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译性限度论文_周红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译性限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限度,文化差异,文化,道德经,角度,策略,语言。

可译性限度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民[1](2019)在《认知视域中汉诗意象的文化属性和可译性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古典诗歌意象究其实质是基于自身文化而形成的隐喻,它所唤醒的心理空间、展开的联想、合成的概念和情感具有独特性,一旦翻译很难在目标文化产生同样的心理效果。基于这样的推论,本研究将意象隐喻搁置在认知视域之中,尝试用"意象图式"来阐释意象的文化生成机制,以此说明汉语诗歌意象是一种抽象化的、具有文化特性的心理结构,由于目标语读者缺乏这样的心理结构,古今中外的翻译家常常采用替代、移植、浅显化方式来解决意象翻译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或减损了汉语诗歌的诗意和诗性。(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苏日嘎拉图[2](2019)在《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语言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但在翻译过程中,会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翻译障碍或翻译错误,导致两者之间的含义存在鲜明的差异,继而影响聆听者的感受。想要顺利完成两种不同语言的翻译,首先翻译者必须通晓两种语言,其次翻译者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才能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笔者简单探讨了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岳霞[3](2019)在《解构主义翻译观视角下乡土语言的可译性限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解构主义翻译观视角,探究蓝诗玲英译《马桥词典》与《鲁迅小说集》中方言、歇后语、成语、谚语、俚语、惯用语等乡土语言的可译性限度。本研究拟探讨蓝诗玲版《马桥词典》与《鲁迅小说集》中影响各类乡土语言可译性限度的因素;从相对不可译向可译的转化中,译者蓝诗玲秉持的翻译原则;蓝诗玲的翻译行为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的关系。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涉及个案分析法与语料库统计法。经研究发现,源文的语言特征与可译性程度相关,比喻式歇后语比喻及喻意是否为能被英语母语读者理解的一般事理影响可译性限度高低;当地方特色文化根植于谚语中时,可译性限度极低,其比喻意义的不可译就是蓝诗玲秉承遵循数量法则体现;基于保护性原则,“延异”意味着推迟翻译,甚至不译,省译其实是对乡土小说作品的一种保护性策略;对于俚语、惯用语等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语言,蓝诗玲多直译或意译,无论采取哪种翻译策略,译者都致力于将源语中异国文化因子介绍给目标语受者,本质上还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存异”的妥协之术。(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陈顺意[4](2018)在《对可译性限度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译性限度又称不可译,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关注,然而已有研究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语音翻译、字形翻译以及词汇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尚未被充分挖掘。不可译大致有音译加注、释义、牺牲原文的形式而保留原文的意义、创造与原文相似的语音样式、变换说法、省略不译等几种补偿策略。两种语言表层结构的差异是不可译的浅层原因和直接原因,而两种语言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可译的深层原因。对于不可译而言,无论何种补偿策略都应关注目的语和原语在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寻求贴近目的语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表达方式。(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吴常亮[5](2018)在《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是障碍和难题,要想顺利的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的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之一,其承载着两种语言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此,其可译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本文对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从文化差异角度进行研究,以期寻找解决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08期)

张薇,张建佳[6](2017)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论《道德经》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看,《道德经》的翻译必定会存在可译性限度,译者需要遵循生态翻译"选择"和"适应"的基本原则,找到正确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避免翻译错误,提高翻译的质量。(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聃[7](2017)在《文化与翻译——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文化角度上来看,翻译的最终目标是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且需保证这种融合是双向的,是以两种文化共生为基础的融合。这种融合提倡适当保持原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该文旨在从两种文化的语言差异性出发,来探讨文字层面上的可译性问题及其对策。(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7年02期)

杨琳[8](2016)在《浅析可译性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对多年来翻译界一直争论的话题——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进行浅析,然后对两者各自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造成可译性限度的各种类型,从而证实翻译这门艺术中的的确确存在不可译的现象,但在翻译中存在的不可译并不是绝对的。可译性的叁可,也就是原文可理解、译者可表达、读者可接受,这叁者由始至终一直是翻译家所追求的目标。(本文来源于《读书文摘》期刊2016年18期)

巴特尔[9](2016)在《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蒙汉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单来说,翻译就是将另一种文化明确化的一种文化工作,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上的交际活动。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长期演变而成,各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及其内涵,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其可译性难免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局限度。本文举例蒙汉翻译,从蒙汉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角度,对蒙汉翻译间的可译性限度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探讨,并证实了蒙汉两民族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可译性限度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6年13期)

庞坤[10](2016)在《“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对口译可译性限度中文化障碍的消除》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译在国际交流沟通日益频繁的当下,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不同语言文化间沟通和交流的纽带,口译员在口译语言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者招待会逐步成为疏通民众与政府、中国与世界的重要连接。尤其是每年在我国两会期间举办的记者招待会,由于它的重要性和高规格而备受国内外重视。释意理论在翻译特别是口译理论研究范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核心“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定义和性质长久以来受到口译研究人员的关注。对交替传译过程的两阶段动态加工和产出的讨论也逐渐在业界引起广泛讨论。在我国,口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远落后于笔译研究,其中可译性研究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口译可译性限度涉及语言文字结构、语义结构、语言的模糊性、惯用法特征、思维表达方式、翻译方法论和文化民族特性,因而容易出现语际转换障碍,其中文化障碍是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难避免的,而口译不能忽略语言符号的文化信息承载和传递功能,因此对可译性限度中文化障碍的消除就变得尤为必要。本文对在语际转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指导,针对口译可译性限度中的文化障碍,利用“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中提出的脱离语言外壳与并行加工相结合的源语理解方式对译语的词汇或结构特征在源语理解阶段进行激活,进而用意义驱动和构式驱动产出译语。作者选取的语料为质量高且代表性强的2015年两会期间王毅答记者问,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两阶段对语料中可译性限度中的文化障碍进行研究并采用相应变通手段进行消除,使“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发挥摆脱语言表层结构的束缚以及克服语言结构差异的作用,从而达到最高可实现范围内的脱离程度。通过对语际转换中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层面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文化障碍对语际转换存在不同层次的制约。因为文化信息承载词语大多表现为不等值,不等值的词语在语际转换时就会表现为转换障碍。而这些障碍会使语际转换呈现冲突式。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冲突式词语就得在对译语进行编码时,采用相应的变通手段。依据翻译内容中所蕴含意义转换的途径能够纳入方法论,作为变通手段,本文采用以下主要变通手段:抽象与具体、增加与减除、分切与整合、解释与还原、转换与重构。通过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指导下的变通手段可以更好的消除语际转换过程中可译性限度的文化障碍,因而对口译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为五部分进行分析讨论,分别为介绍、文献综述、研究理论框架、可译性限度中的文化障碍以及运用“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对文化障碍的消除所采取的手段。通过对2015年两会王毅答记者问的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继而在口译实践方面提供相应理论指导,从而对语际转换中的可译性障碍进行有效消除和实现口译活动的全面优化作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可译性限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语言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但在翻译过程中,会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翻译障碍或翻译错误,导致两者之间的含义存在鲜明的差异,继而影响聆听者的感受。想要顺利完成两种不同语言的翻译,首先翻译者必须通晓两种语言,其次翻译者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才能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笔者简单探讨了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译性限度论文参考文献

[1].周红民.认知视域中汉诗意象的文化属性和可译性限度[J].外语研究.2019

[2].苏日嘎拉图.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

[3].岳霞.解构主义翻译观视角下乡土语言的可译性限度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4].陈顺意.对可译性限度的几点思考[J].武陵学刊.2018

[5].吴常亮.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J].才智.2018

[6].张薇,张建佳.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论《道德经》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J].湘南学院学报.2017

[7].王聃.文化与翻译——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问题[J].海外英语.2017

[8].杨琳.浅析可译性限度[J].读书文摘.2016

[9].巴特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蒙汉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J].科技风.2016

[10].庞坤.“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对口译可译性限度中文化障碍的消除[D].东北农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1 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陈登关键词时间轴知识图谱形来表示[1]: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文...

标签:;  ;  ;  ;  ;  ;  ;  

可译性限度论文_周红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