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黎[1]2004年在《民营科技企业成长障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把科技创新理解为发展手段或工具的技术创新理论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传播和高度认同,而且在实践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科技创新来实现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和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带来经济的发展,才能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贸易地位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80年代初诞生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走过了风风雨雨二十多年历程,历经初创、快速增长、调整、“二次创业”和全面发展等若干阶段,以超常规的速度增长。经过二十几年的蓬勃发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先锋和主体角色,党的十六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面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机遇。 本文就是本着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目的,首先明确地界定民营科技企业的概念,清楚地认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调查和分析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并结合硅谷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模式,了解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发现制约其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既要求民营科技企业借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大势,不断的深化自我改革,狠练内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又要求相关体制和政策等制度性安排的配套和支持,为其成长、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完善的外部环境,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
汪蕾[2]2005年在《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资产总量在持续增加,民营企业依靠自身力量与机遇,实现了惊人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新生力量。 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存在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为此,浙江民营企业采取了大量购买了国外先进设备的策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技术购买是浙江民营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 尽管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但从整体上看,浙江民营企业还是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等问题。因此,如何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浙江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专门研究了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和轨迹、技术信息的获取特征、技术来源的结构和技术进步障碍因素等,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技术来源决策的因素。同时,以民营企业技术进步为对象,研究技术管理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如技术来源的成熟度,技术来源的成熟度与企业技术来源的关系,等一系列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从理论与操作层面上解决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所面临的障碍,给出其技术进步的规律和一般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民营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研究了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选择。在当前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上,一种流行的观点是认为民营企业应致力于自主研发(即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战略),而在现实中,一些民营企业主观上也有自主开发意识和愿望。 (1) 本文从现实出发,通过对浙江民企技术力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了“笼统地讲‘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应当致力于自主研发(应当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战略)’是脱离实际的”结论;并提出了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的观点,即对于具有特质资源的浙江民营企业,应依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并实施符合企业当前自身能力的技术进步途径。当企业处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阶段时,应采用以购买为主的外部途径的技术进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途径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进而当企业技术力量不断强大后,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的内部途径的技术进步。 (2) 对样本企业有关变量数据的分析表明,民营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其技术
王晓静[3]2004年在《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外进入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尤其令人关注。企业的国外进入方式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企业成功开展国际活动的关键关节。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外进入方式问题,提出国外进入方式的决策模型。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验证了关系网络、进入壁垒、产业性质和企业战略确实影响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外进入方式决策,求证和分析在股权进入方式和非股权进入方式影响的权重。关于国外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往往受企业母国环境影响,以浙江民营科技企业为实证,本研究旨在通过寻找国外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突破,填补当前文献有关发展中国家为背景的企业国外进入方式研究的空白。研究结论蕴含在企业国外进入方式决策和政府政策的导向的应用。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考虑到民营科技企业存在历史的简短,在研究对象部分首先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指出其与民营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关系。通过比较研究法,归纳出浙江民营科技企业的特点。此外,在本部分以前人研究为基础,自己提出国外进入方式的概念。 第二部分主要对国外进入方式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并揭示研究空白点与机会,其中企业国外进入方式涉及的理论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以及涉及交易费用、产权的新制度经济学。其中的研究空白点和机会包括叁点:同时站在微观和中观角度研究主题,系统研究各种进入方式,实证研究进入方式决策中的影响因素。 第叁部分为企业提供了国外进入方式决策模型,首先对国外进入方式进行层级分类,为管理者提供了简化的而又比较全面的进入方式分析,并通过回顾现有有关方式比较方面的文献说明在各个层级上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本文探索关系网络、进入壁垒、产业性质和企业战略为变量进行假定,最后提供将利润分析法一般化的业绩衡量思路。 第四部分为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外进入方式实证,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的说明,用典型案例实证了第叁部分假定的四个变量,之后,在股权进入方式和非股权进入方式这一层次上用层次分析法检测与分析各个变量的影响权重,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讨论。其中典型案例有八个,它们是星月集团、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团、康莱特集团、浙江中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跃集团、华立集团和万向集团。 第五部分根据前面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首先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阐述本论文的管理意义和对文献的贡献,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将来研究的方向。其中管理意义包含对企业高层国外进入方式决策的叁点启发以及对公共政策制定者两点政策导向,而且在启发和政策导向中蕴含一些建议。
黄威[4]2003年在《浙江民营企业技术来源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是前几年科技投入低,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作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一部分,本论文讨论了与浙江民营企业技术来源相关的问题。 近几年,浙江的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主要是在民营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下取得的,本文首先论述了浙江民营经济对本省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然后论述了技术商品的特性以及技术商品交易的影响因素;接下去,本文讨论了各种技术获取方式的特点。然后,本文对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拥有的获取技术资源的各种特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了针对浙江民营企业技术来源相关问题的实证调研和问卷调查,实证的研究了浙江民营企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来源方式,并对相关问题——技术交易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给出了基于研究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浙江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李建民[5]2006年在《河北林业科技型企业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对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显,中国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林业作为传统产业在新时期负有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大重任。建立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证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本论文结合河北省区域特点、林业产业和科技现状,利用企业成长理论、创新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从区域、产业、科技、战略、组织、文化、能力的动态观点研究林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和发展问题。首先在系统总结了企业成长理论、创新理论基础上,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揭示了河北林业科技现状及问题,明确了与国内外林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现代林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指出了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林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河北省优势林业产业(果品业和人造板业)现状及林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而建设林业科技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归纳和总结现有科技型企业定义及其局限性,通过回顾科技体制改革历程,探询科技型企业产生的源泉和发展趋势,结合林业产业概念和范围的新认识,从动态视角提出了林业科技型企业概念并指出林业科技型企业的产业属性。然后,在企业环境、内在素质、动态能力方面提出林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对策。主要强调了外部环境建设对林业科技型企业的保障作用及建设的具体内容。重点研究和提出了林业科技环境和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政府转换行为角色,形成新型的政企关系;财政、税收、金融环境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与社会关系资本积累等四方面制度安排。林业科技型企业内在素质建设。对林业科技型企业行为主体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家素质建设的具体内容;分析和研究了反映林业科技型企业特点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林业科技型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和组织形式。林业科技型企业动态发展能力研究,对林业科技型企业动态变革能力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林业科技型企业动态变革能力叁角模型,分析了林业科技型企业动态变革能力障碍因素,提出了河北省林业科技型企业动态变革能力系统建设对策,以建立林业科技型企业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合作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为主要路径进行了河北省林业科技型企业再造工程的实证研究,以河北定州德胜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林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和发展的案例研究。
陈德萍[6]2004年在《我国民营经济成长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民营经济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然而,民营经济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新时期民营经济成长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民营经济的历史与现状 从狭义上讲,民营经济的本质内涵就是“非公有制经济”,即“民有民营”的经济或者说是“私营经济”,它是从私有制角度来考察的民营经济,私有是其主要特征。广义的民营经济认为:民营经济的本质内涵是“营”,“民营”和“私有经济”没有必然的一致的关系;“民营”不等于“私营”,“公有”也不等于不能“民营”;“民营”所注重的是资产经营形式的选择,而不是改变资产产权本身的性质。本文仅对狭义的民营经济即“民有民营”经济形式进行研究,以下简称为民营经济。 在中华民族悠悠历史长河中,官营经济一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尽管官营经济的庞大体系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的萌芽与成长,但民营经济仍能够在官营经济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下来。1949年以后,我国经济摆脱了对外国资本的依附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但国民经济的“官办”、“官营”的色彩不仅没有因此而淡化或消失,反而在“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的观念指导下,我国经济的“官办”成分更重、“官营”色彩更浓,而民营经济的成长则变得更为举步维艰,我国经济最终演变为一种“一大二公”的“官营”经济。十一届叁中全会以后,从经济层面来看,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为起点,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民营经济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和日趋发育的市场体系为民营经济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从社会环境层面来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解放了生产力,营造了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消退阶段、起步阶段、扩张阶段、徘徊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等五个阶段的成长历程。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叁角模式和中关村模式等。由于模式形成的时间不同、形成的基础不同、企业制度的特征不同、政府作用的不同,以上四种模式各有特色,但都不同程度存在许多“成长中的烦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民营企业在产权关系、经营决策机制、企业文化、诚信经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内在缺陷,影响了其健康成长;其二是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观念意识、国民待遇等障碍,以及法律保障缺失、市场体系与秩序不规范、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外部环境因素也阻碍了其迅速发展。 二、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的规模定位分析 经济学家马歇尔、科斯对规模经济理论都作了一定的描述,其中科斯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两个方面对规模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分析,指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可以相互替代。企业之所以存在规模经济,是由于企业规模增长而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组织管理费用的增加所致。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企业规模大并不意味着企业达到了规模经济,只有在企业的规模扩张时其投入的增加和产出规模的扩大导致单位投入的水平提高,或者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降低,才产生了规模经济。相反在没有效益情况下的扩张可能带来的是规模不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由于起点低,至今整体上企业规模依然偏小,但人部分却充满活力,而像巨人集团、叁株等曾经迅速扩张的民营企业却陷入困境甚至一撅不起。因此,民营企业对其未来规模选择成为进一步成长的重要问题。在研究一家企业是否处于规模经济状况时,不应该看一家企业经济规模的大小,而应该通过比较企业是否处在最小经济规模即MES状态,或者企业现有规模是否与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相对称的一种经济规模。总之,无论是进行MES分析还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我国现有民营经济的规模可以说是历史和现实经济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从这个结论出发,我们不难得出;民营经济的成长并不是盲目的做大做强,而是应根据民营经济自身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成长路径。 叁、民营经济成长的内在因素分析 首先,通过对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的组合分析可以得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产量最大化或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化时,都存在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由于我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其中劳动丰裕、资本短缺,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更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相对?
马建新[7]2003年在《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出发,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溯本追源地研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又将民营科技企业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结合起来,探索有关民营科技企业的理论创新。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经济联合体。它实行的是“劳者有其股”的实践方式,是对马克思“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思想的一个有益探索。 本文通过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现状,将多个学科的有关知识与熊彼特提出“创新”观点以来的技术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探讨民营科技企业以“技术创新为主线”的综合创新理论。既有定性思考,又对综合创新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规律。在1997—2001年度的民营科技企业数据基础上,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总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与职工总数、科技投入(代表技术创新)、出口创汇、税率、体制(代表制度创新)等的关系,对综合创新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拉格郎日乘子法构造出哈密顿函数,从而求出最优税率.对2010年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前景作出预测。 本文从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民营科技企业的综合创新置于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和研究,阐述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内涵,构建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理论体系。根据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规律,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协同的机理出发,建立起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1997年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优劣势,总结出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持续能力的叁种基本模式。提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战略框架下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在技术创新上选择U型道路,在制度创新上走“股份共同制”道路,在管理创新上选择“知识增殖管理”道路。揭示了提高综合创新能力是民营科技企业第叁次创业的核心内容,指出风险投资与金融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有力保障,同时,创新环境的优化对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以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入口”,从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有价值的思想材料,进一步探索企业创新的新思路,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经济管理理论和科技管理理论。
卜功富[8]2009年在《湖南省民营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由资源竞争、资本竞争转向以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加强创新活动的管理,才能提高该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能力,有力地推动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社会进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单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着独特的创新活力和快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提高企业整体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政府日益重视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关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近年来更加重视这一问题。本论文在对民营科技中小企业作出界定并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民营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详细地剖析了制约湖南省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提出了增强湖南省民营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湖南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提高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刘瑛[9]2005年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现状、机制及发展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民营科技企业是先进的生产力与最具活力的经营机制的有效结合,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这个简单的等式深刻揭示出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产权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叁个方面,如何通过创新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及创新叁个方面的互动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由企业成长理论引出企业成长危机,而成长危机需要创新来解决。然后分别阐述创新的叁方面的理论基础。第叁章和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章节,第叁章主要从定量和定性方面对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情况,构造总收入与各创新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出人力资源投入是影响民营科技企业的最重要因素。在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数,结果显示,人力资源投入比例和科技投入比例是影响民营科技企业总收入的重要因素。定量分析之后,从定性角度比较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存在的优劣势。第四章重点分析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并构建创新互动关系结构图。 通过第叁章、第四章的分析发现,民营科技企业所面临的创新问题不是单一、孤立的问题,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技术、产权、管理各方面问题的综合。第五章是文章的落脚点,在现状分析和互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创新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叁种模式:技术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产权制度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管理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
牛雁翎[10]2005年在《人本视角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于创新与企业成长、人力资本管理、核心技术能力等前沿领域,将视线聚焦于我国成长初期的小型科技制造企业内部的实际活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综合探讨。理论部分以系统工程方法论为指导,旨在探索深入剖析小型科技制造企业的关键问题,及其人本化管理整合的可操作性系统分析方法。首次全面地提出了人本核心技术能力系统的概念和管理要素,认为小型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应该从资源、战略、活动和结果四个基本维度具体描述,人力资本及管理是其主导要素和核心内容。其次,从人力资本管理视角,整合建立了人本核心技术能力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该体系基于人本视角集成了从战略管理理论到企业实际活动分析的各个方面,通过将战略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可操作的实际管理目标,建立了核心技术能力与企业实际活动之间的系统联系,从而在核心能力理论的实际应用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与已有理论与方法相比,整合后的理论方法体系在分析范围上有所侧重和拓宽。侧重了直面企业实际活动及行为进行人员管理,强调蕴含于人身的知识、技能、能力等人力资本因素,以及制度化管理与行为方式其它因素的相互联系;因而超越了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传统模式,也拓宽和超越了人力资本管理、组织行为学、知识管理以及过程管理方法的一般内容。最后,在系统分析理论与案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实用性和有效性的角度,首次开发和组合了适用于小型科技企业人本核心技术能力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定量分析方法,填补了小型科技企业人本核心技术能力综合定量研究的空白。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进行了人本核心技术能力系统分析的案例研究和系统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现有文献缺少针对小型科技企业内部运作过程和实际活动的详细考察,系统分析的综合案例研究弥补了这一不足,并深入剖析了科技制造小企业以人力资本管理构建核心技术能力的关键问题。系统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首次对人本核心技术能力的关键要素及其现状作了定量化综合比较分析,获得了关于企业实际活动与人的行为的整体认识,进一步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研究与综合案例分析的结果和结论;据此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了人力资本运营对核心技术能力的阶段性影响,提出了构建人本核心技术能力的管理策略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民营科技企业成长障碍因素分析[D]. 徐黎.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2]. 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及相关因素研究[D]. 汪蕾. 浙江大学. 2005
[3]. 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外进入方式研究[D]. 王晓静. 浙江大学. 2004
[4]. 浙江民营企业技术来源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D]. 黄威. 浙江大学. 2003
[5]. 河北林业科技型企业建设与发展研究[D]. 李建民. 北京林业大学. 2006
[6]. 我国民营经济成长条件研究[D]. 陈德萍. 江西财经大学. 2004
[7].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D]. 马建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8]. 湖南省民营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 卜功富. 湖南大学. 2009
[9].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现状、机制及发展模式[D]. 刘瑛. 湖南大学. 2005
[10]. 人本视角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研究[D]. 牛雁翎. 吉林大学. 2005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民营经济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科技论文; 经济论文; 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