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学高段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学,习作,素养,能力,科学,作业,体态。
小学高段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毕长虹[1](2019)在《叁个改变植入核心素养——小学低段学生的习惯养成策略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落实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包括身体和精神两方面,而小学阶段是孩子"塑型"期,优质的小学低段的养成教育,需做好叁个转变:改变管理教师的方式,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34期)
马静[2](2019)在《探讨小学低段学生视算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课程中的数学是小学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它能够使学生养成一种数学思维能力,为同学们日后的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打下铺垫.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应用到计算这种普遍的知识,根据目前调查表明,目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本文根据小学低水平的"视算"的优点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9年32期)
谢立琼[3](2019)在《浅议小学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活动的重要性,指出了绘本阅读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想象联想、提升学生写话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而小学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活动开展存在有利条件,所以教师要利用优势条件来促进小学低段学生绘本阅读的实践。这样才能够比较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34期)
季海霞[4](2019)在《让习作兴趣持续燃烧——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段学生习作兴趣激发的策略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发,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作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要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小学生语文习作兴趣的激发、保护和学生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这里的"乐于表达"正是学生的习作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程秀云[5](2019)在《基于绘本阅读的小学低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低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绘本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绘本中,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9年41期)
庄慧敏[6](2019)在《家庭教育对小学低段学生作业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低段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完成课后作业时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对学生现阶段学习以及教师的讲课进度带来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小学低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敏感期,需要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才能逐渐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家庭教育对小学低段学生作业习惯养成的影响,进而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家长》期刊2019年31期)
金鑫[7](2019)在《小学高年段学生科学语言口语表达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高年段学生应具备运用科学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调查发现,当前学生参与科学语言表达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不高,科学语言知识基础及知识应用能力较为薄弱导致表达精确性与合理性的缺失,言语组织与执行的熟练度欠佳影响表达过程与结果的流畅性与简洁性。结合现状,教师应从学生情感态度出发完善内外言语条件,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优化知识教学过程,从学生表达实效出发帮助他们在言语实践中实现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充分锻炼与提升。(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评估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世熙[8](2019)在《提高农村小学低年段学生体态律动即兴能力的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态律动在音乐课堂的应用不断增加,尤其是学生即兴、自主的体态律动能够改变以往音乐静态教学的不足,使音乐课堂动静结合,音乐活动更有童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本文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探讨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即兴进行体态律动的能力,以期打造核心素养下高效小学音乐课堂。(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87期)
张丹凤[9](2019)在《以评促学 以评促教——有效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学生—教师—家长"叁方一体评价机制建设为核心内容,借助"两表"工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写字习惯。教师通过多种沟通交流方式,逐渐让家长形成有效评价意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评价能力,促使家长成为教师的一种有效延伸。文章研究发现这一评价机制有助于整体地建构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以评价为纽带,实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良性互动,助推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养成。(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3期)
徐晓月[10](2019)在《巧设课堂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生活能力——小学低段学生生活能力培养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担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低段的孩子的生活能力比较弱,如房间里的抽屉乱七八糟,红领巾弄得皱巴巴,不会系鞋带等现象屡见不鲜。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叁大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品德任课教师心中不明确在生活能力方面培养的目标导致设计活动零散缺体系;二是生活能力培养只走形式。课堂与生活分离、深度不够。叁是多数家庭教育包办过多。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以独生子女为主,生活上家长照顾可谓是面面俱到。基于小学低段学生生活能力的现状,结合小学低段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际,通过阐明道理,巧设活动,探讨如何有效改进提升低段小学生的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33期)
小学高段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学课程中的数学是小学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它能够使学生养成一种数学思维能力,为同学们日后的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打下铺垫.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应用到计算这种普遍的知识,根据目前调查表明,目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本文根据小学低水平的"视算"的优点进行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学高段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毕长虹.叁个改变植入核心素养——小学低段学生的习惯养成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
[2].马静.探讨小学低段学生视算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
[3].谢立琼.浅议小学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活动[J].学周刊.2019
[4].季海霞.让习作兴趣持续燃烧——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段学生习作兴趣激发的策略探寻[J].小学生(中旬刊).2019
[5].程秀云.基于绘本阅读的小学低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9
[6].庄慧敏.家庭教育对小学低段学生作业习惯养成的重要性[J].家长.2019
[7].金鑫.小学高年段学生科学语言口语表达现状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
[8].李世熙.提高农村小学低年段学生体态律动即兴能力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
[9].张丹凤.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有效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
[10].徐晓月.巧设课堂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生活能力——小学低段学生生活能力培养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