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枝角类组成和丰度长期变化的差异性

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枝角类组成和丰度长期变化的差异性

论文摘要

枝角类作为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之一,对生存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本文分析了太湖西、中和东部等湖区的钻孔沉积物、表层沉积物以及春夏秋季活体枝角类的组成与丰度.结果表明:活体枝角类组成以象鼻溞(Bosmina spp.)为优势种,秋季枝角类属种数量最多.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表层沉积物枝角类组成均以象鼻溞为优势种,其中西部与中心湖区的枝角类组成与丰度较为相似,种类单一,枝角类绝对丰度高;东部湖区枝角类属种较为丰富,绝对丰度低,优势种由浮游种象鼻溞以及沿岸种圆形盘肠溞(Chydorus sphaericus sl)和西方笔纹溞(Graptoleberis testudinaria)等种属构成.百年以来,太湖枝角类组成与丰度随着营养水平增加而改变,富营养指示种(Bosmina longirostris)丰度的增加与贫营养指示种(Bosmina longispina)丰度的下降,响应了湖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1970s末期,太湖西部与中心湖区在进入富营养化阶段,枝角类组成单一,象鼻溞占有绝对优势,与东部湖区相比,沿岸种、底栖种稀少.东部湖区在1960s以后,枝角类属种数量增加,但丰度下降,响应了1960s以来该区域营养水平提高、沉水植被生物量增加以及沼泽化加剧的环境过程.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 结果
  •   2.1 太湖湖水理化性质
  •   2.2 沉积年代
  •   2.3 活体枝角类的组成与丰度变化
  •   2.4 表层沉积物枝角类化石组成与丰度变化
  •   2.5 沉积物岩芯枝角类化石组成与丰度变化
  •   2.6 太湖活体枝角类与湖水理化参数间的冗余分析(RDA)
  • 3 讨论
  •   3.1 太湖活体枝角类季节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
  •   3.2 太湖沉积岩芯枝角类化石组成与丰度的演变特征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程龙娟,姚书春,薛滨,李玲玲,刘金亮

    关键词: 太湖,藻型湖区,草型湖区,富营养化,枝角类,象鼻溞

    来源: 湖泊科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3129),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400)联合资助

    分类号: X524

    页码: 1670-1684

    总页数: 15

    文件大小: 773K

    下载量: 113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枝角类组成和丰度长期变化的差异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