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段论文_刘玉祯,曹文侠,王金兰,李文,辛雨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祁连山东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河流,华夏,植物,玉门,纵剖面,青藏高原,灌丛。

祁连山东段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祯,曹文侠,王金兰,李文,辛雨琼[1](2019)在《祁连山东段不同类型灌丛斑块土壤特征对围封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作为高寒带植被的立地条件,是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发挥其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之一。本研究选取祁连山东段头花杜鹃、山生柳和金露梅3种典型灌丛斑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围封前后其理化性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磷、全钾、速效氮5个理化指标在灌下、灌外差异显着;土壤含水量、容重、有机碳、全磷、速效氮、速效磷6个理化指标在围栏内外差异显着。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围栏内速效氮与孔隙度的贡献率较高,表明围封后速效氮与孔隙度是影响祁连山东段3种灌丛斑块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环境因子;围栏外速效氮与全磷的贡献率较高,表明有放牧干扰时速效氮与全磷是影响祁连山东段3种灌丛斑块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环境因子。头花杜鹃灌丛斑块不论是否受到放牧干扰,均能保持其良好的土壤理化性质,表明头花杜鹃灌丛斑块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短期围封能够显着增加灌丛斑块土壤含水量和速效养分含量,从而改善立地条件,也进一步证明围封更加有利于退化灌丛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马玉玺,陵军成[2](2019)在《祁连山东段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及驯化栽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丰富林下食用菌栽培品种和提高栽培效益,调查了祁连山东段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并研究了不同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祁连山东段林区共有野生食用菌7科、13属、18种,驯化栽培后粉紫香蘑、野蘑菇、美味蘑菇和大肥蘑菇菌盖宽度分别为5~12、6~8、4~12、6~15 cm,菌柄长度分别为4~7、4~12、5~15、5~9 cm,产量分别为5.24、5.01、5.22、6.09 kg/m~2,以上菌种驯化栽培后因产量和效益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徐亚男,刘学录,李晓丹,李尚泽,张一达[3](2019)在《祁连山东段生态敏感性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3S技术,对祁连山东段2000—2016年的景观动态变化和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草地的面积增加,斑块数量减少,形状结构趋于松散且简单化;森林和冰雪的面积和斑块数量减少,形状结构趋于紧密但简单化;灌木的面积和斑块数量增加,形状结构趋于松散但复杂化;裸地和水域的面积增加,斑块数量减少,形状结构趋于紧密但简单化。(2)景观整体多样性水平增加,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增大,各景观要素向着均匀化且分散的趋势发展。(3)景观类型面积指数、破碎度和分离度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平均斑块面积指数。(4)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处于低敏感性水平,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总的来说,人类活动的干扰是造成景观和生态敏感性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景观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马海霞,张德罡,陈瑾,常军霞,董永平[4](2019)在《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模拟放牧下的坡面土壤水蚀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草原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和模拟放牧测定其坡面产流产沙过程,旨在为高寒草甸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以防止水土流失为前提的草地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从未放牧到重度放牧径流出现的时间逐渐缩短;相较于未放牧,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的高寒草甸平均径流量分别增加150.00%,600.00%,2 200.00%,平均产沙量分别增加170.59%,535.29%,694.12%,且降雨强度对径流量的影响高于对产沙量的影响;相较于重度放牧,未放牧、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3种放牧强度的平均保水效益分别为67.06%,46.04%,28.08%;固土效益分别为88.54%,70.23%,38.73%;高寒草甸的减水减沙效益与雨型具有密切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和0.961,保水效益和固土效益间有极显着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5。从维持水源涵养功能的角度来说,中度以下的放牧强度是相对安全的。(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兴旺,袁道阳,邵延秀,张波,柳煜[5](2019)在《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东段古地震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玉门—北大河断裂是酒西盆地南侧的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断裂西起青草湾,向东经老玉门市、青头山、大红泉,止于北大河以东骨头泉一带,长约80 km,走向北西西,倾向南,倾角20°~60°。玉门—北大河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冲断裂,断裂东段保留了地震破裂带遗迹,通过野外断错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揭示该破裂带形成于距今1.7±0.3 ka,此前断裂在4.1±0.3~5.4±0.3 ka及8.4±1.0 ka还有过2次古地震事件,利用经验公式和已有震例估算,每次地震震级约为M7。(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高效东,谢虹,袁道阳,苏琦,邵延秀[6](2019)在《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河流纵剖面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羊河流域位于祁连山东段,其河流体系记录了最新的构造信息和构造活动。提取石羊河流域的地貌信息,有助于揭示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地貌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及系统探讨该区地貌发育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构造意义。文中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Matlab脚本提取了石羊河流域7条河流的纵剖面,并利用基岩河道水力侵蚀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获得了7条河流的陡峭系数、平均侵蚀量、凹曲度、裂点分布、高程、距河流出水口距离和流域面积等地貌信息。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的各条支流至少存在1个主裂点,裂点上、下河段具有不同的陡峭度(ks)与凹曲度(θ),说明河流纵剖面裂点的上、下河段具有不同的发育趋势。对河流纵剖面、裂点分布及岩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古浪河、金塔河、杂木河、西营河、东大河和西大河都具有"坡折式"裂点,处于瞬时状态。祁连山东段河流地貌演化主要与构造活动相关。利用本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相关裂点上游河道的凹曲度指标拟合出整条河流,得到石羊河流域的平均侵蚀量约488m,发源于古浪推覆体的6条支流的平均侵蚀量为508. 5m。进一步计算研究区河网归一化的河流陡峭系数(ksn)并得到其空间分布,结合河流纵剖面和裂点分析结果对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ksn的结果显示下游段陡峭系数<60,中游明显大于下游。同时,位于构造结处的古浪推覆体其ksn值呈现高值,表明该区第四纪以来经历了明显的构造抬升过程。文中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地貌演变处于非均衡状态,构造变形是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控制着该区现今的地貌发育及演化历史。(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程晨,王军,李丹丹,吴秀元[7](2019)在《北祁连山东段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兼论华夏植物群起源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晚期(相当于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共33属95种植物,其中地方性的土着分子(属、种)占有整个植物群总数的80%以上,华夏植物群(Cathaysia Flora)的典型特征分子较多,如①东方型鳞木类占植物群总数的25%左右,包括从早石炭世延续下来的华夏木(Cathaysiodendron)、多种东方型鳞木(Lepidodendron)、窝木(Bothrodendron)及扁圆封印木(Sigillaria brardii);②由晚泥盆世开始出现的龙潭楔叶(Sphenophyllum lungtanense)、长沙楔叶?(Sphenophyllum?(Tetrafolia)changshaense)、早石炭世的靖远楔叶(Sphenophyllum jingyuanense)到纳缪尔晚期的微缺楔叶(Sphenophyllum emarginatum),这类具有长楔形叶的植物出现得比欧美地区早许多,可能是二迭纪瓣轮叶(Lobatannularia)的最早祖先;③齿叶属(Tingia)在早石炭世晚期已经出现,到纳缪尔晚期(红土洼组)已有叁种之多,加上贝叶属(Conchophyllum),这两属一直被认为是华夏植物群的典型代表;④多种早石炭世中、晚期繁盛的真蕨类植物偶脉羊齿(Paripteris)及网羊齿(Linopteris)到晚石炭世早、中期仍十分发育,是华夏植物群早期最显着的特征;⑤早石炭世的畸羊齿(Mariopteris(Karinopteris))继续发育,而后可能演化成大羽羊齿类植物(Gigantopterids)的先祖。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证实,北祁连山东段的纳缪尔晚期植物群已经进入华夏植物群的早期演化阶段;自从晚泥盆世的沙流水组开始,先后经历了早石炭世的臭牛沟组,靖远组及晚石炭世红土洼组和羊虎沟组(本溪组)代表了前华夏植物群(Procathaysian Flora)演替为华夏植物群的关键地质时期。北祁连山东段亦成为前华夏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早期发育、繁盛之地区,在纳缪尔期可能是华夏植物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中心。(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9年02期)

王志鹏,楚彬,周睿,花立民[8](2019)在《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常见植物稳定性同位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完善高寒植物稳定性同位素数据库,并为研究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研究采集高寒草甸样地内的各种植物,测定每种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稳定性同位素δ~(13)C和δ~(15)N,按照科和生活型分析其稳定性同位素分布特征.【结果】1)研究区共有植物24种,分属21个属,13个科,全部为C3植物;2)植物地上部分δ~(13)C含量,杨柳科最低,百合科最高,二者之间差异显着(P<0.05).植物地下部分δ~(13)C含量,蓼科最高,龙胆科最低(P<0.05).植物地上部分的δ~(15)N含量,百合科最低,木贼科最高,二者之间差异显着(P<0.05),植物地下部分的δ~(15)N含量,杨柳科最低,木贼科最高,二者之间差异显着(P<0.05);3)就地上部分而言,地上芽植物δ~(13)C最低,高位芽植物δ~(13)C最高,二者之间差异显着(P<0.05);地面芽植物δ~(15)N最高,高位芽植物δ~(15)N最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就植物地下部分而言,地上芽植物的δ~(13)C最高,一年生植物的δ~(13)C最低(P>0.05),高位芽植物δ~(15)N最低(P<0.05),一年生植物δ~(15)N最高(P<0.05).【结论】植物稳定性同位素与物种本身、生长器官和环境条件均有关系.(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吴文忠,马瑞赟,张晓东,马风华,潘进礼[9](2019)在《北祁连山东段西吉地区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吉地区辉长岩属于拉斑系列,具有高Al、低碱、低Ti、低P2O5的特征。辉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Rb、Sr、K,高场强元素(HFSE) Nb、Ta、Ce、Nd、Sm、Tb、Y、Yb相对亏损,而且Nb、Ta为负异常,具有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火山弧岩浆的特征。稀土配分曲线为向右缓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其曲线型式与岛弧、弧后盆地相似,形成于陆缘弧环境。U-Pb测年结果显示,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为437. 0±2. 8 Ma,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辉长岩与西吉地区花岗岩具有相同的形成环境和非常接近的锆石U-Pb年龄,二者为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西吉地区辉长岩体为板块俯冲的产物,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时,北祁连山海盆趋于闭合时,洋壳板块俯冲脱水,提供给地幔楔,橄榄岩发生熔融,形成的基性(辉长岩)、酸性(花岗岩)岩体。通过区域对比,认为西吉地区辉长岩与甘肃东部葫芦河群、甘肃景泰老虎山地区的蛇绿岩带中的辉长岩很可能是相同构造环境下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西吉地区可能存在由于构造作用破坏的蛇绿岩套层序的部分组成或杂乱堆积的混杂岩块。(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9年01期)

赵凌强,詹艳,郑文俊,王庆良,孙翔宇[10](2018)在《祁连山东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地质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构造环境,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场,其中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相关问题成为近年来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Zheng et al.,2013;Yuan et al.,2013;Shen et al.,2015;Ye et al.,2015;Yu et al.,2017)。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是正在生长发育的青藏高原和稳定的阿拉善克拉通之间的构造转换带,在祁连山东段新构(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八)——专题16: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专题17: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期刊2018-10-21)

祁连山东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丰富林下食用菌栽培品种和提高栽培效益,调查了祁连山东段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并研究了不同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祁连山东段林区共有野生食用菌7科、13属、18种,驯化栽培后粉紫香蘑、野蘑菇、美味蘑菇和大肥蘑菇菌盖宽度分别为5~12、6~8、4~12、6~15 cm,菌柄长度分别为4~7、4~12、5~15、5~9 cm,产量分别为5.24、5.01、5.22、6.09 kg/m~2,以上菌种驯化栽培后因产量和效益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祁连山东段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祯,曹文侠,王金兰,李文,辛雨琼.祁连山东段不同类型灌丛斑块土壤特征对围封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9

[2].马玉玺,陵军成.祁连山东段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及驯化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9

[3].徐亚男,刘学录,李晓丹,李尚泽,张一达.祁连山东段生态敏感性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响应[J].生态科学.2019

[4].马海霞,张德罡,陈瑾,常军霞,董永平.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模拟放牧下的坡面土壤水蚀特征[J].草地学报.2019

[5].刘兴旺,袁道阳,邵延秀,张波,柳煜.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东段古地震特征[J].地震.2019

[6].高效东,谢虹,袁道阳,苏琦,邵延秀.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河流纵剖面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2019

[7].程晨,王军,李丹丹,吴秀元.北祁连山东段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兼论华夏植物群起源中心[J].地质论评.2019

[8].王志鹏,楚彬,周睿,花立民.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常见植物稳定性同位素特征[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

[9].吴文忠,马瑞赟,张晓东,马风华,潘进礼.北祁连山东段西吉地区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2019

[10].赵凌强,詹艳,郑文俊,王庆良,孙翔宇.祁连山东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地质构造意义[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八)——专题16: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专题17: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2018

论文知识图

横穿河西走鹿北部断裂CPS速串剖面横穿阿尔金断裂地壳绷短速率估算例面祁连山东段断裂构造与地温梯度分...祁连山东段南营村附近金塔河的阶...北祁连山东段石炭纪鱼类产地分布祁连山东段的剥蚀面分布格局简图

标签:;  ;  ;  ;  ;  ;  ;  

祁连山东段论文_刘玉祯,曹文侠,王金兰,李文,辛雨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