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形式论文_唐东堰,周秋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叙事形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式,互动,空间,哥伦比亚,乡土文学,比利时,档案。

叙事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唐东堰,周秋月[1](2019)在《形式探索与传统的复归——论马笑泉《银行档案》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马笑泉小说《银行档案》,以"档案体"这一新颖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小县城银行29名职工在改革开放后的命运浮沉,小说在文体上具有鲜明的先锋性。叙事策略上,作者舍弃全知视角,采取了留白的外视角,将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方法融入到小说叙事当中,从传统艺术技巧发掘先锋的因子,实现了小说形式上的先锋性与叙事上的传统性的有机融合,为中国文学的本土叙事经验先锋化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邱葆珍[2](2019)在《μ学派叙事辞格之表达-形式辞格研究——译作中叙事性话语的添加操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辞格理论是比利时列日大学μ学派(Groupμ)在继承传统辞格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语言学理论而创建的结构主义辞格体系,列日学派的叙事辞格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列日学派叙事辞格的理论探讨文学译作中叙事辞格的表达-形式辞格,重点研究文学译作中因叙事性话语的抑减和添加操作而产生的修辞。(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胡敏[3](2019)在《托尼·莫里森小说《爱》的空间叙事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爱》是美国着名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重要代表性小说之一,小说中运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并且采用主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有所感悟,积极关注黑人聚集区的性别问题,引发读者的共鸣。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托尼·莫里森《爱》这篇小说基本写作手法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小说之中的空间叙事形式及语言结构特点,希望对加深托尼·莫里森小说的理解、不断深化"爱"这一主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庞黎[4](2019)在《《女勇士》的叙事空间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勇士》是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最受欢迎的代表作品。本文在约瑟夫·弗兰克提出的空间形式视域下,分析《女勇士》中独特的叙事空间形式——并置和嵌套。通过研究发现,汤亭亭的空间书写方式受到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这样的书写,有助于凸显《女勇士》中两种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流变过程。(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8期)

朱诗琳[5](2019)在《庄子玉: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玉德国科隆RSAA事务所合伙人及主持建筑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在纽约西萨·佩里事务所任建筑师多年。2010年,在中国与数位德国建筑师创立RSAA事务所中国公司。RSAA是成立于1965年的德国独资公司,在公司成立早期完成的一系列项目中,基本沿用公司德国合伙人在欧洲的实践中积累形成的设计路线与认知体系,从十年前进入中国市场伊始,(本文来源于《广西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09期)

孟繁华[6](2019)在《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70年来的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文学的叙述,形成了新中国文学的主流。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同时与现代文学建立的“乡土文学”传统、尤其是鲁迅的示范作用有关;另一方面,新中国的主(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8-16)

孙艳艳,周波[7](2019)在《结构、形式与意义:民间叙事的结构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叙事的结构主义研究充满了张力与争议。通过聚焦于与结构主义密切相关的结构与形式、共时形态与历时意义研究的争论,简要梳理了结构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国民间叙事研究的影响。认为普罗普与列维-斯特劳斯二人都不否认形式、内容与意义的不可分割性,普罗普强调应该按照形式——历史——意义的顺序进行研究;而斯特劳斯则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将表层与深层结构相统一,最终达到对意义的追寻,二人殊途同归。中国学者借鉴结构主义理论对民间叙事进行结构形态分析时,始终面临文本与语境、共时形态与历时意义两种研究范式如何兼顾的挑战,这也是民间叙事研究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池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姚远[8](2019)在《互动影视:不同媒介叙事形式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媒介融合的概念提出以来,它就成为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互动影视是一种尚在尝试阶段的新型媒介产物,文章以《头号嫌疑人》这一网络互动微剧为例,讨论其是否可以归属于一种媒介融合现象,探讨互动影视是如何实现不同媒介的有机融合的。(本文来源于《声屏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陈智淦[9](2019)在《听觉叙事:《京华烟云》中声音的叁种表现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通过刻画各种声音的听觉叙事表现清末民初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林语堂在小说中以声音的叙事化形式描绘丧礼和婚礼等活动场景,结合梦境、军旅声等主导动机的写作手法,以声音的主题化形式表达梦境与运气之间的关系,并以声音的精神化形式将姚木兰等普通百姓的生活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融为一体。小说的听觉叙事表现了林语堂对声音极其敏锐的感知能力。(本文来源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文兰[10](2019)在《五四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形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过于语境化”的倾向,对文学本体的研究不够深入。就五四文学而言,其思想启蒙的功能性,决定了学界对它的研究多聚焦于社会、文化等外部视角,其美学特征常常居于次要地位。然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五四时期,随着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和作家作品的大量译介,中国作家纷纷借用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以表达他们对现实人生的感受,审美与形式的要素也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因而从形式层面对那个时期的文学现象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五四时期崛起的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更是自觉从形式层面对西方现代小说进行积极摹仿,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进行革新并探索出新的技巧,形成了新颖独特的风格。就五四女作家的小说研究而言,一直以来,外部研究较多,学界多从内容层面展开研究,注重对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性的分析,少数学者关注叙事,但仅限于叙事的某个方面或个别作家的叙事,鲜有对五四女作家这一群体的小说叙事形式进行系统、专门的研究,对其叙事形式这一能指与深层意义这一所指之间关系的探讨更是少见。有鉴于此,在文化研究盛行的当下,本研究另辟蹊径,从文学的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聚焦文学的形式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以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凌叔华、冰心、庐隐、冯沅君、丁玲、陈衡哲、苏雪林、石评梅——为考察主体,以她们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短篇小说为切入点,结合中外文学现象和文艺思潮,试图从叙事文体、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叙事语言和叙事修辞几个维度,对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叙事形式的表现形态及其与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解读,探究叙事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对五四女作家的多元创作思想和人生观给予剖析。本研究以文学的内部研究为主,兼顾外部研究,将形式审美研究与意识形态关注有机结合,解决了当前五四女作家研究中过度强调社会历史语境作用、文学本体受到忽视的问题,实现了对当前过分强调外部因素的文化研究现象的反拨以及对文学性和审美意义的回归,对于重新审视五四女作家小说的艺术价值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反观西方现代女性文学,对于中西女性文学对话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分为八部分,其中第一至六章为主体部分。导论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并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国内外五四女作家研究状况及动态进行详尽而全面的学术史梳理和述评。第一章阐释五四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形式的生成。首先,论述晚清以来外国小说和文学理念在中国的译介,对五四女作家小说叙事形式的表现形态进行概述,探究女作家们对现代小说叙事形式的探索。其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确证的史实,从题材、体裁、情节、主题、技巧等方面,对西方作家和五四女作家的小说进行类比分析,探寻前者对后者小说创作的影响轨迹。然后,探讨中国文学传统对五四女作家小说叙事形式的生成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故事开头的小引、旧体诗的穿插、说书人的口吻、主观抒情的散文诗风格、客观的“白描”手法、以及比喻、象征和反讽的修辞等。最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涉及文学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学说、文学意义的潜在性和叙事交流模式。第二章探讨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文体及其与主题内涵的关系。包括自传体、童话寓言体、书信日记体和以戏剧性独白、自白为主的独白体等层面。首先,五四女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往往取材于其生活经历,折射出其个体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其次,她们常常借用童话寓言体,隐喻性地表达其对美和爱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另外,她们也倾向于运用利于自我话语呈现的书信日记体和独白体,通过主人公——作者的代言人之口,戏剧性地呈现人物内心隐秘世界,从而建构起作者虚构的自我权威。第叁章探究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结构及其与主题内涵的关系。涉及情节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叁个维度。在五四女作家的小说中,以横截面和开放式结尾为特征的情节淡化模式,消除了语言的神话性,客观呈现了碎片化的现代生活,使人物获取对人生的顿悟。多叙事层和具有民族化特征的小引,通过文本的互为镜像,使主题意义得以强化,获得“镜——文本”的叙事效果。时间倒错和空间并置的时空结构,将现实和回忆、联想、梦幻交织融合,使人物际遇得到间接共时呈现。沉默的间隙、叙事空白和中国传统文学思想中的“白描”手法,使隐藏在表层文本背后的“秘密”得以悄声传达,取得一种含蓄的效果。第四章探讨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视角及其与主题内涵的关系。她们主观抒情的自叙传小说往往采纳第一人称女主人公的视角来叙事,以表现女性的自我主体性,实现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第叁人称人物限制视角的运用,以人物意识为中心,通过外察和内省,来表现人物的际遇。冷静的旁观者视角和戏剧式外视角,使主题得到客观呈现,非人格化特征和“零度书写”达到极致。多视角叙事和视角转换的运用,通过多音齐鸣暗示出一种普遍意识,即对男权话语的消解和对女性话语的争夺,从而使单一意图获得了复调呈现。偶尔的着者介入和说书人口吻等叙事干预现象,则赋予了她们的小说以中国传统文学的印记。第五章探究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话语及其与主题内涵的关系。自我表征的多音齐鸣是五四女作家小说叙事话语的特点。内心独白或自由直接话语的运用,通过人物分裂的自我意识的对话,构成双声话语,使其内心隐秘世界得到客观呈现。自由间接话语则借助人物和叙事主体的双声齐鸣,戏剧性呈现出其潜意识暗流,建构起叙事的虚构权威。具有不同程度叙事干预的标签式话语,借由不同话语之间的交叉融合,共同揭示人物内心意识活动。简约而含蓄的人物对话往往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呈现出复调特征。第六章探讨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语言和修辞及其与主题内涵的关系。其语言的特色突出表现在散文诗风格,涉及氛围的渲染、印象主义色彩、联想和梦幻呈现;诗词的穿插则体现了中国文学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修辞手段主要包括意象、隐喻、象征、重复、反讽和对比,涉及自然景观、动物和植物等意象符号的表征性内涵,空间场所、色彩和具体物品的隐喻意义,标题、人名和细节描写的象征寓意,标题和文本层面的张力促成的反讽效果,语词、语式和语篇的重复对主题的强化,人物生存境遇、小说背景方面的对比对意义的凸显。无论是散文诗化的语言还是多元化的修辞,均蕴含着深层意义,有着深刻的文化指向。结语部分总结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风格和艺术价值,探讨其文学史意义。研究发现,外国小说和中国文学传统的双重影响,使五四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形式呈现出中西交汇、古今相融的特点。五四女作家往往借助多元的叙事形式来揭示作品的深层主题意蕴,表达其对世界人生的体认,从而实现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她们对小说叙事形式的选择各有侧重,并与同时代的男性作家构成对话关系,对后世女作家的创作起到了启迪和引导作用。她们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作出的贡献,成就了其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6)

叙事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叙事辞格理论是比利时列日大学μ学派(Groupμ)在继承传统辞格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语言学理论而创建的结构主义辞格体系,列日学派的叙事辞格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列日学派叙事辞格的理论探讨文学译作中叙事辞格的表达-形式辞格,重点研究文学译作中因叙事性话语的抑减和添加操作而产生的修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事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1].唐东堰,周秋月.形式探索与传统的复归——论马笑泉《银行档案》叙事策略[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邱葆珍.μ学派叙事辞格之表达-形式辞格研究——译作中叙事性话语的添加操作[J].内江科技.2019

[3].胡敏.托尼·莫里森小说《爱》的空间叙事形式[J].文化学刊.2019

[4].庞黎.《女勇士》的叙事空间形式[J].文教资料.2019

[5].朱诗琳.庄子玉:从中国形式走向中国叙事[J].广西城镇建设.2019

[6].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式[N].文艺报.2019

[7].孙艳艳,周波.结构、形式与意义:民间叙事的结构主义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19

[8].姚远.互动影视:不同媒介叙事形式的融合[J].声屏世界.2019

[9].陈智淦.听觉叙事:《京华烟云》中声音的叁种表现形式[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10].赵文兰.五四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形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吴玮禾87仙仗图之一3D静帧影像装置20...……分镜四:孤独漩涡中的沉浸、挣扎和...一所展示的:一7《3waysto90》Saraheox英国最喜欢的叙事形式示意图(作者...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寻找居那什罗神山——《...

标签:;  ;  ;  ;  ;  ;  ;  

叙事形式论文_唐东堰,周秋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