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铁心论文_朱博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铁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永磁,铁心,电机,磁极,绕组,转子,盘式。

无铁心论文文献综述

朱博文[1](2019)在《无铁心直线同步电动机位置控制结构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永磁无铁心直线同步电动机两种位置控制系统的比较。第一个控制系统基于经典的级联结构,包括内部电流和速度回路和带有PI控制器的外部位置控制回路,以及带有可变参数P的控制器的外部位置控制回路。另一个控制系统与第一个控制系统类似。此外,它的外环是基于滑模控制原理。本文比较了这两种结构在高精度位置控制方面的能力,重点是在满负荷范围内的高稳态精度。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和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梅威虎,卢琴芬[2](2019)在《一种新型双层绕组无铁心永磁直线电机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推力密度,提出一种新型双层绕组无铁心永磁直线电机(DW-IPMLM),其磁极采用Halbach结构,电枢双层绕组的每层为端部非重迭集中绕组,双层迭置后的绕组系数能与端部重迭的分布绕组相接近。首先,介绍了一种9线圈6磁极新型DW-IPMLM的拓扑模型,随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了其结构参数。通过对比不同槽极配合结构的绕组系数,表明提出的9线圈无铁心DW-IPMLM采用6个磁极具有最好的电磁性能。最后,制造了样机来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DW-IPMLM避免了端部重迭分布绕组复杂的端部结构,不仅缩小了电机体积,而且有效提升了推力密度。(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05期)

李争,岳非弘,王蕾永,刘慧贤,王群京[3](2019)在《无铁心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磁-热-应力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铁心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提高推力密度的方案之一是增大动子电流,但增大动子电流会导致动子发热增加。长时间工作于高温状态有可能引起永磁体退磁发生形变,降低电机工作精度等严重后果。因此,研究无铁心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磁热耦合对直线电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分析计算得到电机的永磁体磁场分布。同时针对电机的温度场,应力场耦合分析。基于有限元法从温度场设计方面对该电机进行磁热耦合分析,给出电机温度场分布图和温升情况,以及磁热耦合密度云图。利用高斯计等仪器组成的实验平台,监测电机在运动过程中的温升情况以及磁场变化。为下一步冷却结构和流体的设计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04期)

吴芊,杨磊,宋志华,夏旎,王舒雁[4](2019)在《航天器用无铁心电机的故障分析与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铁心霍尔换相型电机是航天器用飞轮及控制力矩陀螺的核心驱动部件。无铁心电机设计制造较常规电机有很大的区别。针对该类电机特有故障展开了分析,仿真及实验表明,通过降低绕组线径,限制使用温度,改善绝缘工艺等方法,能够增强电机可靠性,减少故障风险。从设计、制造、测试及筛选等方面总结了该类电机的各种质量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9年04期)

李丽[5](2019)在《300 W盘式无铁心电机电磁设计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300W盘式电机设计中,采用Ansys软件的电磁场仿真模块对电机开展了建模及仿真计算,对盘式无铁心电机的空载反电动势波形和负载电磁场分布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了轴向磁场在空载工况下的空载反电动势、叁相绕组磁链及在负载工况下的电流、电压、损耗和磁密曲线,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电机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李雪,刘福贵,李博,王韶鹏[6](2019)在《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的永磁体结构优化及其涡流损耗削弱》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的永磁体的尺寸进行优化,以提高转矩密度。首先,利用MAXWELL建模分析,对电机永磁体的利用进行优化。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电机在永磁体弧度为21.4°,厚度为9 mm时,单位体积所能产生的平均电磁转矩取得最大值115 N·m;其次,采用对电机永磁体分块的方法,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并确定出永磁体分为3块效果最佳;最后,为了降低转子涡流损耗,利用分此外采用电镀方式改进了铜屏蔽层的局限性,更大幅度降低了电机转子涡流损耗。(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晓光,周晟,胡藏现,赵萌[7](2019)在《轴向磁通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性能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轴向磁通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及基本运行原理,根据基本理论对采用分布式集中绕组电机的电磁转矩进行了计算.基于电机的叁维有限元模型主要针对电机的叁维磁场分布、电磁转矩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有铁心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此类电机参数和转矩特性的一些特点.最后通过实验对本文的仿真结果进行了论证,证明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杨阳,赵吉文,宋俊材,董菲,何中燕[8](2019)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无铁心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铁心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linearmotor,PMSLM)存在推力波动问题,该文从电机结构优化着手,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建立PMSLM快速计算模型,并进行全局优化以实现推力波动抑制。首先,通过有限元模型获取PMSLM结构参数与推力及推力波动的样本数据,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建立其非参数快速计算模型,并与K近邻域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建模方法对比,验证DNN优越性;其次,以"推力密度不削弱,推力波动最小"为目标,采用免疫克隆算法对电机结构参数进行多工况优化;最后,仿真分析和样机测试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梅威虎[9](2019)在《新型双层绕组无铁心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铁心永磁直线同步电机(IPMLSM)具有推力波动低,响应速度快和易于控制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精密定位系统中,例如激光测试平台和芯片制造设备等。但是,由于无铁心结构导致IPMLSM推力密度降低。为了提高推力密度,磁极通常可以采用双边型结构和Halbach结构以增大气隙磁密。绕组还可采用分布式端部重迭绕组,但其端部结构复杂,导致制造与安装困难。为了提高推力密度并简化绕组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层绕组IPMLSM(DW-IPMLSM),其磁极采用双边型Halbach结构,而绕组采用两层端部非重迭集中绕组。首先,本文介绍了一种9线圈6磁极新型DW-IPMLSM的拓扑模型,对比不同绕组结构的绕组系数;其次,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结构参数,获得了优化方案;再次,详细对比分析了电机的电磁性能;然后,基于矢量控制算法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设计了对该样机的控制策略。最后,制造了样机平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W-IPMLSM适用于奇数线圈结构,不仅避免了端部重迭分布绕组复杂的端部结构,缩小了电机体积,而且有效提升了推力密度,适用于连续运行系统和精确定位系统中。(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耿伟伟[10](2018)在《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消除了定子铁心,从而使其具有效率高、无齿槽转矩、电枢反应小、转子损耗小、过载能力强、轴向结构紧凑、适合高速运行等显着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驱动与发电系统、航空飞行器电推进系统、航天伺服或作动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集中绕组永磁电机基本电磁拓扑结构,探索研究了该类型电机本体的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定子浸油冷却方法、损耗计算与效率最优设计、基于Halbach永磁阵列的高速高强度转子结构、高效高正弦波电流控制等关键技术,从理论与仿真分析到实验测试各环节研究了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集中绕组永磁电机基本特性和关键技术。并结合无轴承电机理论创新提出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电机及控制方法。阐述了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从有铁心永磁电机到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逐步衍化的过程及其转矩产生原理。并且,从磁路形成原理将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分为径向磁场型、直线运动型与轴向磁场型叁大类,结合研究现状讨论了叁类不同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的特点。针对定子无铁心永磁的低电感特性驱动控制电流脉动大的问题,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多种控制方法。最后总结了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的基本特点及其技术难点,并说明本文研究工作内容及意义。简要归纳了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基本拓扑结构,基于现有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难题,从定子绕组线圈绕制成型及散热和产生高正弦度气隙磁场的永磁转子设计两个关键技术角度出发提出新型轴向场定子无铁心集中绕组永磁电机基本结构。论述了新型定子无铁心集中绕组永磁电机的绕组设计、高正弦度Halbach永磁阵列盘式转子设计,推导了考虑结构强度的尺寸方程。通过叁维有限元仿真详细分析了新型轴向磁场永磁电机的电磁特性,包括磁场分布特性、端部漏磁特性、转矩-电流特性等,研制了9槽8极和12槽10极的原理样机,实验测试验证了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正确性,为该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详细分析了高速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的绕组高频交流损耗产生机理,得出了高频交流损耗和直流损耗权重对绕组总损耗的影响规律,并从降低损耗的角度对绕组线圈利兹线的导体线径线规的选取提出建议。利用简化等效绕组模型在复杂的叁维磁场分布条件下通过有限元分析准确计算得到利兹线导体涡流损耗,为电机效率最优设计提供参考。并且,对浸油冷却条件下的定子绕组进行了流体场与温度场的耦合仿真分析,完成了不同工况下的热平衡绕组温升测试。给出了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的基本结构设计,分析了定子绕组、转子永磁体及转子导磁背轭的受力特性,提出合理的定子无铁心绕组支撑与密封、高强度Halbach阵列永磁转子的新型结构,建立叁维电磁-温度-结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定子绕组支撑部件的热应力分布、转子永磁体的应力及转子支撑部件的应力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盘式转子的永磁体护套及过盈量进行分析与优化,解释了9槽8极原理样机在高速运行下转子失效的结构设计缺陷,完成了12槽10极结构原理样机9000r/min冷态和热态下的高速转子强度测试。针对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的低电感特性,研究PWM斩波控制下的电流波动机理,基于带输出LC滤波器的叁相全桥逆变器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理论,提出了低电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方法,建立了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控制系统MATLAB数学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电动运行控制策略,研制了控制器原理样机,实验初步验证了该驱动系统电流闭环控制的效果,为低电感特性的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控制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从无轴承永磁电机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集中绕组永磁电机的特性,提出一种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电机,研究了该新型无轴承永磁电机的定子悬浮力绕组和转矩绕组的设计方法与集成理论,推导了洛伦兹型悬浮力和转矩产生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叁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验证了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电机理论的正确性。并且,提出了该新型无轴承永磁电机的转矩和悬浮力控制方法,通过Maxwell+Simploer场路耦合模型的仿真,验证了悬浮力电流和转矩电流高度耦合的集成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12-01)

无铁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推力密度,提出一种新型双层绕组无铁心永磁直线电机(DW-IPMLM),其磁极采用Halbach结构,电枢双层绕组的每层为端部非重迭集中绕组,双层迭置后的绕组系数能与端部重迭的分布绕组相接近。首先,介绍了一种9线圈6磁极新型DW-IPMLM的拓扑模型,随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了其结构参数。通过对比不同槽极配合结构的绕组系数,表明提出的9线圈无铁心DW-IPMLM采用6个磁极具有最好的电磁性能。最后,制造了样机来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DW-IPMLM避免了端部重迭分布绕组复杂的端部结构,不仅缩小了电机体积,而且有效提升了推力密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铁心论文参考文献

[1].朱博文.无铁心直线同步电动机位置控制结构的比较[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2].梅威虎,卢琴芬.一种新型双层绕组无铁心永磁直线电机的优化设计[J].微电机.2019

[3].李争,岳非弘,王蕾永,刘慧贤,王群京.无铁心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磁-热-应力耦合分析[J].微电机.2019

[4].吴芊,杨磊,宋志华,夏旎,王舒雁.航天器用无铁心电机的故障分析与质量控制[J].微特电机.2019

[5].李丽.300W盘式无铁心电机电磁设计及试验验证[J].电机技术.2019

[6].李雪,刘福贵,李博,王韶鹏.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的永磁体结构优化及其涡流损耗削弱[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

[7].王晓光,周晟,胡藏现,赵萌.轴向磁通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性能分析(英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杨阳,赵吉文,宋俊材,董菲,何中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无铁心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9].梅威虎.新型双层绕组无铁心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

[10].耿伟伟.新型轴向磁场定子无铁心永磁电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旋转磁场和旋转磁化圆筒形无铁心永磁直线电机的磁场...叁种结构Halbach阵列无铁心永...轴向磁通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近...4-14 盘式无铁心电机额定负载磁场...驱动控制测试台架母线电压调节到320...

标签:;  ;  ;  ;  ;  ;  ;  

无铁心论文_朱博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