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子宫腺肌症患者6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M组与Y组2组。M组给予米司非酮治疗,Y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结果:治疗后,M组患者内膜厚度(6.15±0.30)m、子宫体积(52.91±1.45)mm、生活质量(95.64±1.39)分、治疗有效率97.06%、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与Y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强,临床可予以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子宫腺肌症
前言:子宫腺肌症为妇科常见病,多由子宫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致使子宫内膜异位所导致。如未及时治疗,易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严重甚至容易诱发不孕,对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米非司酮为孕三烯酮为临床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两种常用药物,为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本文于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对比了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子宫腺肌症患者6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M组与Y组2组。M组患者资料如下:年龄(23--58)岁,平均(41.19±0.79)岁。病程(1--20)m,平均(10.13±0.85)m。Y组患者资料如下:年龄(25--54)岁,平均(41.22±0.87)岁。病程(3--19)m,平均(10.25±0.91)m。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v(1)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无药物使用禁忌症。(3)患者未合并其他系统重大疾病。(4)患者知情同意,依从性强。
1.3方法
M组给予米司非酮治疗:月经第1天,给予患者米司非酮治疗,10mg/次,1次/d,空腹口服,连续给药6m。
Y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月经第1天,给予患者孕三烯酮治疗,2.5mg/次,1次/d。月经第2天及第3天无需用药。3d后,继续给药,2.5mg/次,1次/d。本次用药后,每周应于相同时间用药,2.5mg/次,2次/周,连续给药6m。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情况,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生活质量3项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正相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数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情况
治疗后,M组患者内膜厚度(6.15±0.30)m、子宫体积(52.91±1.45)mm、生活质量(95.64±1.39)分,与Y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子宫腺肌症为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症状以痛经、月经失调、经量增多为主[1]。其中,月经失调患者,多伴随子宫内膜增长、子宫体积增大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症患者经量增多症状的发生率,与浸润程度正相关。重度浸润者,经量增多率更高。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检查可见子宫呈不规则增大、结节不平现象。经期后再次给予影像学检查,可见子宫有所缩小[2]。上述症状长期存在,极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对其健康水平的提升不利。
导致子宫腺肌症发病的原因,与机体雌孕激素水平异常有关。常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为疾病治疗的两种主要药物。其中,孕三烯酮为中等强度的孕激素,将其应用到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可抑制子宫内膜发育,使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逐渐恢复正常。本文研究发现,给予患者孕三烯酮治疗后,患者内膜厚度(10.99±0.78)m、子宫体积(60.73±1.43)mm、生活质量(80.20±1.90)分、治疗有效率79.41%、不良反应发生率2.94%。米非司酮为强抗孕激素药物的一种,可与孕酮受体结合,使子宫内膜中的孕激素受体降低。在此基础上,干扰子宫内膜细胞分裂、阻断孕酮,达到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小子宫内膜厚度、缩小子宫体积的目的。本文研究发现,给予患者米司非酮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6.15±0.30)m、子宫体积(52.91±1.45)mm、生活质量(95.64±1.39)分、治疗有效率97.06%,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相比,优势显著(p<0.05),证实了米司非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强。临床可将其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燕.止痛化癥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8):129-131.
[2]赵蓉,王丽梅,顾玉婵.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17(0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