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国民经济调整论文_王军,周代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代国民经济调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民经济,大跃进,中国共产党,商品流通,人民公社,江苏省,购买力。

年代国民经济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周代红[1](2019)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 扭转严峻局面》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初,为扭转严峻的经济局势,旅大市委从实际出发,执行党中央的调整方针,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调整工作,扭转了经济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局面。调整农村政策 大力发展农业1960年12月23日,市委召开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针对人(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19-08-21)

赵鹏[2](2015)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爱国肉”现象研究——观察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一个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称为"爱国肉"。本文拟对"爱国肉"出现的时间范围和地域分布作出梳理,进而从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分析其出现原因。"爱国肉"现象可以折射出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部分内在逻辑:调整实际上延续了之前的政策演变轨迹,即在公有化程度与现实困难的博弈中反复波动;此次调整尽管幅度大于以往,却依旧只是困难面前的权宜之计,必然再次回归"左"的轨道;调整释放了市场经济因素,但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无法将政策效果落到实处,反而只能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两种体制相互掣肘所带来的经济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5年12期)

丁洁[3](2015)在《20世纪60年代北京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是自上而下实施的全方位的调整。对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到目前为止,涉及北京国民经济调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重要事件、重要措施、重要领域、重要人物、重要会议上,学者们都采用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成就是凸显的,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来源于《北京党史》期刊2015年06期)

蒋光贵[4](2013)在《对党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中总结经验教训的反思——以云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跃进"运动中,由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引起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比例失调。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个方针的主要内容是:降低高指标,停建一系列工程,大量节俭财政支出,保证重点项目,弥补重要缺口,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等。(本文来源于《西南学刊》期刊2013年01期)

杨志强[5](2013)在《刘少奇与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起步》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遇挫折后,为摆脱困境、力挽危局,在事关国家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从酝酿、制定到调整工作的正式起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建设规律,使国民经济重新步入正确发展道路的历程。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一阶段党的中心工作以及刘少奇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探究他在这个过程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上)》期刊2013-09-01)

杨志强[6](2012)在《论刘少奇对19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19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是党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的一次成功范例。作为毛泽东副手和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负责人的刘少奇,在如何看待"叁面红旗"、如何正确对待成绩和错误等问题上,从1958年至1962年期间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形成了比较正确和适合实际情况的认识和判断,对统一全党同志的思想认识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引导性意义,在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刘少奇对这些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认识角度论述刘少奇对国民经济调整的独特贡献,以期既深化对刘少奇思想理论的研究,又总结党执政兴国的历史经验,为现实提供历史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上)》期刊2012-04-01)

王双梅[7](2011)在《邓小平与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响应毛泽东号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推动调整方针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制订"工业七十条"和"高教六十条",逐步恢复被"大跃进"运动破坏的社会经济秩序。他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一起,积极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经济建设要贯彻综合平衡思想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要以群众满意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些思想成果,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也为改革开放后我们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党的文献》期刊2011年05期)

王东,周秀明[8](2011)在《陈云在六十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中的理论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叁次经济调整中的第一次,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由遭受挫折到重新振兴的一次重要转变,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的一次成功范例。这次调整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在理论上有着重大建树,对以后的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调整期间,陈云为克服"大跃进"以来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困难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党史博采(理论)》期刊2011年01期)

柳森[9](2010)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江苏教育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江苏省的教育规模极度膨胀,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也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江苏省在中共中央和华东局的领导下,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江苏省的教育调整既缩小了教育规模,改变了混乱局面,又提高了教育质量,为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好转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韩慈[10](2009)在《19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是中国共产党为了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党史和共和国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党的政策决策制定和执行视角,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19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在此基础上,从执政党能力建设高度,深入探究国民经济调整对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考验。需要明确的是本文不是研究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从党的政策决策视角出发,探究执政党如何领导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问题,以及执政党在领导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如何汲取国民经济调整的经验和教训。本文首先对党制定国民经济调整决策的决策模式进行分析。面对叁年“大跃进”的挫败,1961年初,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逐渐形成了调查研究和会议决策模式。本文系统探索和分析了党中央如何研究和制定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政策及措施的复杂决策过程。一方面,由于全党的齐心协力,直面困难,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逐渐推动着调整工作比较顺利和全面地展开,逐渐推动着国民经济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民主政治上的保证,没有摆脱阶级斗争的路径依赖,国民经济调整最终被直接纳入阶级斗争的框架。本文从执政党能力建设高度,来探求党在领导19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汲取的执政经验和教训,探究党在领导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得与失。19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既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遭到重大挫败后主动地退却,又是党在极端的困境中不畏任何艰难,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无论是国民经济调整的“功”还是“过”,都是执政党无比宝贵的财富。(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10-17)

年代国民经济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称为"爱国肉"。本文拟对"爱国肉"出现的时间范围和地域分布作出梳理,进而从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分析其出现原因。"爱国肉"现象可以折射出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部分内在逻辑:调整实际上延续了之前的政策演变轨迹,即在公有化程度与现实困难的博弈中反复波动;此次调整尽管幅度大于以往,却依旧只是困难面前的权宜之计,必然再次回归"左"的轨道;调整释放了市场经济因素,但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无法将政策效果落到实处,反而只能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两种体制相互掣肘所带来的经济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代国民经济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军,周代红.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扭转严峻局面[N].大连日报.2019

[2].赵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爱国肉”现象研究——观察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一个视角[J].中共党史研究.2015

[3].丁洁.20世纪60年代北京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15

[4].蒋光贵.对党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中总结经验教训的反思——以云南为例[J].西南学刊.2013

[5].杨志强.刘少奇与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起步[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上).2013

[6].杨志强.论刘少奇对19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贡献[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上).2012

[7].王双梅.邓小平与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J].党的文献.2011

[8].王东,周秀明.陈云在六十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中的理论贡献[J].党史博采(理论).2011

[9].柳森.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江苏教育调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10].韩慈.19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一 2001年科研成果目录表一 2001年中央党校...一 2001年科研成果目录表一 2001年中央党校...一 2001年科研成果目录表一 2001年中央党校...一 2001年科研成果目录表一 2001年中央党校...一 2001年科研成果目录表一 2001年中央党校...一 2001年科研成果目录表一 2001年中央党校...

标签:;  ;  ;  ;  ;  ;  ;  

年代国民经济调整论文_王军,周代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