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厚壳论文-张世柯,黄耀,简曙光,刘楠

红厚壳论文-张世柯,黄耀,简曙光,刘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厚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厚壳,营养元素,生理生态,形态解剖

红厚壳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柯,黄耀,简曙光,刘楠[1](2019)在《热带滨海植物红厚壳的抗逆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的抗逆特性,对西沙群岛自然生长的红厚壳叶片的形态解剖、生理生态、以及叶片和适生土壤的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厚壳是阳生性植物,其上表皮厚,海绵组织发达且栅栏组织排列紧密,气孔排列松散且密度小(24.40 mm~(-2)),有利于叶片保水抵御干旱。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低(分别为0.87和0.43 mg g~(-1)),表明红厚壳具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叶片的MDA含量低(13.46 nmol g~(-1)),PRO含量高(127.89μg g~(-1)),SOD活性高(149.42 U g~(-1)),总抗氧化能力高(388.60 U g~(-1)),显示红厚壳能通过提高自身的抗氧化能力抵御膜脂过氧化伤害。红厚壳自然生长的珊瑚岛土壤较为贫瘠、营养元素含量低,但红厚壳植株体内具有较高的营养元素含量,表明红厚壳营养元素利用率高,对于贫瘠土壤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因此,红厚壳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胁迫能力和耐受干旱的能力,适宜生长在热带珊瑚岛等土壤贫瘠的生境,可以作为热带珊瑚岛防风固沙和植被恢复的工具种。(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覃国铭,任征,于彬,杨锦昌,施国政[2](2019)在《不同嫁接方式对红厚壳成活率及抽芽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是热带地区多功能的优良树种。为筛选出适宜的红厚壳嫁接技术,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不同嫁接方式、穗条类型、穗条存放时间等3因素不同水平的嫁接试验,分析不同嫁接处理组合对成活率和抽芽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劈接、合接、切接3种不同嫁接方式中切接的成活率最高,显着高于合接和劈接;半木质化穗条比木质化穗条嫁接成活率高3.5个百分点,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穗条存放0~2 d后嫁接的成活率显着高于存放3 d;利用存放2 d的半木质化穗条进行切接,抽芽数最多,达到3.9个。综合分析,采用半木质化穗条存放0~2 d后进行切接有利于提高红厚壳嫁接的成活率。(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唐相红[3](2018)在《红厚壳苗木对不同遮阴变化与施肥处理的生长及生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厚壳作为常见园林花卉树种,广泛应用于行道树、庭院树的栽培,近年来苗木花卉需求量显着提高,然而光照和肥料是影响苗木生长最直接的环境指标,因此通过控制实验,探讨不同的光照和肥料条件下红厚壳苗木生长和生理情况。本文以红厚壳1年生幼苗为材料,研究光照强度和肥料条件对苗木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等的影响,总结出最佳的光照环境和合理的施肥配比,为红厚壳科学栽培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 CK、T1、T2、T3(100%透光率、47.2%透光率、13.7%透光率、6.8%透光率)四种遮阴强度处理对红厚壳苗木展开分析,得出了遮阴提升了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方式,在T2条件下使苗高增加、地径减少、高径比增加。T1和T2的遮阴促进生物量积累,而T3遮阴则产生抑制作用,遮阴下生物量分配向地上部分倾斜,根生物量比降低,茎、叶生物量比及地上地下比升高。遮阴T3条件下使红厚壳苗木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红厚壳苗木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片变薄、栅栏组织层数减少、变薄,栅海比增加;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适度遮阴可以提升苗木质量,实验表明遮阴诱发了红厚壳幼苗的形态和光合生理适应机制。(2)施肥对红厚壳幼苗影响显着,各指标差异较大,施肥配比5(N:1g/kg、K:1.5g/kg、P:0.5g/kg)的苗高、地径、根长、生物量均最大。施肥处理5的苗高为最高,相对CK高出了16.36%;氮(N)、磷(P)、钾(K)肥对红厚壳幼苗苗高影响为N>K>P,对地径影响为N>K>P,对幼苗根长影响为K>N>P。P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叶>根>茎,K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叶>根>茎。其中施肥处理5的各器官中N、P、K含量均最高。结果表明,红厚壳苗木最适光照强度为T1,红厚壳幼苗生长的最佳施肥配比是施肥配比5。(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王瑾,刘强,罗炘武,魏玉峰,张晓楠[4](2015)在《海南岛红厚壳不同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海南岛东北部海岸海口、文昌和琼海3个不同种源地的红厚壳种子表型性状和种子萌发特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红厚壳种子和果核的长、宽、厚和果核的风干重均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海口>文昌>琼海;文昌红厚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2月龄幼苗株高均最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果核的风干重、长、宽、厚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100 mg/LGA3处理的红厚壳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大。可见,不同种源红厚壳种子的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有显着差异,且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当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红厚壳种子萌发。(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3期)

王瑾[5](2015)在《海南岛海岸乡土树种红厚壳、草海桐的育苗和在海防林下混交种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充分利用海南岛海岸带乡土树种红厚壳、草海桐资源为海南海岸生态防护服务,对海南岛海岸带的红厚壳、草海桐资源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对红厚壳不同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及不同种源草海桐扦插育苗进行了研究,并在木麻黄海防林下混交种植红厚壳和草海桐苗木。通过观测木麻黄林下环境变化以及红厚壳、草海桐苗木的生长状况,来研究环境条件对红厚壳、草海桐苗木生长的影响,以分析乡土树种红厚壳和草海桐在构建混交海防林的应用潜力。(1)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在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的几乎每个沿海乡镇中,选择1个交通工具可达、且有植被分布的滨海地带为调查点,在沿海岸线长500 m,宽度100m的调查点内对红厚壳和草海桐资源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14个沿海乡镇调查点发现有红厚壳分布,8个沿海乡镇调查点有草海桐的分布,且红厚壳、草海桐在东部海岸线广泛分布。(2)来自海口、文昌、琼海3个种源地的红厚壳种子的表型性状及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红厚壳不同种源种子的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有显着差异。红厚壳种子和果核的长、宽、厚和果核的风干重均存在显着差异,显示为:海口>文昌>琼海。在种子育苗上,文昌的红厚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2月龄幼苗株高均为最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果核的风干重、长、宽、厚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100 mg/LGA3处理组的红厚壳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大。适当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有利于红厚壳种子的萌发。在草海桐的扦插育苗上,对采集自文昌市冯家湾、澄迈县林诗港、叁亚市长山村3个不同种源的草海桐插条进行了不同土壤基质、不同GA3浓度处理的扦插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不同类型土壤基质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及3种因子的交互作用对草海桐扦插成活率均有极显着影响,且3种因子对草海桐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表现为:种源>土壤类型>GA3浓度;文昌市冯家湾海岸带的草海桐插条成活率极显着大于种源地为澄迈县林诗港和叁亚市长山村草海桐插条成活率;土壤基质为壤土的草海桐扦插成活率极显着大于沙土,显着大于混合土(壤:沙=1:1),土壤基质为混合土(壤:沙=1:1)的草海桐扦插成活率显着大于沙土;3种GA3浓度处理之间扦插枝条成活率差异不显着。由于3种因子的交互作用显着,因此本研究中草海桐最理想的扦插组合应为草海桐成活率最大的处理组合:文昌市会文镇冯家湾海岸带+混合土(壤:沙=1:1)+100mg/LGA3。(3)混交种植于木麻黄林下的红厚壳和草海桐苗木的成活率在种植后的观测时间段内成持续降低趋势;红厚壳和草海桐株高和基径均呈增长趋势。红厚壳和草海桐光合作用日动态变化特征为:净光合速率日特征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红厚壳在一天内的12:00-14:00时段达到峰值,草海桐在10:00-12:00时段达到最大值;红厚壳气孔导度在一天内相对稳定,草海桐气孔导度在一天内呈明显下降趋势;红厚壳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呈“V”型,草海桐呈倒“W”型;在14:00-16:00时段红厚壳的蒸腾速率达到最大值,草海桐蒸腾速率在10:00-12:00时段达到最大值。红厚壳和草海桐光合作用季节变化特征为:在2013年7月-2014年4月的生长观测期中,红厚壳和草海桐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在夏季(2013年7月)和春季(2014年4月)较大,在冬季(1月)最小;胞间CO2浓度则是在冬季(1月)最大;2014年7月和10月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与2013年同期相比均明显增大。红厚壳、草海桐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林下光照度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草海桐的株高净增量和基径净增量与林下光照度和土壤温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土壤含盐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袁星[6](2015)在《酮类天然产物异巴西红厚壳素的抗肝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对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细胞信号通路内蛋白的变化进行阐明,是帮助我们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肿瘤方法的积极方式。肝癌(主要是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在最近的几十年内,排在当今世界最常见肿瘤中的第五位,此外已成为因癌致死的第叁位。在中国肝癌的发病率与全世界的肝癌发病率相比较已高于55%。目前在中国由癌症引起的死亡中,肝癌排在第二位,占全部肿瘤的19.33%。多年来尽管生物医学和临床医疗工作者致力于攻克肝癌这顽疾,但进展甚微。目前手术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但大部分肝癌病人被诊断发现时都已到了癌症的晚期(大部分都已经转移),外科切除的方法已经不再适合,而系统性的化学治疗通常成为唯一可尝试的治疗手段。发现新型肝癌药物治疗的靶标,不仅可以揭示新的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而且为临床肝癌的药物治疗提供有效的靶标。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是新药研究的方向之一,而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泛,结构多样以及药理作用独特的特点,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大多数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性高。在目前的临床应用药物中,有将近50%是来自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例如:氧代(?)酮类天然产物目前发现具备多种药理学活性,包括:抗炎、抑菌、抗肿瘤、心脑血管及免疫系统调节等。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高、成药性好、资源丰富易得的天然活性小分子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及各种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内的一类必不可少的蛋白分子。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分为叁组:第一组为典型或传统的PKC (classical or conventional PKC, cPKC),包括α,βⅠ、βⅡ和Y亚类;第二组为新型PKC(novel PKC, nPKC),包括δ、ε、η、θ和μ亚类;第三组为非典型PKC (atypical PKC, aPKC),由ζ和λ/l亚类组成。每一种PKC亚型通过对其信号通路中特定的下游分子产生独特的作用,导致它们对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很多报道表明PKC某些亚基的过表达与肿瘤(包含肝癌)的发生以及进展高度相关。抑制PKC从细胞浆到细胞膜的转位,从而抑制其下游分子的磷酸化,或许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思路。目前发现的PKC抑制剂因亚基选择性的缺乏,导致其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找到化合物兼备特异性高和选择性好。在研发有治疗效果的抗肿瘤药物时,从自然界容易获得的天然产物中寻找,不失为一种优选的策略。当前报道显示,(?)酮类化合物在抗肿瘤功效方面潜能巨大。因此,本课题将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引入抑制PKC活性及表达的氧代(?)酮类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其对肝癌细胞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检测凋亡,迁移及侵袭等指标变化,明确其PKC亚基的选择性,为临床上肝癌治疗过程中的药物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及先导化合物。2、研究方法(1)利用细胞毒性检测实验,在人肝癌细胞株中筛选出具备潜在的有抗肿瘤活性的(?)酮类化合物。在细胞水平评价这些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是否对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有抑制效力。(2)筛选能够短期在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的人肝癌细胞系。能够被最终用于体内实验的人肝癌细胞系需具有细胞增殖快;具有明显的在体外迁移及侵袭的活性;具有在裸鼠皮下能短时间内迅速成瘤等恶性肿瘤细胞所应具备的特性。(3)将人肝癌细胞注射到BALB/c裸鼠的皮下诱发肿瘤(移植瘤),通过尾静脉注射经体外筛选具有对抗肿瘤增殖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检测肿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及转移情况,并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H&E检测凋亡以及免疫印迹等分析。(4)通过蛋白激酶活性分析,发现靶向PKC有活性抑制能力的小分子化合物,敲定重点研究对象。(5)由于每一种PKC亚型可通过其信号通路中特定的下游分子产生独特的生物作用。靶向PKC亚型,进一步研究具备PKC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是否对PKC亚基的表达能够选择性下调,是否与PKC亚基有结合能力。同时检测小分子化合物对PKC下游与人肝癌细胞的凋亡、迁移及侵袭相关蛋白的影响。3、研究结果(1)对氧代(?)酮类小分子化合物进行CCK-8细胞毒性筛选,经过终浓度50μM的初筛和浓度梯度复筛,发现天然产物异巴西红厚壳素(Isojacareubin, ISJ)及其中间体化合物7 (7,9-dihydroxy-2,2-diphenyl-6H-[1,3]dioxolo[4,5-c]xanthen-6-one)具备抗肝癌活性及选择性,即细胞毒性只针对肝癌细胞而并不针对正常肝细胞。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发现,ISJ及其中间体化合物7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肝癌细胞HepG2凋亡,抑制其迁移及侵袭。(2)利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以及异种移植瘤成瘤实验,肝癌细胞HepG2被发现具有细胞增殖快;显着的体外迁移、侵袭活性;在裸鼠皮下能迅速成瘤等恶性生物学特性。(3)天然产物ISJ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被进一步评估,在裸鼠的右侧背部的皮下注射5×106个肝癌细胞HepG2/只,当肿瘤体积达到75-100 mm3时,通过尾静脉按照5mg/kg体重的剂量连续隔天给药14天。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发现5mg/kg的给药组能够显着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并且给药组的小鼠体重无显着降低,说明药物无显着的毒副作用。H&E染色镜下显示给药组的肿瘤组织有明显的粥样坏死。此外,我们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的方法考察给药组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凋亡相关蛋白c-PARP、c-Caspase 3和c-Caspase 9的表达量显着上升。(4)对氧代(?)酮类小分子化合物进行PKC酶的活性筛选后发现,ISJ及其中间体化合物7拥有PKC的抑制活性,尤其ISJ在5 μM时能够显着抑制PKC活性。(5)通过免疫印迹试验即western blot及pull down实验对天然产物ISJ进行亚基选择性分析,结果发现ISJ选择性抑制aPKC (PKCζ)在细胞浆的表达,并抑制aPKC (PKCζ)的活化即从胞浆转位至胞膜;同时,ISJ又可与cPKC (PKC α)或nPKC (PKC δ, PKCε和PKCμ)产生结合作用。(6)ISJ对PKC不同亚基的表达抑制效应和结合作用,直接导致了早期表现:ISJ抑制了肝癌细胞PKC下游的Raf/MAPK信号通路内相关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晚期表现:ISJ抑制了肝癌细胞HepG2的恶性迁移、侵袭,以及与肝癌细胞HepG2恶性侵袭相关的蛋白表达被下调,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被上调。4、结论本课题合成并生物评估了一类新颖的以氧代(?)酮结构为基础的PKC抑制剂。其中尤以天然产物ISJ,因其显着的体外抗肝癌增殖活性、促肝癌细胞HepG2凋亡效应和影响肝癌细胞HepG2的迁移、侵袭,而被重点研究。此外,我们发现ISJ具备更好的PKC抑制活性。因此,在众多氧代(?)酮类化合物中,天然产物ISJ被用于进行深层次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靶向不同的PKC亚基,ISJ展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ISJ选择性地抑制aPKC(PKCζ)在细胞浆的表达,并抑制aPKC(PKCζ)的转位即从胞浆到胞膜;同时,ISJ又可与cPKC(PKC α)或nPKC(PKC δ, PKCε和PKCμ)产生结合作用。该表达抑制效应及结合作用,直接导致了早期表现:ISJ抑制了肝癌细胞PKC下游的Raf/MAPK信号通路内相关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晚期表现:ISJ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和增殖。此外,在肝癌异种移植瘤模型中,ISJ表现出显着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一种新颖的以氧代(?)酮结构为基础的PKC抑制剂ISJ,可用于肝癌的治疗。(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5-05-01)

王瑾,刘顿,刘强[7](2014)在《海南岛海岸带红厚壳资源分布及生态防护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作者的实地系统调查结果,介绍了海南岛海岸带红厚壳资源的分布情况,综述了红厚壳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防护应用上的有关研究,包括红厚壳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栽培抚育技术和抗逆性,分析了红厚壳作为乡土树种在海南岛构建混交林型海防林上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热带林业》期刊2014年02期)

许德成,王小菁[8](2014)在《红厚壳茎段丛生芽诱导与植株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为藤黄科红厚壳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研究以红厚壳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探讨生长调节剂对腋芽萌发及丛生芽诱导、伸长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腋芽萌发和丛生芽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是MS+NAA1.0+TDZ0.5,在此条件下培养21天后,转入添加0.5 g·L–1活性炭且无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可有效促进不定芽的伸长。将带不定芽的外植体先在附加1.0 mg·L–1NAA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4周,之后转入附加1.0 g·L–1活性炭的无激素培养基进行根的伸长培养,这样的两步生根法能有效促进红厚壳生根。(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高磊,李静,郑永清,马帅鹏,李志阳[9](2014)在《中国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厚壳属(Calophyllum genus)植物油脂是指从红厚壳属植物种子中提取的油脂,既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也可精炼处理后作为食用油,在各个领域用途十分广泛,因此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的研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在中国分布的红厚壳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特性、果实特性、油脂特性、提取工艺、综合利用,红厚壳植物油脂研究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周亮,尹光天,吴姗[10](2013)在《雨林奇观一 热带芳香植物——红厚壳》一文中研究指出全世界藤黄科植物有40余属,1000余种,其中红厚壳属植物约有200余种。芳香植物红厚壳(Calophylluminophyllum)是世界稀有物种之一,也是我国珍贵的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红厚壳属植物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热带丛林中,我国主要分布有红厚壳(C.inophyllum)、薄叶红厚壳(C.membranaceumGardn)和滇南红厚壳(C.polyathum)等。红厚壳为热带和南亚热带常绿乔木,抗性较强,可以在贫瘠干旱的海滨、低山丘陵中生长。它的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应(本文来源于《园林》期刊2013年10期)

红厚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是热带地区多功能的优良树种。为筛选出适宜的红厚壳嫁接技术,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不同嫁接方式、穗条类型、穗条存放时间等3因素不同水平的嫁接试验,分析不同嫁接处理组合对成活率和抽芽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劈接、合接、切接3种不同嫁接方式中切接的成活率最高,显着高于合接和劈接;半木质化穗条比木质化穗条嫁接成活率高3.5个百分点,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穗条存放0~2 d后嫁接的成活率显着高于存放3 d;利用存放2 d的半木质化穗条进行切接,抽芽数最多,达到3.9个。综合分析,采用半木质化穗条存放0~2 d后进行切接有利于提高红厚壳嫁接的成活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厚壳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世柯,黄耀,简曙光,刘楠.热带滨海植物红厚壳的抗逆生物学特性[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2].覃国铭,任征,于彬,杨锦昌,施国政.不同嫁接方式对红厚壳成活率及抽芽数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

[3].唐相红.红厚壳苗木对不同遮阴变化与施肥处理的生长及生理响应[D].广西大学.2018

[4].王瑾,刘强,罗炘武,魏玉峰,张晓楠.海南岛红厚壳不同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

[5].王瑾.海南岛海岸乡土树种红厚壳、草海桐的育苗和在海防林下混交种植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

[6].袁星.酮类天然产物异巴西红厚壳素的抗肝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

[7].王瑾,刘顿,刘强.海南岛海岸带红厚壳资源分布及生态防护应用研究进展[J].热带林业.2014

[8].许德成,王小菁.红厚壳茎段丛生芽诱导与植株再生[J].植物学报.2014

[9].高磊,李静,郑永清,马帅鹏,李志阳.中国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4

[10].周亮,尹光天,吴姗.雨林奇观一热带芳香植物——红厚壳[J].园林.2013

标签:;  ;  ;  ;  

红厚壳论文-张世柯,黄耀,简曙光,刘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