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癌症病人的护理

社区癌症病人的护理

朱金芬(江苏省苏州吴江青云中心卫生院江苏吴江2152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363-01

随着老龄社会的日益临近、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但限于现有的诊疗水平,很多癌症特别是晚期癌症,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而在我们社区的癌症病人往往都是经上级医院治疗后,治疗已不可能,治疗仅限于对症支持处理的情况下,考虑各方面的原因而转入我院的,这些病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此时我们所关心的就是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包括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健康。要达到此目的,除了医生的积极努力外,护理工作在晚期癌症的姑息性治疗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以下就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其护理措施作简要概述。

1心理评估

1.1顺其自然的心理有的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为疾病的过程本身比较慢,相信积极与医生配合,接受治疗,按医嘱行事,会慢慢好转的。这种人生活往往比较简单不会去考虑更多的问题。多为精神状态较佳,病情比较稳定。

1.2怀疑恐惧心理有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好转。患者整日胡思乱想,疑心越来越重,总是猜测自己肯定得了癌症,不知还能活多久,像是被判死刑缓期执行那样地挨日子。由于心神不宁、情志失态,所以怀疑一切,总认为用药是无效的,甚至怀疑医生没有给自己用好药,或是怀疑某家药厂的药品质量有问题等等。

1.3迷信依赖心理患者知道了自己的疾病,具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当他们从恐惧中惊醒之后,片面地将自己的生存希望全部寄托在药物之上。这类病人在癌症病痛、全身衰竭的长期折磨下,加之各种治疗手段无效,逐渐对癌症、对死亡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因此,有的就随意增大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影响疗效;有的则四处盲目投医。

1.4绝望等死的心理有的病人明白所患疾病及其严重性,了解治疗前途渺茫,因而失去了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常拒绝就医、服药、打针输液等,整日郁郁寡欢、默默无语、茶饭不思,甚至卧床不起,闭目等待生命的终结。这些意志薄弱的癌症患者,在癌症面前绝望了,他们相信患癌症必死无疑,因而不去抗争,更不愿接受任何治疗,躺着等死。少数人还相信宿命论,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得知身患癌症后即认为寿数已尽,该去殡仪馆报到了,这当然是另一种愚昧。

1.5矛盾抗拒心理有的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之后总是愤愤不平,感到天理不公,时常抱怨灾难为何落在自己的头上。这种莫名的愤怨往往按捺不住,便向周围的人肆意发泄,脾气变得暴躁,常常出口伤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往往造成行为越轨,甚至失去理智。

2护理干预

2.1创建良好的环境创建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得到良好的休息,帮助病人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信心。

2.2良好的家庭氛围有些病人往往因为经济各方面的原因,家属显得极其重要,要注意协助患者与家属、亲友建立起融洽的亲情关系,让病人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可贵,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境,安然享受天伦之乐,产生惬意的满足感,从而减轻或消除身心痛苦。同时积极配合治疗,往往能取得令人惊奇的效果。

2.3健康的心理教育在护理过程中要视病人为亲人、朋友,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使其回想过去的快乐。让患者了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介绍医学最新发展动态和良好的治疗前景,举证成功的康复病例,以此激发病人的生存欲望,延长其期待心理,增强他们对生命强烈的眷恋之情,并正确对待癌症,积极配合正规治疗。

2.4良好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不断通过护理过程的交往,以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等方式,巧妙地向患者暗示病情正在稳定并逐渐好转、治疗已开始见效、身体正在康复等有利于患者满怀信心继续与癌症抗争的内容,进而改善他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压力,并借此来减轻或消除痛苦。

总之,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在努力减轻或消除躯体痛苦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保持愉悦的心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癌症的严峻考验。这样不仅可有效抑制躯体的主观不适,更能激发机体的潜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再积极配合医护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促使病情逐渐康复。

标签:;  ;  ;  

社区癌症病人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