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龄期混凝土论文_余舟,杨华全,石妍,饶美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早龄期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应力,裂缝,声速,粉煤灰,热膨胀,温度。

早龄期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余舟,杨华全,石妍,饶美娟[1](2019)在《基于TSTM的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温度应力试验机(TSTM),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HF-粉煤灰混凝土、硅粉-粉煤灰混凝土、PVA-硅粉-粉煤灰混凝土等不同类型混凝土的早龄期抗裂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的开裂温度最低为9.4℃,其次为低热水泥PVA硅粉粉煤灰混凝土(12.9℃)和中热水泥PVA硅粉粉煤灰混凝土(13.8℃),HF-粉煤灰混凝土(17.0℃)和硅粉-粉煤灰混凝土(23.1℃)的开裂温度较高。研究成果为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掺合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0期)

黄国栋,张戎令,张瑞稳,李华,郭海贞[2](2019)在《高温对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掺10%粉煤灰和掺10%矿粉的早龄期(标准养护7,14,21,28 d)混凝土经历不同高温作用后质量烧失率和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混凝土试件不同龄期的质量烧失率均随着温度(300,500,700℃)的升高而增大,并且相同龄期质量烧失率增长趋势相近;500℃高温时,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14,21,28 d龄期的残余抗压强度分别降至常温时的92%,83%,63%,掺矿粉的混凝土试件分别降至常温时的89%,78%,62%;700℃高温时,2种试件残余抗压强度均降至常温时的30%~40%,基本丧失承载力。基于此给出了经受高温后早龄期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式,可供实际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李瑞红,佘步银,朱嘉琪[3](2019)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温度场性状与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温度场性状的基本特点进行合理分析,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温度场控制的基本思路,总结早龄期温度场相关参数相关敏感问题,提出具体温度控制方法和相关方法的评测方式,以期为我国道路工程事业提供有利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19期)

李悦,管忠正,王子赓,张国胜[4](2019)在《硫酸盐和干湿循环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劣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硫酸盐侵蚀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压汞(MIP)试验、超声波声速测试和单轴压缩试验,测定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混凝土试件的孔隙率、超声波声速值和抗压强度值随干湿循环次数的经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而超声波声速值和抗压强度值则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上述结果从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密实性的变化角度解释了硫酸盐和干湿循环作用对宏观性能作用的影响机制。(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9期)

赵志方,章斌,李超[5](2019)在《超高掺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自生收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绝热模式和温度匹配模式两种温度历程养护模式下,采用温度-应力试验机对粉煤灰掺量为35%的基准混凝土和粉煤灰掺量为80%的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进行温度应力试验。基于成熟度理论,将实际龄期转化为等效龄期,并由试验测得的两种温度历程下的自由试件的应变值,获得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进而分离出自生收缩应变。提出两种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发展模型,为预测超高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早龄期自生收缩变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超高掺粉煤灰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发展比基准混凝土的小。(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施忠旗,马世斌,周丰,欧阳蕾,李伊然[6](2019)在《石灰岩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机制砂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机制砂混凝土的早龄期热膨胀系数与其抗裂性能密切相关。采用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测量装置,研究了不同掺量石灰岩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1d孔隙率、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石粉掺量增大,机制砂混凝土1d孔隙率降低,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增大,抗压强度增大。(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9年08期)

黄耀英,刘钰,高俊,肖磊[7](2019)在《真实环境下早龄期水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是混凝土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为了揭示实际工程中不同湿度状态下早龄期水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在宜昌地区开展了高、低温季节真实环境下掺粉煤灰水工混凝土湿度实验,对比研究了6面包裹、5面包裹和6面裸露3种不同湿度交换状态下,水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不同深度处的内部相对湿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高、低温季节下的水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内部相对湿度在第一阶段维持为100%,在第二阶段缓慢下降;环境温度是影响水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环境温度越高,水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下降的越早且越快;由于水工混凝土的水胶比较高,水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下降主要是水分向外界扩散引起,而由水化反应引起的内部相对湿度下降值基本可以忽略.(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杜敏,武亮[8](2019)在《早龄期低热混凝土断裂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初始缝高比对早龄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初始缝高比为0.05~0.7的楔入劈拉试验,得到了不同初始缝高比的有效裂缝长度、亚临界裂缝扩展量、断裂能,分析材料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试件尺寸和最大骨料粒径条件下,有效裂缝长度随初始缝高比的增加而增加,亚临界裂缝扩展量随初始缝高比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初始缝高比越小,材料韧性越好,裂缝扩展越充分;断裂能随初始缝高比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8期)

任海涛,钟海燕[9](2019)在《早龄期混凝土箱梁热——结构耦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效应是引起混凝土结构开裂的主要因素之一,早龄期混凝土强度不高,水化热作用引起箱梁混凝土温度升高,箱梁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箱梁结构的耐久性。为了研究早龄期混凝土箱梁结构的温度效应耦合特点,确定早龄期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应力场,基于现场试验,建立混凝土箱梁有限元模型,利用热-结构耦合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得出了早龄期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规律。(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8期)

黄钰桐,马东鹏,廖雨田,刘逸平,蒋震宇[10](2019)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早龄期压缩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混凝土是混合环氧树脂、固化剂和骨料后养护成型的一种新型聚合物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快是其优异性能之一。本文通过对不同养护龄期的环氧树脂-混凝土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其早龄期压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养护龄期的最初24h内环氧树脂-混凝土压缩强度迅速增大,养护24h的压缩强度达50.3MPa。基于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机制和养护72h后压缩强度趋于稳定的现象,建立了一种基于环氧树脂n级固化反应的环氧树脂-混凝土早龄期压缩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比普通水泥混凝土经典的CEB-FIP、ACI209强度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基于压缩强度预测和实验结果,建立了考虑龄期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单轴压缩本构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环氧树脂-混凝土早龄期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早龄期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掺10%粉煤灰和掺10%矿粉的早龄期(标准养护7,14,21,28 d)混凝土经历不同高温作用后质量烧失率和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混凝土试件不同龄期的质量烧失率均随着温度(300,500,700℃)的升高而增大,并且相同龄期质量烧失率增长趋势相近;500℃高温时,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14,21,28 d龄期的残余抗压强度分别降至常温时的92%,83%,63%,掺矿粉的混凝土试件分别降至常温时的89%,78%,62%;700℃高温时,2种试件残余抗压强度均降至常温时的30%~40%,基本丧失承载力。基于此给出了经受高温后早龄期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式,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龄期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余舟,杨华全,石妍,饶美娟.基于TSTM的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研究[J].混凝土.2019

[2].黄国栋,张戎令,张瑞稳,李华,郭海贞.高温对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铁道建筑.2019

[3].李瑞红,佘步银,朱嘉琪.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温度场性状与控制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19

[4].李悦,管忠正,王子赓,张国胜.硫酸盐和干湿循环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劣化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9

[5].赵志方,章斌,李超.超高掺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自生收缩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9

[6].施忠旗,马世斌,周丰,欧阳蕾,李伊然.石灰岩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J].福建建材.2019

[7].黄耀英,刘钰,高俊,肖磊.真实环境下早龄期水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实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9

[8].杜敏,武亮.早龄期低热混凝土断裂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9].任海涛,钟海燕.早龄期混凝土箱梁热——结构耦合效应研究[J].公路.2019

[10].黄钰桐,马东鹏,廖雨田,刘逸平,蒋震宇.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早龄期压缩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世界第一座混凝土桥梁[4]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5]科罗·巴岛大桥[9,10]材料收缩变形测试仪混凝土试件有限元数值模型柳条河大桥预制梁场

标签:;  ;  ;  ;  ;  ;  ;  

早龄期混凝土论文_余舟,杨华全,石妍,饶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