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辰[1](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许伟娜[2](2020)在《韩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特征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韩国留学生产出的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以中国人产出的标准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的相关数据作为参考基线,从语序相同和不同、焦点位置角度分析了韩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认知和产出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从汉语水平作用的角度来看,韩国留学生产出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声学特征发展方向主要分为两类,其表现为:正向渐进式发展方向和负向远离式发展方向。(2)语序相同和不同影响下,中韩语序不同更有利于韩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的习得和产出。(3)焦点位置不同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习得和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其表现为:句中上声焦点时长习得最易;句末上声焦点时长的产出与汉语母语者差别最大,句末上声焦点时长最难习得;句首焦点时长习得和产出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呈滞后和倒退现象。(4)关于不同性别的焦点时长习得,整体来看,韩国男生的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习得好于韩国女生的焦点时长习得。
高立军[3](2020)在《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是……的”句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法在一门语言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也是习得一门语言的关键所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的”句式一直被《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等各类大纲和《发展汉语》等各类教材中规定为一个语法教学的重点,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也是学习者偏误率较高是难点句式。可见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的”句式是学习者习得汉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本文试图用一种新兴的语法分析法和教学法对“是……的”句进行教学探索,希望对后来的“是……的”句式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综述了前人研究“是……的”句式的各类观点,在“是……的”句式的是否存在、分类、功能、否定形式和宾语位置等方面前人都有不同的观点。然后综述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前人所持教学的观点,以及对其进行的偏误分析;最后总结了近十年应用“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的研究。在第一章中考察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三类大纲和《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汉语课本》和《汉语教程》(第三版)三类教材中对“是……的”句式的处理和编排情况,并发现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致使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偏误。第二章考察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使用“是……的”句式出现偏误的情况,发现学习者出现遗漏、混用、误加等偏误类型,并结合第一章试探究出偏误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学习策略等原因。结合以上内容,本文试采用一种新兴分析和教学方法——“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在第三章运用“构式—语块”分析法,探究出“是……的”句(I)和句(II)的构式义和内部的语义配置。“是……的”句(I)的构式义为突出焦点义;句(II)的构式义为主观评述义。第四章运用“构式—语块”教学法试探究出了“是……的”句(I)和(II)教学过程,并配上了相应的练习题。第五章为结合以上研究对大纲、教材给出的相应的建议,呼吁教师们转变教学方法,试用“构式—语块”教学法教学,让学生更易理解、习得。
汪丽芳[4](2019)在《对比重音和焦点标记词在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感知中的作用及其认知机制》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探讨留学生在无语境情形下,重音和焦点标记词在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感知中的作用,探索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的认知规律。本研究分为两个实验,以初、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为被试,采用严格的视觉、听觉的心理语言学实验。1.听觉层面,重音对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的感知有很大的作用,但在不同的阶段所起的作用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就句子重音焦点信息习得位置而言,处于句末的VP成分习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于句中的状语部分,最后才是处于句首的主语和主题部分;就重音焦点信息习得规律而言,初级阶段仅有初步感知,到了中级阶段才有了较为深入的感知,高级阶段留学生的习得水平趋于完备,留学生对重音句子焦点信息的感知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2.视觉层面,焦点标记词对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的感知有很大的作用,但在不同的阶段所起作用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就焦点标记词焦点信息习得位置而言,和听觉实验结果类似,处于句末的VP成分习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于句中的状语部分,最后才是处于句首的主语和主题部分;就焦点标记词焦点信息习得规律而言,初级阶段仅有初步感知,到了中级阶段才有了较为深入的感知,高级阶段留学生的习得水平趋于完备,留学生对焦点标记词句子焦点信息的感知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最后,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对对外汉语教材的句重音和焦点标记词的编写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
张师博[5](2019)在《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外汉语中有一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句式,也是汉语学习者经常出错的句式,此句式就是“是……的”句。因此,汉语学习者若想学好、学精、学透汉语,对“是……的”句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查找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的偏误语料,从而分析他们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在“是……的”句的学习时出现偏误的类型及原因,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并探究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本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理论依据。第一部分是对“是……的”句式概述并对比汉英句式结构。第二部分通过查阅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分析统计偏误,从而对把英语作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是……的”句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更深入层次的研究。研究发现主要有四种常见偏误类型:遗漏偏误、错序偏误、误代偏误和误加偏误。第三部分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偏误类型进行偏误分析。发现偏误主要受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教学方面的误导以及学生交际策略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有关对英汉语教学中“是……的”句的教学建议、课中讲解示例及教案的示例。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指出不足之处。
曹道根,包琳玲[6](2018)在《“的”的语气词归属问题和汉语分裂句的传信功能》文中提出汉语分裂句传信功能和确认语气既与"的"相关,也与"是"相关。按分裂句是有标记事态句的观点,"的"不是语气词。分裂句中"的"有与之发生词项融合的"了",隐性体貌"了"的完整体或现实体语义是对分裂句确认语气的贡献之一。另外,分裂句作为焦点语句,其焦点化功能产生的"等同式排除"或"具指化"语义是分裂句确认语气的另一个来源。
汪亚云[7](2017)在《“看把+X+V/A+的”格式的多视角研究》文中认为“看把+X+V/A+的”是现代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常见的表达形式,比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看把你高兴的”、“看把你累的”、“看把他忙的”等等,这个格式还有很多其他的表达形式,像“看把+X+给V/A+的”(看把你给高兴的)、“看+给+X+V/A+的”(看给你高兴的)、“看+X+V/A+的”(看你高兴的)、“看+V/A+的”(看高兴的),有些甚至省略了“看”,直接说成“把/给+X+V/A+的”(把/给你高兴的)。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对这一格式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的主要观点有:1.“看”已经虚化;2.这个格式是一个特殊的“把”字句;3.“给”是一个轻动词且有自己的表达式;4.“的”是名词性结构标志;5.格式的整体句法功能是独立成句和做补充说明成分;6.格式的整体语义特征有直观性、状态性、程度性、主观性、联想性;7.格式与其共现分句存在语义和逻辑上的关联;8.格式具备话语标记的特点和功能,能实现向话语标记的演变;9.格式处在句中不同位置会产生不同的语用效果。本文运用“三个平面”思想去分析“看把+X+V/A+的”格式,旨在对这一格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做一个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
苏兴品[8](2017)在《焦点视域下公益广告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焦点问题涉及音系、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语言层面,是一个很复杂的语言现象。而公益广告语的制作也不免涉及到焦点相关的理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重点探索了公益广告语中焦点的类型及焦点的实现方式,并分析了公益广告语中焦点类型的特点和焦点实现方式的特点。最后,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利用焦点相关理论制作更加精良的公益广告语的一些建议。本文的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其次阐述研究意义——这对制作精良的公益广告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加深对焦点相关理论的理解,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焦点相关理论和公益广告语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利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对公益广告语中焦点的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针对统计结果总结了焦点的特点。第三章从语音手段、词汇手段和句法手段三个角度对公益广告语中的焦点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进而归纳出公益广告语中焦点实现方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针对第二三章的结论,为如何利用焦点相关的理论来制作精良的公益广告语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曹道根,包琳玲[9](2016)在《“的”的语气词归属问题和汉语分裂句的传信功能》文中提出汉语分裂句传信功能和确认语气既与"的"相关,也与"是"相关。按分裂句是有标记事态句的观点,"的"不是语气词。分裂句中"的"有与之发生词项融合的"了",隐性体貌"了"的完整体或现实体语义是对分裂句确认语气的贡献之一。另外,分裂句作为焦点语句,其焦点化功能产生的"等同式排除"或"具指化"语义是分裂句确认语气的另一个来源。
刘新[10](2016)在《强调义“是……的”结构研究及偏误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强调义“是……的”结构的研究,认为强调义“是……的”结构中的“是”语法上是语气副词,语用上是焦点标记词;“的”是时态助词,离散动词在时间范畴内的持续性,承载“是……的”结构句中的“过去完成时”的时体特征。强调义“是……的”结构由“是+的字结构”判断句演化形成,语义上具有“已然义、静态义、凸显义”;语用上可以用来强调“施受”关系、传达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进行语篇衔接。依托对“是……的”结构的本体研究,对158条“是……的”句偏误语料在逐条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总结出四种偏误类型:遗漏偏误、误用偏误、杂糅偏误、位置偏误。通过对这四类偏误类型的分析发现,造成这些偏误既存在主观因素也存在客观因素,包括四点:目的语语法规则的过度泛化、使用环境认识不足、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不到位、二语习得者自身的学习和交际策略的影响。结合本体研究和偏误分析,为解决该结构使用时出现的偏误,从教学角度提出了三点教学对策:一、加强对该结构的本体研究;二、加强句式的变换训练;三、加强语境教学。
二、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缩写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基本理论 |
3.2.1 元功能思想 |
3.2.2 功能句法理论 |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
3.3.1 强调语义模型 |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
3.4 小结 |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
4.1 引言 |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
4.5 小结 |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
5.1 引言 |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
5.5 小结 |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
6.1 引言 |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
6.2.1 语料说明 |
6.2.2 数据统计 |
6.2.3 总体分布异同 |
6.2.4 局部分布异同 |
6.2.5 小结 |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
6.5 小结 |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
7.1 引言 |
7.2 历时因素 |
7.3 认知因素 |
7.4 思维因素 |
7.5 小结 |
8 结语 |
8.1 引言 |
8.2 主要研究发现 |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韩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特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创新之处 |
2 实验方法及实验设计 |
2.1 被试对象 |
2.2 实验语料 |
2.3 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 |
2.4 数据统计 |
3 汉语、韩语焦点时长声学特征对比分析 |
3.1 焦点时长声学特征对比分析 |
3.2 语序相同和不同下的焦点时长声学特征对比分析 |
3.3 不同焦点位置下的焦点时长声学特征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4 韩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声学表现 |
4.1 上声焦点时长声学特征分析 |
4.2 语序相同和不同下的上声焦点时长声学特征分析 |
4.3 不同焦点位置下的上声焦点时长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综合讨论 |
5.1 韩国留学生产出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特征表现规律总结 |
5.2 韩国留学生产出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特征规律的原因分析 |
5.3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的教学建议 |
6 结语 |
语料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是……的”句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原因和意义 |
第二节 语料来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语料库分析法 |
二、调查分析法 |
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四、文献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是……的”句型研究综述 |
二、“构式—语块”教学法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教学现状考察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对“是……的”句的处理 |
一、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对“是……的”的编排情况 |
二、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是……的”句式编排分析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对“是……的”句的处理 |
一、对外汉语教材中“是……的”句式的编排情况 |
二、《发展汉语》《汉语教程》《初级汉语课本》中“是……的”编排情况分析 |
第二章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是……的”句型的偏误分析 |
第一节 “是……的”句型的偏误类型 |
一、遗漏 |
二、混用 |
三、错序 |
四、误加 |
五、回避 |
第二节 偏误原因分析 |
一、母语负迁移 |
二、目的语知识泛化 |
三、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
四、本体知识研究不足 |
五、教师的影响 |
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影响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是……的”句分析 |
第一节 关于“构式—语块”分析法 |
第二节 “是……的”句(I)的构式义 |
一、主语+“是”+时间+谓语+“的”的“构式—语块”分析 |
二、主语+“是”+处所+谓语+“的”的“构式—语块”分析 |
三、主语+“是”+方式+谓语+“的”的“构式—语块”分析 |
四、主语+“是”+目的+谓语+“的”的“构式—语块”分析 |
五、主语+“是”+施事+谓语+“的”的“构式—语块”分析 |
第三节 特殊形式 |
一、关于句(I)中“的”位置不固定的问题 |
二、关于“是……的”句(I)中“是”省略的问题 |
第四节 “是……的”句(II)构式义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是……的”句教学探索 |
第一节 “构式—语块”教学法 |
第二节 基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是……的”句(I)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是……的”句(II)教学设计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对教学大纲的建议 |
第二节 对教材的建议 |
第三节 对教师的建议 |
结语 |
一、本文的结论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对比重音和焦点标记词在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感知中的作用及其认知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焦点理论研究 |
1.4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对比重音在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感知中的作用 |
2.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2.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焦点标记词在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感知中的作用 |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综合分析与教学启示 |
4.1 综合分析 |
4.2 教学启示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研究的贡献 |
5.3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听觉)重音实验材料 |
附录二 (视觉)焦点标记词实验材料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5)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0.2 语料来源 |
0.3 研究范围 |
0.4 研究方法 |
0.5 理论依据 |
0.6 研究综述 |
0.6.1 本体研究 |
0.6.2 偏误研究 |
1 “是……的”句式概述及汉英结构对比 |
1.1 “是……的”句式概述 |
1.2 “是……的”句(一)与“It be…that/who” |
1.3 “是……的”句(二)与“do+v.” |
1.4 小结 |
2 对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是……的”句偏误问题的研究 |
2.1 遗漏偏误 |
2.1.1 “是”的遗漏 |
2.1.2 “的”的遗漏 |
2.1.3 “是”和“的”同时遗漏 |
2.2 错序偏误 |
2.2.1 “是”的错序 |
2.2.2 “的”的错序 |
2.2.3 主语的错序 |
2.3 误加偏误 |
2.4 误代偏误 |
2.5 小结 |
3 偏误原因分析 |
3.1 母语负迁移 |
3.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3.3 教学方面的误导 |
3.3.1 教师因素 |
3.3.2 教材因素 |
3.4 学生交际策略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对英汉语教学中“是……的”句的教学建议及教学示例 |
4.1 “是……的”句的教学建议 |
4.1.1 注重加强本体研究 |
4.1.2 注重加强汉英相关句式的比较研究 |
4.1.3 注重培养学生语感 |
4.1.4 注重教材合理安排 |
4.2 “是……的”句的教学示例 |
4.2.1 “是……的”句的课中讲解示例 |
4.2.2 “是……的”句教案示例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的”的语气词归属问题和汉语分裂句的传信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〇引言 |
一分裂句的确认语气 |
二分裂句“的”语气词归属的问题 |
三分裂句“的”是第四类语气词? |
四分裂句传信功能的来源 |
4.1分裂句是有标记事态句 |
4.2分裂句中“的”和“了”的词项融合 |
4.2.1分裂句“的”的标记功能 |
4.2.2分裂句的完整体语义 |
4.2.3分裂句中“的”和“了”的融合 |
4.3分裂句传信功能的来源 |
五结论 |
(7)“看把+X+V/A+的”格式的多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4.1 三个平面理论 |
1.4.2 构式语法理论 |
1.4.3 认知语言学理论 |
1.5 研究材料的来源 |
2 “看把+X+V/A+的”的句法状况 |
2.1 “看把+X+V/A+的”的结构成分 |
2.1.1 “看”的虚化 |
2.1.2 焦点标志“把” |
2.1.3 轻动词“给”及表达式 |
2.1.4 名词性结构标志“的” |
2.1.5 “看”与“把”之间的成分 |
2.1.6 “V/A”的性质及音节限制 |
2.2 “看把+X+V/A+的”的框架结构 |
2.3 “看把+X+V/A+的”的句法功能 |
2.3.1 “看把+X+V/A+的”独立成句 |
2.3.2 “看把+X+V/A+的”做补充说明成分 |
2.4 “把”与“给”的省略 |
3 “看把+X+V/A+的”的语义特点 |
3.1 “看把+X+V/A+的”各成分的语义功能意义 |
3.2 “看把+X+V/A+的”格式的整体语义特点 |
3.3 “看把+X+V/A+的”与其共现分句的语义关联 |
4 “看把+X+V/A+的”的语用功能 |
4.1 基本语用功能 |
4.2 话语标记功能 |
4.2.1 “看把+X+V/A+的”的话语标记特点 |
4.2.2 “看把+X+V/A+的”的语篇功能 |
4.2.3 “看把+X+V/A+的”的人际功能 |
4.2.4 “看把+X+V/A+的”向话语标记演化的趋向 |
4.3 处于不同位置的不同语用效果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焦点视域下公益广告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公益广告语综述 |
1.2.2 焦点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来源 |
2 公益广告语中焦点类型的统计分析 |
2.1 本文所采用的焦点定义及其分类 |
2.1.1 焦点的定义 |
2.1.2 焦点的分类 |
2.2 公益广告语中各焦点类型的统计结果 |
2.2.1 独立与非独立型焦点 |
2.2.2 首重型、尾重型和对比型焦点 |
2.2.3 标记词焦点和算子词焦点 |
2.3 公益广告语中焦点的特点 |
2.3.1 非独立型焦点多于独立型焦点 |
2.3.2 较多地使用数字凸显焦点 |
2.3.3 各焦点类型在各个句式中分布不均 |
2.3.4 公益广告语中的焦点是唯一的 |
2.4 小结 |
3 公益广告语中焦点实现方式的特点分析 |
3.1 公益广告语中焦点的实现方式 |
3.1.1 语音手段 |
3.1.2 词汇手段 |
3.1.3 句法手段 |
3.2 公益广告语中焦点实现方式的特点 |
3.2.1 各类实现方式有交叉 |
3.2.2 修辞手段使用频繁 |
3.2.3 模式的套用较多 |
3.3 小结 |
4 焦点理论在公益广告语中的运用 |
4.1 公益广告语中使用焦点理论的原因 |
4.1.1 焦点可以实现语义的聚焦 |
4.1.2 焦点具有倡导功能 |
4.1.3 焦点具有劝诫功能 |
4.2 利用焦点理论制作精良公益广告语的建议 |
4.2.1 利用语音来凸显焦点 |
4.2.2 利用焦点触发词来凸显焦点 |
4.2.3 利用句法手段来凸显焦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强调义“是……的”结构研究及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语料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源起、研究内容和思路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本体研究综述 |
二、偏误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强调义“是……的”结构中“是”、“的” |
第一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中的“是” |
一、强调义“是……的”结构的使用条件 |
二、“是”的性质和作用 |
三、“是”的省略 |
四、“是”的位置 |
第二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中的“的” |
一、“的”的性质和作用 |
二、“的”的位置 |
三、“是”与“的”的搭配 |
第二章 强调义“是……的”结构来源 |
第一节 判断句的发展及判断词“是”的形成 |
一、判断句的发展 |
二、判断词“是”的产生 |
三、“是”字判断句中“是”的位置以及对前后变项的要求 |
第二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句式分析 |
一、“S是AVO的”句式分析 |
二、“0是AV的”句式分析 |
三、“S是AV的0”句式分析 |
四、“是SV的0”句式分析 |
第三章 强调义“是……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句法分析 |
一、强调义“是……的”结构否定形式 |
二、过渡句式分析 |
三、典型强调义“是……的”结构句式分析 |
第二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语义分析 |
一、强调义“是……的”结构具有“已然义” |
二、强调义“是……的”结构具有“静态性” |
三、强调义“是……的”结构具有“凸显义” |
第三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的语用分析 |
一、强调义“是……的”结构可以用来强调“施受”关系 |
二、传达某一已然事件发生的条件 |
三、语篇衔接 |
第四章 强调义“是……的”结构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偏误类型 |
一、遗漏偏误 |
二、误用偏误 |
三、杂糅偏误 |
四、位置偏误 |
第二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偏误原因 |
一、目的语语法规则的过度泛化 |
二、使用环境认识不足 |
三、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不到位 |
四、二语习得者自身的学习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
第三节 强调义“是……的”结构的教学策略 |
一、加强对强调义“是……的”结构的本体研究 |
二、加强句式的变换训练 |
三、加强语境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韩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上声焦点时长特征实验研究[D]. 许伟娜. 暨南大学, 2020(04)
- [3]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是……的”句教学研究[D]. 高立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对比重音和焦点标记词在留学生汉语句子焦点信息感知中的作用及其认知机制[D]. 汪丽芳. 暨南大学, 2019(02)
- [5]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研究[D]. 张师博. 辽宁大学, 2019(01)
- [6]“的”的语气词归属问题和汉语分裂句的传信功能[J]. 曹道根,包琳玲. 中国语言学报, 2018(00)
- [7]“看把+X+V/A+的”格式的多视角研究[D]. 汪亚云. 武汉大学, 2017(06)
- [8]焦点视域下公益广告语的研究[D]. 苏兴品.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9]“的”的语气词归属问题和汉语分裂句的传信功能[A]. 曹道根,包琳玲. 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八期), 2016
- [10]强调义“是……的”结构研究及偏误分析[D]. 刘新.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