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讯问论文_吴淑琼,邱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警察讯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警察,米兰达,犯罪嫌疑人,亚利桑那,语料,语言,句法。

警察讯问论文文献综述

吴淑琼,邱欢[1](2019)在《警察讯问话语的对话句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警察讯问话语作为公安机构体系内部的话语,是一种典型的机构话语。问-答语对是警察讯问的基本话语形式。本文基于Du Bois的对话句法理论探讨了警察讯问话语的对话句法结构,分析发现:警察讯问话语呈现出一种平行的句法关系,主要体现在言语成分和句法结构两个方面;问-答语对的平行结构互相介入产生句法共鸣,讯问话语中对话句法的共鸣主要包括焦点共鸣、框架共鸣和零位共鸣;句法结构的平行关系、讯问双方的合作程度、讯问主体立场的对立性以及讯问话题的同一性等是引起讯问话语产生共鸣的理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慧[2](2017)在《警察讯问话语中信息传递的提问新型模式及其心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警察讯问话语中信息传递的提问新型模式及其优势心理分析,笔者认为"六种提问法"新型模式符合信息传递的规律,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值得新时期的讯问人员在警察讯问工作中运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杨慧[3](2017)在《警察讯问话语中的提问方式对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归纳了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几种主要提问方式,结合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探讨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时因提问方式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心理反应,以便在警察讯问中把握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点,攻破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提高讯问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卢楠[4](2017)在《评价理论视角下警察讯问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警察讯问是法律赋予警察的权利和职责,是一项法定的诉讼程序,学者们已从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警察讯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警察讯问也是一种言语行为,如果不考虑讯问语言的使用,警察讯问的程序正义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国内警察讯问话语的语言研究被长时间忽略。本文对警察讯问话语的语言学研究有助于保证警察讯问的程序正义。本文致力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警察讯问话语包含哪些人际意义?2.这些人际意义是通过哪些语言手段和策略实现的?3.在讯问过程中,如何通过人际意义的调节达到讯问程序正义的最大化?通过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尝试在警察讯问用语和讯问程序正义最大化方面给出规范意见。理论方面,本研究采用了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式下进行。本文将警察讯问话语的特点和介入系统相结合,搭建了适用于警察讯问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分析框架,扩展了介入系统在警察讯问话语分析方面的应用。本文语料选自于当地中级人民法院的五起案件的讯问笔录。运用已搭建的分析框架,本文从词、句、语篇叁个层次对警察讯问话语的人际意义进行了剖析,发现警察采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展现不同的人际意义,或者趋同或者趋异。在词汇层面,法律词汇和正式词汇比日常词汇多用于实现对话紧缩的语言策略,表达趋异的人际意义;在句子层面,语气常用来调节人际意义。警察讯问话语存在疑问、命令和陈述叁种语气,命令句和一部分带有语用嬗变的疑问句经常用来表达命令、警告和责备,体现趋异的人际意义,而一般疑问句和表达权利义务告知的陈述句则体现趋同的人际意义;语篇层面,二步会话结构通常会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会话空间,体现趋异的人际意义,而带有反馈的叁步会话结构承认犯罪嫌疑人的回答并鼓励犯罪嫌疑人继续谈话,扩展了会话空间,体现趋同的人际意义。本文主张在警察讯问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对话延展的言语策略,体现趋同的人际意义,从而帮助实现讯问程序正义的最大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动机,界定“警察讯问”以及“警察讯问话语”,提出研究问题,阐释研究意义,并介绍语料、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结构。第二章回顾法律语言学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对警察讯问话语的研究。第叁章将警察讯问话语的特点和介入系统相结合,搭建适用于警察讯问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分析框架。第四章对五起案件的讯问笔录进行分析,从词、句、语篇叁个层次对警察讯问话语的人际意义进行剖析,探讨如何通过人际意义的调节达到讯问程序正义的最大化。第五章参照现行警察讯问条例,对警察讯问用语提出规范意见,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杨淑芳[5](2016)在《警察讯问语料在刑事司法过程的格式转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英国刑事司法体系为例,分析了警察讯问语料在整个司法过程中的格式变化,提出警察与嫌疑人的对话不应该被看成是孤立的、自成一体的单个事件,而是整个刑事司法过程的一个环节。研究认为,在刑事司法过程中,讯问语料格式的变化可能会给司法的公正性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所有证据都必须尽量保持其原始性。(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25期)

武黄岗[6](2016)在《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合作原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警察讯问话语一直是法律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语用学视角下,基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拟以警察讯问话语为研究对象,考察讯问主体(讯问人员)和讯问客体(犯罪嫌疑人)遵守或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同时在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遵守往往受到客观因素(法律因素和证据因素等)和主观因素(讯问内容、讯问语言、讯问主客体的文化程度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林焕星[7](2015)在《警察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供述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犯罪嫌疑人供述是重要的证据。一经证实,就能作为案件审理的根据。因此,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可靠性是此证据被采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尝试从语篇信息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究一套宏观和微观的语言线索,用来区分警察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和虚假供述。本研究采用描述性和定性的方法分析真实语料获取宏观和微观语言线索。定量的方法,如统计学方法T检验、曼惠特尼检验、方差分析,用于检验这些语言线索在真实和虚假供述中是否有差异,从而筛选出有效的线索组成并一个语言线索集合。宏观语言线索包括信息冗余、信息空缺、信息发展不均衡、主观性信息节点和有限的客观性信息节点。微观线索包括说明环境和方式环境。最后,实验的方法用于验证语言线索集合区分真实和虚假供述的有效性,并对测谎仪和语篇信息理论的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26名女生和5名男生,自愿参与本实验。被试均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英语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实验结果表明,语言线索集合区分真实和虚假供述的准确率高于测谎仪,并且是可以接受的。由此可见,从语篇信息理论的角度评估犯罪嫌疑人供述可靠性是可行且可靠的。本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即语篇信息理论的角度,区别于其他谎言识别的研究。它丰富了谎言识别研究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语篇信息理论的应用做了一定的贡献。笔者希望本研究能为语言证据真实性提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5-04-23)

李桂芝[8](2015)在《顺应理论视角下警察讯问语言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顺应理论分析警察讯问时应当如何采取正确的语言策略。研究表明,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需要顺应嫌疑人的性格、情绪、信念、意图等心理世界因素以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社交世界因素,采取积极或消极的礼貌策略,选择恰当讯问语言,以实现预期讯问目的。(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5年07期)

郑曦[9](2015)在《美国法律和法院对警察讯问精神折磨的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有效禁止侦查讯问中精神折磨的使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在美国,讯问中警察使用精神折磨的现象也是现实存在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缘于侦查讯问本身的秘密性、封闭性特征,也与警察不当使用讯问技巧有关。美国立法者和联邦最高法院以供述自愿性为基础,以"明知"与"明智"的要求作为程序性保障,试图规制乃至禁绝精神折磨的讯问方式。这样的法律规制方式,对于我国消灭侦查讯问中的非肉体刑讯现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2015年03期)

珍妮特·艾斯沃思,田荔枝,张婷婷[10](2014)在《限制警察讯问中的强权:米兰达诉亚利桑那案——失效的诺言》一文中研究指出米兰达诉亚利桑那案毫无疑问的是美国刑法思想上有史以来最着名的判例一一很难想象任何一个美国人会不知道那着名的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你有权在接受讯问时要求律师在场。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法定可以为你指定一名律师。事实上,由于美国影视作品覆盖全球的影响力,米兰达警告甚至已被不认可它的法律效力的国家的公民所熟知。作为普遍提升公众法律意识的一种传播媒介,米兰达或许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教育项目。但是尽管有表面的成功,它却没能实现在警察羁押中保护犯罪嫌疑人不受警察强迫讯问的本来目的。因此,学者和评论家们将它冠以"叹为观止的败笔"(Thomas 2004:1091)、一个"错误"(Stuntz 2001:975)、一出"闹剧"(Garcia 1998:497)、"走过场"(Uviller 1996:124)、一场"骗局"(Slobogin 2003:(本文来源于《法律方法》期刊2014年01期)

警察讯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警察讯问话语中信息传递的提问新型模式及其优势心理分析,笔者认为"六种提问法"新型模式符合信息传递的规律,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值得新时期的讯问人员在警察讯问工作中运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警察讯问论文参考文献

[1].吴淑琼,邱欢.警察讯问话语的对话句法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

[2].杨慧.警察讯问话语中信息传递的提问新型模式及其心理分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

[3].杨慧.警察讯问话语中的提问方式对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

[4].卢楠.评价理论视角下警察讯问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D].河南大学.2017

[5].杨淑芳.警察讯问语料在刑事司法过程的格式转换研究[J].法制博览.2016

[6].武黄岗.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合作原则”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

[7].林焕星.警察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供述可靠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8].李桂芝.顺应理论视角下警察讯问语言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2015

[9].郑曦.美国法律和法院对警察讯问精神折磨的规制[J].法律适用.2015

[10].珍妮特·艾斯沃思,田荔枝,张婷婷.限制警察讯问中的强权:米兰达诉亚利桑那案——失效的诺言[J].法律方法.2014

论文知识图

警察讯问语类的宏观结构警察讯问理想模式保持情况及被...1 警察讯问的介入系统警察提问的疑问句类型统计检索软件中的代词分布例图讯问语类中讯问与立法语篇资源的混合

标签:;  ;  ;  ;  ;  ;  ;  

警察讯问论文_吴淑琼,邱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