国家生活。古典自由教育的特点在于:以人性论与政治哲学为基础,从政治目的出发,着眼于人的心灵和道德发展,注重理性,坚持教育的非职业性,以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为教育目的。随着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人类摆脱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人的依赖”状态,进入了“物的依赖”时期。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当代社会人的不自由状态体现在:一、劳动的异化使人无法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对于人来说劳动是被迫的,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与人自身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发展是成反比的;二、社会分工限制了人的发展空间,人只能在单一的领域内劳动,从而造成了人的能力的片面发展;叁、商品经济时代,人对物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要严重。商品拜物教滋生了金钱崇拜与享乐主义,人们受到自身创造物的奴役;四、技术异化带来了人的主体意识的丧失,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使人们被自身创造的工具所操控,在庞杂信息世界中迷失自我。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到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现代教育完成了从人性基础到生活基础的转变。现代教育强调从外部世界获得经验知识,采用的是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现代教育的功利性与片面性导致了人的内心世界的贫乏,压缩了人的交往空间,导致现代人的价值判断的缺失。自由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困境包括两个概念理解偏差,其一是自由教育与自由主义教育,其二是自由教育与教育的自由。除此之外,自由教育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也是研究我国自由教育时不得不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当今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全面转型,教育的变革也势在必行。自由教育理念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使自由教育理念能够更加契合当前人的发展的需求,本研究在分析了自由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特征,并结合当前人的发展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现代教育中自由教育理念缺失的现象,对自由教育理念进行了价值重构,其内容包括:一、坚持教育的人性基础;二、教育引导人回归精神家园;叁、坚持教育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J]. 高晓清, 薛天祥.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 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 高晓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3]. 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 皇甫晓涛. 四川大学. 2003
[4]. 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研究[D]. 付光槐. 西南大学. 2016
[5]. 学习观视域下的高等教育理念反思与重构——基于《高等教育理念》述评[J]. 余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15
[6]. 管理哲学视域下的发展价值研究[D]. 孙维维. 黑龙江大学. 2018
[7]. 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及其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启示[D]. 陈鑫. 东南大学. 2016
[8]. 国家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规范研究[D]. 胡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9]. 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D]. 卢兴. 辽宁大学. 2014
[10]. 自由教育理念的时代变迁及当代价值重构[D]. 张梦佳. 西南大学. 2017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重构论文; 当代建筑论文; 学术价值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媒介策略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外宣工作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