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和繁殖论文-李珂

发育和繁殖论文-李珂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育和繁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因组学研究,测序技术,胡瓜,植物保护研究,捕食螨,Genomics,基因组研究,调控基因,天敌,省农业科学院

发育和繁殖论文文献综述

李珂[1](2019)在《螨类基因组学研究获重大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李珂)没有眼睛的胡瓜钝绥螨如何感知外界?又是如何捕捉到食物?胡瓜钝绥螨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其适应环境的机制是什么?这些未知而有趣的科学问题如今有了确切答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艳璇带领她的团队利用第叁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解(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9-12-16)

牟永娟,郭淑珍,包永清,李保明,马登录[2](2019)在《冷季补饲和犊牛早期断奶对甘南牦牛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是对当年怀孕母牦牛开展冷季补饲,犊牛3月龄隔离断乳。试验结果是试验组的母牦牛发情率为86.67%,受胎率为76.92%,繁殖成活率为6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组犊牛3月龄隔离断奶,饲喂犊牛专用饲料,其6月龄、12月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全哺乳犊牛,但差异不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黄芊,蒋显斌,凌炎,蒋婷,符诚强[3](2019)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 chinensis Stal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26℃±2℃,70%~80%RH,L:D=12:12)条件下将中华淡翅盲蝽饲养于带有褐飞虱卵块的转基因水稻上,以非转基因亲本水稻D68作为对照,分别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①在生长发育方面:中华淡翅盲蝽卵和若虫各龄发育历期及雌、雄虫寿命与在非转基因亲本水稻上均无显着差异;②在繁殖力方面:中华淡翅盲蝽产卵前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在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之间差异不显着;③在存活率方面:中华淡翅盲蝽在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上的存活率曲线均能与Weibull模型较好拟合,转基因水稻并未对中华淡翅盲蝽的存活率有不利影响;④生命表参数方面:在转基因水稻上,中华淡翅盲蝽的净增值率(R_0)为22.48,平均世代周期(T)为29.85,内禀增长率(r_m)为0.1043,周限增长率(λ)为1.1099,以上生命表参数与在非转基因水稻上饲养的种群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及繁殖无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简洪禹,张志鹏,麻朝晖,董焕声,潘庆杰[4](2019)在《不同繁殖季节驴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驴在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情况,试验以3—9月份为繁殖季节,其他月份为难繁殖季节,从屠宰场采集驴卵巢,统计分析不同繁殖季节卵巢形状的差异,采用抽吸法和切割法获取卵母细胞,并对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诱导,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分析激活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卵巢形状差异明显。在繁殖季节,卵巢内卵泡液增多且卵泡体积变大,导致卵巢体积增大,总卵泡、中卵泡、小卵泡数量显着多于非繁殖季节(P<0.05);繁殖季节卵母细胞回收率为85.38%,非繁殖季节卵母细胞回收率为72.18%,两者差异显着(P<0.05);繁殖季节驴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为50.10%,非繁殖季节时成熟率为34.74%,两者差异显着(P<0.05);繁殖季节卵裂率为31.0%,非繁殖季节卵裂率为29.0%,两者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繁殖季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优于非繁殖季节,非繁殖季节较难获得成熟卵母细胞,但是获得成熟卵母细胞激活发育后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20期)

李菊林,唐建霞,朱国鼎,杨蒙蒙,周华云[5](2019)在《温度对叁种蚊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等3种江苏省主要传病媒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虫期发育与繁殖情况,了解蚊虫完成全代发育的有效温度,为制定或实时调整蚊虫防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用光照培养箱饲养法,设置10、15、20、25、30、35和40℃等7组不同温度,分别观察实验室饲养的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生殖营养周期、卵期、幼虫和蛹期的发育繁殖和全发育时期情况。结果在7组温度中,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在10、15和40℃时不能完成蚊虫全代发育,其余4组温度均能完成全代发育,其中在20、25、30和35℃时白纹伊蚊的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37.73、18.50、16.92和13.66 d,中华按蚊的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29.13、15.46、12.19和10.90 d;淡色库蚊除40℃不能完成全代发育外,其余6组温度均能完成全代发育,按照温度递增顺序平均时间分别为80.88、46.32、31.07、24.97、17.14和14.48 d。结论一定温度范围内,蚊虫的发育周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过高和过低均对蚊虫发育繁殖起到损害作用;温度对3种蚊虫的发育与繁殖影响有所区别。(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唐仕娟,苗金贝,陈艳琳,邵娅,路康[6](2019)在《齐墩果酸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齐墩果酸是一种叁萜类化合物,对植食性昆虫具有拒食、毒杀、趋避作用。为明确齐墩果酸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豌豆蚜全纯人工饲料薄膜饲养技术。通过设置5组不同浓度的齐墩果酸人工饲料,在室内培养箱环境下饲养绿色型、红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测定了存活率、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有翅蚜率和产蚜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对绿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红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没有抑制作用。在齐墩果酸浓度0.1~2.0 mg·mL–1内,随着齐墩果酸浓度的增大,绿色型豌豆蚜的存活率、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平均产蚜量、产蚜率均表现为降低,而在2.0 mg·mL–1时降至最低。而有翅蚜率逐渐增大并在1.0 mg·mL–1浓度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齐墩果酸在生理、行为学层面是如何影响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等提供技术和依据。(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建明,姜伟[7](2019)在《人工繁殖齐口裂腹鱼胚胎及仔鱼发育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研究了齐口裂腹鱼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方法]观察研究了该鱼类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典型特征及1~30日龄仔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①齐口裂腹鱼成熟的卵呈淡黄色,色泽鲜明,卵为沉性,卵径2.8~3.1 mm。受精吸水后卵出现微粘性。水温14.1~16.8℃条件下,受精后约4~5h,隆起的胚盘表面开始出现分裂沟,受精卵进入分裂期;受精后约11~12 h,进入囊胚期;受精后约18~20h,进入原肠胚阶段;受精后约39~40h,进入神经胚阶段;受精后47~50h,胚体发育进入器官形成期;受精后约140 h,开始进入出膜期。初孵的仔鱼全长约9~10 mm。②出膜后1~11 d,仔鱼眼睛、鳍、口腔、鳃、鳔、体表色素、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相继发育并趋于完善;出膜后第10~11天,仔鱼开始摄食浮游动、植物。出膜后12~22d,消化系统、鳍、鳔等进一步发育,仔鱼卵黄消耗殆尽,完全外源性营养。出膜后22~30 d,仔鱼发育进一步完善,摄食旺盛,开始摄食微粒子配合饲料。[结论]对齐口裂腹鱼胚胎发育及1-30日龄仔鱼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旨在了解齐口裂腹鱼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特点,为齐口裂腹鱼的人工繁育积累基础资料,并为齐口裂腹鱼人工增殖中的规模化繁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赵胜园,杨现明,和伟,张浩文,姜玉英[8](2019)在《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分级与繁殖潜力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贪夜蛾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大入侵害虫,生产上需要精准的测报技术。卵巢发育分级是鳞翅目害虫短期测报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尚缺乏对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分级技术的研究。本文对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分级与繁殖潜力预测方法的研究表明,草地贪夜蛾卵巢管发育始于蛹期,成虫卵巢发育可分成5个级别:乳白透明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产卵盛期(Ⅳ级)及产卵末期(Ⅴ级)。在25℃下,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Ⅰ~Ⅴ级成虫平均日龄分别为1.22、2.24、4.26、6.68及9.08 d,卵巢管平均长度分别为42.12、45.55、61.75、48.88和19.45 mm,卵巢管平均宽度分别为272.21、329.40、490.16、567.55和462.42μm,卵粒平均直径分别为126.57、339.40、490.16、477.55和489.97μm,卵巢管抱卵量分别为1 251.68、1 747.04、1 809.92、732.64和81.12粒。卵巢发育分级与卵巢管长度及卵巢管宽度符合叁次多项式方程关系,与卵粒直径及抱卵量符合二次方程关系。以上结果提出了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分级与繁殖潜力的预测方法,为草地贪夜蛾种群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赵楠,王鹏,李静雯,门兴元,张艳[9](2019)在《不同食料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委夜蛾是近年来新发玉米害虫,研发人工饲料是研究其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选用人工饲料和灰菜分别饲喂双委夜蛾,比较了不同食料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饲料饲喂的双委夜蛾卵孵化率(95.00%)高于灰菜(86.81%);取食灰菜的幼虫历期极显着延长;蛹历期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人工饲料饲养的双委夜蛾蛹重极显着高于灰菜。取食人工饲料的双委夜蛾成虫产卵前期短,产卵量多,且寿命更长,其中雄蛾寿命、产卵量差异显着,雌蛾寿命和产卵前期差异不显着。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工饲料可以提供双委夜蛾正常生长的营养物质,保证其大量繁殖。(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前进,方琦,叶恭银[10](2019)在《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水稻普通矮缩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 RDV)是该病害的病原物,主要依赖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探明水稻矮缩病毒对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的影响,可为黑尾叶蝉的种群治理和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健康与感病2个水稻处理,在室内27℃条件下,观测黑尾叶蝉的生长发育、种群增长情况,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介体昆虫黑尾叶蝉在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的水稻上取食后,若虫期存活率、成虫鲜重无显着差异,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略有延长/增加,但雌雄虫若虫发育历期和雄成虫寿命显着缩短,种群数量显着增多,5个生命表参数中净生殖率显着提高。【结论】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的水稻对介体黑尾叶蝉存在有利的间接影响,水稻矮缩病毒有利于黑尾叶蝉种群的增长。(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发育和繁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是对当年怀孕母牦牛开展冷季补饲,犊牛3月龄隔离断乳。试验结果是试验组的母牦牛发情率为86.67%,受胎率为76.92%,繁殖成活率为6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组犊牛3月龄隔离断奶,饲喂犊牛专用饲料,其6月龄、12月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全哺乳犊牛,但差异不显着(p>0.0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育和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1].李珂.螨类基因组学研究获重大成果[N].福建日报.2019

[2].牟永娟,郭淑珍,包永清,李保明,马登录.冷季补饲和犊牛早期断奶对甘南牦牛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J].畜牧兽医杂志.2019

[3].黄芊,蒋显斌,凌炎,蒋婷,符诚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简洪禹,张志鹏,麻朝晖,董焕声,潘庆杰.不同繁殖季节驴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情况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5].李菊林,唐建霞,朱国鼎,杨蒙蒙,周华云.温度对叁种蚊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19

[6].唐仕娟,苗金贝,陈艳琳,邵娅,路康.齐墩果酸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

[7].张建明,姜伟.人工繁殖齐口裂腹鱼胚胎及仔鱼发育观察[J].西南农业学报.2019

[8].赵胜园,杨现明,和伟,张浩文,姜玉英.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分级与繁殖潜力预测方法[J].植物保护.2019

[9].赵楠,王鹏,李静雯,门兴元,张艳.不同食料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

[10].王前进,方琦,叶恭银.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9

标签:;  ;  ;  ;  ;  ;  ;  ;  ;  ;  

发育和繁殖论文-李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