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东蒙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276000
摘要: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做好基础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而通过水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保证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文章结合日常的工作经验,从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为切入点,对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施工;处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始终是施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基础施工技术能够在很多大程度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符合标准,重要性可见一斑。通常情况下,基础工程处于工程的底层,这就要在完工后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这就需要对其认真施工。但在实际的施工中,有的施工人员没有高度重视基础施工,马虎大意,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问题。文章将对水利水电基础施工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都比较庞大,属于国家工程,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不存在以个人的名义来进行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对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预防水旱等灾害。为了最大化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应做好基础建设,使其质量达到标准,这也是为后续施工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的选择施工方案,绝对不能一味地追求先进技术,强行使用先进技术未必能达到预想的效果,适合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才是恰当的。也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方案,并真正将其施工到位,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其实要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中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就是工程量大,而且技术极为复杂。我们分开来解释,工程量大的原因是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占地面积极广,因此其建设的面积就非常的大。另一点技术复杂也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的使用的技术都是一些高科技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够真正的付诸使用,因此就出现了技术复杂的情况。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特点也和上述的一样,但是还要增加一点,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对于环境和天气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对于这方面,依旧可以分开来讲:首先是对于环境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场地的选择,因为过大或者过小的场地都不能满足工程修建的条件,而且地质的条件也影响着施工技术的选择。在一些非常极端的地方,是难以进行这样大型工程的修建。第二点就是对于天气的要求,或者说是对气候的要求。如果施工的地点气候不符合条件是不能够进行施工的,因为多发的自然灾害会对地基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毁灭。尤其是雷电多发区,如果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那么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很可能导致巨大的灾难。
三、水利工程中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1.软土处理技术的应用
软土处理施工技术主要针对的是软土地基问题。实际施工中,软土地基会因为性质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这其中有着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所以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小、抗剪强度较低,还具有流变性和不均性的特征。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围绕着以上特征来展开,这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地基的稳固性。应用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夯实或换填等方法来加固地基,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改善其透水性,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软土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种类较多,用开挖置换技术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软土地基问题,一般是用物理性质较为良好的岩土材料,置换掉软土地基中的部分或者是全部的软土,这样不仅能够形成稳定的双层地基,还能够减小地面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再者排水固结法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可以利用人力在地基的表面或者是地下制造垂直的排水通道,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加速排水固结,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重强度。
2.水泥土技术应用
水泥土主要指施工单位将水泥、土、水等材料按照施工比例进行搅拌的混合物,这种混凝物通过化学反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因此,水泥土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建设中最长使用的混合物,它能够加固水电水电工程的地基,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状态。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施工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情况,通过水泥技术来调制出强度最大的水泥混合物,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锚固施工技术的应用
锚固施工技术是地下工程作业的重要技术,它利用土体和岩体的锚固力来维持地下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地下工程出现移位、坍塌等问题。锚固技术主要分为岩锚和土锚两种形式,其中一端与工程结构进行联结,另一端则固定在地基的土层中,从而分担结构物承受的各种压力。锚固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岩体自身的条件,提高自己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其作业占用的空间少,施工产生的噪音也较小,也不会造成施工区域内的环境污染。锚固施工技术多应用在较为偏远的山区,这样的条件下施工就会对工程进度、人力物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通过锚固施工技术可以更好的利用当地的地形与地势,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4.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地基的质量问题,对预应力管桩进行科学的选择,以保证施工安全。在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时,我们要先深入的了解预应力管桩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技术类型,不同的技术类型在施工的应用上是有所区别的,只有真正的了解它们,才能发挥出它们的最大作用。常见的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和射水法等,锤击法和静力压桩法相比,对场地的承压能力的要求较低,而且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但是在打桩时会因为震动而产生一定的噪音。而静力压桩法是通过测量定桩位、桩机到位、桩身调直、静力沉桩等环节来确保工程适量。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是相应的出层序来安装压桩机,注意压桩的正确流程,在接头处可通过钢板端焊接来提高管桩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管桩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接受质量检测,若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的加以完善,直到其检测的结果满足相应标准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管桩施工。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也使得近年来人们对于基础施工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效果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也影响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眼下我们需要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经验,充分结合本国的国情,推动我国基础施工技术的进步,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梁建柏.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外贸,2011(14).
[3]曾兴旺.水利工程土方填筑碾压施工质量控制[J].水利技术监督,2015(3).
[4]苑征.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