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娜郭洪臻(山东省青州市弥河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01)
【摘要】目的加强重视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及护理,为进一步康复奠定基础。方法正确辩证施护,对患者急性期、康复期功能锻炼及饮食正确指导。结果75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54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辨证施治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中风中医辨证护理
中风属古代“风、痨、鼓、膈”四大证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发病年龄偏高,严重影响国人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做好中风病人临床护理的同时发挥中医特色,加强辩证施护,对减少死亡及病残率很重要。
1一般资料
本科2008年至2011年共收治中风患者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中经络37例,中脏腑38例,年龄在40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岁,其中治愈18例,好转54例,死亡3例。本组病例全部经CT确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昏迷、嗜睡,加强了中医辨证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中医辨证及护理介绍如下:
2中风的辩证分型
2.1肝阳暴亢型: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2.2痰热腑实型:证见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脉玄滑。
2.3风痰阻络型: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弦,苔白腻,脉弦滑。
2.4气虚血淤型:证见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强语噻,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淡,苔薄或白腻,脉细缓。
2.5阴虚风动型:证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少苔,脉弦细或数。
3辩证施护
3.1肝阳暴亢型:平肝泻火,熄风通络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凉爽,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噪声和不良刺激,解除因突然发病而产生的恐惧、急躁、忧虑等情绪。2)入睡困难,烦躁不安者,遵医嘱适当服安定,或睡前按摩涌泉穴。3)饮食宜清淡甘寒,如绿豆、芹菜、冬瓜、梨等,忌食羊肉、狗肉、大蒜、葱等。
3.2痰热腑实型:通腑化痰1)室温不宜太高,衣被不可太厚,避免冷风直吹。2)以通腑化痰为先,常予星萎承汤煎服,服药后3-5天泻下2-3次稀便即可,说明腑气已通,若服药后未排便,须报告医师。3)如出现嗜睡,朦胧、说明病情加重,向中脏腑转化,及时报告医师。4)饮食以清热化痰润肺为主,如萝卜、绿豆、冬瓜、芹菜等,忌羊肉、鸡肉、对虾、大蒜等。
3.3风痰阻络型:祛风化痰通络1)眩晕重者,嘱安静卧床休息,防止摔倒。2)密切观察病情,若无眩晕头痛则病情稳定,可进行功能锻炼。3)饮食宜食黑大豆、香菇、梨等,忌食羊肉、鸡肉、牛肉等。
3.4气虚血瘀型:益气活血1)病房要温暖避风,要随时协助擦汗,更换衣被。2)饮食宜益气健脾通络,如山药薏米粥、黄芪粥、白菜、木耳、冬瓜等。3)温水浸泡手足,自动或被动做屈伸运动,以疏通筋络,消除肿胀。
3.5阴虚风动型:育阴熄风活络病室应通风凉爽,避免冷风直接吹入,若盗汗可用五倍子粉水调外敷神阙穴,避免情志刺激,勿惊慌郁怒,防止复中。饮食以养阴清热为主,如百合莲子、薏苡仁、甲鱼汤、淡菜汤、芹菜等。
4一般施护
4.1评估一般情况患者入院后及时了解个人脾气、性格、生活嗜好、居住条件、家庭结构、及其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发病诱因、发病形势、发病节气、既往病史等,以便在施护中做到有的放矢。
4.2急性期的护理1)首先严密监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舌质、面色等的变化。2)保持呼吸道通畅,喉中有痰涎及呕吐者,头偏向一侧,并及时将痰涎吸出将呕吐物清除,防止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3)加强口腔和皮肤的护理,每天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甘草水煎清洗口腔,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身体受压处的骨隆突处垫以气圈、海绵垫等,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擦浴,预防褥疮的发生。4)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定时消毒尿道口和冲洗膀胱。5)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加床档防止坠床。6)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一般温度20°-25°,湿度60°-80°,冬天注意保暖。7)及时给氧,改善脑细胞缺氧状况,脑出血患者头戴冰帽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少脑组织耗氧量,降低颅内压。8)有偏瘫的中风患者,切忌让瘫侧肢体受压,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4.3恢复期的护理1)情志护理:中风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而处世消极,多生忧思恼怒,忧思伤脾,恼怒伤肝,肝主疏泄,调理气机,脾主肌肉四肢,为后天之本。因此,情志失调会对患者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医护人员要经常与患者交谈,向患者解释疾病的进展,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中风的康复知识,讲解临床治愈的实例,把信心和希望传达给患者,要站在同情、理解的角度上,鼓励患者使其感到宽慰并增强信心。2)饮食护理:中医学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对病情轻者,嘱以卫生新鲜的清淡素食为主,避免动物脂肪及鸡、牛、羊等,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品。对昏迷患者,根据病情,如需清内热、化痰湿、散淤血者,除鼻饲混合奶外,还应添加菜汤或绿豆汤、果汁等,每天200ml,如需清热育阴、健肾和胃为主的患者,除鼻饲混合奶外,还可用杏仁、山楂、山药煮汤鼻饲,每日200ml,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以补充钾盐,防止低钾现象使中风危险增加。饮食不宜过饱,宜少量多餐,饮食过饱易致食滞,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要观察患者有无饮水呛咳、呃逆、流涎、便干等症状,如有要及时给予饮食调节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次要保持患者充足的休息,保持患者精力充沛,便于康复治疗。3)加强基础护理:病情重的患者,生活难以自理,此期间的基础护理仍是重点,要防止坠积性肺炎、吸入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4)针灸、按摩、理疗:中风患者多属邪胜正虚,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适当应用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如恢复期按摩、针刺四神聪、足三里、凤池、曲池、太阳、三阴交等穴位。5)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中风患者恢复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练习,功能锻炼时护理人员要防止患者跌倒、摔伤。
5体会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深刻体会到,在做好其他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要通过望、闻、问、切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八纲辨证加以分析归纳,确立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护理措施,做好情志、饮食、褥疮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对提高中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对患者机体早日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临床辨证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1.
[2]刘金梅,程建红.中医心理护理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2,8(7):540-541.
[3]韩淑静,中风急症78例辩证施护效果分析[J],慢性病杂志,2010,7(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