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人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概述,特点,作用内涵
文人音乐论文文献综述
梁美玲[1](2019)在《浅谈中国古代的文人音乐》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与文人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文人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中极具代表意义,蕴含着极其深刻的艺术灵魂和思想内涵。本文对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发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文人对音乐发展的主要作用,并分析了中国文人音乐的核心内涵,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22期)
朱敏[2](2019)在《北宋洛阳钱惟演幕僚文人音乐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仁宗天圣、明道间,钱惟幕僚文人在环境优渥的洛阳进行了种种音乐活动。这一群体并不是耽于声乐的俗流,他们对待音乐的审美和态度,既有对文人风雅追求,又有对儒家礼乐精神的继承。(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3期)
高英[3](2019)在《试论文人音乐精神在古筝演奏与教学中的美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古筝演奏技巧十分的丰富且有着十分优美的音色。古筝演奏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凭借着出众、突出的特色,故成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当然由于很多人对于古筝演奏技法审美的不重视,所以古筝文化的流传陷入了很大问题。本文将以古筝乐谱中的《溪山琴况》与《乐记》为对象,分析文人的音乐精神。站在审美、表演以及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深度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推广古筝这种乐器。(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0期)
陈小宁[4](2019)在《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下五千年,所谓中国文化,乃是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始于封建社会,其精髓在于中国古代文人传承下来的诗歌音乐。中国古代文人音乐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表达出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对理想的追求,抒发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艺术追求的崇尚之情。中国古代文人对音乐的创作和追求,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为背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探讨。(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08期)
樊霄英[5](2019)在《试论当代文化语境下“新文人音乐”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中国民族乐派登上世界的历史舞台,文人音乐家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作为传统音乐中的文人音乐,在当代语境下,应把握传统音乐文化的根不能变,还要结合当代的新情况,从美学定位,建立学术理论体系,改善教育课程体系等建构"新文人乐派"。(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2期)
张孟蕊[6](2018)在《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人在词调音乐等创作中的角色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先秦时期的"创作为辅"、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创作为主",到唐宋时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再到金元明清时期展现出深入民间的繁荣活跃状态。由于文学与音乐相辅相成,文人自身又贡献了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他们在音乐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来源于《音乐传播》期刊2018年03期)
彭芳[7](2017)在《江西古代文人音乐在本土高校的教育传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有着非常多元的本土音乐文化,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与劳作中创作出了各类民歌、器乐、曲艺等,展现出地域性的情感特征与价值取向。而如何将江西古代文人音乐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继续传承和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7年15期)
刘娜[8](2017)在《文人音乐精神在古筝演奏与教学中的美学价值——以《溪山琴况》、《乐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其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一些古筝学习者重视演奏技法儿轻视音乐审美,将音乐学习变成了一种工具和手段,使古筝面临严重的危机。本文以《溪山琴况》和《乐记》中体现的文人音乐精神为例,从古筝的表演、审美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叁个方面入手,对中国古代音乐精神进行深入探讨和阐述,并与现今音乐进行对比,通过研究中得出对当今音乐的启发,为解决今天古筝演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伍维曦[9](2017)在《天主教仪式音乐文本化与知识阶层对音乐活动的掌控:“文人音乐”视角下9—11世纪的西欧音乐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9—11世纪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卡洛林文艺复兴的影响下,通过"教士"这一当时唯一的知识阶层,对古代音乐理论的研究和对天主教仪式音乐的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全新而极具自身特色的、立足于圣咏实践的音乐理论系统。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这一体系是"西方音乐"真正的滥觞,西方文明在音乐文化方面的独一无二的特性,正是从这一时期萌生的。笔者试图从"文人音乐"的视角,观察公元9—11世纪天主(本文来源于《音乐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王乒乒[10](2017)在《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考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观音乐史学界及文史哲领,均无任何关于明代永嘉文人音乐的研究成果。因而,无论是从立足于明代永嘉整体区域还是有关于白鹿诗社的研究来看,本文的视角——明代永嘉文人的音乐生活,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本论题属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范畴。文章共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中揭示出的"白鹿诗社现象"。本章首先对白鹿诗社的由来及其成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其次,将笔者于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中发现的与白鹿诗社相关的音乐史料,放置于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这一整体中,将两者在音乐史料数量、分类、内容,文人社会身份、群际关系等多方视角中展开比对,在呈现"白鹿诗社现象"发现历程的同时,突显其之于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第二章,白鹿诗社及其相关音乐史料梳理与考证。本章中将对与白鹿诗社相关音乐史料中涉及的白鹿诗社成员及其相关社外文人的身份信息、音乐活动的活跃程度以及他们的音乐生活展开全面、细致的考证与论述。以期客观呈现与白鹿诗社相关音乐史料中的文人及其音乐活动状态。第叁章,永嘉文人群际圈的构成与白鹿诗社的核心影响力。本章通过对白鹿诗社成员及其相关文人不同主体所呈现的音乐文化圈展开考证,试图探寻白鹿诗社成员及其相关文人音乐生活的主导群体,并对该主导群体的影响方式及其缘由从社会学角度进行阐述。第四章,由"白鹿诗社现象"看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审美倾向。本章在对白鹿诗社成员及其相关文人的音乐活动场合进行分类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白鹿诗社成员及其相关文人的音乐审美情趣及倾向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继而,将这一 "白鹿诗社现象"放置在明代永嘉文人音乐生活中,对其在明代永嘉文人音乐生活中的体现进行阐述,并立足于明代永嘉区域文化的大背景下探析其成因。文末则对"白鹿诗社现象"之于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的意义与价值作总结性阐述。(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7-03-01)
文人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仁宗天圣、明道间,钱惟幕僚文人在环境优渥的洛阳进行了种种音乐活动。这一群体并不是耽于声乐的俗流,他们对待音乐的审美和态度,既有对文人风雅追求,又有对儒家礼乐精神的继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人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1].梁美玲.浅谈中国古代的文人音乐[J].北方音乐.2019
[2].朱敏.北宋洛阳钱惟演幕僚文人音乐活动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3].高英.试论文人音乐精神在古筝演奏与教学中的美学价值[J].中国文艺家.2019
[4].陈小宁.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J].黄河之声.2019
[5].樊霄英.试论当代文化语境下“新文人音乐”的建构[J].戏剧之家.2019
[6].张孟蕊.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J].音乐传播.2018
[7].彭芳.江西古代文人音乐在本土高校的教育传承研究[J].智库时代.2017
[8].刘娜.文人音乐精神在古筝演奏与教学中的美学价值——以《溪山琴况》、《乐记》为例[J].艺术研究.2017
[9].伍维曦.天主教仪式音乐文本化与知识阶层对音乐活动的掌控:“文人音乐”视角下9—11世纪的西欧音乐理论[J].音乐研究.2017
[10].王乒乒.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考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