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隆升与非均衡沉降盆地的响应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

造山带隆升与非均衡沉降盆地的响应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

论文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通过露头剖面观测、岩心观察及锆石U-Pb测年数据,分析秦岭造山带的隆升特征及对物源的影响、长7—长6油层组内发育的凝灰岩夹层、重力流及震积岩等事件沉积体的时空分布,揭示造山带隆升与事件沉积体之间的响应关系。秦岭造山带自东向西"剪刀式"的俯冲闭合是导致盆地沉积中心不断迁移的动力,长7期在湖盆西南部形成最大深坳区。西秦岭隆升伴生的侵入型"S型花岗岩"为西南部深坳区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深坳区内部广泛分布着事件沉积体,其中凝灰岩夹层与西秦岭的侵入型岩浆岩具有同源性,自南向北厚度逐渐减薄;深坳区西南部坡折带发育浊流及部分砂质碎屑流沉积体,东北部发育砂质碎屑流及部分浊流、泥质碎屑流沉积体;由盆地西南—东北方向,震积岩岩心变形频率、幅度、规模逐渐降低,表明震源来自于西秦岭附近。因此,秦岭造山带隆升与鄂尔多斯盆地的非均衡沉降及事件沉积响应特征具有很好的时空耦合关系。

论文目录

  • 1 湖盆拗陷期沉积特征
  • 2 秦岭造山带主体隆升时间及特征
  • 3 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积响应特征
  •   3.1 造山带岩浆活动对沉积物源的影响
  •   3.2 事件沉积体特征
  •     3.2.1 凝灰岩事件沉积特征
  •     3.2.2 深水重力流事件沉积
  •     3.2.3 震积岩事件沉积
  •   3.3 造山运动与事件沉积的响应关系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朝兵,陈新晶,黄锦袖,石义,朱玉双,曹江骏,解宇航,阮昱

    关键词: 事件沉积,物源转化,非均衡沉降,秦岭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

    来源: 石油实验地质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气田开发处,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4180214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0006)联合资助

    分类号: P618.13

    页码: 674-681+690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440K

    下载量: 139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天山白垩纪隆升-剥露的裂变径迹证据[J]. 地质学报 2017(03)
    • [2].天山山脉中新生代差异隆升及其机制探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6(02)
    • [3].借助预习提问 架构语文课堂[J]. 小学语文教学 2017(21)
    • [4].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隆起多期隆升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研究[J]. 岩石学报 2017(06)
    • [5].川东南地区燕山期以来的隆升剥蚀历史研究[J]. 四川地质学报 2009(01)
    • [6].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研究现状[J]. 地质通报 2013(01)
    • [7].安徽省黄山山体的隆升与剥露[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10)
    • [8].榆木山地区玉门砾岩磁性地层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变形隆升意义[J]. 地质学报 2012(06)
    • [9].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周缘中新生代沉降隆升史[J]. 铀矿地质 2008(04)
    • [10].内蒙古大青山晚中生代以来的隆升-剥露过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1].利用新近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计算滇西高原的隆升幅度[J]. 地质通报 2012(Z1)
    • [12].滇西点苍山—哀牢山隆升构造样式和隆升时限[J]. 地震地质 2012(04)
    • [13].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来自宁夏同心小洪沟剖面的证据[J]. 地质学报 2009(04)
    • [14].鄂西黄陵穹窿三斗坪地区新生代隆升特征研究[J]. 地质学报 2009(09)
    • [15].冈底斯山的隆升过程与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J]. 中国科学基金 2015(01)
    • [16].龙门山构造带晚新生代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的地表过程研究[J]. 地球学报 2019(01)
    • [17].龙门山冲断隆升及其走向差异的裂变径迹证据[J]. 地质科学 2010(04)
    • [18].南太行山中新生代隆升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5(03)
    • [19].中—新生代龙门山的差异隆升[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01)
    • [20].北天山中、新生代隆升和剥蚀史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01)
    • [21].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隆升作用特征-低温年代学证据[J]. 第四纪研究 2009(03)
    • [22].西昆仑及邻区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热年代学证据[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06)
    • [23].西天山隆升-剥露过程初步研究[J]. 岩石学报 2008(04)
    • [24].张掖鹦鸽嘴剖面白垩系碎屑岩层序地层序列:祁连山白垩纪隆升的沉积学响应[J]. 沉积学报 2015(05)
    • [25].全球山脉隆升影响副热带干旱气候的模拟[J]. 科学通报 2018(12)
    • [26].贺兰山晚新生代隆升的剥露特征及其隆升模式[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1)
    • [27].重新厘定“四川运动”与青藏高原初始隆升的时代、背景:黄陵背斜构造形成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10(04)
    • [28].西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的沉积-构造响应[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05)
    • [29].地球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以青藏高原现今隆升研究为例[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Z2)
    • [30].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时期探讨[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4)

    标签:;  ;  ;  ;  ;  

    造山带隆升与非均衡沉降盆地的响应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