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华[1]2004年在《对当前数学竞赛培训中一些问题的分析》文中指出作为数学课外活动形式之一的数学竞赛,有其积极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但是如果开展不当,不仅这些积极价值和功能难以得到实现,而且会产生诸多的问题。本文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及学生试卷,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我国现阶段竞赛培训中存在的竞赛参加对象低龄化、参加者范围扩大化及竞赛培训搞题型训练等叁方面的问题,分析认为: (1) 竞赛培训低龄化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且未必能实现选拔数学人才的功能 (2) 竞赛培训范围扩大化违背人才分布规律、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大量学生的数学学业失败,而且也影响真正优秀数学人才的培养 (3) 单一的题型训练培训形式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从而会使得学生不能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使得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良好情感,也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最后,对于竞赛培训工作如何改进,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杨旭[2]2016年在《小学数学竞赛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数学竞赛在发挥学生的潜力、推动数学教育改革和发现数学天才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实践中,随着各级竞赛、考试的进行,小学生已成为竞赛战场上的主力军,其中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已经成为学习数学竞赛相关知识的主要形式。当前,小学数学竞赛已经出现了种种问题,俨然已成为当前教育和社会的热点议题。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竞赛的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采用调研、问卷等多种方式对数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小学数学竞赛蓬勃发展的根源:正是由于受“读书做官”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教育资源的稀缺、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于当下小学数学竞赛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通过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转变应试教育体制、政府缩小校际差距、培训机构提高教师素质,使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理性看待小学数学竞赛,让学生、家长有更多的选择,促进职能部门均衡配置各种教育资源,让各个地区、阶层学生学习的机会均等;探索其他有益的尝试,改变目前小学数学竞赛的组织、培训、考核、激励等方式。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竞赛的现状做一些调查研究,恢复数学竞赛本来的目的,淡化小学数学竞赛的功利性功能,突出培养人的发展功能,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为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潜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方向,让每个孩子在数学上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姜涛[3]2013年在《山东省高中数学竞赛培训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一百多年数学竞赛的发展,为数学竞赛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有专家认为已形成教育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竞赛数学。当下对竞赛数学的研究也日趋深入。从事数学竞赛培训的教师和参与此项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却显着存在,对于数学竞赛活动的非议也越来越多。本文拟通过对山东省竞赛发展水平不同的两个地市(济南、烟台)的几所正在参与数学竞赛活动的高中进行全面调查,对其数学竞赛培训活动进行比较研究,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践研究,尝试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提高建议,为更多地区的广大高中数学优生或数学爱好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同时,由于高考保送政策的调整,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高中数学竞赛活动,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论述,为高中数学竞赛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研究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其次,本文对两地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教师及授课进行了访谈和实地听课,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分别对学校政策、学生、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再次,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当前饱受非议的数学竞赛遇到的质疑进行了思考与解答,以期为数学竞赛正名。最后,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给出开展数学竞赛在实践层面上的可操作建议,为广大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教师提供应用层面的行动参考。
杨荣昌[4]2006年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颁布,确立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5年一个周期的培训制度。据此制度,一名教师在其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中至少需要接受若干轮的继续教育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这个宏大系统中,课程是核心要素,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强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师自身需求的日益提高,时刻都在呼唤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本研究基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实践现状,结合时代背景,在分析现象、归纳问题的基础上,以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融通的原则,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导论。简述该课题研究的缘由、目的意义及使用的研究方法;探析了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概念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成要素,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确定起点和边界。本文的教师继续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和在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已获得任职资格的教师所实施的促使其专业发展的学历性的和非学历性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是为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而建构的全部经验及其活动系统的总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第二章,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分析了课程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及教师专业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其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意义; 第叁章,国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在分析比较美、英、日、韩等国外发达国家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可资借鉴的元素; 第四章,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分析。通过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及其课程的历史发展的回顾,得出须注意的经验与教训,接着通过分析课程体系现状的调查,找出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努力方向; 第五章,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想。借鉴国外经验,依据现状调查,遵循现代课程、教师专业化、教师学习等有关理论,提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设想。具体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新思考,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新构想;课程体系构建应考虑的四个方面的依据,应遵循的六大原则,应设置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和应采用的叁种方法。
华婧[5]2015年在《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文中提出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互动首先是从国外开始研究的,其中以弗兰德斯的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简称FIAS)最显着。他的理论强调,课堂教学一般是由言语开展,言语是课堂中最主要的教学使用方法,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言语互动的研究是解决课堂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它影响着教师和学生两者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言语行为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对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课堂上师生有效的言语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进程,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成绩。本研究为了对1—6年级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做深入的探究,笔者扎根于无锡市东林小学,对每个年级所指定的班级进行课堂实录,采用弗兰德斯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系统和S-T教学活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语音数据资料和课堂现场情况记录,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探寻出在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课型、不同年级等因素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产生了不同状况和师生言语互动方式存在不同点。根据所产生的分析结果,笔者又从教师、学生、学校叁个方面给予建议:希望教师在培训、授课及课后反思时多加入言语互动的内容等;希望学生在课堂积极使用不同方式言语互动,在课后学会反思、培养课堂主体意识等;希望学校注重教师之间的研讨工作,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等。笔者希望通过本次对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探索,能给我国在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研究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弥补当前对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不足。
陈治春[6]2015年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运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几年来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也不断深入到各个学科,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取得成功而跻身于名校之列。江苏省连云港市在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以及兖州一中等学校成功改革教学模式的经验基础上自主研发了适用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模式——“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并顺势从上至下在其“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中推行该教学模式,以满足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要求,从而实现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基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作为新生的教学模式先锋将步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之中。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综合概述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研究;其二是阐述当前“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运用和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阐述,首先点明该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其次对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来源进行阐述,最后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特点对“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适用性分析,进而提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推行该教学模式。第叁部分主要立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运用现状,着眼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这叁个层面,针对该教学模式在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形式化、机械化套用等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在前一部分所探究的相关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策分析,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构建学校的文化管理理念模式、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以及全方位的学习支持系统等解决对策。最后一个部分是以一个实例展示的方式直观诠释“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的一框题内容进行“叁案”和“六环节”的设计展示。
韦文月[7]2011年在《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学数学教师在中学教师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有效推进的保障。然而,当前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高,职前培养方式基本定型,职后教育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高质量的在职培训可以有效促进其成长,因而对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职后教育等,直接研究主要有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以及对中学数学教师成长过程的介绍,也有学者对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进行了课程设置和评价研究,尚未有学者对其进行制度上和整个培训体系的详细研究。在职培训实践中存在偏重新教师和少部分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年数学教师在工作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却少有培训机会,培训断层比较严重,没有形成完整连续的培训体系,培训职责分工不清,培训形式也比较单一。本论文从一般教师专业化开始阐述,进一步论证数学教师专业化理论,借助教师专业发展成长阶段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的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认为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应该围绕两条主线进行,其中一条主线是从中学数学教师对在职培训的需求出发,另一条主线就是从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挑战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课堂观察等调查方法,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做了初步评估,在此基础上调查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的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如下:1、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观、数学教育观符合当前学者普遍认同的观念;2、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没有明显变化;3、中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情意和数学教学能力比较高;4、中学数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数学知识足够了,但是根据一些试题的测试显示了其关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比较欠缺;5、大部分中学数学教师都接受了培训,这些培训主要是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6、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学数学教师对教育的态度等有明显差别;7、中学数学教师普遍认为当前在职培训资料匮乏;8、中学数学教师普遍喜欢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作为培训讲师;9、中学数学教师喜欢能提升教育教学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10、中学数学教师喜欢案例型和同行介绍经验的培训形式。最后对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设想,本人认为应该按照教龄分段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不同教龄阶段有各自不同的培训目标和课程,建立培训讲师制,完善培训评价机制。
王平[8]2011年在《转型期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庭阶层背景与子女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代际流动研究密切关注的议题。本文从两个时段贫困家庭的比较研究入手,探讨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成就相比优势家庭处于明显劣势的深层原因。文章在对杭州市区贫困家庭子女所作的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以及文本分析的田野研究基础上,发展和建构了本研究颇具新意的解释路径:①以宏观社会结构转型和教育体制改革为背景,看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延续或加剧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劣势地位;②由较为微观的文化教育观点的改变为线索,看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变动如何影响了贫困家庭子女与学业相关的个人因素形成。即结构的和文化观念的变动作为两个并行的要素,直接导致了文章欲与求证的“转型导致贫困家庭子女学业更显劣势”的基本结论。在宏观结构与微观观念的两条路径操作中,该研究分别用教育机会获得、家庭资源、及学校教育资源的支配操作了结构要素;用与学业相关的个人因素、教育预期、教育知识及教育选择观念等构成了文化要素。两条路径及其若干操作要素在两不同时段、两不同阶层的比较分析中形成了本研究的叁个基本结论:①各阶层在家庭资源及家长教育观念上的分化、教育体系对优质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分配,导致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机会的劣势愈加显着;②家庭抚育功能和家庭教育观念的阶层差距扩大、教师对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导致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与学业相关的个人因素劣势亦有所加剧;③受到教育机会和个人因素变化的共同影响,家庭阶层背景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论文的经验研究部分以1990年代初和2000年代末两个时段的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为案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历时性地比较了改革初期(1978-1992年)和改革深化时期(1993年以后)社会结构和文化变化对城市贫困家庭资源、家庭抚育功能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义务教育体制变化对学校和校外教育机会分配和教师教育资源分配观念的影响。在共时性地比较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与优势阶层子女在各因素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历时性地比较两个时段中差异的变化,说明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劣势的历时性变迁。因而比较分析为本论文理论观点的确立提供了方法基础。研究结论表明,教育阶层差异除了结构与制度的解释路径,还存在关注主流文化中教育符号涵义变化的强文化范式解释路径。
邹燕[9]2017年在《小学优待“优等生”现象的道德审视》文中提出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学业成绩优异或成绩处于中等以上且在老师眼中表现优异的“优等生”通常会受到各种特殊的关照和优待。本论文采用质化研究方法,立足道德教育视角对南京市C小学X班中优待“优等生”现象进行了实地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具体呈现了 X班中的“优等生”在学校生活中备受优待的真实样态,分析了 X班优待“优等生”的原因及优待“优等生”对X班学生成长带来的道德后果,以期唤起对习以为常的优待“优等生”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研究缘由、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呈现本研究的研究设计以及笔者与X班的故事。第二部分较为详细地阐述了 X班四位“优等生”的基本情况及各自所受优待的实然状态。第叁部分从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对X班优待“优等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精英主义教育理念、优胜劣汰的社会分层、教师的“分数是硬道理”的功利价值取向与“优等生=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刻板印象、同辈群体对教师言行的习得与再现以及“强强联合”的交往模式等方面;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优等生”自身具备积极的性格特征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第四部分从道德教育的视角分析了 X班优待“优等生”现象对“优等生”自身及其他普通学生的成长产生的道德影响。第五部分对X班优待“优等生”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创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的关心能力;践行教育正义;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加强家庭的身教功能。
参考文献:
[1]. 对当前数学竞赛培训中一些问题的分析[D]. 侯小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2]. 小学数学竞赛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杨旭.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 山东省高中数学竞赛培训的比较研究[D]. 姜涛. 鲁东大学. 2013
[4].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杨荣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D]. 华婧. 江南大学. 2015
[6]. 初中思想品德课“叁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运用研究[D]. 陈治春. 西华师范大学. 2015
[7]. 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韦文月.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8]. 转型期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比较研究[D]. 王平. 复旦大学. 2011
[9]. 小学优待“优等生”现象的道德审视[D]. 邹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数学论文; 在职培训论文; 数学竞赛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互动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数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