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评价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评价

吕麟亚[1]2003年在《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通过对睡眠中自然充盈状态膀胱尿动力学检测,探讨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膀胱病理生理改变,并根据其病理生理改变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探讨本病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1998年ICCS会议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诊断标准,2001.09~2003.04期间选择PNE儿童5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32例,女18 例,年龄5~14岁,中位年龄7.4岁,遗尿次数2~16次/周;同期选择因隐睾等住院,并自愿接受检查且无尿频、尿急、遗尿、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岁~15岁,中位年龄7.1岁。两组儿童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等方面无差异(P>0.05)。分别进行如下检查:(1)实验组于第一次就诊、对照组于入院后均进行晨尿常规、泌尿系B超、骶尾部X线平片、尿流率等初步检查,结果均正常者方列入研究对象;(2)连续记录7天排尿日记;(3)在夜间连续动态脑电图监测证实完全进入睡眠状态时,对两组进行自然充盈的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内容包括:(1)膀胱压、腹内压、尿道压、逼尿肌压、盆底肌电活动,并根据开始充盈和遗尿之间的膀胱容积差、逼尿肌压差计算膀胱顺应性;(2)充盈过程中逼尿肌稳定性;(3)充盈和排尿过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4)根据排尿日记分析功能性膀胱容量;(5)根据尿动力学检测所示膀胱病理改变,将实验组分成3个类型,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同期选择符合ICCS诊断标准但未行尿动力学检测并按常用方法治疗者为对照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分别于3、6、12月随访,评价疗效。结果1. 膀胱顺应性(BC):实验组中BC下降4例,对照组中BC下降0。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DI):膀胱自然充盈过程中,实验组中出现<WP=6>2. DI58%(29/50),对照组仅10%(3/30),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组中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前期DI发生率分别为62.5%、59%、50%,虽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但统计无差异(P>0.05)。3.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充盈期实验组中出现DI同时伴有尿道压下降8例,对照组中无此现象;排尿期实验组中出现尿道压增高并伴盆底肌电活动增强为96%(48/50),而对照组出现类似改变93%(28/30),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4.功能性膀胱容量(FBC):实验组为90.00±22.76ml,对照组为254.66±36.15ml,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组FBC下降程度(FBC/CBCnorm)主要位于40%~60%,而对照组为80%~100%,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实验组中叁个年龄分组FBC/CBCnorm分别为38.26±10.49%、55.92±13.06%、69.67±11.35%,相互比较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年龄组无差异(P>0.05)。5.病理生理表现分为:DI型、FBC型、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型,再根据其特点选择治疗方案,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后3、6、12月进行随访,实验组中叁时期治愈率分别为84%、82%、70%、而对照组仅为68%、50%、33%,两组相对应期疗效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DI是PNE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虽随年龄增加有减少趋势,但各时期PNE病人均存在DI;FBC下降是PNE基本特征,随年龄增加其下降程度减轻。充盈过程中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可能与尿道功能不全有关,也是部分PNE的病理生理改变。排尿过程中虽可见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但参照对照组结果,提示可能与检测管干扰有关。2.根据尿动力学检测所提示膀胱病理生理改变选择的治疗方案,较盲目选用药物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且远期疗效比较稳定,提示PNE的合理治疗应先予必要的尿动力学检测,明确膀胱主要病理改变后,再针对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行治疗,既可避免不合适宜用药,又可获得更为满意疗效。

何大维, 李旭良, 陈志远, 林涛, 魏光辉[2]2002年在《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评价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病因和膀胱功能改变。方法 本组 6 3例 ,男 39例 ,女 2 4例。在清醒和自然睡眠相进行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记录睡眠相盆底肌电活动变化。结果  5 8例存在膀胱功能紊乱 ,多种异常合并为五种模式。其中 ,睡眠相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占71.4% (4 5 / 6 3) ,睡眠相膀胱最大测量容量下降占 36 .5 % (2 3/ 6 3)。睡眠相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出现时 ,逼尿肌与盆底肌肉协同失调者 11例。结论 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是遗尿发生的主要原因 ,盆底肌肉与逼尿肌的协同失调可能是原因之一 ,膀胱容量下降是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所致的遗尿结果而不是原因

吕麟亚, 李旭良,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3]2004年在《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通过对睡眠中自然充盈状态膀胱尿动力学检测 ,探讨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膀胱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PNE组儿童 5 0例 ,对照组儿童 30例 ,无PNE临床表现。两组均进行下列检查 :晨尿分析、泌尿系B超、尿流率 ,检查结果均正常者列入研究对象 ;连续记录 7d排尿日记 ;在夜间动态脑电图监测下 ,进行自然充盈膀胱的尿动力学检测。结果 夜间总尿量、功能性膀胱容量 (FBC)和排尿潜伏期 :PNE组夜间总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 (P >0 .0 5 ) ,FBC显着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排尿潜伏期显着低于对照 (P <0 .0 1) ;遗尿发生于S2 4期 ;PNE组中膀胱顺应性 (BC)下降 4例 ,对照组 0例 ;PNE组逼尿肌不稳定收缩 (DI) 2 9例 ( 5 8.0 % ) ,对照组 3例( 10 .0 % ) ,差异有显着性意义 (P <0 .0 1) ;DI虽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 (P >0 .0 5 ) ;充盈期出现DI伴尿道压下降 ,PNE组 8例 ,对照组 0例 ,排尿期尿道压增高伴盆底肌电活动增强PNE组 4 8例 ( 96 .0 % ) ,对照组 2 8例 ( 93.3% ) ,差异无显着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FBC下降是PNE基本特征 ;DI是PNE重要病理生理改变 ;充盈过程部分PNE可能存在尿道括约肌中枢功能不稳定

曹永胜[4]2007年在《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尿动力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原发性小儿夜间遗尿症(PCNE)的膀胱尿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40名原发性小儿夜间遗尿症患儿做为实验组,连续记录一周排尿日记,取最大一次清晨排尿量做为功能性膀胱容量(FBC),并计算FBC/CBCnorm(CBCnorm为正常膀胱容量)比值;患儿在夜间同步脑电图监测证实其完全进入睡眠状态后以自身尿液膀胱自然充盈灌注的方法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即充盈性膀胱压力测定。观察指标包括功能性膀胱容量(FBC)、遗尿量、逼尿肌稳定性和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DI)、膀胱顺应性(BC)、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同性等。随机选30名排尿正常儿童做为对照组,同期同法对其行尿动力学检测,进行对照研究。根据尿动力学检测结果将实验组分为两组,Ⅰ组为非DⅠ组(无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组),Ⅱ组为DⅠ组(有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组),Ⅰ组、Ⅱ组均给予干床训练疗法治疗,即心理行为疗法+夜间闹钟唤醒训练,Ⅱ组加服对膀胱逼尿肌有较高抑制作用的抗胆碱能药物奥昔布宁;同期随机选择50名未行尿动力学检测的PCNE患儿做为对照组,仅给予与实验组相同的干床训练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FBC为122.52±28.31ml,对照组为259.21±55.47ml,实验组FBC/CBCnorm为45.42±5.01(%),而对照组FBC/CBCnorm为94.14±7.07(%),两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检测过程中实验组遗尿量(NV)为109.88±28.84ml,NV/CBCnorm为40.45±5.39%,对照组排尿量(UV)为253.5±54.96ml,UV/CBCnorm为92.75±6.42%,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组40例患儿中28例出现充盈期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DⅠ),占70%(28/40),而对照组中DⅠ发生率为10%(3/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实验组中BC下降3例,对照组无BC下降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40例患儿在自然充盈性膀胱压力测定过程中当出现DⅠ时盆底肌电活动减弱4例,对照组中无此现象;而排尿期实验组盆底肌电活动增强90%(36/40),对照组为83.3%(25/30),两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疗程结束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其有效率、治愈率,3月时实验组分别为87.5%(35/40)、80%(32/40),对照组分别为60%(30/50)、50%(25/50);6月时实验组分别为82.5%(33/40)、70%(28/40),对照组分别为52%(26/50)、44%(22/50),两组对比有效率、治愈率均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PCNE的膀胱尿动力改变主要是DⅠ,DⅠ发生几率高;FBC降低是PCNE的基本特征,是DⅠ的继发改变。对存在DⅠ的PCNE患儿,应用对膀胱逼尿肌有较高抑制作用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有较好疗效。尿动力学检测对PCNE的分型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对PCNE患儿进行尿动力学检测是必要的。

文一博, 汪玺正, 王一鹤, 刘张嫔, 董博[5]2017年在《郑州市6165名5~11岁儿童夜间遗尿症的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郑州市儿童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的发病率,并和10年前儿童夜间遗尿症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随机选择郑州市6个辖区共计20所幼儿园和小学的6 500名5~11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6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6 155份纳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11岁儿童整体NE发病率为9.54%,男童发病率为10.09%,女童发病率为8.91%。5岁儿童NE发病率为14.48%,8岁儿童NE发病率为8.14%,11岁儿童NE发病率为3.08%,整体NE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儿童患有夜间觉醒障碍以及儿童的家族直系亲属曾患有NE是儿童发病的危险因素。NE发病率高于2006年调查结果(P<0.05)。结论郑州市5~11岁儿童NE发病率较10年前升高,应引起重视并积极寻找夜间遗尿症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陈进军[6]2006年在《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尿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遗尿患儿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分析儿童原发性遗尿(PNE)膀胱功能变化,观察单症状遗尿(MPE)和复杂性遗尿(CPE)在尿动力学表现上的区别以及分析不同年龄阶段遗尿症状的临床表现,并根据膀胱功能变化指导临床分型。 方法:根据1998年ICCS会议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诊断标准,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期间选择PNE儿童45例,其中男33例,女12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10.42±3.01岁,病程6月—8.3年,遗尿次数3—12次/周。根据有无白天尿路症状将其分为单症状遗尿和复杂性遗尿两组,其中单症状遗尿患儿35例,白天不伴有尿路症状;复杂性遗尿患儿10例,伴有白天尿频、尿急或尿失禁。两组儿童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等方面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就诊后均进行晨尿常规、泌尿系B超、骶尾部X线平片、尿流率等初步检查,结果均正常者方列入研究对象:连续记录7天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内容包括:①膀胱压、腹内压、尿道压、逼尿肌压、盆底肌电活动,膀胱顺应性:②充盈过程中逼尿肌稳定性:③充盈和排尿过程逼尿肌一括约肌协同性:④根据排尿日记分析功能性膀胱容量,结合不同的尿动力学表现,对原发性遗尿进行临床分型。⑤根据不同年龄段将45例患儿分成3组,对叁组尿动力学监测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吕麟亚[7]2006年在《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骶神经传导功能研究及阴部神经低频电刺激术疗效观察》文中提出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 PNE)是儿童时期常见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是睡眠过程中膀胱充盈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促醒患儿,出现排尿。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探讨骶神经传导功能与睡眠觉醒的关系,然后以此为依据,用低频电流经皮肤刺激阴部神经治疗遗尿,观察近期疗效,以探索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目的(1)建立小儿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骶反射潜伏期正常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2)探讨骶神经兴奋性及其传导功能与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关系;(3)运用低频电流经皮肤刺激阴部神经,调节骶神经传导以治疗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并观察其近期疗效,探索简单、安全、并能有效改善觉醒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1)选择正常儿童104例,男77例,女27例,年龄1-15岁(7.75±4.96),按年龄大小分成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9岁)、青春前期(9+-12岁)和青春期(12+-15岁)五组;同时,根据ICCS标准,选择5岁以上,遗尿症状持续时间6月以上的原发性遗尿病人54例,男39例,女15例,年龄5-16岁(8.52±4.67),遗尿次数为5次/月-3次/晚不等,病程5-14年,将其分成学龄期(5-9岁)、青春前

黄明珠, 于兵, 张旭[8]2016年在《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和影像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严重负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仍存在争议,诸多研究手段都被用于在PNE的发病机制中进行探索。近年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已发现PNE患儿存在多个脑区及功能缺陷、神经环路连接和脑网络属性的异常,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我们将能采用更多的技术手段对PNE患儿发病的神经机制进行深入探索。

李旭良[9]2008年在《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讲座)》文中研究说明根据1998年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标准,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iary nocturnal enuresis PNE)是指连续发生夜间遗尿达6个月以上,年龄大于5岁者。由于此症常未影响到患儿健康,加这之疗效欠佳,且还有自愈可能.因此临床上至今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此症在小儿中常见,5岁发病率

吕麟亚, 李旭良,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10]2003年在《小儿原发性遗尿症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 通过针对病理生理改变治疗方案与常规联合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遗尿症(PNE)的对比研究 ,探讨PNE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实验组患儿 92例 ,男 53例 ,女 39例 ,年龄 5~ 1 3 .5岁 ,中位年龄 7.8岁。每周总遗尿次数 5~ 1 8次。根据夜间自然充盈状态的尿动力学、动态脑电图、排尿日记结果 ,将其病理生理变化分成 5型 ,针对各自病理生理特点选择治疗方案 ;对照组 63例 ,男 38例 ,女 2 5例 ,年龄 5~ 1 4岁 ,中位年龄 8.0岁。每周总遗尿次数 5~ 1 8次 ,直接以DDAVP +奥宁进行联合药物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时间 3个月 ,随访 1 2个月 ,年龄、性别构成、尿床次数、遗尿量、遗尿发生的时间无差异。结果 疗程结束后第 3个月随访 ,实验组治愈率为 78.3 % ,对照组为68.3 % ,疗效无差异 (P <0 .0 5) ;第 6个月随访 ,实验组治愈率 67.3 % ,对照组 50 .1 % ,疗效有显着差异 (P <0 .0 5) ;第 1 2个月随访 ,实验组治愈率 65 .2 % ,对照组 39.7% ,疗效显着差异 (P <0 .0 5)。结论 针对病理生理改变而制定的治疗方案是治疗PNE合理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评价[D]. 吕麟亚. 重庆医科大学. 2003

[2]. 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评价的初步探讨[J]. 何大维, 李旭良, 陈志远, 林涛, 魏光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2

[3].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研究[J]. 吕麟亚, 李旭良,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4

[4]. 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尿动力学应用研究[D]. 曹永胜. 安徽医科大学. 2007

[5]. 郑州市6165名5~11岁儿童夜间遗尿症的现状调查[J]. 文一博, 汪玺正, 王一鹤, 刘张嫔, 董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7

[6]. 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尿动力学研究[D]. 陈进军. 四川大学. 2006

[7].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骶神经传导功能研究及阴部神经低频电刺激术疗效观察[D]. 吕麟亚. 重庆医科大学. 2006

[8].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和影像学研究进展[J]. 黄明珠, 于兵, 张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

[9].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讲座)[C]. 李旭良. 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8

[10]. 小儿原发性遗尿症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J]. 吕麟亚, 李旭良,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3

标签:;  ;  ;  ;  ;  ;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尿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