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肠道屏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肠道,屏障,黏膜,胃癌,糖尿病,电针,砖茶。
肠道屏障论文文献综述
黄艳芬,刘湘红,伍浩,徐美华[1](2019)在《肠黏膜屏障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肠道中微生物群与肠道环境相互作用以维持机体健康。肠黏膜屏障主要由黏液层、肠道菌群、肠道免疫系统和肠上皮细胞本身的完整性等构成。肠道作为直接与大量菌群接触的器官,其屏障功能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尤为显着。肠道菌群与肠道屏障相互作用,保持肠道菌群与肠道屏障相对稳定,肠道菌群参与肠道免疫反应的建立,共同建立机体天然防御系统,在保持肠道免疫的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两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可诱发功能性胃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及免疫相关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本文主要阐述肠黏膜屏障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相关的肠道疾病。(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左高隆,陈美艳,林勇,林海燕,刘仲华[2](2019)在《茯砖茶对NAFLD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及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茯砖茶对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及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AFLD组、茯砖茶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通过分析大鼠的采食量、体重变化、血脂指标、肝脏指标及病理切片来评估NAFLD大鼠模型的构建情况及茯砖茶的干预作用。通过分析空肠与结肠病理及PAS染色切片、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V/C值)、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脂多糖(LPS)活力评估肠道完整性和通透性;通过分析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JIL)数量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力评估肠道相关炎症。结果表明,茯砖茶能减少NAFLD大鼠的采食量和体重,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并抑制肝脏的脂质聚集和炎细胞浸润。茯砖茶还降低了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血清LPS的水平,并使血清DAO活力上升。同时,茯砖茶抑制了NAFLD大鼠空肠和结肠绒毛中发生的炎细胞浸润现象,减少了空肠绒毛脱落、断裂、稀疏和紊乱现象,增加了空肠绒毛V/C值,降低了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了空肠和结肠的杯状细胞数量。这些结果说明,茯砖茶能够有效的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黏膜屏障及肝损伤,起到防治NAFLD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谢燕东,林强,王成[3](2019)在《口服生大黄水联合腹部微波理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口服生大黄水联合腹部微波理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生大黄水及腹部微波理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指标(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和内毒素]和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4.57±0.51) d、(3.71±0.49) d、(2.28±0.4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63±0.67) d、(4.82±0.56) d、(3.18±0.6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AO、D-乳酸、内毒素、ESR、CRP、PCT水平分别为(7.16±1.07) U/L、(6.09±1.02) mg/L、(14.99±2.76) EU/L、(13.71±2.45) mm/h、(32.83±7.67) mg/L、(2.08±0.31)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8±1.91) U/L、(9.41±1.68) mg/L、(19.75±3.61) EU/L、(17.53±2.68) mm/h、(48.96±8.49) mg/L、(4.34±0.9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水联合微波理疗对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和微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黎志彬,王超,汤水福,张礼财,李林[4](2019)在《基于TLRs/NF-κB信号通路探讨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肠道屏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肠肾轴理论及肠道TLRs/NF-κB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升清降浊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升清降浊胶囊,1.2 g·kg~(-1));建立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8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硫酸吲哚酚(IS)、脂多糖(LPS)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肠道组织TLR2、TLR4、MyD88、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24 h尿蛋白定量、IS、LPS以及MyD88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表达以及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24 h尿蛋白定量、IS、LPS以及MyD88、NF-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表达以及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升清降浊胶囊可降低5/6肾切除大鼠血液循环中的肠源性毒素LPS、IS,促进肠道屏障修复,可能与调控TLRs/NF-κ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11期)
张红敏,杨媚[5](2019)在《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足重度感染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足(DF)重度感染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30例DF重度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径、血流量、峰值流速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 77%,对照组总有效率76. 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2组治疗后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峰值流速较治疗前降低(P<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管内径、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ABI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 <0. 05)。2组治疗后血清DAO和炎症因子CRP、ICAM-1及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结论黄连解毒汤治疗DF重度感染疗效显着,不仅能有效扩张患者的足背动脉,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还能改善肠黏膜通透性。(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9年08期)
程玉鑫,吴婷,唐舒鑫,曹伟伟,潘思轶[6](2019)在《发酵蓝莓果渣基于NF-κB-MLCK途径发挥调节高脂膳食小鼠小肠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蓝莓果渣是在蓝莓果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仍然具有高含量的植物活性成分,而且这些功能性物质有助于维持机体的肠道屏障稳态。乳酸菌发酵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副产物利用价值的方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干酪乳杆菌发酵蓝莓渣(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屏障功能的影响。通过UPLC-QTOF-MS/MS技术鉴定FBP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应用ELISA试剂盒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小肠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炎症水平,组织学形态和功能蛋白的mRNA表达来综合评估FBP对小鼠小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补充FBP的饮食能够改善小鼠的生长指标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血液中TNF-α水平的降低,IL-10含量的增加以及小肠组织MPO活性的降低,改善了高脂饮食诱导的炎症状态;完整的回肠形态和屏障相关基因表达的增加的也得益于FBP的补充;FBP对肠道屏障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受NF-κB-MLCK信号通路的调节。因此,在高脂饮食中加入FBP可以增强机体小肠屏障功能,为开发资源节约型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武欢,梁凤霞,陈邦国,陈丽[7](2019)在《电针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炎性反应和肠道屏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炎性反应和肠道屏障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挑选15只采用普通饲料喂养,8周后随机挑选10只直接进入正常组。余下30只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8只大鼠随机进行编号,并挑选20只随机分入模型组与电针组,每组10只。同时,在模型组和电针组各随机取3只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以确定胰岛素抵抗模型是否造模成功。造模结束后,电针组选取"中脘""关元""足叁里"及"丰隆"穴,其中"足叁里"和"丰隆"穴左右两侧交替使用,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1 mA,留针10 min,隔日1次,每周干预3次,共干预8周。干预期间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同样抓取固定但不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餐后血糖。在干预6周后,每组取3只大鼠行钳夹术以检测全身胰岛素敏感性。各组大鼠处死前,心尖取血检测血清胰岛素含量,大鼠处死后,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结肠组织闭合蛋白(occludin)、闭合小环蛋白(ZO-1)的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occludin、ZO-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餐后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含量均显着升高,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显着降低(均P<0.01),肝脏及脂肪组织TNF-α、IL-6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结肠组织ZO-1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降低(均P<0.01),结肠组织occludin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体质量、餐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及肝脏和脂肪组织TNF-α、IL-6 mRNA在干预后降低(P<0.01,P<0.05),GIR显着升高(P<0.01),结肠组织ZO-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结论:电针能够降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改善肠黏膜屏障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11期)
杨轶仑,路晓光[8](2019)在《肠道菌群与肠黏膜机械屏障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屏障在肠道稳态及防御中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及其产物与在机械屏障保持结构的完整及正常功能的发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着重从肠道菌群、肠黏膜机械屏障的结构与功能及肠道菌群与机械屏障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万玉峰[9](2019)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及细菌内毒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 d血浆DAO、D-乳酸及细菌内毒素水平均较术前1 d升高,但同一时间点观察组血浆DAO、D-乳酸及细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淋巴结清扫效果无异于开腹手术,且对肠道屏障损伤小,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恢复较快。(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田翀,田泽敏,廖世平[10](2019)在《乳果糖联合金双歧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金双歧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乳果糖联合金双歧治疗。采集两组患者粪便样本,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应用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优势菌群相对量;采用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LAC)、甘露醇(MAN)法评估治疗前后两组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Chao)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Shannon和Chao指数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Shannon指数、Chao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而常规组无变化(均P>0.05)。治疗前2组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相对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双歧杆菌相对数量高于常规组(P<0.05),肠杆菌相对数量低于常规组(P<0.05),乳杆菌相对数量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联合组双歧杆菌相对数量增加(P<0.05),肠杆菌减少(P<0.05),乳杆菌无变化(P>0.05);治疗前后常规组肠道优势菌群数量均无变化(均P>0.05)。治疗前两组LAC、MAN排泄率及LAC/MA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LAC排泄率、LAC/MAN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MAN排泄率高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AC排泄率、LAC/MAN均降低(均P<0.05),联合组MAN排泄率升高(P<0.05),常规组MAN排泄率无变化(P>0.05)。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金双歧辅助治疗肝硬化合并SBP,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屏障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肠道屏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茯砖茶对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及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AFLD组、茯砖茶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通过分析大鼠的采食量、体重变化、血脂指标、肝脏指标及病理切片来评估NAFLD大鼠模型的构建情况及茯砖茶的干预作用。通过分析空肠与结肠病理及PAS染色切片、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V/C值)、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脂多糖(LPS)活力评估肠道完整性和通透性;通过分析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JIL)数量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力评估肠道相关炎症。结果表明,茯砖茶能减少NAFLD大鼠的采食量和体重,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并抑制肝脏的脂质聚集和炎细胞浸润。茯砖茶还降低了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血清LPS的水平,并使血清DAO活力上升。同时,茯砖茶抑制了NAFLD大鼠空肠和结肠绒毛中发生的炎细胞浸润现象,减少了空肠绒毛脱落、断裂、稀疏和紊乱现象,增加了空肠绒毛V/C值,降低了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了空肠和结肠的杯状细胞数量。这些结果说明,茯砖茶能够有效的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黏膜屏障及肝损伤,起到防治NAFLD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肠道屏障论文参考文献
[1].黄艳芬,刘湘红,伍浩,徐美华.肠黏膜屏障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关系[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2].左高隆,陈美艳,林勇,林海燕,刘仲华.茯砖茶对NAFLD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及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茶叶科学.2019
[3].谢燕东,林强,王成.口服生大黄水联合腹部微波理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
[4].黎志彬,王超,汤水福,张礼财,李林.基于TLRs/NF-κB信号通路探讨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肠道屏障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5].张红敏,杨媚.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足重度感染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J].河北中医.2019
[6].程玉鑫,吴婷,唐舒鑫,曹伟伟,潘思轶.发酵蓝莓果渣基于NF-κB-MLCK途径发挥调节高脂膳食小鼠小肠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7].武欢,梁凤霞,陈邦国,陈丽.电针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炎性反应和肠道屏障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9
[8].杨轶仑,路晓光.肠道菌群与肠黏膜机械屏障关系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
[9].万玉峰.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
[10].田翀,田泽敏,廖世平.乳果糖联合金双歧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