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轨道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轨道,钢轨,曲线,参数,磁暴,转向架,轨枕。
轨道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刘卫丰,杜林林,刘维宁[1](2019)在《横向固定谐振荷载下曲线轨道参数对钢轨位移响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曲线轨道解析模型,此轨道模型考虑为具有周期性离散弹簧-阻尼支承的曲线Timoshenko梁。在频域内将曲线钢轨的位移及转角表达为轨道模态的迭加,并将周期性结构理论施加于轨道模型的运动方程,进而在一个基本单元内高效地求解轨道的动力响应。将横向固定谐振荷载作用于钢轨轨头,考虑不同扣件刚度、扣件阻尼、扣件间距及曲线半径,研究上述轨道参数对曲线轨道位移响应的影响。经计算分析可知:钢轨轨头的横向位移响应包括平面内和平面外的位移响应,是钢轨平移和扭转效应的迭加;增加扣件刚度或减小扣件间距可导致轨道系统一阶自振的频率增大,而其幅值减小,对于一阶自振频率以下的频段,钢轨位移幅值也有所减小;随着扣件阻尼的增大,一阶自振的幅值显着下降,对于pinned-pinned共振,随着扣件阻尼的增加,跨中处的钢轨位移增大,而扣件上方的位移有所减小;pinned-pinned共振频率随着扣件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其位移幅值增大;对于曲线地铁轨道,曲线半径对钢轨的横向位移基本没有影响,但对竖向位移影响显着,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钢轨竖向位移幅值显着下降。(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维国,关庆华,钟文生,陶功权,金学松[2](2019)在《轨道参数对轮轨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轮轨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对车轮失圆和钢轨波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立普通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有限元模型和簧下质量-轨道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扣件刚度、地基刚度、簧下质量及轨枕间距对轨道和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1阶垂向弯曲频率随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地基刚度对轨道1阶垂向弯曲频率的影响较小;耦合系统1阶垂向弯曲频率(P2共振频率)随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簧下质量的增大而减小;P2共振频率随地基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地基刚度大于300 MPa/m,地基刚度的变化对P2共振频率影响较小;扣件刚度和地基刚度不变的情况下,轨道1阶垂向弯曲频率和P2共振频率随轨枕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轨枕间距随机变化可降低Pinned-Pinned共振响应峰值。通过现场力锤敲击与车辆轨道振动测试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徐永明,刘志平,张明凯[3](2019)在《BDS开普勒轨道参数时变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轨道参数特性分析对卫星轨道状态评估、运行维护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利用北斗广播星历进行轨道特性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北斗精密轨道的开普勒轨道参数分析新思路。该思路将地固系下北斗精密坐标与速度转换至空固系并反演开普勒6参数,进而通过时频分析方法获取开普勒参数时变特征。应用该思路对2014—2017年北斗卫星轨道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静止轨道卫星的偏心率、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角距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长半轴、平近点角均存在跳变;3类卫星的倾角、偏心率、升交点赤经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长半轴、近地点角距、平近点角以及中圆轨道卫星的近地点角距、平近点角均有显着线性趋势;3类卫星开普勒6参数均有显着周期特性。(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程雄,陈晓,伍道乐[4](2019)在《对比分析不同轨道参数对车辆辐射噪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轨道线路条件下,测量同样型号车辆的辐射噪声相差4~5 dB(A)。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从试验方向开展原因分析,对不同轨道线路的粗糙度及衰减率指标进行测试,对比讨论了轨道噪声粗糙度和衰减率指标对轮轨噪声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改善建议。(本文来源于《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2019年03期)
刘卫丰,杜林林,刘维宁[5](2019)在《曲线轨道参数对钢轨振动衰减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曲线轨道解析模型,研究扣件刚度、扣件阻尼、扣件间距以及曲线轨道半径对钢轨振动衰减率的影响规律。轨道模型考虑为具有周期性离散支承的曲线Timoshenko梁,在频域内,将曲线钢轨的位移及转角表达为轨道模态的迭加,进而求解固定谐振荷载作用下曲线轨道的平面内和平面外动力响应。由于此轨道模型为无限周期性结构,将周期性结构理论应用于轨道模型的运动方程,可以在一个基本元内高效地求解轨道的动力响应。利用此模型计算固定谐振荷载作用下曲线钢轨的速度频响函数,据此计算钢轨的振动衰减率。经计算分析可知:在2 000 Hz以内,扣件刚度对钢轨振动衰减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加,钢轨振动衰减率增大;对于100 Hz以上频段,扣件阻尼对钢轨振动衰减率有非常显着的影响,增加扣件阻尼可以显着提高钢轨振动衰减率;如果考虑全频段的钢轨振动衰减率,0.6 m扣件间距要优于0.4 m和0.8 m扣件间距;对于铁路轨道或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曲线轨道半径变化对钢轨振动衰减率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3期)
李克飞,黑勇进,王进,王文斌[6](2019)在《列车及轨道参数对曲线钢轨波磨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铁曲线段出现的钢轨波磨问题,利用车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转向架一系横向及纵向刚度、轮轨摩擦系数、曲线半径、超高、轨距、轨道横向及垂向支撑刚度等参数对曲线轮轨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当减小转向架一系纵向刚度可显着降低曲线段轮轨磨耗;(2)轨面摩擦系数由0.5降低至0.3,轮轨磨耗指数可降低约25%;(3)轮轨磨耗随曲线半径的减小呈指数式增长;(4)线路超高、轨距对轮轨磨耗影响较小,进而提出曲线钢轨波磨的防、治措施建议:(1)适当降低轮轨间摩擦系数、提高钢轨硬度、加宽曲线段轨距和开展曲线轨道磨耗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可缓解既有线曲线钢轨波磨;(2)优化车辆一系横向及纵向刚度、增大线路曲线半径、避免小半径"S"形曲线、设置曲线欠超高、降低轮轨间摩擦系数等措施,可对新建线路曲线钢轨波磨进行预防。(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9年08期)
韩志彬,李芾,黄运华,刘雷雨[7](2018)在《轨道参数对单轴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轨道参数对单轴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运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单轴转向架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对曲线半径、超高、轨距等轨道参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半径、轨距和轨底坡对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较为显着,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各项指标最大值均减小,增大曲线半径能够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曲线上设置适量欠超高能够改善运行性能,提高车辆安全性;小半径曲线上适当加宽轨距和增大轨底坡可以减小轮轨作用力,提高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减轻轮轨磨耗,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2018年05期)
陈艳玮[8](2018)在《动车组运营下轨道参数对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缓动车组运营下小半径曲线外股钢轨侧磨,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小半径曲线轮轨磨耗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超高、轨距、钢轨表面摩擦系数及轨底坡对动车组通过时小半径曲线外轨所受横向力、导向轮冲角及轮轨磨耗指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轨表面摩擦系数及轨底坡对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影响较大,适当降低钢轨表面摩擦系数可以较大程度上降低曲线外轨所受横向力及磨耗指数;调整外轨轨底坡至1∶20,内轨轨底坡至0,对曲线外轨所受横向力及导向轮冲角影响较小;但对轮轨磨耗指数影响较大,有利于减小曲线外轨侧磨。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某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制定了减磨方法;并对改造后曲线进行了轮轨力测试和钢轨廓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减磨方法效果明显,可延长曲线外轨服役寿命3倍以上。(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1期)
孙立刚,吴小成,赵一鸣[9](2018)在《卫星轨道参数对LEO-LEO掩星事件切点水平漂移影响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4小时内LEO-LEO掩星事件进行仿真,分析掩星切点水平漂移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卫星轨道参数满足倾角互补、升交点赤经之差为180°、卫星轨道高度接近这叁个条件时,掩星切点水平漂移较小;一旦偏离这些条件,掩星切点水平漂移将会增大。文中还综合讨论了卫星轨道参数对掩星数量、分布、切点水平漂移、持续时间、相对角速度等的影响,这些分析结果对于提高LEO-LEO掩星数据反演的可靠性和卫星轨道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遥测遥控》期刊2018年04期)
苗娟[10](2018)在《基于轨道参数的热层大气密度反演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层大气密度与低轨道飞行器所受的大气阻力紧密相关,是影响卫星轨道的重要因素。要准确预测航天器轨道,就要对大气密度做出精确的预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导弹与航天任务发展对大气模式的需求,建立了各种半经验大气模式,为不同空间任务提供服务。但由于热层大气变化极其复杂,几十年来虽然大气模式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但一般情况下模式仍存在15%左右的误差,在空间环境扰动期间可达100%甚至更高。在航天器测定轨中,大气模式误差将转化为轨道误差,影响飞行操控计划、精密定轨、变轨控制及碰撞规避等。因此,掌握热层大气密度变化特征、提高大气模式的预报精度是卫星和航天服务一直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利用卫星轨道数据开展大气密度反演方法研究。无论对于大气密度特征研究还是大气模式改进,大量准确的大气密度数据是基础。星载高精度GPS观测数据可提供卫星速度和位置信息,而卫星的运行轨迹又与所处位置的大气密度紧密相关,因此可通过求解大气阻力微分方程,由高精度GPS观测数据反演出卫星运行轨迹上的热层大气密度。本文从星载高精度GPS观测数据出发,给出大气密度的反演方法以及平均平动参数、反弹道系数的解算过程,并以天宫一号和CHAMP为例,给出反演结果与观测数据的比对。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观测值符合很好,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密度是有效、可行的,可作为今后获取高精度大气密度的一种途径。其次,针对Colorado大学公开发布的2001~2008年CHAMP、GRACE-A/B叁颗卫星加速度计反演的400km高度上的大气密度数据(以下分别简称为CHAMP密度,GRACE-A/B密度),以大气模式NLRMSISE-00为参考,分析反演数据与模式值的误差特点、产生误差的原因、密度的变化及合理性,并通过TLEs的反演结果来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1)CHAMP密度整体要稍高于GRACE-A/B密度,CHAMP密度与模式之间的误差整体小于GRACE-A/B与模式的误差;(2)2001年CHAMP密度与模式整体存在一个偏差,通过相似空间环境条件下的密度比对以及利用TLEs的反演结果验证,表明2001年的CHAMP密度整体可能偏低;(3)CHAMP、GRACE-A/B密度变化个例显示,整个数据序列中密度值会出现一些个性化特征,如:地磁平静时密度升高、扰动时密度下降,或一段时间内密度出现较大波动等。研究结果可为研究者合理应用该数据提供参考。之后,利用卫星Explore 8轨道反演得到大气密度及CHAMP密度数据,对大气密度长期变化、大气密度与不同辐射指数、地磁指数的对应关系及磁暴期密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Explore 8和CHAMP的大气密度长期变化都表明了热层大气呈冷却和缩小趋势;(2)密度整体变化与F10.7、E10.7、Mg10.7、S10.7和Y10.7五种辐射指数的变化一致,相关性都在0.97以上,单从数据统计意义上来表征辐射对密度的影响,任何一种辐射指数均能很好地反映密度的变化;(3)密度变化与两种地磁指数ap、Dst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多个磁暴事例进行统计,从上升时间及增加幅度来看,密度的变化与Dst指数相关性更好;(4)磁暴过程中日侧大气密度的变化显示,磁暴开始时,大气密度的变化首先从高纬开始,南北纬可能同时反应、也可能某一半球反应,且特征不一,大小强度不同;磁暴鼎盛期,从极区到赤道,大气密度会整体抬升,但增长幅度并不均匀,在赤道两侧有时会出现双峰、甚至出现多峰,也可能没有峰出现;说明磁暴期大气密度的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共性中又有―个性‖;与CHAMP、GRACE-A/B密度相比,半经验模式的响应无法呈现实测密度的这种精细化结构。(5)日侧,无论地磁平静或地磁扰动,整体大气密度在南纬20oS附近会出现一个峰值,在夏、冬季节,大气密度在南北半球会出现明显的双峰结构,但峰值出现位置有差异:在夜侧,大气密度变化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赤道附近会出现一个密度凹槽区;模式值的变化趋势和CHAMP密度变化基本一致,但在数值大小上有差异,磁静日模式值高于CHAMP密度值,冬季(磁扰日)模式值低于CHAMP密度值。分析大气模式NRLMSISE-00在不同F10.7、不同地磁条件、不同地方时、不同纬度和不同季节条件下的误差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误差随着太阳F10.7增加、地磁指数ap的增加(或Dst指数的减小)而增加,在太阳大爆发活动和地磁的剧烈扰动情况下,模式响应不足;(2)模式误差随地方时变化中,呈现出地方时正午时段模式误差较大,凌晨和夜间误差小;(3)模式误差随纬度的变化中,都呈现出北半球误差要小于南半球,且误差最小出现在北极附近,但最大误差的位置有差别,与CHAMP密度的最大误差出现在南半球85oS附近,而与GRACE-A/B密度的最大误差出现在赤道附近。(4)整体上,模式与CHAMP密度的误差小于与GRACE-A/B密度的误差。最后,通过对地磁平静和磁暴两种情况下模式的误差进行分析和修正研究,得到:(1)地磁平静期,模式与卫星密度两者的误差随纬度、地方时的分布比较稳定,通过4颗卫星数据的修正验证,说明采用滑动误差库修正方法可以比较有效来修正模式的误差;(2)在密度与Dst变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简单的利用Dst指数预测大气密度整体态势变化的拟合关系,通过对CHAMP和GRACE-A两颗卫星密度的验证,可以看到大气密度整体态势的变化能够通过Dst指数的变化很好地反映出来,并且比利用国际参考大气NRLMSISE-00计算的结果更接近观测值,这可以为航天器测定轨提供参考。(3)利用所有磁暴事件形成的纬度-STL网格误差对几个磁暴事例中模式的误差修正发现,修正结果有好有坏,不稳定。原因之一可能是磁暴事例的不足,每一个磁暴都是一个―特例‖,其二,暴时密度变化十分复杂,即使相同地磁条件,密度变化特征也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8-06-01)
轨道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轮轨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对车轮失圆和钢轨波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立普通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有限元模型和簧下质量-轨道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扣件刚度、地基刚度、簧下质量及轨枕间距对轨道和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1阶垂向弯曲频率随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地基刚度对轨道1阶垂向弯曲频率的影响较小;耦合系统1阶垂向弯曲频率(P2共振频率)随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簧下质量的增大而减小;P2共振频率随地基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地基刚度大于300 MPa/m,地基刚度的变化对P2共振频率影响较小;扣件刚度和地基刚度不变的情况下,轨道1阶垂向弯曲频率和P2共振频率随轨枕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轨枕间距随机变化可降低Pinned-Pinned共振响应峰值。通过现场力锤敲击与车辆轨道振动测试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轨道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卫丰,杜林林,刘维宁.横向固定谐振荷载下曲线轨道参数对钢轨位移响应的影响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9
[2].马维国,关庆华,钟文生,陶功权,金学松.轨道参数对轮轨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3].徐永明,刘志平,张明凯.BDS开普勒轨道参数时变特性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程雄,陈晓,伍道乐.对比分析不同轨道参数对车辆辐射噪声的影响[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9
[5].刘卫丰,杜林林,刘维宁.曲线轨道参数对钢轨振动衰减率的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6].李克飞,黑勇进,王进,王文斌.列车及轨道参数对曲线钢轨波磨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9
[7].韩志彬,李芾,黄运华,刘雷雨.轨道参数对单轴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8
[8].陈艳玮.动车组运营下轨道参数对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9].孙立刚,吴小成,赵一鸣.卫星轨道参数对LEO-LEO掩星事件切点水平漂移影响的仿真研究[J].遥测遥控.2018
[10].苗娟.基于轨道参数的热层大气密度反演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