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延之诗文特点及其成因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宗伟[1](2021)在《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文中指出南朝在政治上由门阀政治回归皇权政治,在文学上也由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向以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作为幕府制度发展的关键阶段,宗室诸王出镇地方州郡,建立军府、州府的幕府制度必然会对南朝文士仕宦及其文学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论文的宗旨,即在于探讨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与南朝文学的关系,冀图在幕府制度的视域中,提供一个观察南朝文学的新角度。本论文南朝年限起自刘宋永初元年(420),迄于陈朝祯明三年(589),共计一百七十年。讨论对象则以此一百七十年间曾经入仕宋齐梁陈四朝宗室诸王幕府的文士为主。全文主体部分共分六章,附录辑录南朝诸王幕府及其文士并考辨个别文士的生平疑点。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分述如下:第一章论述两汉魏晋南朝幕府含义的嬗变,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与南朝都督区的确立,南朝宗室诸王幕府王国属吏、军府、州府僚佐的职掌与品秩,分析宋齐梁陈四朝诸王幕府的时代特征及其成因。第二章论述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探讨幕府文人与诸王的关系及其创作心态。南朝诸王作为当时最有权势的新贵,其幕府成为众多文士聚集的平台。在文化上,诸王会招聚文士编撰书籍,产生了像《世说新语》这样有影响力的着作,会在京城和方镇组织学术活动,传播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幕府文士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上对诸王的双重依赖,也使幕府文士进一步深化了南朝文士委琐的心态,在创作上形成相近的群体诗风。南朝诸王幕府对文学的影响是本论文写作的重点,第三章至第五章从整体上探讨诸王幕府对幕府文士群体创作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上,诸王幕府之内经常组织集体聚会活动,为幕府文士集体创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些群体创作活动中,幕府文士会比拼诗歌创作的技巧,在对仗、声韵等方面追新求奇,这些群体创作活动促进了唱和诗和咏物诗的发展,也产生了赋得诗这样适合群体创作的诗歌形式,在这些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最终孕育出宫体诗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诗体,宫体诗从题材源流到创作实践都起于诸王幕府,然后成熟于宫廷之中。幕府文士随诸王出镇地方成为南朝文士长时段动态分布的新形式,幕府文士的送别诗对于建康周围送别地的书写使这些送别地成为具有送别意蕴的地理意象,行旅诗对于沿途景物、地名的描写也使这些地方山水成为有文字称记的文学景观,作于方镇内的景物诗展现了南朝州郡的山川楼亭等景观,展现了荆雍地区的民俗,也促进了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幕府文士在诸王幕府内的主要职事是为诸王写作章、表、教以及檄书等公文,这些公文沟通了诸王与朝廷的联系,也在幕府文士的仕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幕府文士接受诸王赏赐的物品,需要写作启文答谢,这些谢赐物品的启在南朝文章的骈俪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幕府文士在诸王幕府之内还会群体创作同题的咏物赋,这些同场竞技的辞赋创作活动促进了咏物赋的兴盛。第六章从个案上分析诸王对幕府文士个体创作的影响。幕府文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诸王的依附使诸王的审美趣尚对幕府文士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刘宋诸王对吴歌西曲和乐府舞曲的喜爱促使鲍照积极创作民歌和配舞的七言乐府,是形成鲍照诗风雕藻淫艳的因素之一。幕府中一些次等士族出身的文士性格孤傲狷介,长期仕途蹭蹬、沉沦下僚使吴均、何逊这些次等士族出身的幕府文士形成清拔有古气或饶贫寒气的诗风,迥异于京城的主流诗风。
庄亮亮[2](2020)在《颜、谢诗歌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颜延之与谢灵运在刘宋时期就已经成为诗坛并举的“双子星”,并代表着刘宋诗歌的最高成就。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点只是停留在颜、谢两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未真正的从他们诗歌的语词、用典、用韵、句法、字法上的对举去考察。同样,也未能从诗歌创作的角度上把两人所代表的刘宋诗歌归置到整个文学史中去考察。因此本文将选取“方轨前秀,垂范后昆”的颜、谢两人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其一,通过对历代诗话与史传的材料的收集与分析,颜、谢两人诗歌成就的对举在刘宋诗坛上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后世所论的“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鲍照是在齐梁之后才为世人重视,也因此未能代表刘宋时期诗人的总体诗歌审美特征与创作倾向。其二,从颜、谢诗歌的题材分类,以及语词的来源与构成可以明显的看到颜、谢在创作上的共同特征都有“繁芜”。不过颜延之的用典更“密”,且颜延之的语典透露出其典雅与方正的追求,进而显露出其玄言主儒与道的实质,而且用典上也尊重了不同语境下的实质要求。而谢灵运的语词遍及儒、释、道三家,尤其重视庄子,结合山水显示出更为自然的妙悟。总的来说两人的诗歌题材与语词的分析,是对时代的思想与文艺创作技巧以及各文体互动的真实体现。其三,韵律,句式,字法上,主要从句法节奏与属对、句式结构特征、平仄与韵律上研究与对照。字法上又分用字选择,用字的锻炼。这些都无不体现了颜、谢两人在诗歌创作手法上追古与新变,以及对自然与工力的矛盾追求。最后,以文学史的纵向来看,颜、谢诗歌的创作代表了整个刘宋时期的创作风貌:对汉魏诗歌的复古,以及对玄言诗的继承与开拓以及对后世齐梁体乃至唐诗体格的长久影响。
高赟[3](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刘思聪[4](2020)在《《文选》所收颜延之、鲍照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魏晋南北朝作为“文学自觉”的历史时期,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刘宋时期(420-479年)历时六十载,文学遗产颇为可观。颜延之、鲍照两人作为元嘉文坛的两大重要作家,给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选》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汇集了从先秦至南朝极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共收录130位作家的七百余篇作品。其中收录颜延之散文、辞赋6篇,诗歌16题21首;收录鲍照辞赋2篇,诗歌16题18首。两人分别位列单个作家诗歌收录量的第五名和第六名。萧统在众多名家中对颜、鲍二人如此青睐,其中原因值得考察。本文正是由《文选》中收录的颜延之、鲍照作品出发,探究《文选》的择录标准及其形成原因。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文选》所收颜延之、鲍照诗歌的主题内容”,结合两人生平经历、家学家风、思想性格、交游唱和、生活环境对《文选》选录的两人的诗歌的内容主题、思想情感进行分析。第一节主要分析《文选》中颜鲍相同题材的咏史类、游览类、行旅类诗歌,对比突出两人在使用相同艺术手法的诗歌中抒发出了不同的情感和关注点。第二节分析《文选》所收颜延之的公宴类、郊庙类、哀伤类、赠答类诗歌,突出其宫廷诗歌创作的应制与应用特色。第三节分析《文选》所收鲍照的乐府类、杂诗类、杂拟类诗歌,品味其在拟古、仿古中抒发自己内心情志的诗歌创作手法。第二章是“《文选》所收颜延之、鲍照的散文、辞赋的主题内容”。第一节分析《文选》中颜、鲍同时入选的鸟兽赋,感受两人在描摹鸟兽时不同的语言和相同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结合未入选的鸟兽赋,突出其辞赋的深刻内涵。第二节结合文体的分类、发展和特点分析《文选》收录的颜延之散文,从繁多的凭吊文学中感受其散文中的皇室气派和悲美意蕴。第三节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鲍照的《芜城赋》进行个案研究,从对故城昔盛今衰的强烈对比中体味鲍照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第三章是“《文选》所收颜、鲍作品艺术特色”,第一节分析得出颜延之作品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庄严大气、用典繁密、带有哲思、善于渲染、写景清壮等方面。第二节分析得出鲍照作品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古题抒己情、有着激昂的骨气,语言形式唯美浪漫三个方面。第四章是“《文选》的择录标准及其形成原因”,第一节通过颜、鲍被收录的作品风格的趋同之处,分析得出《文选》的择录标准表现在内容上重视深刻厚重的内涵和抒发作者真挚深沉情志,形式上追求文雅正统、偏向华丽典重的文学语言以及向往前代盛世,包含着丰厚的悲美意蕴的特点。第二节从元嘉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文学思潮和颜延之、鲍照两个人的治学观念、文学思想以及以萧统为主的《文选》编纂团体的思想传统和政治目的的分析得知三者之间相似之处颇多,他们的统一性使得《文选》出现了以上选录标准。总之,本文将颜延之鲍照作品与《文选》相结合,分别从《文选》所选颜、鲍的诗歌、辞赋和散文入手,对其题材类型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由此探究《文选》的择录标准。本文旨在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文选》收录的颜、鲍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元嘉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作家的创作心态,尽力再现其创作原貌,分析其与《文选》的关系。
张珊[5](2020)在《《文选》“二谢”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谢灵运和谢朓作为谢氏家族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者,在南朝诗坛具有广泛影响力,对后世亦产生不可估量的文学影响。在《昭明文选》中,谢灵运共有40首诗入选,谢朓则有21首诗、2篇文被萧统选录。在游览、行旅类诗歌中,谢灵运入选数量均位居首位,在杂诗、行旅类诗歌中,谢朓入选数量位居其次,可见在萧统眼中,他们均可视为此类诗的代表诗人。二人被选录的作品,或由于思想内容,或由于艺术形式,符合萧统的思想志趣及选录标准。因此结合萧统的文学偏好和《文选》中选录的作品,探讨他的文学观念、审美标准及政治意图更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本文从谢氏家族的文化熏陶、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二谢”的政治遭际,探讨他们思想意趣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深化对二人作品的了解、对萧统选录标准的把握。结合《文选》在唐代的传播,探析《文选》中二人作品在唐代的接受,深入挖掘其人、其作的审美特征及文化价值。本文绪论对“二谢”研究现状作出梳理,并将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具体分析二人入选的诗歌类型,《文选》的诗歌共24类,谢灵运以10类居于榜首,谢朓则以8类的数量位列其次,在入选数量上,二人分列第二、五位,可见萧统对他们作品的推崇。根据萧统在《文选》中的诗歌分类,每一节对二人入选的每种类型诗歌的发展渊源作出梳理,对诗歌内容等作出分析,在与未入选作品的对比中总结入选作品的共同特征。第二章通过对入选作品的内容情感、艺术形式归纳,探究它们在语言清丽、艺术浑融、情景并茂等方面的精妙。这些作品不仅精于锤炼、善于用典、巧用拟人等手法,而且写景角度多变,呈现出自然山水的清新风貌。在求同存异原则的指导下,对他们意象、观察角度、情景交融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细加分析,展现二人独特的艺术风貌。第三章对谢朓入选的《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齐敬皇后哀策文》两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的特征分析,并梳理笺文和哀策文的流变,以期对文体内涵作出阐释。第四章由“二谢”入选作品的共同特征,探究萧统的选录标准,并结合他本人思想志趣,细化、深化对这一标准的认识。谢灵运、谢朓的作品虽然类型不一,但都具有思想雅正,抒发真情实感,艺术形式华美,典故质实丰富等方面的特点,与萧统《文选序》《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陶渊明集序》等文中提出的观点较为一致,表现出他文学实践与思想的谐和。结合《文选》与《诗品》对二人评价的异同,又可参视萧统、钟嵘等人的文学互动及文学演变规律。第五章通过《文选》在唐代的独特地位,探析“二谢”入选作品在唐代的接受情况。王维、李白、大历诗人等都表现出对其人其诗的不同程度接受,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可见《文选》对二人作品的经典化。本文将“二谢”作品研究与《文选》结合,从《文选》选录的二人作品入手,深入探析共同的思想特征及艺术特色,并对选录标准作出分析,结合在唐代的接受情况,探讨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崇高地位以及《文选》对作品的经典化。
王冰封[6](2020)在《唐诗中的嵇康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嵇康是正始玄学和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他不仅生前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述嵇康及其事迹的文学作品就十分丰富。在先唐时期,嵇康自己的文学作品和他人记述嵇康的文史作品中就呈现出嵇康的诸种形象。唐代文学前踵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在继承先唐时期嵇康形象基础上,对嵇康形象作了继承和发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化嵇康研究和唐代文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唐代为研究阶段,把唐诗中所有涉及嵇康的作品都列入研究范围,力图描绘出唐诗中嵇康的立体形象,梳理出嵇康形象的发展流变,并探究唐诗中嵇康形象形成的原因。文章以五章来探讨唐诗中嵇康形象的相关问题。第一章主要介绍嵇康的生平事迹和先唐时期的嵇康形象。本章前半部分以嵇康与政治的关系为划分依据,将嵇康生平分三个阶段。后半部分,介绍了先唐文学中的嵇康形象,在嵇康自己的作品中,主要呈现出了嵇康的论辩、自适、刚直形象等形象;他人记述嵇康的文学作品,突出的主要是嵇康的神仙形象、名士形象和隐士形象。先唐文学中的嵇康形象,为唐代文学中嵇康的诸种形象的形成提供了依据、指引了大致的发展方向。第二章至第四章从三个方面对唐诗中的嵇康形象划分类别,共分为十种形象。其中,第二章从嵇康的交游交往方面,将嵇康形象分为四种:游乐形象、挚友形象、托孤形象、悼亡形象;第三章从嵇康的名士风度方面,将嵇康形象分为三种:俊美形象、雅士形象、仙隐形象。第四章从嵇康的性情命运方面,将嵇康形象分为三种:狷介形象、慵懒形象、失意形象。在论述每种形象时,笔者均力图从嵇康作品中的嵇康形象着手,梳理出每种形象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演变。第五章分析唐诗中嵇康形象如此形成的原因。文学形象从本质上说是现实生活的产物,离不开文学本身的继承因素和社会文化背景。研究认为,唐诗中形象的产生是在先唐时期关于嵇康的文史作品和嵇康形象基础上产生的,先唐时期的文史作品是唐诗中嵇康形象得以形成和演变的基因;唐诗中嵇康形象的形成受到社会时代的影响,在唐代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嵇康的关注点是有差别的,对其认识和评价也有差异,由此形成不同的嵇康形象;唐代的宗教深刻地影响士人的观念,这些观念影响到对嵇康某些行为的评价,进而在唐诗中形成不同的嵇康形象;唐代士人的特殊偏爱,影响到他们个人对嵇康特点的取舍,具有相同或相似审美的士人形成的群体对嵇康形象的接受具有相似性,这些均会影响嵇康形象的形成和呈现。唐诗中的嵇康形象是先唐时期关于嵇康的文史基因和唐代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陈方[7](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马朝阳[8](2018)在《《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文中提出《文选》与《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史上并峙之两座高峰,相映生辉之双璧。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文心雕龙》对《文选》的编撰有否影响,是文选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长期争论不休,难以取得共识。本论文将全面对比分析两书之异同,以期贡献绵薄。对两书关系的探究不仅能够更好的分析两书的指导思想、文体观、文学观和具体作品,还能还原南朝时代的文风,加深对总集与文评着作不同性质、体例的关系之研究。无论是玲珑小巧之亭台楼阁,还是鲁灵光殿之嵯峨?嵬,都不能离开夯实之基石为支撑。对《文选》与《文心雕龙》关系的研究,首先应建立在对编者萧统以及着者刘勰关系的考证、两者成书的诸多问题这两个基础之上。根据对《文选》与《文心雕龙》的编撰与创作意图、成书时间、性质等方面的解析,加以刘勰任职东宫,被太子深爱接之,参与了《文选》的编撰工作,皆可见两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年代相近且在流传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总集与批评着作的相携而立,更能促进对南朝文学观念的探讨与认知。对文体分类与对作家作品的选录集中体现了两书诸多观念的同异,所以对文本的全面比较研究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只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片面性。对各时期《文选》与《文心雕龙》作家、作品、文体的比对直接证明了《文选》受到了《文心雕龙》的一定影响。两书对作品的选录体现出了文质并重的文学观念以及以儒为宗的思想构建。萧统身为太子,编撰《文选》的首要意图当是“化成天下”之义,其次是重视悦目动魄之美。而刘勰深谙孔儒之道,《文心雕龙》字里行间充满了“经世致用”的深意,亦注意总结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在本质上皆与萧统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两书成书时间接近,而《文选》晚出于《文心雕龙》,但《文选》亦可视为一部选录式的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不仅体现于“选文以定篇”上,更显示在“敷理以举统”的理论层面。《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的研究,更关系到对南朝文学风貌的探究以及对“修辞异宜之着述体裁”(钱锺书语)之认识,便于把握相似文评观念下同时代不同性质文献之间的相携而立,把握大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时代性和相同性,以推进二书关联之研究。
严维哲[9](2017)在《唐代宫廷唱和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唐代宫廷唱和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宫廷唱和作品的文本细读与唱和活动发生时的文化背景之还原,探究唐代宫廷唱和活动对唐诗美学的形成、发展、演进所起到的作用。唐代宫廷唱和活动以大一统王朝为历史背景,结合了南朝齐梁宫廷诗歌之流风余韵,最终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唐代宫廷美学。唐代宫廷诗境之形成,与宫廷诗人文学活动、诗人的现实政治处境、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息息相关,它们共同构筑起了唐型诗之时代精神。通过对唐代宫廷唱和互动的梳理,可以建构出唐代宫廷诗歌的发展历程。约分为过渡、兴盛、消歇三个阶段:唐代宫廷唱和诗歌尚未完全定型之时的过渡期,以李世民、虞世南、许敬宗、上官仪为代表。首先以贞观前期唐太宗登基后与虞世南、杨师道等人互动为发端,以上官仪、许敬宗在高宗初年主盟宫廷诗坛为终点,这段时期,是唐代从南朝宫廷诗学传统转变为中央王朝宫廷诗学的格局。唐代宫廷唱和活动的极盛时期。此中可以分成二个时段:第一时段是武后中宗诗坛着名的“文章四友”与沈佺期、宋之问为代表的宫廷诗人群活动时期,此为宫廷唱和诗风的定型时段;第二时段是玄宗盛唐时期的开元天宝宫廷唱和活动至安史之乱爆发,是唐代宫廷唱和的兴盛期。唐代宫廷唱和活动的极盛时期从武后中宗诗坛直接延续到玄宗的开元盛世。文章四友、沈宋通过唱和活动对唐诗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彻底吸纳南朝传统诗学因素,并且转换为唐人特质的诗歌美学气象。最后是唐代宫廷唱和活动的消歇期。自安史之乱之后,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动,宫廷唱和活动并未能延续初盛唐的风貌。唐肃宗代乾元元年所出现的大明宫唱和诗,与当时微妙的政治局势密不可分,体现了盛唐诗人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所表现出的精神失落,同时也标志着“盛唐气象”的终结,中唐新的诗歌形式的开篇。自中唐以后,权德舆成为宫廷唱和活动的最后代表人物,宫廷唱和活动的逐渐消亡也是唐代宫廷文化由盛到衰的体现。唐代宫廷唱和诗歌,是以南朝宫廷唱和诗之风格特征作为基础,加以唐代宫廷文化所独有的特质,最终构建起来的新型的诗歌。它对唐诗声律的定型、诗体的演变、审美范式的导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兴盛与消亡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程霄[10](2016)在《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元嘉文人五言诗一反东晋淡乎寡味的诗风,以华丽的辞彩展现在世人面前,对偶艺术作为展现诗歌华美辞彩的标志在元嘉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本文以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为切入点,论证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本论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说明本文的选题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概念界定等。第一章对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进行总体概述,以展示元嘉文人五言诗在对偶类型、数量及对偶技巧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节通过全面统计,展现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的类型和数量。第二节从词法技巧角度分析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元嘉诗人博学多才,对同类对偶词的划分更加细致,可以丰富对偶种类,使对偶更加工整。第三节从句法技巧方面分析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元嘉诗人不仅讲究词法上的对偶,还讲究诗歌句式的对偶,打乱诗句的常规顺序,更容易满足诗歌平仄的要求。第四节分析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能在元嘉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的特定时代原因。第二章论述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对前代对偶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成就的取得还有赖前元嘉诗人的努力,它是在前辈诗人成就的基础上,加之元嘉诗人的努力和创新,在元嘉时期得以长足发展的结果。第一节考察元嘉前(从东汉末到东晋)文人五言诗对偶的句数和比例,展现对偶数量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第二节论述元嘉诗人在词法和句法方面对前代文人五言诗对偶的继承和发展,元嘉诗人对前代对偶经验的吸取以及对原有对偶技法的改进,使对偶词法更加多样化,对偶句式更加灵活。第三节论述元嘉诗人对前代文人五言诗典故对的继承与发展,元嘉前五言诗中已出现典故对,但数量较少,元嘉诗人在其基础上使典故对成为了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一种普遍方式,典故对的大量使用节省了字数,加快了对偶的发展速度。第三章论述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对永明体诗歌创作的影响。元嘉与永明前后相继,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永明诗人的创作。第一节介绍永明体的概念并阐释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影响永明体的必然性。第二节论述由于元嘉诗人在五言诗中大量运用对偶,造成了诗歌痴重伤气的弊病,永明诗人形成了自己的诗歌审美理想,他们精简对偶,此时五言诗对偶数量和比例呈下降趋势。第三节论述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对永明体对偶词句的启发作用,元嘉诗人在诗歌中运用的多种对偶词语和对偶句式都影响了永明诗人。第四节论述元嘉五言八句诗歌对偶位置对永明体对偶位置的影响,元嘉五言八句诗已经确定了对偶句首要放在颔联的原则,这就为永明五言八句诗对偶篇体位置注重颔、颈联对的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结语部分得出结论,元嘉诗人继承并发展了前代对偶艺术,使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走向了成熟,并进一步启发了永明体,催生了格律诗,从这个角度讲,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具有鲜明的诗歌史意义。
二、颜延之诗文特点及其成因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颜延之诗文特点及其成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与诸王文学集团 |
第一节 两汉魏晋南朝幕府含义的嬗变 |
一、边塞征伐将军的办公府署 |
二、朝廷辅政大将军的衙署 |
三、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
四、诸公及位从公可开府者的雅称 |
第二节 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与都督区 |
一、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 |
二、南朝都督区的形成 |
第三节 南朝诸王幕府僚佐的职掌与品秩 |
一、南朝宗室诸王的王国属吏 |
二、州府吏 |
三、军府吏 |
第四节 以诸王幕府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的盛衰及其成因 |
一、刘宋诸王幕府文学集团不盛的成因 |
二、齐梁时期诸王幕府文学集团繁盛的成因 |
三、陈代诸王幕府文学集团的衰落及其成因 |
第二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与文士心态 |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 |
一、组织文士抄录与撰写书籍 |
二、组织宣讲儒学与佛学的活动 |
第二节 幕府文士与诸王的关系及其创作心态 |
一、幕府文士与诸王的关系 |
二、幕府文士的心态与创作 |
第三节 幕府文士的工作内容与生活方式 |
一、幕府文士的工作内容 |
二、幕府文士的生活方式 |
第三章 南朝诸王幕府诗人的诗作题材与宫体诗的产生 |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唱和诗的发展 |
一、南朝诸王与文士的唱和活动 |
二、南朝诸王幕府唱和诗的特点 |
三、南朝诸王幕府唱和诗的价值与影响 |
第二节 齐梁诸王幕府与咏物诗的兴盛 |
一、南朝诸王幕府中的咏物诗创作 |
二、齐梁诸王幕府中咏物诗的开拓与新变 |
三、齐梁诸王幕府咏物诗的价值意义与影响 |
第三节 梁陈诸王幕府与赋得诗的兴盛 |
一、梁陈两代的赋得诗人与赋得诗作 |
二、竟陵王幕府文士与赋得诗起源的关系 |
三、萧纲、萧绎幕府与梁代赋得诗 |
四、陈代幕府中的文友之会与赋得诗 |
第四节 宫体诗——南朝诸王幕府诗歌的终极走向 |
一、宫体诗题材溯源与刘宋乐府民歌 |
二、宫体诗与竟陵王幕府咏物诗 |
三、梁代诸王幕府与宫体诗的形成与流播 |
第四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诗歌创作与地域文化 |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士送别诗 |
一、诸王幕府中的送别活动 |
二、幕府文士送别诗的情感表现 |
三、建康送别诗中地理意象的书写与形成 |
第二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士行旅诗 |
一、诸王幕府文士的行旅诗 |
二、幕府文士行旅诗中的凄凉意象描写与情感表现 |
三、幕府文士的行旅诗与长江沿岸景观的书写 |
第三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方镇景物诗 |
一、南朝诸州方镇景物的书写 |
二、方镇景物书写与山水诗的发展 |
三、诸王幕府中描写荆雍地区祭祀民俗的诗歌 |
第五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诸体文章 |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文士的代笔公文 |
一、章、表、教——幕府文士的日常公文 |
二、檄与书——幕府文士襄助藩王的戈矛 |
三、代笔公文在幕府文士仕途中的功用 |
第二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笺、疏与启 |
一、幕府中笺、疏的功能与特点 |
二、南朝诸王幕府中的启 |
三、谢赐物品启的价值及其意义 |
第三节 诸王幕府中的书、诔、碑、行状等文章 |
第四节 诸王幕府中的咏物赋创作及其特点 |
第六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的独特诗风 |
第一节 论鲍照历仕诸王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
一、刘宋诸王的审美趣味与鲍照创作吴歌西曲的关系 |
二、刘宋诸王的审美趣味与鲍照学习七言乐府诗的关系 |
第二节 论诸王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的仕途与诗风 |
一、“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本事考辨 |
二、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仕途失路之悲 |
三、失路文士的个性诗风 |
结语 |
附录一 南朝诸王幕府及其文士叙录 |
附录二 南朝诸王及文士生平疑点考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颜、谢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诗歌创作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颜、谢对举与刘宋诗坛 |
第一节 诗歌的流传、版本、校勘、分类 |
第二节 颜、谢的对举 |
第二章 题材生成与语词思考 |
第一节 题材生成 |
第二节 语词祖述 |
第三节 繁缛用典的再思考 |
第三章 韵律与句式 |
第一节 诸体节奏之殊 |
第二节 属对的自然与工力 |
第三节 句式古拙与新意 |
第四节 平仄与韵律追求 |
第四章 字法 |
第一节 用字的选择 |
第二节 用字锻炼 |
第五章 时代的继承与开拓 |
第一节 复古与玄言后时代 |
第二节 齐梁之风与唐诗体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3)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
上编 |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
二、北周政治环境 |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
一、古籍整理 |
二、露门学 |
三、通道观 |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
二、北周谣谚 |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下编 |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
一、孝闵帝宇文觉 |
二、明帝宇文毓 |
三、武帝宇文邕 |
四、宣帝宇文赟 |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
一、周诸王 |
二、宇文护 |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
一、王褒生卒年考 |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
一、王褒五言诗 |
二、王褒乐府诗 |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
一、书 |
二、碑 |
三、其他文章 |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
二、庾信北朝仕历 |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
五、小结 |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
一、庾信北朝赋 |
二、庾信北朝诗歌 |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
一、连珠 |
二、碑志 |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4)《文选》所收颜延之、鲍照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文选》所收颜延之、鲍照作品概况 |
㈠《文选》所收颜延之作品概况 |
㈡《文选》所收鲍照作品概况 |
第一章 《文选》所收颜延之、鲍照诗歌的主题内容 |
第一节 《文选》中颜、鲍相同题材的诗歌 |
一、咏史诗 |
二、游览诗 |
三、行旅诗 |
小结 |
第二节 《文选》所收颜延之其他诗歌 |
一、公宴诗 |
二、哀伤诗 |
三、赠答诗 |
四、郊庙诗 |
小结 |
第三节 《文选》所收鲍照其他诗歌 |
一、乐府诗 |
二、杂诗类 |
三、杂拟类 |
小结 |
第二章 《文选》所收颜延之、鲍照辞赋散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文选》中颜、鲍相同题材的辞赋 |
一、颜延之《赭白马赋》 |
二、鲍照《舞鹤赋》 |
第二节 《文选》所收颜延之的散文 |
一、序文:《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
二、诔文:《阳给事诔》和《陶征士诔》 |
三、哀策文:《宋文帝元皇后哀策文》 |
四、祭文:《祭屈原文》 |
第三节 鲍照《芜城赋》 |
小结 |
第三章 《文选》所收颜、鲍作品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文选》所收颜延之作品艺术特色 |
一、庄严雅正,宏阔大气 |
二、用典繁密,精工藻丽 |
三、变调清新,体悟哲思 |
四、渲染烘托,写景清壮 |
第二节 《文选》所收鲍照作品艺术特色 |
一、古题古意,抒发己情 |
二、骨气激昂,意境苍凉 |
三、形式浪漫,美文倾向 |
第四章 《文选》择录标准及其形成原因 |
第一节 《文选》所收颜鲍作品反映的择录标准 |
一、内容丰富深刻,情志真挚深沉 |
二、形式文雅正统,语言华丽典重 |
三、向往古朴兴盛,重视讽谏作用 |
四、崇尚以悲为美,欣赏洒脱闲适 |
第二节 《文选》择录标准的形成原因 |
一、元嘉时期的学术背景和文学思潮 |
二、颜、鲍的个人思想及文学观念 |
三、萧统及其编纂团队的选择 |
余论 |
颜延之、鲍照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地位变化及其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文选》“二谢”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类型 |
第一节 述德、公宴、祖饯 |
一、述德诗:歌颂祖先功绩,表明栖隐志趣 |
二、公宴诗:描摹宴饮情形,暗寓归隐之志 |
三、祖饯诗:抒发深情厚谊,生发豪迈心志 |
第二节 游览 |
一、游览诗内涵与发展脉络 |
二、“二谢”游览诗内容 |
三、“二谢”游览诗情景关系 |
第三节 哀伤、赠答 |
一、赠答诗:联络情感,劝勉鼓励 |
二、哀伤诗:沉痛哀悼,慨叹命运 |
第四节 行旅 |
一、行旅诗内涵 |
二、“二谢”行旅诗选录情况 |
三、“二谢”行旅诗内容 |
四、“二谢”行旅诗意象 |
第五节 乐府、杂拟 |
一、杂拟诗 |
二、乐府诗 |
第六节 杂诗 |
一、杂诗选录情况 |
二、杂诗内容 |
第二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艺术审美——清丽自然 |
一、清新流丽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语言艺术——精炼生动 |
一、对仗工整 |
二、词句锤炼 |
三、隶事用典 |
四、拟人比喻 |
第三节 表现手法——技巧浑融 |
一、视听相融 |
二、动静虚实 |
第四节 艺术构思——各有千秋 |
一、意象 |
二、观察角度 |
三、情景交融程度 |
小结 |
第三章 《文选》选录谢朓文 |
第一节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
一、笺文内涵及《文选》选录情况 |
二、《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
三、与谢灵运未入选作品的对比 |
第二节 《齐敬皇后哀策文》 |
一、哀策文发展轨迹 |
二、《齐敬皇后哀策文》 |
第四章 由《文选》选录“二谢”作品探析选录标准 |
第一节 内容——真情实感,雅正思想 |
一、真情实感 |
二、雅正思想 |
第二节 形式——华美精巧,质实广博 |
一、艺术形式 |
二、典故 |
第三节 《诗品》与《文选》对“二谢”作品评价 |
一、《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的关系 |
二、《文选》《诗品》对“二谢”评价的互动 |
第五章 《文选》选录“二谢”作品在唐代的接受 |
第一节 《文选》在唐代的接受概况 |
一、“文选学”日渐兴盛 |
二、科举制度与《文选》的盛行 |
三、“二谢”在唐代接受概况 |
第二节 “二谢”对王维的影响 |
一、谢灵运对王维影响 |
二、谢朓对王维影响 |
三、王维对“二谢”发展 |
第三节 “二谢”对李白的影响 |
一、谢灵运对李白影响 |
二、谢朓对李白影响 |
第四节 “二谢”对大历诗人的影响 |
一、大历诗人群体特征 |
二、句意的化用 |
三、艺术形式及技巧的发展 |
四、人生道路的选择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附录一 《文选》选录诗歌作品统计 |
附录二 《诗品》对“二谢”评价对比表 |
附录三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拟人化诗句 |
附录四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比喻化诗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唐诗中的嵇康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嵇康与先唐文学中的嵇康形象 |
第一节 嵇康的生平事迹 |
第二节 先唐文学中的嵇康形象 |
第二章 唐诗中嵇康的交游交往 |
第一节 山阳竹林——优游林泉的游乐形象 |
第二节 攀嵇当年——契若金兰的挚友形象 |
第三节 嵇绍不孤——生死不渝的托孤形象 |
第四节 旧宅邻笛——哀悼故友的悼亡形象 |
第三章 唐诗中嵇康的名士风度 |
第一节 嵇松玉山——龙章凤姿的俊美形象 |
第二节 弹琴饮酒——唯乐琴樽的雅士形象 |
第三节 游仙隐居——终岁空山的仙隐形象 |
第四章 唐诗中嵇康的性情命运 |
第一节 嵇康慵懒——逍遥自适的慵懒形象 |
第二节 龙性难驯——直性狭中的狷介形象 |
第三节 哀叹命运——寡识薄命的失意形象 |
第五章 唐诗中嵇康形象形成的原因 |
附:嵇康曾失官中散大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上编 |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
三、作品考证 |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
一、宗炳:味象观道 |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
第一节 众僧疏证 |
一、刘宋僧人 |
二、齐僧人 |
三、梁僧人 |
四、陈僧人 |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
一、隋代僧人 |
二、唐代僧人 |
三、五代僧人 |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
四、结社活动兴盛 |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神圣空间 |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
第二节 文学书写 |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
下编 |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
一、家族渊源 |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
一、家族因素 |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
三、情系庐山 |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
结语 |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萧统与刘勰交接研究 |
第一节 刘勰及东宫职事考论 |
一、刘勰生平及家族世系 |
二、任职东宫通事舍人及职事 |
第二节 刘勰与修《文选》说 |
一、萧统“爱接”刘勰论 |
二、刘勰与修《文选》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选》《雕龙》关联综论 |
第一节 两书修撰背景异同论 |
一、魏晋南北朝文化大背景 |
二、两书时代背景同中存异 |
第二节 两书修撰动机异同论 |
一、两书阅读对象为时代文坛 |
二、两书皆旨在匡正文坛时弊 |
三、两书同冀立言以流芳千古 |
四、两书化成天下与经世致用 |
第三节 两书文献性质关联论 |
一、创作论与范本 |
二、文评论与总集 |
三、泛文学的取向 |
四、两书相携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选》《雕龙》体类比较 |
第一节 两书体类综论 |
一、两书体类汇总论 |
二、两书体类时代论 |
三、两书体类对比论 |
第二节 两书体类分论 |
一、赋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二、诗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三、骚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四、其他诸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第三节 两书体类比较的意义 |
一、文体演变与两书分体 |
二、儒学五经与文体衍生 |
三、通变与新变的文体观 |
四、文、笔之辨的文体观 |
五、两书体类对文体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选》《雕龙》作家作品比较 |
第一节 两书选论作家作品综论 |
一、两书选论作家作品比较总汇 |
二、两书选论作家作品异同析论 |
第二节 两书作家作品同选考察 |
一、同选作者异选作品 |
二、同选作者同选作品 |
第三节 两书作家作品异选考察 |
一、《雕龙》选录,《文选》未选 |
二、《文选》选录,《雕龙》未选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选》《雕龙》思想、文学观比较 |
第一节 《文选》《雕龙》思想比较 |
一、萧统与刘勰的思想构建 |
二、两书论选所体现的思想 |
三、两书思想论比较的意义 |
第二节 《文选》《雕龙》文学观比较 |
一、文学观对宇宙本源认同 |
二、文质观对论选标准把握 |
三、雅丽到典丽的文学取向 |
四、两书相较与南朝文评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唐代宫廷唱和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宫廷唱和诗的内涵与价值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其诗史探索意义 |
四、章节概要 |
第一章 南朝至隋:唐前宫廷唱和活动的兴盛 |
第一节 从元嘉到永明:宫廷唱和风气的逐步产生 |
一、刘宋:宫廷的唱和活动的萌芽 |
二、竟陵八友:贵族阶层的唱和活动与诗体的革新 |
三、赠答与唱和:宫廷唱和活动中的诗学分流 |
第二节 萧梁时期:宫廷唱和诗的盛行 |
一、梁代宫廷文学的繁荣 |
二、萧梁宫廷唱和诗歌中佛教文化因素及其成因 |
三、萧梁宫廷唱和诗的佛教因素形成的原因 |
第三节 “狎客”文学集团:陈代的宫廷唱和活动与“江总”现象 |
一、陈后主宫廷唱和活动与“江总现象”的产生 |
二、唐宋两朝对江总接受转变的原因 |
三、江总优劣评价的文学史意义 |
第四节 隋代:宫廷唱和诗中的南北对立与整合 |
一、隋炀帝的“江南情结”与宫廷唱和集团的形成 |
二、隋炀帝宫廷唱和诗歌风格体制的渊源 |
三、隋炀帝宫廷唱和活动的产生的原因 |
四、隋炀帝宫廷唱和活动的文学意义 |
第二章 贞观诗坛:唐代宫廷唱和风气的形成 |
第一节 贞观诗坛的宫廷唱和活动 |
一、“十八学士登瀛洲”:初唐宫廷文学的先导 |
二、陈隋滞响:贞观诗坛的宫廷唱和活动 |
三、体非雅正:宫廷唱和中的复杂创作心态 |
第二节 《翰林学士集》:唐代宫廷唱和诗集的先声 |
一、《翰林学士集》中的四言唱和诗作家群体与南朝诗学的接受 |
二、《翰林学士集》四言唱和诗的内容特点 |
三、《翰林学士集》四言唱和活动成因探析 |
四、《翰林学士集》四言唱和活动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三节 政治心态与诗体的传承 |
一、清绮与气质:贞观宫廷唱和诗中的创作矛盾 |
二、典丽与雅致:贞观宫廷唱和诗歌的美学意识 |
三、对仗与用典:贞观宫廷唱和诗歌的创作技巧 |
第三章 “龙朔变体”与宫廷唱和诗风的转变 |
第一节 “龙朔变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宫廷唱和之风 |
一、士庶消长对宫廷唱和的影响 |
二、大型文学类书的编纂与宫廷唱和的兴盛 |
三、宫廷政治斗争与唱和诗之间的微妙联系 |
第二节 龙朔变体背景下的宫廷唱和诗的转变与传衍 |
一、上官仪与许敬宗的宫廷诗歌唱和活动中的政治因素 |
二、浮艳与宏奥:龙朔诗人在宫廷唱和中的文学表现及其因由 |
三、上官仪之死与唐代宫廷唱和诗歌典范的确立 |
第三节 龙朔诗学探索与宫廷唱和之间的互动关系 |
一、龙朔宫廷唱和对声病属对之学的完善 |
二、龙朔宫廷唱和所形成的风格特点与成因 |
第四章 唐代宫廷唱和诗的极盛时期 |
第一节 珠英学士与修文馆学士:宫廷唱和高峰期的到来 |
一、《三教珠英》的编纂与武则天时期宫廷文学环境之变化 |
二、《景龙文馆记》与修文馆学士的宫廷唱和诗 |
三、从龙朔到景龙:唐代宫廷文馆学士唱和诗的兴盛 |
第二节 谶纬之音:武则天宫廷唱和活动的宗教意识 |
一、“女武代王”:武周时期的谶纬之说与宫廷唱和活动 |
二、谶纬背景下的武周时期宫廷唱和诗人群体及其诗歌风格特点 |
三、庙堂与山水:武周时期宫廷唱和诗谶纬意识的影响 |
第三节 上官昭容:女子政治与宫廷唱和文化之关系 |
一、上官昭容的家世与景龙时期的宫廷唱和活动 |
二、上官昭容与景龙时期宫廷唱和活动之关系 |
三、秤量天下文士:上官昭容与景龙宫廷唱和对盛唐诗人的影响 |
第四节 沈宋之争:宫廷唱和活动中的政治因素与文学影响 |
一、沈宋之争与初唐宫廷唱和活动的兴盛 |
二、沈宋的宫廷诗歌的风格差异与上官婉儿的评价 |
第五章 开元盛世时期的宫廷唱和诗 |
第一节 开元时期的宫廷文化与君臣唱和诗 |
一、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宫廷诗歌唱和活动及其特点 |
二、开元宫廷唱和诗歌的特点及其成因 |
三、声律与风骨:盛唐诗坛的审美意识与宫廷唱和的互动 |
第二节 《龙池篇》与盛唐诗歌:宫廷唱和的典型案例 |
一、沈佺期-崔颢-李白:《龙池篇》唱和诗的创作与影响 |
二、《龙池篇》唱和活动中的政治文化因素与唐玄宗之关系 |
三、《龙池篇》唱和在盛唐诗史上的地位与七律体制的发展 |
第三节 张说巡边唱和:开元宫廷诗风中的盛唐气象 |
一、开元君臣巡边唱和诗的创作背景与盛唐宫廷文化环境 |
二、张说巡边唱和诗的风格特征与盛唐诗歌审美意识的成因 |
三、张说巡边唱和诗的文学史意义 |
第六章 大明宫唱和诗与宫廷唱和风气的消歇 |
第一节 天宝:宫廷唱和诗歌的落潮 |
一、天宝时期宫廷唱和之风及其诗歌特点 |
二、宫廷文人创作风格的转变与政治环境的关系 |
第二节 最后的余晖:大明宫唱和诗的政治内涵 |
一、大明宫唱和诗的历史品评与高下之争 |
二、大明宫唱和诗的创作时间与政治因素 |
三、大明宫唱和诗中的复杂诗人心态与象征意义 |
第三节 中晚唐时期的宫廷唱和诗 |
一、中晚唐宫廷文学活动与唱和风气的衰歇 |
二、中晚唐宫廷唱和诗歌消亡的原因 |
三、中晚唐宫廷唱和活动的文学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10)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概述 |
第一节 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类型及数量 |
一 首首俱对 |
二 通篇对偶 |
三 对偶句数及比例 |
第二节 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词法技巧 |
一 颜色对 |
二 人名对 |
三 数目对 |
第三节 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句法技巧 |
一 错综对 |
二 续句对 |
三 当句对 |
第四节 文人五言诗对偶在元嘉时期快速发展之原因 |
一 刘宋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
二 追求博学多才之文苑风气的影响 |
三 移植汉大赋的空间描写手法 |
第二章 前代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与元嘉诗坛风尚 |
第一节 元嘉前文人五言诗对偶数量考察 |
一 曹魏文人五言诗对偶数量 |
二 西晋文人五言诗对偶数量 |
三 东晋文人五言诗对偶数量 |
第二节 元嘉诗坛对前代文人五言诗对偶技法的继承与发展 |
一 元嘉诗坛与前代文人五言诗对偶词法 |
二 元嘉诗坛与前代文人五言诗对偶句法 |
第三节 元嘉诗坛对前代文人五言诗典故对的继承与发展 |
一 元嘉前文人五言诗的典故对 |
二 元嘉文人五言诗的典故对 |
第三章 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对永明体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与永明体对偶数量 |
第二节 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对永明体对偶词句之启发 |
一 元嘉对偶词语与永明体对偶词法 |
二 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与永明体对偶句式 |
第三节 元嘉五言八句诗对偶与永明体对偶篇体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颜延之诗文特点及其成因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D]. 宗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颜、谢诗歌创作论[D]. 庄亮亮.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4]《文选》所收颜延之、鲍照作品研究[D]. 刘思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文选》“二谢”作品研究[D]. 张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唐诗中的嵇康形象研究[D]. 王冰封. 暨南大学, 2020(04)
- [7]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D]. 马朝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唐代宫廷唱和诗歌研究[D]. 严维哲.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研究[D]. 程霄.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