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PLC对丝束调速装置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纪慧敏[1](2019)在《高炉熔渣机械离心粒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炉熔渣是炼铁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具有产量大、富含高品位显热的特点,是一种高效可循环再利用资源。目前水冲渣是进行显热提取及再利用的传统技术,该方法可以获得高玻璃体含量的水淬渣,用作水泥生产的掺合料,实现资源化利用,但是,与此同时大量显热被水蒸气带走,严重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目前,这种高品位显热提取及再利用方法尚不完善,实现技术亟待提高,基于此,提出了高炉熔渣机械离心粒化热回收工艺。本文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B0603602-03)的资助研究内容。由此,针对高炉熔渣机械离心粒化热回收工艺,在明确干法离心粒化作用机制和粒化机理基础上,提出了机械离心粒化的实现结构,研制了具有反馈调节的离心粒化实验系统,并自行设计了关键结构-粒化器。在该系统中对粒化颗粒质量、结壳、渣棉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粒化器边沿结构、流量、转速、熔料温度等对颗粒粒径质量分布、颗粒平均粒径、丝状物比例等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抑制丝状物产生的方案;研究了粒化器表面温度、粒化器表面特殊材料涂层对粘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成功实现高炉熔渣机械离心粒化,实时反馈实验数据。明确了离心粒化过程、液膜的分裂模式及颗粒的粒径、均匀度与粒化器结构、粒化工况之间的关系。大幅度改变了丝状物产生比例,实现了粒化器表面不粘结、不结壳,得到了离心粒化控制规律,为实现高炉熔渣离心粒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常进杰[2](2018)在《电驱动海洋绞车排缆装置设计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绞车是水面支持系统中重要的机械装备,主要应用于海洋管道铺设、水下拖曳系统、海洋资源钻探、天然气开发等海洋资源勘探与深海作业环境中。排缆系统是海洋绞车关键部分,是使缆绳整齐、有序排列在卷筒上的保障。深海作业绞车容绳量大,缠绕层数多,如排缆不精准容易出现缆绳乱卷,相互挤压等状况,对缆绳水下或作业装备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绞车安全工作。由于受到风浪、海流及潮涌的影响,海洋绞车排缆控制系统具有强耦合、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常规PID控制器控制效果较差,因此对于排缆系统在控制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模糊PID控制器应用于排缆控制系统中进行研究,为海洋绞车排缆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单卷筒一体化海洋绞车排缆系统的设计要求,对排缆装置的关键零部件进行计算分析和设备选型,对排缆装置整体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完成强度校核;并对丝杠螺母副进行模态分析确定其振型,结果表明排缆装置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2)根据排缆控制策略完成对矢量控制模型、丝杠装置数学模型关键部位建模,设计模糊PID控制器作为排缆系统的控制器;并建立基于Simulink的排缆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排缆控制系统中模糊PID控制器相对于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控制效果更好,抗干扰性能较强,可为海洋绞车排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3)利用创安防爆公司提供的塔架试验平台,对排缆控制系统进行不同控制方式,不同提升负载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模糊PID控制器应用于排缆控制系统的良好性能。
陈子毅[3](2018)在《新型滤棒成型机加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改进》文中研究表明加热系统是滤棒成型设备机组上为了满足工艺指标的关键部件,其加热控制性能对成型滤棒的质量得分等工艺指标影响很大,加热控制不准确也会导致各种停机故障。新型滤棒是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滤棒成型机组上加装各种模块以生产新型滤棒后,原加热控制系统未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针对异型滤棒成型设备机组(KDF2)的加热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分析、加热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很有研究意义。本论文研究异型滤棒相关的成型机组上的加热系统,包括颗粒料棒机组、沟槽滤棒机组、白基棒机组等的所有加热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证,阐述其控制原理,进而提出改进的办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新系统的设计、实施与成果总结。分别包括下面三个部分:甘油雾化系统: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把增塑剂水箱温度定义为控制对象,建立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确定PID控制并论证,最终实现控制方案的改造。沟槽模块系统:把沟槽辊作为控制对象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从工作原理和实际生产经验方面分析原有控制算法的不足,加入专家控制以改进原有算法,对改进后的控制方案实施改造。成型机加热系统:分别对PLC热控系统和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进行工作原理的分析,通过论证把预热模块作为控制对象来分析,确定PID控制算法并论证,设计改造方案,实施改造并通过工业过程整定法确定PID参数。论文的最后部分,分别对改造前后的各成型机组(滤棒成型机、加料滤棒成型机、沟槽滤棒成型机)的工艺质量指标数据如:质量得分、硬度、圆度、圆周统计等,以及故障停机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和验证实验数及格指标,分别确认了甘油雾化系统改造方案、沟槽模块系统改造方案、成型机加热系统改造方案的有效性,从而证实了整个新型滤棒成型机加热控制系统研究与改进的有效性。
王金刚[4](2018)在《550mm可逆轧机电气控制系统研究与改进》文中研究指明轧机电气控制系统是轧机能够高效、稳定工作的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和监督,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设备作业效率,实现经济生产和经营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以550mm可逆轧机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改造轧机的性能、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对轧机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直流传动系统、PLC控制系统、厚度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生产,建立轧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其次,结合工程实际对轧机安装、调试、使用验收及改造更新方面进行了相应研究,此次改造分别对轧机的液压系统及传动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厚度控制系统以及操作系统都进行系统改造,并对轧机安装流程及调试流程进行分析。最后,轧机的性能优化,对轧机的调速装置、PLC系统、厚度控制系统均进行了改进和升级。其中轧机的调速装置采用6RA70全数字调速,PLC模块选用S7-400系列的CPU414-2DP。并在电气控制系统调试过程中,应用ibaPDA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对轧机6RA70直流双闭环调速、轧机压下控制系统、厚度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监测曲线分析,以此对轧机的参数进行优化设置。通过轧机的技术改造,生产效率提高25%,成品率提高10%,改进两年多以来,从未出现控制系统故障,生产实践表明,改进后轧机的作业率有明显提高。
张凯[5](2018)在《甘油酯香精定量供给及搅拌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烟草行业不断发展,不同口味的香烟进入市场,卷烟加香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常见方法为溶剂法,溶剂法使用甘油酯作为溶剂,将香精作为溶质溶解,并喷洒在烟滤嘴丝束上。目前的香精调配过程,仍以人工调配为主,不仅调配效率太低,精度也难以保证。本课题基于已有的人工调配技术,设计了一套甘油酯香精定量供给及搅拌系统,该系统采用重量传感检测、闭环控制,具有调配精度高、效率高、控制方便、使用安全等优点,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同时本课题针对该系统的精度和效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论证。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论述了调配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该系统具备完备的流体输送体系,用于实现甘油酯香精上料;由高精度地磅获取重量,并实时通信实现反馈,保证调配精度;使用自主设计的搅拌罐,作为混合液调配的载体,实现搅拌加热的功能;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编写闭环控制程序,并自主设计触摸屏人机界面,实现了整套系统的自动控制。2.计算分析地磅精度误差,并由闭环仿真得出供液过程不会出现单次供液过量或精度误差超过0.1kg的结论。3.建立流体动力模型,使用Fluent软件分析搅拌流场,对不同搅拌方式、不同尺寸参数使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对混合、加热过程时长进行优化。4.本课题搭建了整套调配系统并调试成功,反复调试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多次实验证实系统精度和生产效率符合生产需求。通过以上理论研究和实验论证,本课题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定量调配及搅拌加热系统,能够实现稳定、准确、快速的调配功能,具有断电自动记忆、全自动操作、实时数值显示、温度安全可控的优点。该研究不仅满足了企业需求,也为后续的自动调配技术奠定了基础。
王博[6](2016)在《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改造》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采用西门子公司的PLC和爱默生公司的矢量控制变频器等硬件,使用了开放现场总线PROFIBUS-DP,成功研制和改造了中石化安庆分公司腈纶纺丝线及备用线的电气控制系统。新设计的腈纶纺丝线电气控制系统整体性能优于原系统,达到了降低能耗、降低故障率,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林高峰[7](2016)在《基于现场总线的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腈纶是具有广泛用途的合成纤维。地区性的经济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等因素带来世界腈纶整体需求的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是良好的发展机遇。就我国而言,我国腈纶消费量一半以上来源于进口,国内腈纶企业的产量还远远达不到国内需求。因此,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计先进的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提高腈纶产品竞争力,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首先介绍课题的背景、意义及发展现状。然后从介绍腈纶生产工艺出发,分析总结系统的控制要求,进而设计了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和驱动电路结构。网络结构以西门子S7-300系列PLC产品CPU317-2DP为核心,可分为监控层、控制层和现场层。监控层采用简单经济的MPI总线,而控制层和现场层均采用发展成熟、协议开放的PROFUBUS-DP总线。这是经济合理的网络结构,不仅能满足现场控制的实时性要求,而且很好地满足了上位机监控的需要。驱动电路结构也充分结合了实际,一方面针对F1工位采取F1防断头措施,保证腈纶原液稳定生成初生纤维;另一方面其他工位采用共直流母线技术,变频器被改造以适应直流供电方式,通过这种供电方式不仅能维持变频器直流侧电压稳定,使变频器正常工作,而且起到了节能的作用。论文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硬件设计部分首先简要介绍网络的连接电路,然后重点介绍了变频器电路、整流器电路以及PLC输入输出电路,最后基于STEP7编程软件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态的过程。软件设计部分从介绍变频器的通信控制出发,分别介绍了多点高精度速度同步控制、松弛环位置控制和松紧调节辊位置控制算法,并结合PLC主从站通信重点介绍了针对变频器备用的冗余控制策略。最后,基于WinCC组态软件设计了监控系统,分别介绍了流程图画面、过程值归档画面和报警画面的设计过程。可以看到,WinCC多样化的控件和灵活的脚本编程大大缩减了监控系统的开发周期。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性能稳定可靠,满足工艺要求。
方明[8](2013)在《湿法纺丝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聚丙烯腈纤维在航空航天、国防建设、建筑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聚丙烯腈纤维的合成方法和纺丝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这使得聚丙烯腈纤维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日渐扩大,各行各业对其需求也不断提高。湿法纺丝是聚丙烯腈纤维的传统纺丝方法,也是目前国内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纺丝方法。本文以某腈纶厂4号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改造为依托,详细阐述了纺丝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设计过程的几个关键技术:PROFIBUS-DP现场总线、多电机同步控制和恒张力控制等。系统控制方案采用的是MPI及PROFIBUS-DP相结合的现场总线设置,以备用线PLC为主PLC,一方面将其他6条生产线控制器收集到的数据整合上传到工控机,用于监控系统的状态显示;另一方面控制备用生产线的变频器以一备多的方式为其他6条生产线做备用。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通过PLC编程实现,本文分别从PLC的指令发送、变频器指令接收和电机的控制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多电机同步的可靠性,同时实现了电机故障后的速度跟踪,实际运行高效稳定。恒张力控制是通过PLC程序中的PID控制模块来实现的,经过参数调整,张力棍基本保持稳定。
周新强[9](2010)在《丝束落桶伺服系统的特性分析及优化》文中提出介绍了短纤维横动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详细分析了该控制系统采用的永磁式同步电动机、GRAPH顺序控制以及与OPIS和PLC的数据交换等特性,并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该系统软、硬件也采取了优化升级。
王立峰[10](2009)在《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的控制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碳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是当今世界上材料综合性能的高峰,被喻为21世纪的黑色革命。因此,对碳纤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碳纤维的研制和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研制和生产水平还较低,目前仅相当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水平。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小,虽然研究和开发较早,但在开发、生产及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沥青碳纤维研制要经过原料沥青的精制,沥青的调制,而后形成沥青碳纤维原丝,沥青碳纤维原丝必须经过预氧化和碳化处理,才能成为工业可用的碳纤维丝。本文就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部分进行讨论,设计并研制生产出一套能够对千米沥青碳纤维长丝进行收丝处理,并且能够稳定运行的收丝控制装置。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采用闭环控制方案,以PLC为控制核心的控制系统,并且设计了人性化的人机界面。该系统通过实验运行,达到了预期目标,收出了千米沥青碳纤维丝,整个系统工作稳定。目前,所研制生产的沥青碳纤维丝已经开始了实际应用。千米沥青碳纤维丝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我国碳纤维的研制和生产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
二、利用PLC对丝束调速装置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PLC对丝束调速装置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高炉熔渣机械离心粒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炉渣湿法处理研究现状 |
1.2.2 .高炉渣干法处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离心粒化理论 |
2.1 离心粒化机理 |
2.1.1 粒化器表面成膜过程 |
2.1.2 液膜表面扰动波的形成 |
2.1.3 液膜边缘凸起的形成 |
2.1.4 液膜分裂模式 |
2.1.5 凸起长大及分离过程分析 |
2.2 离心粒化过程建模 |
2.2.1 液膜流动模型 |
2.2.2 滴状分裂模型 |
2.2.3 丝状分裂模型 |
2.2.4 模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粒化系统研制 |
3.1 粒化流程 |
3.2 高炉熔渣粒化系统研制 |
3.2.1 高炉渣熔炼及供液装置 |
3.2.2 粒化装置 |
3.2.3 冷却装置 |
3.2.4 粒径检测反馈装置 |
3.2.5 粒化系统控制部分 |
3.3 粒化系统关键结构设计 |
3.3.1 温差缩减粒化器结构 |
3.3.2 涂层粒化器结构 |
3.3.3 特殊边沿粒化器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炉熔渣离心粒化实验研究 |
4.1 冷态实验研究 |
4.1.1 实验材料及方案 |
4.1.2 粒化器边沿结构对粒化的影响 |
4.1.3 渣棉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4.1.4 粒化器表面温度对粘结的影响 |
4.1.5 冷态实验结论 |
4.2 热态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材料及方案 |
4.2.2 粒化器表面温度对粘结的影响 |
4.2.3 粒化器涂层对粘结的影响 |
4.2.4 表面粘结对粒化效果的影响 |
4.2.5 粒化工况对粒化效果的影响 |
4.2.6 热态实验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电驱动海洋绞车排缆装置设计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海洋绞车排缆装置简介 |
1.3.1 排缆机构的发展 |
1.3.2 绞车排缆方式分类 |
1.3.3 绞车出绳方式 |
1.4 排缆控制技术概要 |
1.4.1 排缆系统控制方式 |
1.4.2 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器的发展与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洋绞车排缆装置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2.1 JH20/45 海洋绞车设计参数 |
2.2 绞车排缆装置总体方案 |
2.3 排缆机构参数计算及设备选型 |
2.3.1 导向轮及导向杆设计 |
2.3.2 丝杠螺母副设计 |
2.3.3 电机及减速器选型计算 |
2.4 排缆机构有限元分析 |
2.4.1 排缆机构强度校核 |
2.4.2 丝杠螺母副模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海洋绞车排缆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3.1 海洋绞车排缆系统控制原理 |
3.2 三相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 |
3.2.1 矢量控制原理 |
3.2.2 坐标变换模块 |
3.2.3 SVPWM模块 |
3.2.4 矢量控制系统模型 |
3.3 丝杠排缆装置数学建模 |
3.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4.1 控制器结构 |
3.4.2 语言变量及其隶属函数的确定 |
3.4.3 模糊控制规则建立 |
3.4.4 模糊PID控制器模型 |
3.5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海洋绞车排缆系统仿真分析 |
3.5.1 系统参数设置 |
3.5.2 不同工况下的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洋绞车排缆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1.1 试验平台设备组成 |
4.1.2 海洋绞车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4.1.3 海洋绞车排缆控制系统 |
4.2 试验研究 |
4.2.1 不同控制方式排缆试验 |
4.2.2 不同负载提升试验 |
4.2.3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展望与总结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新型滤棒成型机加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情况综述 |
1.1.1 烟草行业竞争趋势 |
1.1.2 烟草行业发展趋势 |
1.2 课题的来源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滤棒成型机组设备及工艺要求 |
2.1 滤棒成型设备简介 |
2.2 设备组成结构及其加热系统概述 |
2.3 设备工艺任务及其加热系统概述 |
2.3.1 甘油雾化系统概述及其温度控制需求 |
2.3.2 沟槽机概述及其温度控制需求 |
2.3.3 加料机概述及其温度控制需求 |
2.3.4 成型机概述及其温度控制需求 |
2.4 滤棒成型机组异型滤棒成品概述 |
2.4.1 复合滤棒 |
2.4.2 复合滤棒基棒 |
2.4.3 沟槽滤棒 |
2.5 滤棒成型机组相关停机故障概述 |
2.6 滤棒质量标准 |
2.6.1 复合滤棒工艺技术标准 |
2.6.2 沟槽滤棒质量标准 |
2.6.3 滤棒外观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油雾化系统加热控制系统研究与改进 |
3.1 甘油雾化系统概述 |
3.1.1 甘油雾化系统工作原理 |
3.1.2 甘油雾化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优点 |
3.2 系统分析原理 |
3.2.1 PID控制原理 |
3.2.2 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
3.3 甘油雾化系统热控系统数学模型 |
3.4 甘油雾化系统热控设计 |
3.5 甘油雾化系统热控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装模块系统加热系统研究与改进 |
4.1 沟槽机系统概述 |
4.1.1 伺服电动机 |
4.1.2 beckoff 数字式伺服驱动器-AX5000 |
4.1.3 专家控制与间接专家控制器 |
4.1.4 基于专家控制规则的PID控制器 |
4.2 沟槽机热控系统分析 |
4.2.1 沟槽机温度控制系统概述 |
4.2.2 沟槽辊热控数学模型 |
4.3 沟槽机热控系统改进设计 |
4.3.1 基于专家规则的PID控制器工作原理 |
4.3.2 沟槽机热控系统改进的实现 |
4.4 加料机系统概述 |
4.4.1 加料机系统结构简述 |
4.4.2 加料机系统使用特点简述 |
4.4.3 加料机热控需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型机加热系统改进与设计 |
5.1 成型机加热系统概述 |
5.2 加热系统设计原理 |
5.2.1 恒温控制系统 |
5.2.2 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概述 |
5.3 成型机热控系统分析 |
5.3.1 kdf六路电烙铁分析 |
5.3.2 预热模块分析 |
5.3.3 预热模块控制对象分析 |
5.4 热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滤棒成型机热控系统实验研究 |
6.1 实验方案 |
6.2 实验对象 |
6.3 实验环境 |
6.4 实验工艺指标 |
6.5 取样方法 |
6.6 测定方法及原理 |
6.7 改造前后对比 |
6.7.1 滤棒成型机KDF2甘油雾化装置加热系统改造前后对比 |
6.7.2 滤棒基棒成型机KDF2加热系统改造前后对比 |
6.7.3 沟槽滤棒成型机KDF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550mm可逆轧机电气控制系统研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轧机电气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轧机电气控制系统分析与研究 |
2.1 轧机性能分析 |
2.1.1 性能及技术参数分析 |
2.1.2 电气控制设备研究 |
2.2 直流传动控制系统设计 |
2.3 PLC控制系统设计 |
2.4 厚度控制系统研究 |
2.4.1 厚度控制系统设计 |
2.4.2 厚度控制策略分析与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轧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
3.1 轧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基础 |
3.2 轧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影响因素 |
3.3 轧机安全管理评定标准体系 |
3.3.1 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管理评定标准体系 |
3.3.2 设备检修人员安全管理评定标准体系 |
3.4 轧机故障分级及应急预案 |
3.4.1 故障分级 |
3.4.2 应急预案 |
3.5 本章小结 |
4.轧机安装改造调试 |
4.1 轧机供电部分 |
4.1.1 直流传动设备供电 |
4.1.2 机组控制电源送电操作 |
4.1.3 断电操作 |
4.2 轧机线路敷设 |
4.2.1 电缆选型及主要材料表 |
4.2.2 线路敷设注意事项 |
4.3 轧机机组安装与调试 |
4.3.1 轧机机组安装 |
4.3.2 轧机机组调试 |
4.4 轧机机组验收 |
4.4.1 基础验收 |
4.4.2 验收项目 |
4.5 轧机技术改造 |
4.5.1 轧机现存状况及改造依据 |
4.5.2 轧机液压系统改造内容 |
4.5.3 轧机电气控制系统改造内容 |
4.5.4 轧机改造后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4.6 本章小结 |
5.轧机动态性能调试优化 |
5.1 概述 |
5.2 6RA70直流调速性能优化 |
5.2.1 6RA70直流调速流程及参数设置 |
5.2.2 6RA70调速系统性能优化 |
5.3 轧机压下控制系统性能优化 |
5.4 轧机厚度控制系统性能优化 |
5.5 优化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
附录II 6RA70直流调速参数设置 |
(5)甘油酯香精定量供给及搅拌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液体定量调配研究现状 |
1.2.2 液体搅拌优化研究现状 |
1.2.3 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定量供给及搅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设计目标 |
2.1.1 预期要求 |
2.1.2 性能指标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2.1 车间布置方案设计 |
2.2.2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
2.2.3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2.4 清洗管道方案设计 |
2.2.5 多道调配工序方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量供给及搅拌系统结构设计 |
3.1 搅拌罐结构设计 |
3.1.1 主罐体结构设计 |
3.1.2 支承载荷校核 |
3.1.3 搅拌罐安全校核 |
3.1.4 搅拌装置结构设计 |
3.1.5 搅拌电机功率及启动方式 |
3.1.6 搅拌轴安全校核 |
3.1.7 电加热装置设计 |
3.2 流体输送方式设计 |
3.2.1 管路连接设计及压降计算 |
3.2.2 供液泵选型 |
3.2.3 清液泵选型 |
3.2.4 电磁阀选型 |
3.2.5 气路系统设计 |
3.3 地磅模块搭建 |
3.3.1 地磅系统组成及选型 |
3.3.2 地磅电路原理及精度分析 |
3.3.3 地磅安装及校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搅拌罐受力分析及流体仿真参数优化 |
4.1 搅拌罐静力仿真分析 |
4.2 搅拌过程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4.2.1 搅拌混合过程理论分析 |
4.2.2 混合过程组分输运仿真分析 |
4.3 加热过程仿真分析 |
4.3.1 对流传热过程理论分析 |
4.3.2 传热过程叶轮类型仿真选择 |
4.3.3 传热过程叶轮参数优化分析 |
4.3.4 传热过程结构参数仿真优化 |
4.3.5 近壁区挡板优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量供给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
5.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2.1 PLC控制方案设计 |
5.2.2 触摸屏操作方案设计 |
5.2.3 通信模块设计及配置 |
5.3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5.3.1 定量调配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5.3.2 定量调配系统电控柜电路搭建 |
5.3.3 加热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5.3.4 搅拌加热系统电控柜电路搭建 |
5.4 人机组态界面设计 |
5.4.1 用户交互操作 |
5.4.2 触摸屏界面显示 |
5.4.3 触摸屏用户登录管理 |
5.4.4 触摸屏事件管理 |
5.5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5.1 程序流程设计 |
5.5.2 控制程序编写 |
5.5.3 程序自锁和互锁 |
5.5.4 控制算法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定量调配精度及搅拌效果实验研究 |
6.1 地磅精度实验 |
6.2 脉冲式供液效果实验 |
6.2.1 气压对应供液效果实验 |
6.2.2 脉冲时长对应供液量实验 |
6.3 系统运行调试实验 |
6.3.1 流体管路输送实验 |
6.3.2 控制系统运行实验 |
6.4 搅拌加热过程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气控制系统改造的原因和要求 |
1. 1 电气系统改造的原因 |
1. 2 电气系统改造的要求 |
2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
2. 1 控制网络的设计 |
2. 2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
2. 3 新建备用线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
2. 4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
3 技术改造过程介绍 |
3. 1 合理经济的系统控制网络 |
3. 2 质量可靠的系统硬件配置 |
3. 3 丰富优良的软件技术 |
4 改造后电气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特点 |
4. 1 多点高精度同步调速 |
4. 2 共直流母线技术 |
4. 3 F1 防断头措施 |
4. 4 矢量控制变频器 |
4. 5 松弛环控制 |
4. 6 张力辊调节器的设计 |
4. 7 点对点动态备用 |
4. 8 多种抗干扰措施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
4. 9 丰富的软件监控功能 |
4. 10 系统的可扩展性 |
6 结论 |
(7)基于现场总线的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2.1 腈纶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
2.1.1 腈纶生产工艺流程 |
2.1.2 控制要求 |
2.2 控制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2.2.1 Profibus现场总线概述 |
2.2.2 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 |
2.3 控制系统驱动电路结构设计 |
2.3.1 生产线驱动电路结构 |
2.3.2 备用控制系统驱动电路结构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电路 |
3.2 控制系统的驱动电路 |
3.2.1 整流器电路 |
3.2.2 变频器电路 |
3.3 PLC输入输出电路 |
3.3.1 数字量输入模块外接电路 |
3.3.2 数字量输出模块外接电路 |
3.3.3 模拟量输入模块外接电路 |
3.3.4 模拟量输出模块外接电路 |
3.4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 |
3.4.1 Step7软件简介 |
3.4.2 生产线PLC控制站的硬件组态 |
3.4.3 备用PLC控制站的硬件组态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变频器的通信控制 |
4.1.1 Profibus-DP数据传输格式 |
4.1.2 变频器通信控制的程序实现 |
4.2 生产线PLC控制站的软件设计 |
4.2.1 多点高精度速度同步控制算法 |
4.2.2 松弛环位置控制算法 |
4.2.3 松紧调节辊位置控制算法 |
4.3 基于主从站通信的冗余控制策略 |
4.3.1 冗余模式 |
4.3.2 冗余控制算法 |
第五章 监控系统设计 |
5.1 集成式组态 |
5.2 组态流程图画面 |
5.3 组态过程值归档画面 |
5.4 组态报警画面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湿法纺丝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聚丙烯腈纤维纺丝的发展 |
1.1.2 聚丙烯腈纤维纺丝的工艺种类 |
1.2 工艺原理及流程 |
1.2.1 工艺原理 |
1.2.2 工艺流程说明 |
第二章 湿法纺丝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简介 |
2.1 腈纶纺丝生产线概况 |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3 驱动方案的设计 |
2.4 监控方案设计 |
2.4.1 WinCC 简介 |
2.4.2 监控画面设计 |
第三章 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及恒张力控制 |
3.1 多电机同步控制的发展及应用 |
3.2 速度同步设计 |
3.3 PLC 程序实现 |
3.3.1 电机状态选择 |
3.3.2 同步加速 |
3.3.3 同步减速 |
3.3.4 速度跟踪 |
3.4 同步结果监控 |
3.5 恒张力控制 |
3.5.1 系统分析 |
3.5.2 程序实现 |
3.5.3 结果监控 |
第四章 PROFIBUS-DP 现场总线 |
4.1 PROFIBUS-DP 简介 |
4.1.1 多主系统和单主系统 |
4.1.2 逻辑令牌环 |
4.2 集散控制系统网络设计 |
4.2.1 系统结构 |
4.2.2 监控级网络 |
4.2.3 现场级网络 |
4.2.4 PKW(参数区) |
4.2.5 PZD(过程参数区) |
4.2.6 软件实现 |
第五章 总结 |
5.1 内容总结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的控制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纤维简介 |
1.2 国外碳纤维发展概况 |
1.3 国内碳纤维发展概况 |
1.4 碳纤维收丝工艺 |
1.5 碳纤维的发展与前景 |
1.5.1 碳纤维的应用 |
1.5.2 碳纤维的前景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辊筒控制 |
2.1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辊筒设计 |
2.1.1 沥青碳纤维技术 |
2.1.2 原丝成型方案 |
2.1.3 辊筒结构分析 |
2.1.4 辊筒材料选择 |
2.2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辊筒驱动方案 |
2.2.1 伺服含义 |
2.2.2 伺服电动机 |
2.2.3 伺服电动机选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工作台控制 |
3.1 工作台丝杠传动 |
3.2 工作台导丝机构方案 |
3.3 伺服电动机的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PLC控制 |
4.1 PLC的功能简介 |
4.2 PLC的选择 |
4.3 PLC收丝系统控制总体设计方案 |
4.4 收丝系统的PLC程序设计 |
4.5 伺服电机PLC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上位机软件开发 |
5.1 收丝系统底层驱动软件开发 |
5.1.1 收丝系统底层软件设计 |
5.1.2 收丝系统软件主程序及子程序 |
5.2 收丝系统上位机控制软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试验研究 |
6.1 角速度检测 |
6.2 电机角速度检测方案 |
6.2.1 光栅编码器 |
6.2.2 光栅编码器测速方法 |
6.2.3 光电编码器及变M/T测速内部实现 |
6.3 电机角速度检测试验 |
6.4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调试 |
6.5 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本文研究的要点 |
7.2 本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PLC指令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利用PLC对丝束调速装置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炉熔渣机械离心粒化关键技术研究[D]. 纪慧敏.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2]电驱动海洋绞车排缆装置设计与控制系统研究[D]. 常进杰.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3]新型滤棒成型机加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改进[D]. 陈子毅.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4]550mm可逆轧机电气控制系统研究与改进[D]. 王金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5]甘油酯香精定量供给及搅拌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 张凯. 东南大学, 2018(05)
- [6]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改造[J]. 王博.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6(01)
- [7]基于现场总线的腈纶纺丝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D]. 林高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8]湿法纺丝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方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 [9]丝束落桶伺服系统的特性分析及优化[J]. 周新强. 电气应用, 2010(10)
- [10]千米沥青碳纤维收丝系统的控制与试验研究[D]. 王立峰.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