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介绍基于无线公网的云服务观测模式,并应用于地震观测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观测模式具有运行成本低、便于在无人值守台站或野外安装布设、便于各观测点的实时监控及数据共享的优点,可以与现有的地震观测系统对接,是对现有地震观测系统的有效补充。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晓刚,李小军,王江,李振波,王光冲,尹康达,任佳
关键词: 地震,地球物理观测,云服务,无线公网,无线传输
来源: 华北地震科学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
基金: 河北省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DZ20180326050),河北省地震局测震专业仪器系统检测评估与观测场地遴选创新团队
分类号: P315.7
页码: 72-75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1224K
下载量: 21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新时期地震观测环境执法工作的思考——以环县测震台迁建补偿案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20(17)
- [2].地震观测前沿科学“观察与评述”[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03)
- [3].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谱写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新篇章[J]. 环境与发展 2020(09)
- [4].海域地震观测网络通讯构想[J]. 电子测试 2019(01)
- [5].南京市地震观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探讨[J]. 国际地震动态 2016(07)
- [6].新版测震台网地震观测报告[J]. 华南地震 2015(04)
- [7].阴朝民副局长在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05)
- [8].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06)
- [9].以马陵山台为例浅析地震观测环境与地震监测设施保护[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14)
- [10].安徽省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 防灾减灾学报 2017(04)
- [11].基于WebGIS的地震观测数据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城市与减灾 2017(01)
- [12].中国地震观测简要回顾与展望[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13].地震观测环境定量评估初探[J]. 山西地震 2014(02)
- [14].地震观测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J]. 中国西部科技 2014(06)
- [15].密集地震观测带来的变革[J]. 地震研究 2017(01)
- [16].3G通讯在地震观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3(08)
- [17].应对巨大地震的流动地震观测系统[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06)
- [18].综合利用航天技术 发展立体地震观测系统[J]. 防灾博览 2010(03)
- [19].卫星地震观测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J].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2018(02)
- [20].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议纪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6)
- [21].发展电磁监测卫星 推进天基地震观测系统建设[J]. 防灾博览 2017(02)
- [22].Google Earth在地震观测环境调查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4(21)
- [23].安徽省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的设计与实现[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07)
- [24].地震观测报告中的自动纠错软件[J]. 华南地震 2013(01)
- [25].地震观测中的Cacti开源软件应用[J]. 上海信息化 2013(07)
- [26].地震观测数据平台体系架构研究[J]. 中国地震 2009(02)
- [27].新宁县地震观测进入“数字时代”[J].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08(06)
- [28].薛兵[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04)
- [29].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06)
- [30].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5年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