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态标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静态,传感器,误差,加速度计,靶标,计量学,位置。
静态标定论文文献综述
付立悦,宋爱国[1](2019)在《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的构成,分析了标定系统的误差来源,建立了综合误差模型,并针对该误差模型提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该静态标定系统的MZ通道的满量程误差为2. 48%,其余通道均在2%以下。加载力的方向偏差是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标定时应该使用高精度的方向校准设备,减小力的加载误差。(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何飞,胡广宇,双丰[2](2018)在《双E型膜弹性体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及其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是其在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准确测量的前提,以双E型膜弹性体六维力传感器为例,设计了静态标定试验,测试了6路静态标定数据,计算并分析了其静态性能指标;并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拟合,得到了维间耦合关系斜率矩阵﹒这是六维力传感器通过耦合分析来进一步提高精度的必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陈柔茹[3](2018)在《基于温度外推法的薄膜热电偶静态特性标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薄膜热电偶(Thin-film Thermocouple,TFTC)因其响应速度快、体积小,能实现高时空分辨率表面测温。薄膜热电偶静态特性准确标定是高精度瞬态表面测温的前提。但标准热电偶静态标定方法因其标定时的温度分布与应用时的区别较大,不适用于薄膜热电偶,研究薄膜热电偶静态标定方法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温度外推法和激光加热技术的薄膜热电偶静态标定方法,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基于圆筒壁稳态导热模型设计了集成薄膜金铂热电偶和薄膜铂电阻的自标定薄膜温度传感器;仿真薄膜热电偶静态标定过程,分析标定时传感器温度分布;得到推算模型,研究对流强度对温度场的影响,为基于温度外推法的薄膜热电偶静态特性标定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采用电子印刷工艺制备自标定薄膜温度传感器,选择金、铂浆料和氧化铝作为电极和基底材料,电极薄膜膜厚25μm,圆形基底厚0.36mm、直径为22mm。第叁,分别搭建薄膜铂电阻和薄膜热电偶标定系统;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和上位机采集程序,通过交流激励和正交解调技术实现同步测量薄膜铂电阻阻值和薄膜热电偶热电势。第四,将激光加载至薄膜热电偶热结点上,根据推算模型及两个已标定薄膜铂电阻推算热结点温度,结合薄膜热电偶热电势计算塞贝克系数;研究对流强度对标定结果的影响并测试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外推和激光加热技术可实现室温至200℃的薄膜热电偶静态标定,温度梯度主要集中于热电极;标定得到的薄膜热电偶静态特性接近标准热电偶静态特性,但因两者材料、制备工艺有差异,温度一定时薄膜热电偶热电势略低于标准热电偶;一定范围内对流强度变化不影响薄膜热电偶温度场分布规律,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且重复性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8-06-01)
李颖康[4](2018)在《基于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面向测量任务中对传感器高精度测量的需求,基于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对多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标定进行了研究。从标定算法、算法优化、模型重构、加载方式等多方面展开研究,为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通过对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大量程加载的静态标定实验获取了标定数据,利用叁种不同的标定算法对标定数据进行了标定计算,通过比较由每种标定算法得出的非线性误差可知BP神经网络算法优于其他两种算法,同时通过数据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其次,对人工鱼群算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算法,根据人工鱼群算法的寻优原理编写优化程序对BP神经网络中的初始权值与阈值进行了优化,并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标定数据进行了标定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计算结果较稳定且不易陷入局部极值。再次,对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小量程加载的静态标定实验,将传感器受力平台受到的作用力分为垂直力、平行力和倾斜力叁种情况,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根据重构理论选取了叁种情况下的较优测量模型,然后对两次标定实验中叁维力加载情况下的较优测量模型进行了选取。最后,介绍了单元加载、正交多元加载和混合多元加载叁种加载方式,并设计了相应的加载表,然后对照加载表利用虚拟标定的方法采用Workbench软件对传感器叁维模型进行加载,应用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单元加载和混合多元加载得到的数据进行标定计算,并用正交多元加载得到的数据对两种加载方式的标定结果进行了测试。(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黄钦文,杨少华,董显山,王蕴辉[5](2018)在《加速度计标定中静态半径误差项的消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离心机对线加速度计进行标定时,首先需确定加速度计有效质量中心到离心机旋转中心的距离,即静态半径。目前相关的确定方法较为繁琐,实际中难以操作。提出一种直接消除双离心机静态半径误差的测试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加速度计在双离心机上测试标定时在正向输入和反向输入条件下其安装位置误差的对称性,将安装位置误差项引入加速度计的静态模型方程中。通过对模型方程的处理,消除了结果数据中的安装误差项,获得了不含安装误差项的加速度计标度因数计算方法,并且基于所获得的标度因数,可以计算获得安装位置误差值。对比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同个加速度计在正常安装((35)R/R_1约0.37%)和人为增大安装位置误差((35)R/R_1约5.22%)的情况下,经过消除安装位置误差项的处理,所获得的标度因数仅相差约0.036%,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有效消除了安装位置误差对标度因数的影响,提高了标定精度,同时简化了加速度计的标定步骤。(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化[6](2017)在《新型六维力传感器结构优化与静态标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六维力传感器凭借其能同时感知叁维空间的全部力和力矩信息,在机械系统中,逐步发展成为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感知环节,成为了高新技术核心之一。六维力传感器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技术和计算机工业等众多领域。论文通过机构理论、参数优化、结构设计以及静态标定试验等展开了对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全面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推导任意形式下6-SPS并联结构数学模型,得到关于测力平台的力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并建立其平衡方程,得到了一阶静力影响系数矩阵解析表达式。2)提出两种工况函数,并分别分析了其测量分支量程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以工况函数为基础的结构参数优化方法,设计了具体优化目标和优化步骤。最后,对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优化以确定其最优的结构参数并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3)对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进行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得出传感器整体、测力平台以及测量分支的应力分布云图,验证所设计的结构是否合理。最后研制出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样机。4)提出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标定算法;采用多数据点加载的在线静态加载方式,设计具体加载步骤对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进行静态标定试验。采用曲线拟合标定算法对试验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静态性能指标并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新的标定算法测量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赵延治,牛智,焦雷浩,曹亚超,赵铁石[7](2016)在《新型过约束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测量模型与静态标定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航空航天领域对重载大吨位多维测力传感器的急需,通过引入冗余测力分支,提出一种适用于重载测力场合的新型过约束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在提高传感器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同时有效抑制了关节摩擦对多维力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基于螺旋理论,推导得到了该并联传感器一阶静力影响系数矩阵,建立理想状态下该新型过约束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测量数学模型。考虑各测量分支的初始预紧力与刚度,基于传感器静力平衡方程与补充建立的位移协调方程,推导建立考虑初始预紧力与分支刚度因素下该新型过约束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测量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该新型过约束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样机,搭建传感器加载标定与信号采集及处理试验系统,对新型过约束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加载标定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传感器测量误差矩阵,分析得到了传感器测量精度,从而为重载过约束并联六维力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8期)
唐郑,何晓业,王巍,许少峰,姚秋洋[8](2016)在《用于粒子加速器位置监测的线位置探测器静态特性的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线位置探测器(WPS)静态特性标定的方法。建立了一套由激光位移传感器、水平与垂直调节平台组成的静态特性标定系统。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对WPS的测量静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WPS的测量范围内,以步长0.1mm进行位移量输入,满量程观察了WPS的输出位移量。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WPS灵敏度以及均方根误差。输入步长分别设为5、2和1μm,考查输出量变化可得到仪器的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垂直方向灵敏度KV不低于-1.005 02,均方根误差为0.002 4mm,分辨率达2μm。水平方向灵敏度KH不低于-1.001 55,均方根误差为0.002 1mm,分辨率同样达2μm。该WPS灵敏度、均方根误差和分辨率均达到了监测所需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6期)
王伟华,邓楼楼,谭民涛,黄澜[9](2016)在《面阵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现场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面阵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的现场标定,提出基于规则小孔平面靶标的现场标定方法.将小孔平面靶标固定放置于面源黑体前方,在光学视场测量空间内,多次调整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摆放位置,以采集多幅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红外靶标光点图像.使用等高层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方法精确提取靶标红外光点的中心坐标,获得特征点信息.利用红外靶标图像和图像特征点计算面阵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光学系统的焦距和主点坐标.试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简单灵活有效,便于调试现场操作.目前,该方法已在面阵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3期)
李军,聂红,熊琪,王耀弘[10](2016)在《一种新型的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集成度不足、操作界面比较复杂、测量误差大、实验效率低等不足,研制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该系统以Lab VIEW软件为设计操作平台,基于线性模型的六维力传感器静态解耦方法,充分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误差因素,开发设计了标定试验台、信号采集系统以及数据分析软件。在静态环境下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静态标定系统相比,该系统界面易用性好,标定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6年05期)
静态标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是其在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准确测量的前提,以双E型膜弹性体六维力传感器为例,设计了静态标定试验,测试了6路静态标定数据,计算并分析了其静态性能指标;并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拟合,得到了维间耦合关系斜率矩阵﹒这是六维力传感器通过耦合分析来进一步提高精度的必要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态标定论文参考文献
[1].付立悦,宋爱国.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误差分析[J].计量学报.2019
[2].何飞,胡广宇,双丰.双E型膜弹性体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及其性能分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陈柔茹.基于温度外推法的薄膜热电偶静态特性标定方法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
[4].李颖康.基于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8
[5].黄钦文,杨少华,董显山,王蕴辉.加速度计标定中静态半径误差项的消除技术[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8
[6].李化.新型六维力传感器结构优化与静态标定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
[7].赵延治,牛智,焦雷浩,曹亚超,赵铁石.新型过约束正交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测量模型与静态标定试验[J].机械工程学报.2016
[8].唐郑,何晓业,王巍,许少峰,姚秋洋.用于粒子加速器位置监测的线位置探测器静态特性的标定[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6
[9].王伟华,邓楼楼,谭民涛,黄澜.面阵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现场标定[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6
[10].李军,聂红,熊琪,王耀弘.一种新型的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