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束值论文-刘晓萌,郑小钢

前束值论文-刘晓萌,郑小钢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束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轮式拖拉机,前轮前束,转向力矩,速度

前束值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萌,郑小钢[1](2018)在《拖拉机前轮前束值模型建立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拖拉机前轮定位参数影响到拖拉机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性能。该文对拖拉机转向进行了力学分析,建立了在转弯半径最小的情况下,转向力矩、车速及前轮前束值叁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为通过调整前轮前束值达到转向力矩最小的要求提供理论依据,可用于液压装置调节拖拉机不同工况下最佳前轮前束值,以实现轻便转向。(本文来源于《江苏农机化》期刊2018年04期)

潘斌,马骏,钱立军[2](2016)在《推力角影响下的汽车外倾角和前束值匹配计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前轮外倾角与前束值是前轮定位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根据前轮侧滑机理,考虑前、后车轴推力角,以及轮胎特性和车辆结构参数,对外倾角与前束值之间合理匹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研究。参照GB 7258—2004的要求,通过试验的方法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汽车开发过程中外倾角与前束值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魏渊,史智理,张瑞斌,王双峰[3](2015)在《基于力传感动态调整仪的双前轴重卡前束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应用力传感动态调整仪采集双前桥重型卡车前轮在转动状态下的受力情况,从而用来验证车辆在实际行驶中前束设计值的合理性。通过对某车型大量数据采集并分析验证,得出车辆的合理前束值,为车辆的前束值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宋年秀,樊攀,胡韶文,许津,刘鹏[4](2015)在《基于轮胎磨损的外倾角与前束值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倾角与前束值匹配关系对车辆轮胎磨损及高速直线行驶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车辆行驶里程与外倾角、前束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Adams/car建模分析车轮跳动对定位参数的影响并找出轮胎异常磨损的主要因素,运用双滑板侧滑试验得出车辆侧滑量最小时的前束值,并对外倾角和前束值进行了调整优化。(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钱立军,马骏[5](2014)在《基于胎体复杂变形的外倾角与前束值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根据前轮侧滑机理和轮胎侧偏理论,采用简化半物理模型对胎面侧偏变形进行分析;接着综合考虑轮胎特性和车辆结构参数,对外倾角与前束值之间合理的匹配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研究,并推导出计算公式。最后参照GB7258—2004的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为汽车开发过程中外倾角与前束值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郑中磊,张纲领,张显[6](2013)在《四轮定位前束角与前束值的换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轮胎规格已知的情况下,实施四轮定位前束角与前束值的换算。(本文来源于《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9-27)

马骏,钱立军[7](2012)在《汽车外倾角与前束值的合理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前轮外倾角与前束值是前轮定位中2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文章基于前轮侧滑机理,综合考虑轮胎特性和车辆结构参数,对外倾角与前束值之间合理匹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研究,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参照标准要求,通过试验的方法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为汽车开发过程中外倾角与前束值的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何敏,刘荣,关宇,龚晶[8](2009)在《采用PSD测量汽车的前束值和推进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的测量中,目前主要采用光学器件如位置传感器PSD或者线阵CCD来测量前束值和推进角。和采用CCD设计的电路相比,采用PSD设计的电路简单,成本低,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使用方便,但是PSD本身是模拟器件,受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本文根据测量汽车的前束值和推进角的基本原理,设计了PSD的前置放大电路,根据PSD器件本身存在的问题,对电路设计进行了改进。实验证明,采用PSD设计的电路测量汽车的前束值和推进角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09年09期)

王巍,王羽,麻文焱,王凤岐[9](2007)在《汽车转向轮前束值与侧滑量、侧向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汽车转向轮设置外倾角和前束的原理,对具有外倾角和前束的车轮进行运动分析,并通过大量试验,说明前轮前束与外倾角最佳匹配原理,并提出有关外倾侧滑量、外倾侧向力、前束侧滑量和前束侧向力数值的测试与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07年04期)

魏道高,李克强,金达锋,王霄锋,危银涛[10](2006)在《汽车前轮前束值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026型运输车前轮侧滑试验,回归得出该车前轮侧滑量与前束值关系数学表达式。将样车最小试验侧滑量对应的前束值与理论公式计算的前束值进行比较分析和修正,获得较为精确的前束值计算式。本文旨在建立计算样车前束值的半经验公式,为样车前轮定位参数与动态性能优化提供更为精确的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6年10期)

前束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汽车前轮外倾角与前束值是前轮定位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根据前轮侧滑机理,考虑前、后车轴推力角,以及轮胎特性和车辆结构参数,对外倾角与前束值之间合理匹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研究。参照GB 7258—2004的要求,通过试验的方法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汽车开发过程中外倾角与前束值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束值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萌,郑小钢.拖拉机前轮前束值模型建立与仿真[J].江苏农机化.2018

[2].潘斌,马骏,钱立军.推力角影响下的汽车外倾角和前束值匹配计算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6

[3].魏渊,史智理,张瑞斌,王双峰.基于力传感动态调整仪的双前轴重卡前束值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5

[4].宋年秀,樊攀,胡韶文,许津,刘鹏.基于轮胎磨损的外倾角与前束值匹配研究[J].汽车技术.2015

[5].钱立军,马骏.基于胎体复杂变形的外倾角与前束值匹配研究[J].汽车工程.2014

[6].郑中磊,张纲领,张显.四轮定位前束角与前束值的换算方法[C].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7].马骏,钱立军.汽车外倾角与前束值的合理匹配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何敏,刘荣,关宇,龚晶.采用PSD测量汽车的前束值和推进角[J].电子测量技术.2009

[9].王巍,王羽,麻文焱,王凤岐.汽车转向轮前束值与侧滑量、侧向力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

[10].魏道高,李克强,金达锋,王霄锋,危银涛.汽车前轮前束值算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6

标签:;  ;  ;  ;  

前束值论文-刘晓萌,郑小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