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减少激光熔覆技术中因温度梯度大而产生的熔覆层裂纹,在激光熔覆过程中采用预热基体的方法来减小温度梯度。采用ANSYS软件建立45~#钢基材上激光熔覆镍基金属粉末的多道搭接温度场有限元模型,通过热电偶测温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熔覆层在熔覆过程中熔覆层边缘的温度梯度变化规律以及基材预热温度对熔覆层温度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温度梯度位于熔覆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的边缘,使得此处成为金属熔池凝固的极端条件,导致此处极易产生裂纹;在基材预热为200℃时,可以显著降低熔覆层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的降低越明显,越能有效地抑制裂纹产生。通过模拟与实验的结合为实际激光熔覆制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鹏良,孙文磊,黄勇
关键词: 激光技术,预热,温度梯度,裂纹
来源: 激光技术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信息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金属学及金属工艺
单位: 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513102)
分类号: TG174.4
页码: 392-396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2918K
下载量: 380
相关论文文献
- [1].温度梯度作用对开裂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性能影响[J]. 广东公路交通 2017(02)
- [2].高频-对流联合加热干燥对木材温度梯度及干燥质量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8)
- [3].岩土竖直温度梯度对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J]. 煤气与热力 2020(10)
- [4].考虑温度梯度影响的偶应力理论的无网格方法[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9(03)
- [5].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硬化温度梯度研究进展综述[J]. 中外公路 2016(04)
- [6].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及分区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20(03)
- [7].高原高寒地区“上”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7(04)
- [8].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成都地区无砟轨道温度梯度预测[J]. 铁道建筑 2016(05)
- [9].混凝土桥梁温度梯度模式研究[J].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12(06)
- [10].基于实测的混凝土箱梁底板温度梯度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0)
- [11].横向温度梯度对连续刚构桥应力和变形的影响[J]. 中外公路 2016(01)
- [12].粉末涡轮盘温度梯度热处理工装设计研究[J]. 钢铁研究学报 2011(S2)
- [13].通泰大桥的温度梯度效应分析[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3(06)
- [14].场协同理论下速度、温度梯度平均协同角的形式与权重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20(10)
- [15].多孔介质中超临界流体可调特性的模拟与分析——温度梯度的作用[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8(06)
- [16].混凝土箱梁应力与变形对温度梯度模式的敏感性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05)
- [17].混合梁斜拉桥施工阶段的温度梯度效应[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7(04)
- [18].大跨组合连续梁桥不同温度梯度模式的效应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8(08)
- [19].温度梯度对大口径反射镜热稳定性公差的影响[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09)
- [20].二维温度梯度效应下的曲线梁桥支座设计[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1].降温速率对三维温度梯度法蓝宝石单晶影响的数值模拟[J]. 人工晶体学报 2015(02)
- [22].基于实时阴影技术的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模式[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10)
- [23].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荷载下的应力研究[J]. 交通科技 2018(06)
- [24].温度梯度下连续刚构桥-轨道受力特性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 2019(01)
- [25].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墩温度梯度分布规律研究[J]. 山西建筑 2019(17)
- [26].浅谈新桥梁规范中温度梯度效应对超静定桥梁结构的影响[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8(S1)
- [27].温度梯度对多晶硅感应熔炼除杂效果的影响[J]. 太阳能学报 2019(03)
- [28].基于概率需求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温度荷载取值研究Ⅱ:温度梯度作用[J]. 铁道学报 2018(01)
- [29].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在温度梯度下结构效应研究[J]. 四川建筑 2018(04)
- [30].基于温度梯度修正的气温插值方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