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表面论文_张乘玮,付天琳,陈涵悦,高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腐蚀表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应力,表面,残余,疏水,纳米,磁控溅射。

腐蚀表面论文文献综述

张乘玮,付天琳,陈涵悦,高岩[1](2019)在《钛合金缝隙腐蚀、离子渗氮与表面纳米化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合金凭借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海洋工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在苛刻条件下易发生缝隙腐蚀及耐磨性差等缺点也影响了它的使用。总结了钛合金发生缝隙腐蚀的条件与原因,以及普通离子渗氮对钛合金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表面纳米化对钛合金离子渗氮层结合力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钛合金在高温(65℃以上)、高酸性(低pH值)、高Cl~-浓度、低氧含量的苛刻环境中会发生缝隙腐蚀,氧浓差电池与自催化酸化作用是钛合金缝隙腐蚀的主要机理,钛吸氢形成的脆性TiH_2则会加速缝隙腐蚀过程。普通离子渗氮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的高硬度TiN、Ti_2N层可以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同时提高其耐均匀腐蚀性能。但是,由于离子渗氮层与钛合金基体的硬度差别较大,结合力不强,腐蚀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利用表面纳米化技术制备表面梯度纳米晶结构,有望通过离子渗氮获得结合力好的渗氮层结构,并可以有效降低渗氮温度。(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王瑶,赵雪妮,党新安,杨璞,魏森森[2](2019)在《钢表面梯度结构耐腐蚀铝涂层的制备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控制和改善耐腐蚀铝涂层的组成和形貌,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铝涂层,然后通过热浸镀法在其表面制备具有一定厚度的耐腐蚀铝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对涂层结构、厚度以及组成进行表征,并通过划痕实验、全浸泡实验对涂层的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复合热浸镀法制备的涂层较为致密。利用热浸镀法和磁控溅射复合热浸镀法制备的铝涂层结构均由外层Al层和内层Fe-Al合金层构成,Al层厚度分别为(45.75±6.41)μm和(44.84±3.17)μm,Fe-Al合金层的厚度分别为(150.37±4.95)μm和(138.08±6.05)μm。热浸镀铝涂层与磁控溅射复合热浸镀铝涂层的结合力分别为163.90N和160.25N。热浸镀铝Q235钢、磁控溅射复合热浸镀铝Q235钢的腐蚀失重率约为未涂覆试样的1/12~1/6,后者的腐蚀凹坑更加均匀。(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夏荣文,胡宇锋[3](2019)在《机车盘形制动器检修零件内表面腐蚀原因分析与纠正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机车盘形制动器C5修过程中发现的缸体内部发黑以及零部件表面被腐蚀的现象,通过取样分析探索导致此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且验证确认了盘形制动器检修过程中清洗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纠正措施。(本文来源于《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2019年06期)

于小宇,邱憬[4](2019)在《炎症微环境下破骨细胞对钛表面特性及其腐蚀易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炎症微环境中破骨细胞对钛表面特性及其腐蚀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制备纯钛试件,抛光清洗,将分离获得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Ms)接种于消毒后的纯钛试件表面,采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以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其融合形成破骨细胞(OC)。再采用含梯度浓度(0,10,100,1000μg/ml)LPS的α-MEM培养基分别培养1、3、7天,设为实验组,未接种细胞的纯钛试件设为对照组。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观察分析钛表面微形貌和表面元素组成变化。采用光学轮廓仪检测钛表面粗糙度变化。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OC培养前后纯钛试件的自腐蚀电位变化,评价其腐蚀易感性。结果:SEM观察显示,OC可定植于纯钛试件表面,且随着OC作用时间的延长,钛表面点蚀逐渐形成。EDS分析结果表明,较之光滑钛表面,点蚀坑内的钛元素和氧元素含量明显降低。粗糙度和电化学腐蚀测试结果显示,随着OC作用时间延长,钛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纯钛试件的自腐蚀电位逐渐降低,腐蚀易感性增加,且该效应随着LPS浓度的升高而加剧。结论: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中,破骨细胞可定植于钛表面,形成生物腐蚀,进而改变钛表面的微形貌和元素组成,增强其腐蚀易感性,且该效应随LPS浓度的升高而加剧。(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陈恒,贺泽邦,卢琳[5](2019)在《平整处理IF钢表面状态与其腐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F(无间隙原子)钢是一种极低碳铁素体钢,以其优异的冲压和无时效性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汽车结构件的制造。为控制和改善热处理后的表面质量,一般将平整处理作为IF带钢成品前的最后一道处理工序,以消除不连续的塑性变形并提高带钢表面平整度。但是在平整过程中,由于轧制力波动等原因,往往不能获得均匀一致的表面状态,带钢不同部位的表面残余应力和粗糙度等并不完全相同。这些不均匀的表面状态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IF钢的腐蚀行为,是IF钢生产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虽然针对表面残余应力、粗糙度以及表层晶粒的不均匀分布对腐蚀行为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表面参数对IF钢腐蚀行为的耦合作用受到的关注较少,其具体作用规律仍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白光干涉显微镜、湿热实验和极化曲线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残余应力、表层晶粒特征和表面轮廓等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平整处理后IF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IF带钢表层晶粒的织构和晶粒尺寸则不受平整处理的影响,表现出一致性。但是,平整处理后IF带钢表面不仅具有残余压应力,在某些部位上也存在残余拉应力。不同部位的晶粒取向差(GOS)也出现了不均匀的分布,同时表面形貌也存在一定差异。表面状态的这种不均匀性对IF钢的腐蚀过程有显着影响,这些表面状态参数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腐蚀过程。从极化曲线表现出的宏观腐蚀行为来说,残余应力类型具有决定性影响,残余拉应力试样的腐蚀速率明显高于残余压应力试样的腐蚀速率。湿热试验结果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残余拉应力试样的锈点萌生速度和数量要明显大于残余压应力试样,但这些锈点在形貌上并没有区别,表明它们有着相同的腐蚀机理。从微观角度看,由于IF钢在3.5wt%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过程受阴极氧扩散过程控制,因此IF钢表面形貌中波谷的深度控制了溶液中氧扩散速率,进而影响了IF钢的平均腐蚀速率。而在残余压应力作用的前提下,表层晶粒GOS较大的部位,腐蚀萌生和扩展速率明显更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张文谦[6](2019)在《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和外加载荷对316不锈钢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氏体不锈钢是核电、石油、海洋工程设备的重要结构材料,应力腐蚀开裂(SCC)是其重要的失效形式之一。虽然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能,但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的机械加工会导致表面产生的残余应力、装配过程中引入的预应力以及服役过程承受的复杂工作载荷,均会影响表面机械、物理、化学性能,进而影响结构件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因此,有必要探索残余应力和外加应力共同作用下材料应力腐蚀裂纹萌生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薛文斌,王彬,金小越[7](2019)在《Q235低碳钢表面硼碳共渗层制备及腐蚀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Q235低碳钢是一种塑性和韧性较好的常见结构钢材,但由于它的硬度低、耐磨性能较差,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通过渗碳、渗氮、渗硼等化学热处理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低碳钢的表面硬度。钢铁渗硼后可以获得硬度高达1000-2500HV的渗硼层,比渗碳、渗氮层硬度高得多,同时渗硼层还有较好的耐蚀性。液相离子体电解渗是一种利用液相等离子体放电进行材料表面硬化的新技术,包括等离子体电解渗碳(PEC),渗氮(PEN),碳氮共渗(PEC/N),渗硼(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刘应瑞,汪爱英,柯培玲[8](2019)在《深海环境下金属表面非晶碳基涂层的腐蚀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材料在深海环境下极易受到腐蚀和疲劳的综合作用而失效,这也成为深海装备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非晶碳基涂层由于兼具减磨润滑和防腐等优良性能于一体,而成为海工装备关键运动部件表面防护涂层的有效选择。本研究以组分和结构优化的Cr/CrNx/GLC多层非晶碳基涂层为研究对象,在模拟深海环境试验条件下,考察不同静水压和不同浸泡时间对涂层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静水压的逐渐升高,涂层的腐蚀抗力逐渐下降;涂层的(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陈晓彤,王鹏,张盾[9](2019)在《超疏水表面在大气腐蚀防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大气腐蚀是威胁金属设施安全服役的重要问题,开发新型高效的大气腐蚀防护材料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从大气腐蚀的机理看,液膜/滴的存在是发生大气腐蚀的重要前提,阻止液膜/滴在材料表面的形成是解决大气腐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超疏水表面可以有效阻止表面液膜/滴的形成。我们课题组前期证实了基于超疏水表面"荷叶效应"的大气腐蚀(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吴佳佳,谭法启,张盾,殷匠[10](2019)在《铜元素对系泊链钢在天然海水中腐蚀速率与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是海水生命活性的重要标志,其在金属材料的腐蚀中扮有重要角色,由其影响的腐蚀称为微生物腐蚀(MIC)。MIC的发生与生物膜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可通过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发展来抑制MIC。铜因其良好的抗菌活性而被认为具有抑制MIC的潜力,杨柯、徐大可等的大量实验证实304、2205等不锈钢在添加适量的铜合金元素后,其耐某些纯菌株(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腐蚀表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控制和改善耐腐蚀铝涂层的组成和形貌,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铝涂层,然后通过热浸镀法在其表面制备具有一定厚度的耐腐蚀铝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对涂层结构、厚度以及组成进行表征,并通过划痕实验、全浸泡实验对涂层的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复合热浸镀法制备的涂层较为致密。利用热浸镀法和磁控溅射复合热浸镀法制备的铝涂层结构均由外层Al层和内层Fe-Al合金层构成,Al层厚度分别为(45.75±6.41)μm和(44.84±3.17)μm,Fe-Al合金层的厚度分别为(150.37±4.95)μm和(138.08±6.05)μm。热浸镀铝涂层与磁控溅射复合热浸镀铝涂层的结合力分别为163.90N和160.25N。热浸镀铝Q235钢、磁控溅射复合热浸镀铝Q235钢的腐蚀失重率约为未涂覆试样的1/12~1/6,后者的腐蚀凹坑更加均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腐蚀表面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乘玮,付天琳,陈涵悦,高岩.钛合金缝隙腐蚀、离子渗氮与表面纳米化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9

[2].王瑶,赵雪妮,党新安,杨璞,魏森森.钢表面梯度结构耐腐蚀铝涂层的制备及研究[J].材料工程.2019

[3].夏荣文,胡宇锋.机车盘形制动器检修零件内表面腐蚀原因分析与纠正措施[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9

[4].于小宇,邱憬.炎症微环境下破骨细胞对钛表面特性及其腐蚀易感性的影响[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陈恒,贺泽邦,卢琳.平整处理IF钢表面状态与其腐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6].张文谦.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和外加载荷对316不锈钢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7].薛文斌,王彬,金小越.Q235低碳钢表面硼碳共渗层制备及腐蚀特性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8].刘应瑞,汪爱英,柯培玲.深海环境下金属表面非晶碳基涂层的腐蚀行为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9].陈晓彤,王鹏,张盾.超疏水表面在大气腐蚀防护中的应用[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10].吴佳佳,谭法启,张盾,殷匠.铜元素对系泊链钢在天然海水中腐蚀速率与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MgO含量粉体所制备Nd:YAG透明陶...氩离子溅射前后的B1s谱冷喷涂涂层的硬度与到涂层/基体界面...浸泡400天后两种涂层下碳钢的宏观腐...计算得到的关联维数Fig.6-5Thecalcul...腐蚀过程中最大连通分量所包含的像素...

标签:;  ;  ;  ;  ;  ;  ;  

腐蚀表面论文_张乘玮,付天琳,陈涵悦,高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