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针灸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针灸,激光,半导体,太渊,光热,坐骨神经,坐骨神经痛。
激光针灸仪论文文献综述
李真,吕恒勇,吴金鹏[1](2016)在《双波长四通道激光针灸仪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实现对双波长四通道激光针灸仪进行灵活设置,并对治疗信息进行存储,便于临床应用,设计一种上位机软件。方法:在基于NET4.0的VS2010开发环境下,运用VC#语言进行软件界面设计与串口通讯,联合SQLServer2008创建患者数据库,实现患者基本信息、治疗信息等的添加、保存、查询、打印等功能。通过RS232和SerialPort控件实现串(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何新勇[2](2016)在《便携式激光针灸仪的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医精髓的针灸技术在治疗某些痹症方面具有其独特效果。本文以针灸技术的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坐骨神经痛这一医学痹症,运用针灸疗法为总体目标设计针灸仪。由于技术的逐步发展,传统的针灸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潮流,本文以激光针灸为针灸灸器具结合具有优良特性的并联机构为针灸仪主体机构进行针灸仪的设计。首先,根据现有的穴位定位方法,综合本研究的穴位的特点设计满足穴位分布特点的定位算法。其次,通过对穴位分布特点的分析,得出满足针灸条件的机构的运动要求为二平移一转动。综合优选出满足运动要求的机构,根据相关标准对所组合出来的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最优机构。再对所优选出来的机构进行初步分析。之后,对所优选出来的机构进行运动学等方面的分析,列出针灸机构的正逆解方程。通过穴位相对位置的分布计算出相关机构尺寸,然后运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出机构的工作空间。最后,对针灸机构进行叁维立体建模,得出机构模型。将机构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进行分析和仿真,根据针灸机构正逆解方程得出相关数据,再导入ADAMS模型中进行了方程和机构输出特性验证。根据针灸特点,通过建立虚拟样机进行虚拟针灸,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的工作对于针灸机构的研究和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虚拟样机的建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实物的制作等提供合理依据,同时也促进了针灸技术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28)
胡晓梅[3](2016)在《新型腕式激光针灸仪对糖尿病血管病变影响的前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糖尿病作为一种高发病率疾病,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上采用针灸结合减量西药能较好控制血糖,但部分病人难以坚持针灸治疗,基于此课题组研制了一种新型腕式激光针灸仪,前期研究证实激光治疗较优输出功率为lOmw,从12min开始疗效明显。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探索腕式激光针灸仪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为糖尿病甚至其他疾病提供新的家庭保健方法,同时也有益于激光针灸仪的临床推广。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叁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腕式激光治疗仪(正常激光照射)治疗组36例;模拟腕式激光治疗仪(仪器显示屏亮,但无激光照射)对照组36例,脱落2例;数据分析共计纳入70例。均选用l0mw激光照射太渊、内关、神门叁穴,施行平补平泻治疗法模式(模式叁),每日1次,每次治疗30min;每周治疗4次,4周/疗程;连续12周;12周后随访。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分别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0、1、2、4、8、12、24周)、糖化血红蛋白、N0、血脂(0、12、24周)及颈部血管彩超(0、12、24周)等指标进行评价,探讨新型腕式激光针灸仪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结果:1、血液相关指标(1)血糖:两组间的每个时间点和治疗前后(0、1、2、4、8、12周)空腹及叁餐后2h血糖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时间点的评分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周到第12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随访,两组间血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化血红蛋白(HbAl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入组前两组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治疗12周后、3月后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一氧化氮(NO)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入组前两组NO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周后、3月后随访两组间NO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脂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血脂的各项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颈部血管彩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彩超的各项指标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结论:1、糖尿病基础治疗联合激光治疗能够更为有效安全的调节血糖、血管内皮因子NO水平。2、激光治疗在控制血糖和调节NO方面对糖尿病基础治疗可能有增效作用。3、在本试验的12周疗程内及3个月的随访中未观察到激光针灸仪对颈动脉病变在彩超下有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朱宇文,李旭东,周礼义,蔡伟康,顾琳慧[4](2015)在《多路输出半导体激光针灸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灸作为中国传统中医的一大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但是传统针灸存在着空气污染、效率低下、治疗专业性强、场所较为固定等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项目主要研制了一种便携式的、集针疗仪和灸疗仪的功能于一体的激光针灸治疗仪,有效地利用激光的生物效应代替传统针灸,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装置可以满足家用小型的要求,用户可以轻松携带,在旅行中持续治疗。同时,多路输出激光信号使得用户可以同时对几个穴位进行针灸,有效地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并且可以自行根据医生的方案设定治疗模式与疗程。(本文来源于《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2-16)
高彩霞[5](2013)在《基于单片机平台的激光针灸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针灸是中医针灸现代化过程中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针灸相结合的产物,激光针灸在临床上主要作为传统中医针灸的辅助治疗工具。中医针灸对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存在的晕针、滞针、折针及参数非量化性等缺点制约着其发展,而激光针灸作为无痛无创的一种治疗方式使其作为中医针灸的替代品走进了医学领域。激光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激光针灸仪器的研制也存在很大盲目性,为了使激光针灸仪器的研制有理论模型可依,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针灸模型的建立方法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了激光针灸仪的软硬件,并编程实现对传统中医针灸手法的模拟。本文首先对激光针灸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并对传统中医针灸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激光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介绍,包括对传统中医针灸的特征参数的量化处理和激光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热响应中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传统中医针灸特征参数与激光针灸特征参数的对照关系,并提出了建立激光针灸模型的方法。以所建立的激光针灸模型为指导,选择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光针灸仪的光源,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设计了激光针灸仪的软硬件,实现对传统针灸手法的模拟。选取温度作为传统灸疗和激光灸疗治疗效果的量化特征参数,利用所设计的温度检测系统,对传统灸疗和激光灸疗时施灸穴位表面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激光针灸模型所设计的激光针灸仪能够基本达到替代传统灸疗和针刺手法的目的。本文中提出的激光针灸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激光针灸效果的量化,均对以后激光针灸机理及其仪器的研制提供了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方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任淑娟[6](2009)在《低能量激光针灸仪的医学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能量激光与生物作用会产生生物效应,将这种生物效应应用于医学,可以对某些疾病产生治疗效果。激光针灸仪是用低功率激光照射生物体,产生弱激光生物刺激效应,使患者得到康复治疗。近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激光对生物体具有很多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抗感染,促进组织再生作用,镇痛作用等。激光针灸以无痛、无感染、无明显禁忌穴、安全、不晕针且剂量可控、操作简便等优点,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课题以低能量激光的生物效应为理论基础,研究了低能量激光针灸仪的作用机理,并运用蒙特卡罗的数学方法模拟了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和光能量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单束以及多束均匀分布光和高斯分布光照射下组织内的光子能量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光源和光斑大小对光吸收分布的影响。这对低能量激光针灸仪的光源选择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激光针灸的热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激光照射对皮肤的温升影响,并采用Matlab软件模拟了低能量激光针灸仪治疗疾病时,激光照射时间、组织表面温度以及激光功率密度叁者的关系曲线,分析了激光针灸治疗过程中的最佳参数选择方案。模拟结果对治疗光源的选取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9-02-15)
董刚[7](2008)在《内灸式激光针灸仪治疗坐骨神经痛》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0岁。所有患者全部参照上海科技出版社的《针灸治疗学》确诊。本病以坐骨神经通路的一段或全长的放射性疼痛为主症。X线显示:腰椎有生理曲度改变或有增生,以及第4、5腰椎和骶1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脱出。(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8年02期)
黄贞[8](2006)在《基于PID控制激光针灸仪的设计与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灸起源于我国,由于它本身潜在的实力:一种整体自然疗法,作用独特,可治疗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许多疾病,易与科学技术结合,操作易行,无副作用等,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种医学科学。然而在临床上传统的针灸常会发生如弯针、滞针、折针、晕针、刺伤重要脏器等异常现象;还有如神阙、乳中等穴位根本就不易针刺。而且由于传统针刺是用金属刺具刺入人体穴位而起作用,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血液传染,特别是艾滋病等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则对传统针疗提出了难题。激光针灸以无痛、无感染、无明显禁忌穴、安全、不晕针且剂量可控、操作简便等优点,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课题以激光针灸治疗疾病的效果为依据,以传统中医针灸理论为基础开发的性能完善、智能化、便捷式、大众化激光针灸仪。文章首先介绍了激光针灸产生和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及其医学基础,探讨了激光针灸治疗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激光针灸的生物医学效应及临床与实验研究,对激光治疗的安全剂量问题进行研究。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设计激光安全照射控制程序;同时利用数字PID控制算法控制LD驱动,结合光学系统设计,实现了传统中医针刺补泻手法,最终完成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工作波形的采集。最后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系统建模并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得到仿真波形。本仪器实现了现有激光针灸治疗仪所无法实现的传统中医丰富的针刺补泻手法,同时利用了数字PID对输出光功率进行闭环调节,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以具有高度集成、超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使其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稳定性好、使用灵活、操作方便、安全等特点。其特有的安全照射剂量控制使本仪器能够安全、方便的为大众所用,适宜推广到大众医疗保健。(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06-10-01)
许兴胜[9](2001)在《微机控制的激光针灸仪的整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传统针灸理论及实际临床操作的需要 ,采用微机分别控制 CO2 激光器和 He- Ne激光器开关电源 ,使其分别模拟激光针和激光灸 ,从软件上实现其按针灸变化规律变化 ;并设计了针灸需要的单模激光器及中心平两边凹的特殊透镜。本仪器从软硬件和光路上共同实现激光模拟传统针灸操作过程(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01年05期)
王淑慧,郑淑文,陈婉华,曹茜,胡东胜[10](1999)在《氦氖激光针灸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一文中研究指出1 对象与方法1.1 治疗对象120例患者诊断符合1990年第六届全国肝炎会议拟定标准。男32例,女42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5岁,慢性迁延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2例,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8例。1.2 方法治疗组80例患者在维生素,利肝丸等保肝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HeNe激光...(本文来源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期刊1999年03期)
激光针灸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中医精髓的针灸技术在治疗某些痹症方面具有其独特效果。本文以针灸技术的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坐骨神经痛这一医学痹症,运用针灸疗法为总体目标设计针灸仪。由于技术的逐步发展,传统的针灸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潮流,本文以激光针灸为针灸灸器具结合具有优良特性的并联机构为针灸仪主体机构进行针灸仪的设计。首先,根据现有的穴位定位方法,综合本研究的穴位的特点设计满足穴位分布特点的定位算法。其次,通过对穴位分布特点的分析,得出满足针灸条件的机构的运动要求为二平移一转动。综合优选出满足运动要求的机构,根据相关标准对所组合出来的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最优机构。再对所优选出来的机构进行初步分析。之后,对所优选出来的机构进行运动学等方面的分析,列出针灸机构的正逆解方程。通过穴位相对位置的分布计算出相关机构尺寸,然后运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出机构的工作空间。最后,对针灸机构进行叁维立体建模,得出机构模型。将机构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进行分析和仿真,根据针灸机构正逆解方程得出相关数据,再导入ADAMS模型中进行了方程和机构输出特性验证。根据针灸特点,通过建立虚拟样机进行虚拟针灸,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的工作对于针灸机构的研究和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虚拟样机的建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实物的制作等提供合理依据,同时也促进了针灸技术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针灸仪论文参考文献
[1].李真,吕恒勇,吴金鹏.双波长四通道激光针灸仪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
[2].何新勇.便携式激光针灸仪的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16
[3].胡晓梅.新型腕式激光针灸仪对糖尿病血管病变影响的前期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4].朱宇文,李旭东,周礼义,蔡伟康,顾琳慧.多路输出半导体激光针灸仪的研制[C].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5].高彩霞.基于单片机平台的激光针灸仪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6].任淑娟.低能量激光针灸仪的医学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7].董刚.内灸式激光针灸仪治疗坐骨神经痛[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8].黄贞.基于PID控制激光针灸仪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燕山大学.2006
[9].许兴胜.微机控制的激光针灸仪的整机设计[J].应用激光.2001
[10].王淑慧,郑淑文,陈婉华,曹茜,胡东胜.氦氖激光针灸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