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胰腺内分泌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瘤,腺癌,肝转移
胰腺内分泌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苏建伟,张斌,裴响,孙应实,崔涌[1](2019)在《非富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导管腺癌肝转移MSCT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富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肝转移CT影像特征及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非富血供PNET伴肝转移及56例PDAC伴肝转移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肝转移病灶数目、分布、大小、病灶融合、周围肝组织异常灌注、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等CT特征。结果非富血供PNET与PDAC肝转移病灶的数目、分布、病灶融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富血供PNET及PDAC肝转移灶的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DAC肝转移灶周围肝组织异常灌注发生率(67.86%)多于非富血供PNET肝转移灶(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富血供PNET肝转移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强化指数高于PDAC(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动脉期强化指数是鉴别非富血供PNET与PDAC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鉴别诊断二者的AUC为0.97。结论非富血供PNET与PDAC肝转移灶的CT影像特征有助于鉴别伴有肝转移的非富血供PNET与PDAC。(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郑冲,赵志莲,曹丽珍,卢洁[2](2019)在《胰腺弥漫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49岁,因"发现胰腺占位3年,4个月前出现体质量下降,2个月前出现腹胀、腹泻"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5年;3年前于我院发现胰腺占位,上腹部MRI提示胰管内占位可能大,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后无明显特殊不适后出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糖14.23 mmol/L、癌胚抗原21.66 ng/ml、血清骨胶素5.92 ng/ml,白蛋白29.16 g/L,外周血红细胞计数3.3×1012/L。CT:平扫示胰头部约4.3 cm×3.1(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何铭,徐进,常晓燕,李娟,朱亮[3](2019)在《弥漫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弥漫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7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弥漫性pNET共9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胰腺增强CT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MR检查。结果:本研究9例中8例为无功能pNET,激素指标均阴性,1例为胰高血糖素瘤,胰高血糖素升高。实验室检查中血尿淀粉酶及IgG4结果均阴性,肿瘤标志物有两例患者CA-199轻度升高,余肿瘤标志物检查均阴性。弥漫性pNET常见CT征象有强化不均匀(8/9),接触门静脉(8/9),淋巴结增大(7/9),接触动脉(6/9),边界清(6/9),动脉期明显或稍高强化(5/9),膨胀性生长(5/9)。结论:弥漫性pNET是少见疾病的罕见表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其需与弥漫性胰腺癌、胰腺淋巴瘤、胰腺转移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鉴别。综合分析临床指标及CT征象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唐雨辰,杨健[4](2019)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7例临床特征分析和远期生活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3年1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37例p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手术方式、病理结果以及生存时间、术后生活质量等。结果 37例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9~73岁,平均46岁。其中无功能性肿瘤28例(75.68%),功能性肿瘤9例(24.32%),均行根治手术治疗。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9年1月1日。根据WHO2017版分级标准G1、G2、G3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1.7%、33.3%。根据AJCC第8版TNM肿瘤分期,I、Ⅱ、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9%、33.3%、0。临床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级、肿瘤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有关(P <0.05)。对有功能与无功能pNENs患者作远期生活质量评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NEN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结合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目前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制定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可较好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张艺璇,陈洁[5](2019)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 NENs)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内科药物治疗是局部不可切除或发生远处转移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细胞毒药物治疗。近年来,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用于p NENs的研究越来越多,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戴梦华,王文倩[6](2019)在《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常规体检的普及,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Ns)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标准、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及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系统为目前临床常用的分期系统(G分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G分期将NF-pNENs肿瘤分为良性,低度恶性和恶性肿瘤,对于不同分期,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法完全不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位置、大小、淋巴血管侵犯及Ki-67密切相关,而淋巴结转移预示肿瘤术后早期复发和转移,术前了解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超声引导下肿瘤穿刺技术的进步为术前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提供了更加敏感的指标。国内外指南一致认为肿瘤大小是决定是否手术的关键。对于直径<2cm、惰性生长、未见恶性征象、无临床症状的NF-pNENs,可选择定期复查;对于直径>2 cm的肿瘤,即便出现局部血管及器官侵犯,也应积极行常规术式的胰腺切除术。对所有接受手术的病人,均应行淋巴结采样或清扫术。对于合并肝转移的病人,可根据转移灶情况选择根治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或肝移植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刘悦泽,张太平,赵玉沛[7](2019)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综合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种类丰富,异质性大,发病率逐年上升。30%~80%的病人确诊时已发生肝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即使发生肝转移,病人仍然可以通过手术获得长期生存,外科手术在pNENs肝转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pNENs肝转移相对罕见,但其总体预后明显好于胰腺癌肝转移病人,掌握其外科治疗指征与原则对于提升病人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已有相关指南给出诊治参考意见,但pNENs肝转移外科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手术指征的把握仍有争议。各胰腺中心应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优势,为病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应加强各级医院协作,减少漏诊、误诊、误治,进一步规范我国pNENs肝转移的外科诊治。(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陈洛海,陈洁[8](2019)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20%~64%的pNENs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而功能性肿瘤在p NENs中相对多见。因此,药物治疗在p NENs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长抑素类似物(SSAs)是p NENs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新一代的SSAs尚不足以取代兰瑞肽水凝胶或长效奥曲肽用于治疗增殖指数较低且生长抑素受体表达阳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 NET);依维莫司和舒尼替尼是目前被推荐用于p NET的两种靶向药物,其他靶向药物在p NET中也已逐渐开展临床试验,部分药物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化疗主要用于生长速度较快的p NET及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C),新方案临床试验多针对NEC;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在生长抑素受体表达阳性的p NET中可能具有重要治疗价值;p NENs的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并未显示出非常好的疗效;联合不同药物或方案治疗p NENs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总之,p NENs药物治疗虽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很多治疗药物尚处于试验阶段,距离临床应用尚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彭俊峰,邵成浩[9](2019)在《侵犯大血管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明显好于胰腺癌,局部进展期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侵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等胰腺周围大血管。术前需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肿瘤的可切除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估和判断,选择合适的术前治疗。积极的手术治疗不仅能增加肿瘤的根治性切除,还可以避免肿瘤继续进展带来的并发症。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腹腔干的切除重建手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联合肠系膜上动脉切除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积累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郭世伟,金钢[10](2019)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清扫价值与争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影像学和诊断技术的进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检出率增长迅速。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治疗手段复杂,诊治指南相对不完善,给临床实践造成了很大困扰。尤其是在外科治疗方面,保留胰腺功能和标准清扫肿瘤术式之间难以取舍,针对直径<2 cm的肿瘤更存在巨大争议。而在选择术式的同时,是否要行淋巴结清扫仍是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很难开展随机对照研究,针对此问题的研究多为跨度长、基于公共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其受时间、不同地区医疗水平和术者等因素影响较大,混杂因素较多,得出的结论不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胰腺内分泌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患者女,49岁,因"发现胰腺占位3年,4个月前出现体质量下降,2个月前出现腹胀、腹泻"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5年;3年前于我院发现胰腺占位,上腹部MRI提示胰管内占位可能大,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后无明显特殊不适后出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糖14.23 mmol/L、癌胚抗原21.66 ng/ml、血清骨胶素5.92 ng/ml,白蛋白29.16 g/L,外周血红细胞计数3.3×1012/L。CT:平扫示胰头部约4.3 cm×3.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胰腺内分泌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苏建伟,张斌,裴响,孙应实,崔涌.非富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导管腺癌肝转移MS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2].郑冲,赵志莲,曹丽珍,卢洁.胰腺弥漫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3].何铭,徐进,常晓燕,李娟,朱亮.弥漫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9
[4].唐雨辰,杨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7例临床特征分析和远期生活质量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
[5].张艺璇,陈洁.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6].戴梦华,王文倩.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7].刘悦泽,张太平,赵玉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综合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8].陈洛海,陈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9].彭俊峰,邵成浩.侵犯大血管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10].郭世伟,金钢.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清扫价值与争议[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